李漢杰
機收型玉米新品種及其配套高產栽培技術
李漢杰
為了降低玉米種植成本,解決農村勞動力不足的問題,等到玉米含水率降到25—30%時,用玉米收割機直接收獲籽粒,不需烘干,直接入倉,像收小麥一樣收玉米。從效益來看,玉米籽粒直收機械化技術節(jié)省了玉米剝皮、拉運、晾曬、存儲、脫粒等作業(yè)環(huán)節(jié)和成本,畝可節(jié)約成本100元左右,省工節(jié)本增效明顯。
鹽山縣自2013年開始試驗機收脫粒型玉米新品種,在掌握相應的密度和最佳播期、播量、除草、病蟲害防治等相關技術的基礎之上,2014—2015年逐步推廣,總面積達2萬畝,2016年獲得飛速發(fā)展,推廣面積達5萬畝左右,推廣的主要品種:京農科728、聯創(chuàng)808、先玉335等優(yōu)勢品種。以下以京農科728為例簡述其高產栽培技術:
品種來源:京MC01×京2416,審定情況:2012年國家審定,審定編號:國審玉2012003。
特征特性:京津唐夏播區(qū)出苗至成熟98天,與對照京玉7號相當,比京單28早熟1天。株型緊湊,株高276厘米,穗位94.5厘米,成株葉片數19片。果穗筒型,穗軸紅色,穗長17.7厘米,穗行數14—16行。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7.1克。接種鑒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和莖腐病,感彎孢葉斑病,高感玉米螟。籽粒容重757克/升,粗蛋白含量9.03%,粗脂肪含量4.12%,粗淀粉含量73.33%,賴氨酸含量0.31%。
產量表現:2010—2011年參加京津唐夏玉米品種區(qū)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715.2千克,比對照品種增產8.8%。2011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90.4千克,比對照京單28增產7.4%。
1、適期早播,足墑播種
“春爭日.夏爭時”,夏玉米要力爭早播,晚播一天,晚熟七天。夏玉米力爭在6月10—20日播種完畢,適期早播達到苗全苗壯是高產穩(wěn)產的第一關。
足墑播種:夏玉米若土壤墑情不足,千萬不要心存僥幸,一定要澆足、澆透底墑水,土壤相對含水量在55%—60%時,降雨量須達到7—15毫米以上;含水量在45%—55%時,降雨量須達到14—25毫米以上。確保底墑充足和田間出苗率,力爭達到一播全苗,苗齊苗全苗壯是玉米創(chuàng)造高產的關鍵。
2、精細整地、下大力提高播種質量
目前玉米生產已進入“七分種三分管”階段,抓好播種質量已成為玉米栽培管理的核心。播種質量差會造成出苗不齊、缺苗斷壟等一系列問題,使玉米大幅度減產。夏玉米一般都貼茬播種,小麥收割以后要用圓盤耙多耙?guī)妆?,清除地面雜草,精細整地,表土無明暗坷垃,確保地面平整,松緊適宜,提高土壤保水蓄水能力,改善耕層質量,促進玉米根系生長,挖掘玉米增產潛力,提高播種質量和田間出苗率。
3、應用玉米單粒精播技術,適當提高留苗密度
玉米高產研究和生產實踐表明,選用耐密型品種和確保適宜種植密度是玉米增產的關鍵技術措施,玉米單產的提高既要確保單穗粒重,更要適度增加收獲穗數。目前我縣玉米種植密度已普遍達到4000株/畝,但通過進一步擴大耐密型品種的應用和培肥地力,提高收獲穗數仍有空間。中高產地塊在原來玉米種植密度的基礎上適量增加500株/畝左右,力爭達到4500株/畝。實踐證明京農科728種植密度范圍較廣,每畝4500—6000株,但以畝留苗4800—5200株產量水平最佳,適合單粒精播。玉米單粒精準播種技術是應用玉米精準播種機按照玉米田間要求的留苗密度及行距、株距,準確播種,一穴一粒,粒粒成苗的玉米播種技術。
其技術的優(yōu)點:
(1)省種。傳統(tǒng)播種技術一般每畝用種量2.5—3.5公斤;單粒精準播種技術每畝僅用種1.5公斤左右,每畝可節(jié)省種子1.0公斤以上。
(2)省工省力。傳統(tǒng)播種技術需要間苗、定苗;單粒精播省略了間苗、定苗環(huán)節(jié),節(jié)省了人工成本。
(3)提高養(yǎng)分、水分利用率。傳統(tǒng)播種技術每穴2—3粒,出苗后一穴多苗,會出現苗欺苗和間掉的苗浪費養(yǎng)分、水分現象,間苗、定苗有時也會對留下的苗根部造成損傷,易出現三類苗影響生長整齊度。單粒精準播種沒有多余的苗爭肥、爭水,也不存在傷根現象,保證苗期養(yǎng)分、水分供應,促進玉米幼苗前期早生快發(fā),保證苗齊苗壯,提高植株的綜合抗性。
