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秦文濤、劉和操 西南交通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橋梁施工中大跨徑連續(xù)橋梁施工技術的應用
文/秦文濤、劉和操 西南交通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日益增強,我國在道路橋梁的發(fā)展事業(yè)上也是逐步朝著更高更好的方向邁進。而橋梁施工中大跨徑連續(xù)橋梁施工技術的應用對于道路橋梁的建設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本文通過對橋梁施工中大跨徑連續(xù)橋梁施工技術的特點、難點問題進行了闡述與分析。同時也客觀分析了此施工技術中存在的風險意識,最后著重論述了如何利用技術要點的控制來有效地規(guī)避風險的解決方案。
橋梁施工;大跨徑;連續(xù)橋梁;技術應用
我國的城市化進程飛速,隨之而來的是不斷增加的道路橋梁的建設工程項目。而在這些橋梁建設的工程中,大跨徑連續(xù)橋梁施工技術憑借著對于施工空間的要求少、施工期短、不影響橋下通車等優(yōu)點,作為橋梁建設的關鍵核心則更是受到了人們廣泛的關注。但是,當大跨徑連續(xù)橋梁施工技術被廣泛地運用到橋梁的建設施工中去時,卻也同樣面臨著許許多多難以解決的問題。例如:1 地勢復雜,支架基底處理的難度較大。2.支架搭設的高度大,跨河道搭建的支架較多。3.撓度的變化較大。4. 預應力體系較復雜,管道長而彎曲。為了保證大跨徑連續(xù)橋梁施工技術在今后能夠更好地運用到橋梁的建設施工中去,現在應該對于這些疑難問題給與解決的方案,并且本著安全、經濟、環(huán)保、科技的原則去執(zhí)行實施。深入分析其施工特點從而有效地避免風險,爭取最大的利益。
目前,針對我國大跨徑連續(xù)橋梁施工技術的特點分析主要是從基礎施工建設方面、索塔施工技術方面以及上部結構的分類方面等三個主要的大方面來具體分析論述的。
1.1 基礎施工建設方面:所謂的基礎施工建設指的就是由深水承臺、地下連續(xù)墻 和大型沉井共同組成的基礎設施。實施深水承臺的施工建設時應該充分考慮到水壓的大小程度以及水流的作用是否在孔樁所能承受的范圍內。而地下連續(xù)墻的施工建設作為大跨徑橋梁施工技術的基礎項,主要承擔著防止噪音污染和耐磨、防滲的作用。至于大型沉井在施工建設中由于受到基礎處理、清基封頂和接高與下沉等流程的影響,再具體的操作中,更應該以保證大型沉井的安全穩(wěn)定為目標和原則,積極做好前期的測量與調查工作。
1.2 在大跨徑連續(xù)橋梁施工技術中,所謂的索塔施工技術主要包括鋼鐵的索塔施工和泥土的索塔施工兩種類別。在進行鋼鐵類的索塔施工的過程中,應該特別注意對于吊塔的選擇,尤其要關注吊塔的高度和重量是否適合工程的施工。在進行泥土類的索塔施工的過程時,應密切關注塔柱的抗壓性能和承重性能。一切的施工都應以安全穩(wěn)定作為前提,繼而再追求施工技術上的提升與完善。
1.3 所謂的橋梁上部結構的施工主要與橋梁的上部結構有關。斜拉橋的拉索與梁段共同組成了橋梁的上部結構。斜拉橋拉索在整個橋梁的結構中承擔著主要的承受壓力。因此,其施工時的方式十分講究,通常情況下運用到張位或者梁段牽引的施工方式,以保障其均勻受力從而提高橋梁上部結構的穩(wěn)定性。至于橋梁段的施工方面可以運用到多種技術。例如頂推施工法、懸臂施工法、逐孔施工法等。通常情況下,懸臂施工方案是最常被運用到橋梁段的技術施工中去的。
2.1 地形地勢較為復雜,大跨徑連續(xù)橋梁施工技術較難運用處理。
在進行大跨徑連續(xù)橋梁的施工時,地理位置通常都會選取在地勢比較復雜的河面、滑坡、山坡等地段。由于這些地段具有變化較大且極其不穩(wěn)定的地勢的原因,導致了橋梁的施工工程上出現一系列的難題。其中,難以搭設橋梁的支架是目前最大的難點問題。
2.2 搭建的支架高度過大 ,實施起來難度較大。由于某些地區(qū)的地勢極其不穩(wěn)定從而導致必須從河流上搭建一個支架來支撐橋梁所承受的重壓力和保持整個橋梁上部結構的穩(wěn)定性。而往往在山地、滑坡、河道等地搭建橋梁的支架時,由于這些地方的地勢較深,因此,對于支架的高度也是有一定具體的要求,支架難以保持整個橋梁穩(wěn)定的情況下搭設到一定的高度,這些都將大大增加了大跨徑連續(xù)橋梁施工技術中的難度。
2.3 在使用大跨徑連續(xù)橋梁施工技術時,由于橋梁施工的預應力很復雜多變,導致橋梁的撓度變化較大,繼而導致了此技術在施工中對橋梁的線形難以準確地控制把握。
從橋梁項目施工建設上看,施工技術風險評估與施工變化因素有關,與施工活動有關。施工風險客觀存在,具有極強的不確定性,一旦發(fā)生施工風險,會給工程項目帶去嚴重損失,甚至引發(fā)安全事故。在進行大跨徑連續(xù)橋梁施工技術時,由于施工技術的工期較長、規(guī)格較大、橋梁結構較復雜、施工環(huán)境較惡劣、建設程序較繁瑣等因素,會存在各種各樣的風險。而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對這些風險進行簡單的認識和了解,并客觀的進行評估與分析,從而減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資源的損失。
