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文婷 董麗萍
?
三維心理護理對腹壁下動脈穿支皮瓣乳房再造患者的護理效果評價
陸文婷 董麗萍
【摘要】目的 評價三維心理護理對行腹壁下動脈穿支(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DIEP)皮瓣乳房再造患者的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這50例患者均接受了DIEP皮瓣乳房再造術(shù),對這些患者采取三維心理護理,應用SCL-90自評量表、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來評估患者干預前后焦慮和抑郁的發(fā)生率。結(jié)果 通過比較,干預后患者SCL-90評分較干預前降低(P均<0.01);抑郁和焦慮的發(fā)生率降低(P均<0.01)。結(jié)論 三維心理護理可降低術(shù)后抑郁和焦慮的發(fā)生率,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復。
【關鍵詞】三維心理護理;DIEP皮瓣乳房再造術(shù);乳腺癌
The Effect of Three Dimensional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Patients by 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 FIap Breast Reconstruction
LU Wenting DONG Liping, Shanghai Ninth People’s Hospital, 20001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ree dimensional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secondary autologous breast reconstruction by 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 fIap.Methods From July 2013 to June 2014, 5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 fIap breast reconstruction were collected in our department.All these patients were given three dimensional psychological nursing, the mental status of the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as evaluated by completing SCL-90, self-rating depressive scale (SDS) and 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SCL-90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P<0.01), the incidence rate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lso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P<0.01).Conclusion Three dimensional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nd improve the patients’psychologic status.
[Key words]Three dimensional psychological nursing, 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 fIap breast reconstruction, Breast cancer
乳腺癌是婦女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據(jù)報道,在我國,每年女性乳腺癌的新發(fā)例數(shù)為16.9萬,死亡病例約4.5萬,病死率排在我國女性所有惡性腫瘤的第六位[1]。為改善術(shù)后乳房缺失的丑態(tài),DIEP該手術(shù)方法則為目前理想的手術(shù)方法。但是由于手術(shù)后患者的康復同樣受到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積極樂觀的情緒和心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復,因此,關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加強患者的心理干預顯得很有必要,本文通過應用三維心理護理的方法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將結(jié)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所有病例均來源于我院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共50例,均是女性;年齡21~59歲,平均年齡(37.4±6.779)歲;病情為乳腺癌Ⅰ~ⅡA期;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及以上38例。所有患者均無精神疾病和心理疾病史。
1.2 心理干預方法
包括患者的心理支持、家屬的心理支持和使患者建立有效的社會支持,具體如下:(1)患者的心理支持:幫助患者理性地認識疾病,使患者理解疾病的有關知識,幫助患者建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護理人員應該指導患者通過慢節(jié)律的呼吸、科學的肌肉放松訓練、以及轉(zhuǎn)移注意力等方法來緩解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使患者得到放松。(2)家屬的心理支持:由于乳腺癌手術(shù)后乳房的缺失,不僅患者會出現(xiàn)各種負性情緒,患者家屬也會產(chǎn)生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該加強與患者家屬的溝通,對患者家屬的不良情緒進行疏導,使家屬正確認識患者的病情,消除家屬的顧慮,讓家屬給予患者精神上及心理上支持。(3)使患者建立有效的社會支持:由于許多患者會產(chǎn)生自卑的心理,不利于患者與他人的溝通,護理人員應該建議患者在能力所及的范圍內(nèi)參加社會工作,使患者感到自己是一個正常人,增加患者的信心。
