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廣宇
(黑龍江省大慶市龍北四小)
校園網站建設的若干技術問題探討
◆范廣宇
(黑龍江省大慶市龍北四小)
從學校管理的角度來看,一個理想的校園網系統(tǒng),其先進性不僅僅在于有多少個子系統(tǒng)以及其在網絡硬件技術上具有何等的先進性,而主要在于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基本數據在校園網系統(tǒng)中被利用、被信息化的程度。
校園網站 問題 技術探討
如果學校已有若干臺計算機,準備建一個局域網,以實現資源和信息的共享,或者從適應學校計算機輔助教育發(fā)展的角度著眼,準備建設校園網,那么,建議首先明確目前的、不久將會產生的、以及整個網絡最終要滿足的需求的具體內容,在充分把握這些需求產生的節(jié)奏的基礎上,再進行網絡的規(guī)劃、設計和建設。
如果僅僅是為了資源和信息的共享,只需建一個局域網。倘若學校在計算機輔助教育,尤其是計算機輔助教學和計算機管理教學方面有所要求,還是規(guī)劃、建設一個校園網。至于校園網的規(guī)模,則視最終需求而決定。對大部分學校來說,網絡系統(tǒng)的建設大可不必一步到位,而應該統(tǒng)一規(guī)劃,分步實現。規(guī)劃時,宜先落實中心機房的位量,然后根據需求呈現的節(jié)奏以及網絡布線的需要,設置計劃節(jié)點,并編制各期預算,逐步落實。一般而言,學校決策層、管理層以及有大量數據出入系統(tǒng)的職能部門,宜納入一期工程、教學計算機房的計算機如未聯(lián)網,考慮到經費以及施工調試對正常教學的影響、可以安排為二期工程。隨后再解決一般教師辦公室、教室的聯(lián)網。至于某些專用教室、場所,可根據其使用的需要、網絡分段和布線的方便程度予以安排或個別解決。
計算機局域網可分為對等式結構和服務器/客戶機結構兩種類型。學校一般宜采用服務器/客戶機模式,但如果學校因經費和技術方面的原因,不能如愿,不妨用極少的資金搞個對等網,既達到信息和資源共享的目的,又可使學校教師初步接觸網絡技術,培養(yǎng)學校網絡的管理技術力量。
采用星型拓撲結構,集線器的選擇和放置的位置很重要。對集線器的品牌、種類、速度、端口數、可擴充性、價格等方面都應具體考慮,選擇時應注意其綜合評價。同時,在規(guī)劃網絡拓撲結構時要注意集線器的級聯(lián)數和在拓撲中的位置對網絡結構、乃至網絡性能和管理的影響。另外,集線器應放置在布線和管理方便的地方,處于最上層的集線器應該和服務器同處一室。如果經費充裕,可考慮使用帶網管功能的交換機,以方便網絡管理和故障定位。
在網絡布線方面,除了因經費有限不得不采用對等網以外,一般不宜采用已面臨淘汰的BNC接口的細同軸電纜。不管是否采用快速以太網,雙絞線要用5類線。在網絡施工方案中,結構化布線可以提高網絡擴展的靈活性和線纜故障定位的速度,但費用相應地增加不少。如果網絡的規(guī)劃、施工質量有保證,也可以直接布線。
一般學校對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信息傳輸的實時性和故障恢復速度要求不高。因此,網絡操作系統(tǒng)和服務器硬件選擇時,不必為此投入額外的資金。一般校園網可采取兩種協(xié)議共存的方式。
目前,PC機操作系統(tǒng)一般都用Windows98或Windows2000。作為校園網的工作站,其操作系統(tǒng)無特珠要求,但從統(tǒng)一平臺環(huán)境,方便使用的角度來看,宜用一種為好。這樣,不但可以控制特定工作站的開放度,也可以通過服務器監(jiān)控工作站的使用,使系統(tǒng)更加安全、高效。至于工作站軟件的配置,可把絕大部分應用軟件分成基本軟件和若干種應用的推薦軟件,各工作站觀其需要,安裝各組軟件。對部分開放度和使用密度部較高的工作站,還可考慮采取加裝硬盤保護卡之類的措施。
網絡只是個供軟件正常、高效運行的硬件平臺,校園網功能設計實際上不屬于校園網網絡系統(tǒng)本身的設計,而應該歸屬于學校管理信息系統(tǒng)或學校計算機輔助教育教學系統(tǒng)設計的范疇。但是,校園網如果沒有學校管理信息系統(tǒng)或學校計算機輔助教育教學系統(tǒng)的運行,將是一個“花拳繡腿”,即便有通用OA軟件可“濫竽充數”,也只能是“隔靴掻癢”,難以真正發(fā)揮校園網的作用。
從學校管理的角度來看,一個理想的校園網系統(tǒng),其先進性不僅僅在于有多少個子系統(tǒng)、以及其在網絡硬件技術上具有何等的先進性,而主要在于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基本數據在校園網系統(tǒng)中被利用、被信息化的程度。舉個普通的例子,一次在線測試完成后,輸出的僅是每個學生的成績、名次,每個班級的平均分、標準差等數據呢,抑或還提供本次測試反映出的學生對各知識點掌握、運用的情況,以及教師在教學上可能存在的問題?
如果更進一步,還能反映出試題及其組巻上的不足、甚至還能反映出學生的學力情況,不僅能提供學生間的橫向比較和靜態(tài)的分析,也能提供每個學生縱向的變化和分析。如果把這些信息作為學生庫數據的同時,還能與教師庫的業(yè)務檔案表相關聯(lián),而且組成本次試卷的各題的得分率、區(qū)分度等教育統(tǒng)計信息,能自動反饋至試題庫,使題庫的數據得到動態(tài)更新,等等。顯然,在原始數據量不變的情況下,單一系統(tǒng)和為校園網設計的綜合系統(tǒng)在信息化程度上不可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