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慧 許陽子
(廣東藥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廣州市 510080)
鼻咽癌放療后重癥放射性腦病行手術治療的圍術期護理
黃 慧 許陽子
(廣東藥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廣州市 510080)
目的 分析鼻咽癌放療后重癥放射性腦病行手術治療的圍術期護理的效果。方法 將20例重癥放射性腦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實施圍術期護理,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鼻咽癌放療后重癥放射性腦病行手術治療的患者實施圍術期護理,能夠有效地降低術后并發(fā)癥,值得推廣應用。
鼻咽癌;重癥放射性腦??;手術治療;圍術期護理
鼻咽癌的治療臨床上常采用放射治療,而重癥放射性腦病是最為危重的一種并發(fā)癥,對患者的術后恢復帶來嚴重的影響。臨床上對重癥放射性腦病的治療主要是通過藥物緩解病情,對于晚期患者的治療效果欠佳。近年來,隨著醫(yī)學水平的提高,手術治療在臨床上的應用逐漸廣泛,其臨床療效較佳。因此,對患者實施圍術期護理能夠有效地提高臨床療效,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促進恢復[1]。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20例重癥放射性腦病患者,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齡25~67歲,平均年齡為(41.34±12.66)歲;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例。觀察組中男6例,女4例,年齡25~64歲,平均年齡為(40.73±13.27)歲;對照組男5例,女5例,年齡28~67歲,平均年齡為(42.11±13.89)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術前、術后病情監(jiān)測,根據患者的訴求對患者進行相應的護理。觀察組采用圍術期護理,具體包括:①環(huán)境護理。對病房進行清潔、消毒、通風等護理,保持室內的溫度和濕度,使患者能夠感受到家的溫馨和舒適感。②心理護理。由于患者對疾病的相關知識、手術過程以及手術預后等了解不深,易出現緊張、不安、焦躁、焦慮以及恐懼等不良心理反應。因此,護理人員應多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交流,詳細了解心理變化,對患者的心理不良反應進行疏導,詳細講解手術治療的過程以及預后效果,增加患者的治療信心[2]。③飲食指導。根據患者病情進行相應的飲食指導,飲食進行合理搭配,增加對蛋白質及維生素含量高、含熱量高的食入,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禁止食用刺激性強的食物。④呼吸道護理:少數患者在咳痰時痰液黏稠,排痰困難。飲食時應采取相應指導,如囑咐患者慢飲慢食、細嚼慢咽,以免誤吸,同時對患者的呼吸道每天行兩次霧化處理,另可采取深呼吸,加強咳嗽訓練等方式,順利將痰液從呼吸道內排除。若患者飲食時吞咽苦難,可行鼻飼飲食5 d,隨后行口腔飲食訓練,直至飲食正常。若出現咳嗽無力、嗆咳現象,護理人員可在為患者翻身后輕拍患者背部,輔助正確咳痰。另外,為方便患者有效咳痰,建議采取側臥位臥床休息,咳嗽后及時清潔口腔,建議患者飲食后漱口,選用含氯牙膏刷牙,節(jié)制日飲水量,多以泡服黃芪、金銀花代替。若伴有口腔黏膜白斑,每天應采取濃度為2%的碳酸氫鈉溶液漱口3次。經聽診檢測,若出現肺部呼吸音、痰鳴音,為避免肺部感染,立即采取吸痰術吸痰。⑤術后基礎護理。由于術后禁止進食,對于處在昏迷中的患者用棉簽蘸水濕潤口腔,對于清醒后的患者給予少量水。清醒后,將床頭抬高至30°,促進血液的流通。⑥術后病情觀察。術后密切觀察肝、肺、心等變化情況,預防感染,對咳痰以及咳嗽情況進行嚴密的檢測,及時做出對癥處理,以免引起肺部感染的發(fā)生[3]。⑦引流管護理。對于術后所放置的引流管,要進行嚴密的檢測,防止引流液逆流的發(fā)生,進而引起顱內感染;對引流液的顏色等情況進行嚴密的觀察,以及時做出相應的處理。
1.3 并發(fā)癥護理 術后易發(fā)生顱內感染、顱內血腫、腦脊液漏等并發(fā)癥,應在術后對患者的生命體征以及病情發(fā)展進行嚴密的監(jiān)測,并且進行詳細的記錄,隨時與主治醫(yī)師溝通,及時進行對癥處理。①顱內感染:以往的臨床經驗顯示,切口滲血、滲液、皮下積液等現象時有發(fā)生,因此,在行切口處理前,對以上現象應引起重視。同時,觀察患者是否出現腦膜刺激及進行性頭痛加重癥狀,測量患者的體溫,對比手術前后的變化情況,若體溫較之術前有明顯升高,患者頭部有疼痛感,流經引流管的引流液呈渾濁狀態(tài),立即行顱內感染檢查,確診后謹遵醫(yī)囑,行抗生素靜脈滴注,腰大池穿刺引流。引流前,吸盡引流管內空氣,確保引流液流動通暢,調節(jié)引流液流速;抽取腦脊液制作標本,檢測其細菌種類及數量,通過加注培養(yǎng)液的方式進行培養(yǎng)。行切口處理時,敷料暴露過程中易遭受病毒感染,而切口也隨之會產生感染現象,為規(guī)避感染風險,手術結束后立即清潔切口敷料,不得浸水或遭受其他液體浸潤,保持無菌、干燥。②顱內血腫:術后麻醉作用消除,患者恢復清醒意識,觀察其顱內壓大小、生命體征、瞳孔及肢體活動情況;麻醉作用消除后,患者若無清醒意識或清醒后情緒波動大,躁動、精神萎靡,應立即采取針對性措施,對其意識、瞳孔、生命體征等進行綜合性分析,及時找出原因予以解決,如患者的光反應靈敏度較低,甚至出現同側瞳孔進行性散大,意識障礙等癥狀,多數情況下可視為術后繼發(fā)性出血,針對此類情況,為確認可能產生顱內血腫,可經CT檢查證實,一旦確診則立即行消除血腫處理。③腦脊液漏:在防止顱內感染方面,對切口敷料進行清潔干燥處理,但難免出現干燥處理不徹底現象,若敷料內層未完全干燥甚至潮濕,通常會造成腦脊液沿切口流出引起顱內感染,以致產生具有一系臨床癥狀的腦脊液漏病癥。在切口處理過程中,對縫合過程及縫合方式應提出嚴格要求,縫合采取頭皮褥式,需經專業(yè)醫(yī)生操作完成,特殊情況下可加行腰大池引流,其目的為緩解因顱內壓太大導致的神經功能損傷。