風險通常分為自然風險和人為風險兩大類。其中自然風險主要包括由地震、 滑波、泥石流、干旱、洪澇等自然災害導致的意外風險。而人為風險主要分為經濟風險、技術風險、行為風險、設計風險、組織風 險、政治風險等人為的、可以控制并改變的因素。對于在進行橋梁建設中發(fā)生的意外風險,應本著科學性、客觀性、準確性、主動性、系統性的原則去調查研究與分析。 但是在進行風險評估與分析的時候也要有一定的依據,通常根據所選用的橋梁建設的設計方案和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各項數據來分析風險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幾率,并盡早的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規(guī)避風險。
在大跨徑連續(xù)橋梁施工技術中,進行風險的診斷和評估,不僅能夠有效的保障建筑設施的安全穩(wěn)定,從而防止意外事故的發(fā)生,減少由此帶來的人身傷害。而且還能盡早的解決建設單位在施工中的錯誤的技術問題,并達到一定程度上的經濟能源的節(jié)約利用。
4.1 在大跨徑連續(xù)橋梁施工中產生的橋梁應力主要包括溫度、結構、承載、收縮等應力。而處理好這些橋梁應力就能夠很好的控制橋梁結構在施工中及完工后的穩(wěn)定情況。而要想做好橋梁應力的控制作用就必須找到一些關鍵的橋梁截面來做為控制面。一方面,可以通過安裝橋梁應力測試元件來測量實際施工中的橋梁應力的控制情況。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在施工前計算橋梁理論應力值,從而與實際操作過程中的應力值進行比較分析,當發(fā)現兩者之間存在較大的偏差的時候,應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整理改進和調整,做好大跨徑連續(xù)橋梁施工技術的橋梁應力的控制工作。
4.2 目前,我國的橋梁建設中面臨的另外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就是橋梁的安全穩(wěn)定性得不到足夠的重視,導致經常出現成橋后橋梁失穩(wěn)的狀況,從而嚴重地危害了行人的人身安全和道路橋梁的穩(wěn)定性能。橋梁結構的是否穩(wěn)定直接影響到橋梁的質量狀況和安全性能。相關專業(yè)技術人員在進行大跨徑連續(xù)橋梁的技術施工時可結合橋梁施工時變形程度、實際所能承受的應力等因素來合理控制橋梁的穩(wěn)定性能。
4.3 在大跨徑連續(xù)橋梁施工過程中,橋梁的變形也是很常見的問題之一。通常情況下可能是由于橋梁在建設施工的過程中由于強大的承載力的作用在原本的位置上發(fā)生了一定的位置偏移,或者可能是施工過程中沒有達到設計時的永久線性的要求。導致成型后橋梁無法正常地回歸原始狀態(tài),從而出現一定程度上的變形扭曲。既影響到整個橋梁面結構的美觀程度,又破壞了橋梁正常的搭建結構規(guī)模,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安全質量問題。
因此,面對此類問題,加強橋梁結構的線性控制是關鍵。具體措施步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從施工到測量到分析到預測再到再次施工,這一系列的步驟都要嚴格按照大跨徑連續(xù)橋梁施工的技術標準來嚴格控制。(2)對于橋梁應力的控制很關鍵,可結合施工過程中記錄的數據信息來演算合理的應力數據,并作為實際操作過程中應力值的參考。這樣,一旦發(fā)現問題時,就可以及時的解決處理并一定程度上的減少不必要的損失。(3)借助精密水準儀器、線形監(jiān)理論、校核計算軟件,構建起線形監(jiān)控系統,結合優(yōu)化算法,調整線形施工誤差。
隨著我國道路橋梁工程項目建設的逐漸興起,大跨徑連續(xù)橋梁施工技術憑借其技術性、協調性、時間性等明顯的優(yōu)勢,在橋梁的施工技術設計中脫穎而出。且目前正被廣泛地運用到各項橋梁的施工建設中去。在一定程度上看來,大跨徑連續(xù)橋梁的施工技術大大促進了我國現代橋梁的施工建設水平,對我國的橋梁建設事業(yè)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但是,目前我國的大跨徑連續(xù)橋梁施工技術在某些方面還是不夠成熟,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本文分別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分析,并適當地提出了一些解決問題的可能辦法。相信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大跨徑連續(xù)橋梁施工技術也會隨之不斷地改進與完善,最終有效地提高橋梁的施工質量,保障橋梁的安全問題。與此同時,也大大減少經濟資源的浪費。
[1]段文秀.橋梁施工中大跨徑連續(xù)橋梁施工技術的應用[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3,(12):142-144.
[2]蔣峰.橋梁施工中大跨徑連續(xù)橋梁施工技術的運用探析[J].科技展望,2015,(06):40.
[3]祖小寧.基于橋梁施工中大跨徑連續(xù)橋梁施工技術的研究[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01):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