(4)保證最佳密度。單粒精準播種是按照品種的最適密度進行,有利于爭取最佳密度,充分發(fā)揮品種的產量潛力。
(5)提高除草劑藥效。由于單粒精準播種省去了間苗、定苗環(huán)節(jié),不會因人工進地操作破壞地表除草劑所形成的藥膜,有利于提高除草效果。提高果穗均勻度及產量。單粒精準播種的種子經過精選和分級,粒型、粒重較一致,每一個植株吸收的營養(yǎng)也保持一致。通風透光良好,因而果穗均勻一致,降低空稈和小穗率,每畝增產潛力至少在50—70公斤。
采用該技術要具備三個條件:
(1)高質量種子。要求種子發(fā)芽率達到95%左右,純度達到98%以上,其它各項指標也均高于常規(guī)種子。目前本市可用于單粒播種的品種有3—4個。
(2)單粒精準播種機。主要有氣吸式和勺輪式兩種。氣吸式播種機依靠高速風機產生的負壓驅動排種;勺輪式播種機依靠自身行走輪驅動排種。目前京郊可用機型有進口的美國迪爾玉米精準播種機和國產玉米多功能精準播種機。
(3)技術配套。精細整地:地面平整、清潔,無大壟塊、坷坎,秸稈和根茬粉碎程度細。種子包衣:所用種子必須經過包衣,以防止地下害蟲對幼苗造成危害,發(fā)生缺苗斷壟現象。足墑播種:保證足墑適時播種,確保出苗整齊一致。株距準確,嚴格按照品種的適宜密度確定播種粒數。精準播種:播種深淺適度、一致,覆土薄厚均勻,無重播、漏播。
4、大力推廣配方施肥
我縣玉米田氮肥投入較合理,但磷、鉀肥不足。合理增施磷、鉀肥,以增加植株的生理抗逆性。磷素營養(yǎng)可提高玉米耐旱能力,鉀肥則利于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玉米生產還應盡量多施有機肥,施用量要達到2000公斤/畝,全生育期要保障氮素14.0—16.0公斤/畝、五氧化二磷6.0—8.0公斤/畝、氧化鉀8.0—10.0公斤/畝,低肥力地塊應適當增加施肥量。施肥方法其一:48—50%的摻混或復混配方緩釋肥基肥隨播種一次性施入;其二采取播種前將30%左右的氮肥和全部磷、鉀肥底施,剩余的氮肥于大喇叭口期等雨追施穗肥。
5、玉米生長的小喇叭口期注意噴施玉米“金得樂”+氯蟲苯甲酰胺等
在抽雄前7—11片葉注意噴施玉米“金得樂”等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40毫升/畝,兌水30斤,要求晴天的下午5點以后無風時噴施,做到噴施均勻、不漏噴、不重噴。噴施玉米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后,可以降低株高15厘米左右,達到“桿壯、穗大、粒肥”,穗下葉片平展,穗上葉片上沖,做到“四兩撥千斤”,起到肥料無法替代的作用。在縮節(jié)的同時防治玉米螟、棉鈴蟲等。
6、大力示范推廣玉米機械化收獲
采用玉米機械收獲技術,選用與種植行距配套的優(yōu)質玉米收獲機,實現收獲高效、低丟失、低破損。玉米籽粒直接收獲技術是使用玉米專用聯合收獲機械一次完成秸稈粉碎、摘棒、剝皮、脫粒、清選、秸稈拋撒等作業(yè),同時實現籽粒直接收獲與秸稈還田的現代化輕簡技術。
玉米籽粒直接收獲技術實現了一次性機械化作業(yè)完成收割、摘穗、脫粒、秸稈粉碎、拋撒還田作業(yè),在田間直接收獲玉米籽粒。示范結果表明:機收籽粒質量符合國標要求,田間產量損失率低于3%,籽粒破損率低于5%,雜質率低于0.3%。在田間直接收獲玉米籽粒后,通過與糧食收購企業(yè)進行“濕糧收購”洽談合作,完成了玉米籽粒從田間直接到企業(yè)的直收、銷售鏈條。農民可以借此在田間地頭像收獲小麥一樣直接收獲、銷售玉米籽粒,簡化農事操作環(huán)節(jié),實現了節(jié)本增效。該技術與人工收獲和機械收獲果穗相比畝分別節(jié)約成本120—180元(收割、運輸、晾曬、脫粒)和80元(晾曬、脫粒)。
籽粒直收技術的關鍵指標適用于京農科728等。合理判斷收獲期,玉米苞葉干枯、蓬松,籽粒乳線消失、黑層出現的完熟期后,仍需立稈晾曬10—15天(因氣候條件適當調整),在籽粒含水量下降到25%—28%左右時方可進行機械化籽粒直接收獲作業(yè)。選用適宜的玉米籽粒收獲機,作業(yè)速度7—8公里/小時,留茬高度低于30厘米,如選用約翰迪爾-C230、中農博遠4YL-5和雷沃谷神4YL-4E1玉米籽粒直收機等。作業(yè)質量要求田間產量損失率低于3%,籽粒破損率低于5%。
(作者單位:鹽山縣農業(y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