1.4 滿意度評定標準 醫(yī)院自制問卷進行調查,患者評價達到90分者為滿意,評價達到50分以上者為基本滿意,評價低于50分為不滿意。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并發(fā)癥情況 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觀察組中1例于術后2 d發(fā)生顱內血腫,1例于術后5 d發(fā)生顱內感染,2例于術后7 d發(fā)生腦脊液漏,對患者應用抗生素、縫合頭皮后痊愈;對照組中2例于術后1 d發(fā)生顱內血腫,2例術后3 d發(fā)生顱內感染,2例于術后5 d發(fā)生腦脊液漏,對患者應用抗生素、縫合頭皮后疾病痊愈,1例治療后再次發(fā)病。觀察組發(fā)病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護理滿意度 兩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分別為90.0%和70.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n(%)]
鼻咽癌是常見惡性腫瘤,治療的首選方式為放射治療。由于需要對患者的咽喉、口腔和腮腺等進行放射,因此易引發(fā)并發(fā)癥。重癥放射性腦病是最為危重的一種并發(fā)癥,對患者的術后恢復帶來嚴重的影響。臨床上對重癥放射性腦病的治療主要是通過藥物進行緩解,但是不能夠對患者的病情發(fā)展進行有效地控制,甚至對晚期患者的治療效果欠佳。近年來,隨著醫(yī)學水平的提高,對于重癥放射性腦病的治療有了新的發(fā)展,手術治療在臨床上的應用逐漸廣泛,其臨床療效較佳。因此,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環(huán)境護理、飲食指導、預防感染等圍術期護理,能夠幫助患者的緩解不良心理反應,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能夠有效地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促進恢復[5]。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由此可知,對鼻咽癌放療后重癥放射性腦病行手術治療的患者實施圍術期護理,能夠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提高患者與醫(yī)護人員的配合度。
放療后,患者常伴有口干、飲食時吞咽困難及味覺異常等現象,加之患者易受不良情緒的誘導,將導致食欲不振或飲食無規(guī)律,多數表現為營養(yǎng)不良、術后抵抗力弱、恢復遲緩。此時,護理人員要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況,對不健康心理及時加以消除,同時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增強飲食健康的宣傳教育,以促進患者早日康復。一方面,患者飲食后,應采取碳酸氫鈉溶液漱口,以調節(jié)口腔黏膜酸堿度,避免口腔感染。另一方面,術后加強對顱內感染、顱內血腫、腦脊液漏等并發(fā)癥的護理,如顱內血腫一旦發(fā)生,輕則伴有腦損傷,重則可致死。因此,實行圍術期護理措施是規(guī)避風險、提升療效的有力保障。
綜上所述,對鼻咽癌放療后重癥放射性腦病行手術治療的患者實施圍術期護理,能夠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促進術后恢復,提高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度,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值得在臨床治療中廣泛推廣應用。
[1] 倪建芬,蔣春兒,張永芳.鼻咽癌放療后重癥放射性腦病行手術治療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4,12(12):2029-2031.
[2] 林 捷,鐘文蘭,林 婷.協同護理模式對鼻咽癌放療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5,36(16):2488-2489.
[3] 黃滿菊,李亞芳,歐利芳.鼻咽癌患者放療后的護理[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8(21):201-202.
[4] 高 慧.循證護理在鼻咽癌患者放療護理中的效果探討[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8(21):252-253.
[5] 黃月芳,韓 波,王鳳麗.全程護理模式對鼻咽癌放療患者健康知識知曉率及生活質量的影響.臨床醫(yī)學工程,2015,22(8):1082-1083.
[6] 黃 榮,牛 迪,姜 磊,等.放射性腦病的診斷與治療[J].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09,6(2):86-87.
[7] 謝玉瓊,邱寶珊.鼻咽癌放療后營養(yǎng)失調相關因素的分析[J].臨床醫(yī)學工程,2009,16(5):103-105.
[8] 徐 玲,肖頌華,劉 軍,等.鼻咽癌放療后放射性腦病患者醫(yī)院內肺部感染臨床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9,10(5):519-520,531.
黃慧(1976~),女,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神經外科、重癥監(jiān)護。
R 473.6
B
1673-6575(2016)03-0474-03
10.11864/j.issn.1673.2016.03.60
2016-02-26
2016-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