1.3 測量工具
(1)SCL-90自評量表,該量表從10各方面來評價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包括軀體化、抑郁、焦慮、恐懼、強迫、敵對、偏執(zhí)、人際關系、精神病性和其他等共10個癥狀因子,癥狀的嚴重程度采用1~5級評分。(2)應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來評定患者的抑郁和焦慮狀況,先由患者自評,然后統(tǒng)計者將原始分轉(zhuǎn)換為標準分,以我國常規(guī)的上限為界,若SDS標準分>53分,表示出現(xiàn)抑郁癥狀;若SAS標準分>50分,則表示出現(xiàn)焦慮癥狀。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實驗所得數(shù)據(jù)應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其中,定性資料應用獨立樣本R×C列聯(lián)表資料的χ2檢驗,定量資料應用兩獨立樣本資料的t檢驗或者是配對設計資料的t檢驗。根據(jù)α=0.05的檢驗標準,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干預前后患者SCL-90評分
在干預前,患者的各項癥狀因子的評分均高于國內(nèi)常模(P均<0.01);干預后,患者的7項癥狀因子,包括:抑郁、焦慮、強迫、敵對、偏執(zhí)、人際關系、精神病性,較國內(nèi)常模的評分均明顯降低(P均<0.01);干預后,患者的各項癥狀因子較干預前的評分降低(P均<0.01)
2.2 干預前后患者心理狀態(tài)比較
干預后,所有患者中抑郁的發(fā)生率較干預前明顯降低(χ2=33.980,P<0.01);干預后,所有患者焦慮的發(fā)生率較干預前降低(χ2=33.277,P<0.01)。
迄今為止,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大約有50%的乳腺癌的病因仍然無法解釋[2]。有文獻指出,良性乳腺疾病、肥胖、缺少運動、輻射、環(huán)境化合物、內(nèi)源性激素水平高、激素替代療法、口服避孕藥、高脂高蛋白飲食、不哺乳以及飲酒等因素可能是乳腺癌發(fā)生的危險因素[3]。亦有研究證實,乳腺癌的發(fā)生與基因密切相關,約5%的乳腺癌是由于熟知的遺傳因素所導致,而又有10%~15%的病例產(chǎn)生的原因是家族遺傳史[4]。
嚴重的軀體疾病往往會導致抑郁的發(fā)生,而由于軀體疾病所產(chǎn)生的抑郁癥狀則會加重原發(fā)軀體疾病,導致社會功能缺陷甚至增加[5]。軀體疾病伴發(fā)抑郁可能為以下3種情況:(1)軀體疾病直接導致抑郁;(2)抑郁障礙是原發(fā)的;(3)軀體疾病的某些生物學因素增加了產(chǎn)生抑郁障礙的危險性。乳腺癌手術(shù)患者由于手術(shù)后乳房的缺失更易產(chǎn)生抑郁,目前隨著患者生存期的延長,心理問題日益引起關注。研究表明[6],運用三維心理護理,加強乳腺癌手術(shù)患者的心理干預,對于患者手術(shù)后的恢復,病情的轉(zhuǎn)歸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同時加強與患者家屬的溝通,消除患者家屬的焦慮與恐懼心理,能夠幫助加強對患者的護理,使患者及家屬對于手術(shù)有更全面的認識,做好必要心理準備,為手術(shù)的順利進行,良好預后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建立患者有效的社會支持,則患者的應對方式也越積極,抑郁的發(fā)生率也因此越低,也越利于患者的康復。
本次試驗通過采用三維心理護理的方式對DIEP皮瓣乳房再造術(shù)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干預后,患者的SCL-90評分與干預前比較,均顯著降低(P均<0.01);此外,干預后,所有患者中抑郁和焦慮的發(fā)生率也較干預前下降(P均<0.01)。周蓓等[7]證明三維心理護理在DIEP皮瓣乳房再造術(shù)中起著輔助的作用,有利于患者產(chǎn)生好的心理狀態(tài),有利于患者的恢復,本次試驗結(jié)果與其相似,說明采用該種護理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心理干預效果[8]。
綜上所述,三維心理護理有利于DIEP皮瓣乳房再造術(shù)患者產(chǎn)生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使患者較少發(fā)生抑郁和焦慮等負性情緒。
參考文獻
[1]鄭瑩,吳春曉,張敏璐,等.乳腺癌在中國的流行狀況和疾病特征[J].中國癌癥雜志,2013(8):561-569.
[2]Lawson JS,Gunzburg WH,Whitaker NJ.Viruses and human breast cancer[J].Future Microbiol,2007,1(1):33-51.
[3]王曉稼.乳腺癌病因?qū)W研究進展[J].國際腫瘤學雜志,2008,35 (6):431-434.
[4]岳瑤.乳腺癌危險因素研究進展[J].癌癥進展,2011(5):520-523.
[5]郭琴,施慎遜.內(nèi)科疾病與抑郁[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06(2):87-89.
[6]陳文文,張玲.乳腺癌患者綜合社會支持和應對方式與術(shù)后抑郁狀態(tài)的相關性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9,6(1):57-59.
[7]周蓓,梅文星,李俊,等.三維心理護理在腹壁下動脈穿支皮瓣乳房再造患者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21(15):2054-2055.
[8]高虹,莊和珠,葉麗師.乳腺癌術(shù)后乳房再造術(shù)的圍手術(shù)期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8):88-89.
作者單位: 200011 上海第九人民醫(yī)院
通訊作者:董麗萍,E-mail: miswa@126.com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07.175
【文章編號】1674-9308(2016)07-0248-03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