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廣昌(遼寧大學文學院,遼寧沈陽110036)
?
唐人小說中冥官類型分析
程廣昌
(遼寧大學文學院,遼寧沈陽110036)
[摘要]冥界題材的故事類型占據(jù)了唐人小說不小的比重。在這些冥界題材的作品中閃現(xiàn)著各種各樣的冥官角色,他們或是審判,或是勾捕鬼魂,或是作為最高統(tǒng)治者治理地府,更甚者掌管人間姻緣。這些形形色色的地府官員們構(gòu)成了唐人小說眾多形象中一群引人注目的角色。鑒于前人對此類形象研究不多,分類混亂,所以對其作簡要歸納分類,以便更清晰調(diào)理地理解各種形象的地位和作用。
[關(guān)鍵詞]唐人小說;冥官形象;月老
唐人小說中有許多幽冥地府題材的作品會涉及到許多冥界的統(tǒng)治秩序以及推動這一系統(tǒng)運行的冥界官員,他們或為審判,或為記錄的文案,或為勾捕的小吏,甚至還有許多只是奉命執(zhí)行地獄審判結(jié)果的小卒。這些角色構(gòu)成了唐人小說中一種獨特的冥官形象。由于對其歸類要用到許多具體文本,而在唐人小說作品集的整理工作方面,許多大家都整理出了很多選集、全集。文中所引文本均出自陜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李時人編校的《全唐五代小說》,不再一一出注。
在先秦時期宋玉的《招魂》中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充斥著夜叉、羅剎、劍山等令人懼怕事物的“地獄”世界,這一時期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黃泉、土府、幽冥等概念。在《左傳》中,鄭伯與其母姜氏的黃泉相見很明顯地顯示了當時人死之后入黃泉的觀念。同樣,古人也創(chuàng)造了死后歸天的說法,而且這種死后歸天的待遇明顯有著較高的門檻,一般會有吉的寓意在里面?!对姟ご笱拧の耐踔踩弧肪陀小拔耐踉谏希墩延谔臁诘圩笥摇?,朱熹對此的注是“無時不在上帝之左右,是以子孫蒙其福澤”。可見,這是一種吉祥的待遇,而文王的身份也暗示了只有那些生前品德高尚的人才能歸天。
而“地獄”則是來源于佛教。佛教中關(guān)于地獄的描述是這是一個存在于地下的世界,而且狹義的地獄是一種懲罰地界。這個世界的主宰就是我們常說的閻羅、閻羅王、閻魔羅,此外還有其他多種稱號。在這個世界中,完全是閻羅及其統(tǒng)治的眾官僚們存在的世界,人死之后,生前在陽間所做善惡在這里會得到審判,這是一個佛教輪回中的中間站點。而這個佛教經(jīng)典中的地獄世界和中國的文化結(jié)合之后,就變得有很強的中國本土化特色了。
總之,我們可以這樣界定:唐人小說中的冥界就是相對于活著的人生活的現(xiàn)實世界的一個幽冥世界。在這個世界里有許多的冥界官員,他們是這個世界的統(tǒng)治階層,除了可以決定人們死后亡魂的遭遇之外,更有甚者還可以影響生人世界中人們的命運和生活。
唐人小說中的冥官一般多為幽冥之界的管理人死之后亡魂的官員,他們大多也都是和鬼魂打交道,所做的工作一般也是審判鬼魂,對鬼魂以后的去向作出裁定。但是許多文本中的“月老”也自稱來自幽冥世界,他們一般所做的工作就是為人世間的男男女女牽上紅線,人世間男女的姻緣就是由他們注定的。所以,主要冥官形象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冥界之王——閻羅王/泰山府君
