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記者劉一凡
?
黑龍江肇源:三次網上賣農機
□《中國農資》記者劉一凡
過年的時候,同學小許給我講了一個他家里的故事。
小許的老家在黑龍江省肇源縣,姑父要賣掉自家玉米脫粒機和鏟車,習慣性地找小許的父親老許打聽。老許是親戚里的“能人”,雖然也在家務農,可兒子小許在大城市從事計算機工作,老許又是個活絡性子,耳濡目染,成了親戚圈里的“萬事通”。老許提議:把脫粒機放到網上賣!
“能行嗎?”小許的姑父有些沒底,“要不就像以前一樣,在咱這幾個村打聽打聽?”
“先試試!”老許想著電視上買賣二手物品網站的廣告,打開了電腦。
這兩年,村里多數人家都裝上了寬帶,老許家的電腦就是去年小許回家過年買的,花了5000多元,電腦里裝了電影、游戲、視頻軟件等等。過年的幾天里,小許或是陪著老許玩游戲,或是陪母親看電影。親戚們也是人手一臺智能手機,每天在群里嘮嗑聊天,過年就全家上陣搶紅包,十分熱鬧。
雖說有過不少次網上購物的經驗,可第一次在互聯(lián)網上賣東西,老許也有些忐忑?!霸谶@呢,免費發(fā)布信息?!崩显S正襟危坐,認認真真敲著鍵盤:“鏟車脫粒機九成新?!?/p>
“價格定多少?”老許問。
“7萬吧?!弊约覚C器才用了一年多,小許的姑父估摸著出了價。
“輸入手機號……填寫驗證碼……好了!”老許指著屏幕給小許的姑父看,“咱家的就是這個,人家看見了就會打電話。”
過了幾天,小許的姑父找老許嘮嗑。
“要的價低了?!毙≡S的姑父說,“當時尋思著低一點,買的人多。這幾天還真接了兩個電話,還有個齊齊哈爾的,就是價太低沒談攏?!毙≡S的姑父想著以前買賣機器只能在臨近村子打聽,沒想到280多公里外也有人看上自家機器?!靶【俗?,你給看看網上都咋賣?”
老許又打開了電腦。
“8萬6,9萬,11萬……便宜了!”小許的姑父連連感嘆,“咱都沒想到看看別人的,人家都賣得貴,咱也賣貴點!”不待提醒,老許又發(fā)了條帖子,有了上一次的經驗,老許的介紹語順溜多了:“賣玉米脫粒機,鏟車全套出售,9萬?!?/p>
今年過年小許回家,老許得意滿滿:“你姑父要賣脫粒機,我給放網上了,你姑父老接電話呢,前兩天還有個齊齊哈爾的!”小許來了興致,連忙翻出帖子來看。
這一看給小許樂壞了。
“爸你可真實誠,介紹就這一句話,也沒個照片啥的,再咋說你也多寫兩句啊?!毙≡S說著,點開帖子進行修改,添上了脫粒機品牌、購買時間、出售原因等細節(jié)信息?!巴跗刨u瓜,自賣自夸,介紹多寫點,想買的人才更多。”小許說。
老許連連點頭,小許就拉著老許出門:“走,咱上姑父家給脫粒機照相去,有了照片,買的人更有興趣!到時候機器賣出去了,讓姑父給咱倆發(fā)紅包!”
有了脫粒機的照片,打電話咨詢的人更多了。肇源縣今年種玉米的人多,小許姑父最終改變了主意,脫粒機自家留著用,不再出售。雖然并沒有買賣成功,但上網銷售為脫粒機帶來了新市場,讓小許的姑父切切實實地體驗到了互聯(lián)網帶來的變化。老許網上交易的思維,折射出越來越多的農民搭上了“互聯(lián)網+”這趟車,改變了他們傳統(tǒng)的農產品交易、農機交易思維模式。對老許和小許姑父這樣的農民而言,網上銷售自家田地里的蔬菜瓜果、農機農具,換來真金白銀,也許比網上購物更符合他們的需求?;ヂ?lián)網這股春風,正在讓越來越多的農民得到了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