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榮
(吉林省四平市聾啞學校)
新環(huán)境下如何提高聽障學生的語文學習有效性
◆王欣榮
(吉林省四平市聾啞學校)
有聽力障礙的人更喜歡使用的表達方式是手語,但這種方式常常十分含糊,很難使人理解,因而文字是最合適他們思想感情表達的途徑。但是聽力障礙的學生在低年級甚至到高中都不能比較完整的寫作一篇文章,即使勉為其難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文章質量也得不到保證,語言組織不得當,內容空洞,讓很多特殊教育學校的語文教師感到十分茫然。對于這種情況,依據(jù)我個人觀點認為:聽障學生要想提高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重點不應局限于課堂教學,而是從語言材料,大量寫作素材的積累以及老師的指導編寫等方面,以多管齊下的方法來進行教學,本文從各個方面系統(tǒng)闡述了聽障學生的語文教學方法,以期能夠對各特殊教育學校的語文老師有所裨益。
聽障學生 語文 有效教學 指導
根據(jù)新的課程,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已經改變,如要求以學生的健康發(fā)展為核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把課堂主導地位還給學生,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提升。在聽障學生的語文教學中,教師也需要注意上述要求,加強指導,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不斷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
對于特殊教育學校聽障的孩子,因為他們的聽力比較弱,導致他們缺乏相應的口頭表達能力。即使在訓練后,孩子的語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在與人交流的實際過程中,他們含糊不清的發(fā)音和聽力的損害導致他們依然無法進行正常的交流。在這種情況下,在其交流過程中有了一項不可缺的工具,就是文字。在這里,結合本人多年的教學經驗,以下是對這一現(xiàn)象根本原因所進行的一個簡短的討論:
1.聽力障礙學生的語言能力不全,影響了他們的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2.低級別的聽力和言語發(fā)展的障礙嚴重影響了聽障學生對外面的世界的深刻全面的認識,使他們很難找到合適的語句對自己的意愿進行闡述,再加上學校的封閉,導致學生十分缺乏有關外面世界的信息,缺乏生活經驗。
3.聽力障礙學生的語文能力差,思維邏輯不夠強,語文老師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于他們寫作過程中有語病的句子段落的修改,對學生的閱讀教育卻被忽略了。
特殊的教育發(fā)展水平較低,但在引進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設施,教學方法等方面仍然很落后。
(一)重視閱讀訓練,做好閱讀指導
要想有效改善聽障學生的閱讀能力,長期對其進行閱讀訓練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讓聽障學生讀了很多幫助他們熟悉語言的書籍,文章素材有很大的積累,在寫作文時才能更加得心應手。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聽障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使得其語言能力有所提高。
1.幫助聽障學生選擇合適的書籍
目前,有關單位尚未公布特殊出版物,以適用于聽力受損的學生,教師,家長,對聽障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也沒有進行及時的培養(yǎng)和指導,他們面臨著不知道從哪開始著手進行閱讀的困境,也不知道什么樣的書自己能夠閱讀,符合自己當前的能力,進行一些不合適書籍的閱讀對提高聽障學生的語言能力并沒有什么太大的作用。因此,語文教師應該及時幫助聽障學生選擇符合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的課外書。在這里推薦一些適合七年級的書,如《朝花夕拾》《伊索寓言》等;《童年》《鋼鐵是怎樣練成的》等這些符合八年級的閱讀層次;九年級適合《三國演義》《巴黎圣母院》等這些書籍的閱讀。這些文章對于那些聽力障礙的學生是一些很好的文本補充,而且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指導閱讀方法培養(yǎng)閱讀習慣
聽障學生閱讀的能力十分有限,對文章的理解能力更弱,因此不能沒有老師在旁邊指導。在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的同時,老師也要注意在學生閱讀過程中幫其解惑。
在帶領學生進行閱讀活動前,首先要教會學生怎么使用字典,以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或者不懂意思的字能夠及時查閱。老師要教會學生各種閱讀方法,如默讀,在默讀的過程中對文章進行思考。學習如何對一些寫得好的文章做大概的批注,可以在接下來的空白處寫一段書面感想,專門做一個摘抄本,分類摘抄好詞好句,以及名人的故事。
在閱讀過程中遇到一些寫得比較好的句子或者段落,以及用法很精妙的詞語,都可以背下來。在閱讀文章時,不能一味閱讀,要多動腦思考,思考這篇文章主要想表達什么,文章中都用了什么寫作手法或者修辭手法,并在讀完后寫一些簡單的讀后感。在閱讀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一些立意題材以及句子都很優(yōu)秀的文章,這時候可以仿照這種文章自己寫一篇,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提高。
每個星期都要定時檢查學生都讀了什么文章,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不懂的不會的地方予以耐心解答,指導學生閱讀一些符合自身情況的文章。
(二)豐富學生寫作素材,強化寫作技巧的指導
目前,特殊學校的學生大部分都生活在一個的狹隘的圈子里,機遇和與社會的交往都較少,使他們失去了從日常生活中取材的條件,語言能力很差,文字材料也很少,再加上教師對他們的寫作能力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和培養(yǎng),導致他們的寫作水平和能力都很低。為了改善這種狀況,語文教師必須要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意寫作的能力,使學生的寫作技巧得到提高。
1.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
長時間以來,“模仿例文大綱”是培養(yǎng)聽力障礙學生學習能力的主要形式,一般情況下,所有的學生基本上都能列下大綱,但真到了要寫作的時候就不知道寫什么,從哪開始寫,寫作對聽力有障礙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很艱巨的任務。為了保證作文教學的效率,就必須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使這種現(xiàn)象不再出現(xiàn)。因此,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文時,首先要保證學生對所寫的內容有過真實經歷或體驗,這樣在寫作的時候才能夠有話可說??梢远嘟o學生出一些學生感興趣的作文題目,經常組織一些娛樂與教學相結合的課外活動。如組織學生觀察季節(jié)的更換,以四季的變遷為主題進行觀察日記的寫作;引導學生關注校園里面發(fā)生的大大小小的奇聞趣事,將一些有趣的活動記錄下來,然后鼓勵學生談談自己對這個活動的看法,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能夠互相交流的機會,使得學生聽力方面的障礙能夠緩解,提升學生與正常人交往的能力,這些對于學生語言的積累和社會經驗的增加都大有裨益。
2.強化寫作技巧的指導
記敘文和議論文是初中學習中最常見的兩種體裁的文章,內容要求不高,寫作技巧也比較好掌握,因此初中老師可以從這兩種體裁的文章下手,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注意指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要闡明自己的觀點,語言凝練,理論充分。有許多初中老師都曾嘗試過這種方法,并對這種能力進行了嚴格的培訓,然后運用到學生文章的寫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可以圍繞“辛勤工作和成功”這個觀點進行寫作,學生可以自由發(fā)揮,寫出對這個觀點的個人看法,并要求他們在每段的開頭都寫一個能夠統(tǒng)領全段的句子,點明這段話的主題內容。比如,“頭懸梁.錐刺股,蘇秦寒窗苦讀;勤練筆,染墨池。王羲之苦練書法;鑿墻壁,借朽讀,匡衡勤奮好學”,教會學生在寫作文之前要先立意,這對培養(yǎng)學生所需的最基本的寫作能力十分重要。
總而言之,所有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于課程的設計都應該堅持以適合學生為本,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教他們的自我學習,提高語言教育的教育效果,特殊學校的教師也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善于傾聽學生的內心感受和真實想法,教學過程中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觀點,對于學生出現(xiàn)錯誤的情況下要及時給予糾正指導,并且保持耐心,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有效地提高語文教育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