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營
(山東省沂水縣特殊教育學校)
運用多媒體技術優(yōu)化數(shù)學教學
◆李洪營
(山東省沂水縣特殊教育學校)
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活動,能化靜為動,調動學生興趣。就多媒體輔助教學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探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多媒體 小學數(shù)學 學習興趣
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教學能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變得直觀、生動、簡單、輕松。給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帶來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從而讓學生能全面地了解和感知教學內容、掌握課本知識,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進行有效的教學,激發(fā)學習的激情和熱情,為學生提供一個生動活潑的學習環(huán)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苯虒W實踐中,我們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計算機的輔助教學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勢在必行。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走進探索知識的活動中,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積極。學生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學習《圓》這一章節(jié)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以直觀、動態(tài)、形象化的演示效果,讓同學們認識什么是圓。讓學生形象、直觀地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在多媒體課件上展示生活中一些圓的物品的圖片,把學生帶入一個精心設計的符合兒童心理的情景中,如轉盤、摩天輪等,以生動形象的圖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直觀上對圓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然后可以讓同學們說說在生活中看到的圓形的東西。因此,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的首要任務是激發(fā)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多媒體技術的引用,就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使學生在愉悅的狀態(tài)下主動地獲取知識。
將多媒體技術引進小學數(shù)學教學,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師所教授的知識,使得抽象概括性的問題具體化。從而有效地實現(xiàn)精講,數(shù)學教學中的重、難點,有了多媒體的幫助就更容易突出和突破。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渴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如在教學《圓的面積》時,這個內容很抽象,有了多媒體的幫助就更容易突出和突破教學的重、難點,讓學生理解并掌握圓面積公式的推導,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學生很容易理解“等分的份數(shù)越多拼成的圖形就越接近長方形”這個道理。將圖形分解,把一個圓2等分,用紅綠表示兩個半圓,再把兩個半圓平均分成8個小扇形,學生的思維就會由模糊變得清晰,將小扇形一個一個從半圓中移出排成紅綠兩隊,又把兩隊合并成近似長方形并利用多媒體不斷顯示這些畫面,圓面變換后的圖形越來越接近長方形。加深理解。然后依次進行16、32等分的割補、拼合,一個復雜的化圓為方,化曲為直的問題讓學生得到認知感知,讓學生直觀地感知當?shù)确值姆輸?shù)越多,最后到若干份時,圓面變換后的圖形越來越接近長方形。這樣不僅淡化了重難點,學會了推導圓面積的計算公式,而且學生參與探索屬性的意識也隨之增強。
教師應根據(jù)知識的掌握規(guī)律巧妙有效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依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生活實際,為學生創(chuàng)設虛擬化場景,讓學生“身臨其境”,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fā)?!弊寣W生走進“形象”,生活的場景的動態(tài)演示,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在體驗中理解事物的本質,讓數(shù)學走進日常生活中,充滿趣味性。讓學生在全面地理解知識,教師上課更加輕松,學生學得也更加容易。從而幫助學生體驗了知識的生成,深刻地鞏固知識,靈活地運用知識,從而真正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例如,學習《認識圓》這一章節(jié)時,為了更生動直觀地展示為什么車輪是圓形的,為什么把車輪做成三角形、正方形或橢圓形,行嗎?教師可用多媒體展示三組畫面進行教學展示。裝著三角形、正方形、橢圓形的車輪的汽車里,上下顛波的情形時,以及車輪進行留下了車軸的行動軌跡分別是:折線,波浪線和直線。通過多媒體的展示,使學生清楚地明白了“車輪要做成圓”的道理。多媒體的動態(tài)演示,使得教學更加人性化,并從中提煉出“理性”的認識,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數(shù)學問題生活化。
多媒體技術簡化了課堂教學,為學生留出大量的時間和空間去進行討論和探索。開拓了學生的思維和知識范圍,充分激活課堂教學中的各個要素,大大增加了課堂容量,全方位地調動和發(fā)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多媒體技術還為學生進行自我展示提供了機會。建立合理的教與學的關系,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現(xiàn)教學過程中學生獲取知識、信息最大化,效率最大化,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圓的周長》一課時,讓學生跨越時空的界限,演示《周髀算經(jīng)》,通過圖片與文字的再現(xiàn)演示,先出示圓,再依次出示圓內接正六邊形、圓內接正十二邊形、圓內接正二十四邊形……正六邊形的周長正好是圓直徑的3倍,教師引導學生在看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而再繼續(xù)分下去,正二十四邊形……周長越來越接近3.14。利用課件演示,真實得演繹了圓周率的研究歷史,讓學生經(jīng)歷了圓周率從古至今的發(fā)展歷程。使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而且短的時間內獲得了信息的最大化,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知識,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使我們的課堂更具生命力。
總之,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創(chuàng)設切合實際的教學情景,能幫助學生理解掌握重點,難點,創(chuàng)造更具有吸引力的數(shù)學課堂,豐富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了愉快、交流、動態(tài)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變得樂學、好學,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林國清.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才智,2010,(02).
[2]安玉芹.淺談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