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芝
(濟南市長清區(qū)萬德鎮(zhèn)小萬德小學)
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思考
◆王洪芝
(濟南市長清區(qū)萬德鎮(zhèn)小萬德小學)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教材中蘊含著非常豐富的德育素材,小學語文教學應該注重挖掘其中的德育元素,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思想情感。在課程的開展過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感情,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學生為主體,注重課程內容的價值取向,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風尚。
小學語文 教學環(huán)節(jié) 德育 滲透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蘊含著非常豐富的德育元素,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材料,注重提升語文課堂的思想水平,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強化對學生的道德引導和價值觀引導,綜合性地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思想性和德育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深入地挖掘教材,準確把握教材中德育元素,綜合性地提升小學課堂的思想性。教師作為教學的發(fā)起者,首先,應該在教學前,對每一個課程都應該深入地了解,深入地結合教材中的元素,深入地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材料,將德育教學與語文教學充分結合起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通過教師的演繹和講解,跟隨教師一起深入地理解語文課本背后的情感故事,這種情感故事可能是深沉的,可能是歡喜的,可能是淺顯的,當然,還可能是深刻的。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還應該根據小學生的智力因素及理解力水平等科學地設置教學提綱,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感受背后的德育因素。如在《盧溝橋的烽火》這篇課文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一些延伸的故事或者歷史知識來豐富這篇課文的內涵,引導學生了解當時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認識到“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實,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早日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理想觀。其次,在語文教材德育材料的挖掘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學會觸類旁通,通過一些引申的事例來豐富教學內容。在課程結束后,教師還應該強化學生的回饋和反饋,了解學生的真實狀態(tài)和思想水平,強化以學生主體的教學方向,通過課后練習、課后討論來深化學生對語文課程的理解。如《盧溝橋的烽火》這篇課文講習結束后,教師應該給學生布置讀后感,以盧溝橋事件為題目,引導學生正確地把握愛國主義,樹立科學的理想觀。這樣通過的方式,還能夠鍛煉學生的作文能力,一舉兩得。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課的效果是需要反饋的,通過讀后感的形式,教師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避免學生不正確的理解,從而歪解了德育課的思想,這并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元素不能通過簡單的嫁接的方式,這種嫁接的方式反倒容易降低德育課的教學效果,影響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因此在滲透德育元素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精確地找準教學點,選擇科學的滲透方法,以此來綜合性地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
1.注重把握文字滲透的方法。語文本身就是由文字構成的,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元素,應該從文字的把握開始。在小學語文課文中,有很多優(yōu)美的文字,有很多精確地文字,這些文字的運用恰如其分地表達了語文背后的故事,恰如其分地傳達了作者的意思。教師在進行德育滲透時,應該注重從文字上下功夫,通過深入挖掘文字,或者通過現(xiàn)身演示一些動詞來幫助學生理解內容,來幫助學生感受語文教材中背后的故事。如在《最后的姿勢》中,“拉、撐、護”三個動詞精確地展示了譚老師愛護學生的行為,在危難發(fā)生的那個刻,譚老師置個人安危于不顧,拼命地保護了自己的學生,自己卻失去了寶貴的生命。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結合這些動詞,通過展示動作,通過讓學生親身展現(xiàn)這幾個動詞來感受譚老師當時的決絕和果敢。通過這種文字滲透法,能夠讓學生對教材中的故事產生深刻的印象,能夠讓學生深入地理解德育元素,進而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讓學生以榜樣人物為標桿來不斷提升自己的水平。
2.注重把握朗讀滲透的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很多優(yōu)美的語句,或者簡潔凝練的段落,這些部分往往是小學語文的教學重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元素,教師應該注重采用朗誦的方式,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朗誦,鼓勵和引導學生在朗誦的過程中,感受段落中蘊含著的豐富感情色彩,進而提升對段落的理解。通過朗讀,學生還能夠在情感上與作者形成共鳴,使德育思想在某種程度上實現(xiàn)隔空呼應。同時,在一些對話類的段落中,教師還應該安排學生分組演繹,不同的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通過現(xiàn)身演繹,來了解文中的感情。
3.德育滲透應該緊密聯(lián)系學生。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有效滲透德育思想,還應該緊密地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小學生的理解水平有限,在語文教學中,如果德育內容過于深奧,過于晦澀,那么會增加學生的理解負擔,還容易產生比較嚴重的歪曲。因此,在小學語文德育滲透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將德育滲透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通過感知現(xiàn)實來準確地把握德育思想。如在《學會合作》這個課程的教學中,為了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合作習慣,教師在講解課程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舉辦一些實際地比賽,如拔河比賽等,來讓學生深入地了解合作的意義,學會如何合作。
小學語文教材中蘊含著非常豐富的德育元素,在教學過程中,有效滲透德育內容,對于提升小學生的思想水平,幫助小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和理想觀等都有巨大的幫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內容,教師要注重深入地挖掘教材,準確地把握德育滲透點,精準地進行德育滲透。
[1]楊文學.淺談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滲透德育的思考[J].才智,2014,(12).
[2]孫曉娟.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思考[J].華章,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