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金菊
皋蘭縣人民醫(yī)院,甘肅 皋蘭 730200
黃芪注射液治療慢性心力衰竭臨床研究
孫金菊
皋蘭縣人民醫(yī)院,甘肅 皋蘭 730200
目的:觀察黃芪注射液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臨床療效及對血清Gal-3、BNP水平的影響。方法:10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4例。對照組給予患者利尿、擴血管、強心等常規(guī)的抗心衰的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黃芪注射液治療。1療程7天,連續(xù)治療2療程。觀察治療前后左室舒張末徑(LVEDD)、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左室短軸縮短率(LVFS)及左室收縮末徑(LVESD)等指標;在治療前采用全自動的生化分析儀檢查患者B型腦鈉肽(BNP)及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根據(jù)Lee氏計算心衰積分。結果:2組治療后LVEDD、LVEF、LVFS及LVESD均有改善,與本組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LVEDD、LVEF、LVFS及LVESD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Gal-3、BNP及Lee氏積分均有改善,與本組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Gal-3、BNP及Lee氏積分下降程度高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傆行视^察組96.30%,對照組85.19%,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常規(guī)強心、利尿及擴血管治療基礎上加用黃芪注射液治療,臨床療效顯著,能顯著提高患者左心室的射血能力,降低患者心衰水平。
慢性心力衰竭;黃芪注射液;血清Gal-3;BNP
近年來,人們的生活方法及生活結構發(fā)生了較大的改善,隨著科技的進步,醫(yī)療水平也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在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治療時,常規(guī)的治療方法為擴血管、強心、利尿等,但該方法治療患者恢復速度慢,治療效果不顯著,難以滿足患者的治療需要[1]。有研究認為聯(lián)合黃芪注射液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收到較好的療效[2]。本院采用黃芪注射液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收到較好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觀察病例為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10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4例。觀察組男25例,女29例;年齡50~81歲,平均(68.0±8.9)歲。對照組男27例,女27例;年齡51~81歲,平均(67.0±8.8)歲。2組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3]診斷標準,左室的射血分數(shù)均小于45%;按照NYNA心臟病協(xié)會關于心臟病等級的劃分,患者心功能分級均在II級以上。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診斷標準;②無其他原發(fā)性疾病;③入院信息完整;④家屬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⑤無精神病史,能自主配合治療。排除標準:①不符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診斷標準;②患有精神病史,無法自主配合治療;③入院信息殘缺;④家屬不知情,不簽署知情書。
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guī)的抗心衰治療,在患者入院后,給予患者吸氧、利尿、休息、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及其受體拮抗劑、正性肌力、β受體阻滯劑及血管擴張劑等常規(guī)的抗心衰的治療。
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黃芪注射液治療。黃芪注射液,取40 mL黃芪注射液(神威藥業(yè)有限公司)加入0.5%葡萄糖的注射液250 mL,靜脈滴注,每天1次,1療程7天,連續(xù)使用2療程。
3.1 觀察指標 采用超聲心動圖測量患者左室舒張末徑(LVEDD)、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左室短軸縮短率(LVFS)及左室收縮末徑(LVESD)等指標;在治療前采用全自動的生化分析儀檢查患者B型腦鈉肽(BNP)及,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觀察患者胸痛、水腫、心率等指標,分析患者心功能的變化情況;根據(jù)Lee氏心衰積分的變化情況判定心衰程度,6~10分為輕度,11~14分為中度,15~19分為重度。
3.2 統(tǒng)計學方法 運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分析,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檢驗。
4.1 2組心功能指標比較 見表1。2組治療后LVEDD、LVEF、LVFS及LVESD均有改善,與本組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LVEDD、LVEF、LVFS及LVESD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2組心功能指標比較()
表1 2組心功能指標比較()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①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②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n 5 4 5 4治療前6 0 . 1 ± 6 . 1 6 2 . 1 ± 5 . 8治療后5 6 . 4 ± 5 . 3①②5 8 . 9 ± 5 . 4①治療前4 9 . 7 ± 5 . 4 5 0 . 1 ± 6 . 2治療后4 2 . 7 ± 5 . 2①②4 5 . 5 ± 4 . 8①治療前4 2 . 9 ± 6 . 1 4 1 . 8 ± 5 . 9治療后5 1 . 7 ± 6 . 3①②4 9 . 3 ± 4 . 7①治療前4 6 . 2 ± 5 . 1 4 5 . 9 ± 4 . 7治療后5 3 . 5 ± 5 . 7①②5 1 . 2 ± 5 . 4①L V E D D ( m m ) L V E S D ( m m ) L V E F ( % ) L V F S ( % )
4.2 2組心衰標志物水平比較 見表2。治療后2組Gal-3及BNP均有改善,與本組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Gal-3、BNP下降程度高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2組心衰標志物水平比較()
表2 2組心衰標志物水平比較()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①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②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n 5 4 5 4治療前8 . 7 ± 2 . 2 8 . 0 ± 2 . 5治療后4 . 3 ± 1 . 1①②5 . 1 ± 1 . 4①治療前5 8 4 . 6 ± 9 8 . 9 5 6 5 . 4 ± 1 1 0 . 8治療后6 7 . 9 ± 1 8 . 2①②8 1 . 3 ± 2 2 . 4①G a l -3 ( g / L ) B N P ( n g / L )
4.3 2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3??傆行视^察組96.30%,對照組85.19%,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2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4.4 2組Lee氏心衰積分比較 見表4。2組治療后Lee氏積分均有改善,與本組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Lee氏積分顯著低于對照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4 2組Lee氏心衰積分比較() 分
表4 2組Lee氏心衰積分比較() 分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①P<0.05;與對照組比較,②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n 5 4 5 4治療前1 2 . 2 8 ± 2 . 4 0 1 1 . 7 8 ± 2 . 5 7治療后3 . 9 5 ± 1 . 9 4①②5 . 2 5 ± 1 . 9 8①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種因各種心臟功能或結構出現(xiàn)故障導致心室或心臟出現(xiàn)舒張和收縮障礙的現(xiàn)象,在出現(xiàn)慢性心力衰竭時,患者心排血量通常不能滿足患者機體中新陳代謝的需求,從而導致出現(xiàn)血液灌流不足的情況[4]。其是一種慢性疾病,通常情況下,患者不易發(fā)現(xiàn)病情,許多患者忽視了對該病的治療,從而導致病情的惡化,嚴重影響病情進展。在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過程中,以利尿、擴血管、強心等治療為主,但近年來,臨床上開始聯(lián)合黃芪注射液對患者進行治療,治療效果顯著[5]。
筆者認為,①BNP是32個氨基酸組合而成的多肽,是一種主要由心室肌的細胞分泌的心臟急速,當患者出現(xiàn)心力衰竭時,心室壁的張力會出現(xiàn)明顯的變化,從而會導致心室肌BNP的增加,誘發(fā)水鈉潴留及縮血管等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破壞新張代償狀態(tài)的平衡,而BNP的水平與壓力負荷、左室的容量及射血的分數(shù)是成正比的,因而,BNP是衡量心衰與否的定量標志物。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服用黃芪注射液,能有效降低患者BNP的水平,控制患者心衰的現(xiàn)象。②Gal-3則是一種非抗體的蛋白質,在組織纖維化中能發(fā)揮較大的作用,可促進患者體內單核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活化和粘附,血清Gal-3的水平與患者心衰的程度成正相關的特性,同樣也是衡量患者心衰的標志物。③黃芪性溫、味甘,具有益衛(wèi)固表、托毒生機、補齊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主要的成分為黃芪類、黃酮類,黃芪皂苷類等。黃芪注射液能有效增強心肌的收縮力并提高射血的分數(shù),與此同時,能增強腎小小球球濾過及腎血的流量,能極大的發(fā)揮利尿的作用,降低患者有心前負荷,擴張血管,改善患者心功能[6~7]。
本觀察顯示,2組治療后LVEDD、LVEF、LVFS及LVESD均有改善,與本組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LVEDD、LVEF、LVFS及LVESD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Gal-3及BNP均有改善,與本組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Gal-3、BNP下降程度高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傆行视^察組96.30%,對照組85.19%,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治療后Lee氏積分均有改善,與本組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Lee氏積分顯著低于對照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黃芪注射液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十分顯著的治療效果,并對血清Gal-3、BNP水平影響顯著,能有效降低血清Gal-3、BNP水平,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1]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1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647-1655.
[2]劉純偉.黃芪注射液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觀察[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3,24(11):2709-2710.
[3]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12):1076-1095.
[4]吳小琳.瑞舒伐他汀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s-CRP及心功能分級的影響[J].山東醫(yī)藥,2013,53(33):45-46.
[5]賈百全,徐亮.黃芪注射液佐治慢性心力衰竭療效觀察[J].中國臨床研究,2013,26(7):654-656.
[6]張虎,李治.黃芪注射液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6及血管緊張素Ⅱ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4,18(23):17-19.
[7]武國霞,郭秀芳.黃芪注射液聯(lián)合丹參注射液治療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療效觀察[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3,35(2):110-111.
(責任編輯:馬力)
R541.6
A
0256-7415(2016)02-0028-03
10.13457/j.cnki.jncm.2016.02.012
2015-07-21
孫金菊(1972-),女,副主任醫(yī)師,研究方向:重癥醫(y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