幽冥地府中的最高統(tǒng)治者在中國的文化體系中一般是泰山府君或者稱太山府君。泰山冥府在佛教傳入之前成為古代中國人死后主要的歸所,而且這種解釋流傳也比較廣泛,為民間大眾所接受。泰山地府作為人死之后靈魂的歸集地,儼然解決了人死之后去哪的焦慮。而且這里有著類似于人間統(tǒng)治秩序的官僚機構(gòu),在這一套統(tǒng)治機構(gòu)中,泰山府君是作為最高統(tǒng)治者而存在的?!疤┥揭辉惶鞂O。言為天帝之孫,主召人魂魄”。天帝之孫的說法也讓其具備了些許正統(tǒng)的色彩,在許多文本中,泰山府君下屬有許多聽命于他的官吏。
下面舉例在眾多的作品中對閻羅或者泰山府君著墨較多的《紀聞·李思元》篇,其主要講的是李思元講述了在他暴死昏迷期間自己被勾捕到地府的經(jīng)歷。一同被勾捕的還有另外兩人,“城門數(shù)重,防衛(wèi)甚備,見王居有高樓十間,當王所居三間高大,盡垂簾?!边@一段描寫的冥王的居住環(huán)境的情況,城府深深,而且有各種衛(wèi)兵把守防備。這種深宮王府的描寫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當時人間帝王的居住場所,如果環(huán)境是世俗化的人間景象,那么居住在這里面的冥王及其他的下屬官僚們的行為方式離人世間那一套也就不遠了。接著看到一位“金章紫綬,形狀甚貴”的人被領(lǐng)著去見冥王,“王見起,延至簾下貴人拜,王答拜,謂貴人曰‘今既來此,即須置對,不審在生有何善事?’貴人曰:‘無’,王曰:‘在生數(shù)十年,既無善事,又不忠孝,今當奈何?’因蹙曰:‘可取所司處分?!F人辭下,未數(shù)級,忽有大黑風到簾前,直吹貴人將去?!跻妬辛ⅲ^階下人曰:‘此是業(yè)風,吹此人入地獄矣。’官因白思元等,王曰‘可以捻籌定之?!碎_絹,皆有當使字,唯思元絹開無有。王曰:‘留二人,舍思元?!边@一部分描寫了冥王審判的具體情形,而且還描寫了審判結(jié)果的執(zhí)行。強調(diào)受審人的“其狀甚貴”大概是想暗示無論人間多么尊貴,生前善惡之事會在這里受到一致公正的審判。而地府要選官也需經(jīng)過冥王的同意,有趣的是在這之前,接見三人的兩個鬼吏曾主動向三人索賄,“能遺我錢五百萬,當舍汝”,唯有李思元答應(yīng)了,所以結(jié)局是李思元復(fù)活而另外兩人則留在了地府。雖然在選人的過程中是冥王決定選擇方法,但是這背后的事情不知他是否知道,所以這也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對人間帝王的諷刺。
總結(jié)來看,冥王大致是幽冥之界的最高統(tǒng)治者,有一眾部屬聽命于他,并且可以審判生人死后的鬼魂。但是世俗化的描寫暗示了冥王也并不一定能保證人人平等。
2.審判斷案——判官、主簿
另外一種就是冥王之下的中層官吏了,他們大多是擔任判官、主簿、文案經(jīng)紀、使典、典吏等官職,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花樣繁多的官職名稱之下,其實他們的職能大抵相似?!独钣选分芯陀小疤接袃芍鞑荆谌碎g如判官也”,都是查找文簿,審判鬼魂或是為審判提供建議等。此外,還有太陽都錄太監(jiān)、記室、府記室等功能任務(wù)大致相似的官職,許多入冥故事中都有這種審判或是協(xié)助審判的冥官。
如《宣室志·侯生》篇,寫了侯生的妻子韓氏曾夢中入冥的故事?!绊n氏嘗夕夢黃衣者數(shù)輩,召出其門……至一官署。其宇下列吏卒數(shù)十輩,軒宇華壯,人物極眾。又引至一院,有一青衣,危冠方履,狀甚峻峙,左右者數(shù)百,幾案茵席,羅列前后?!眽糁许n氏被黃衣吏召至一官署,這個官署當然就是類似于地府之類的空間了,然后又進入了一個院子里,這個就是判官所在了。韓氏所見這位判官穿著青衣,戴著高高的帽子,穿著方履,看上去威嚴無比,這種情形給人一種公正無私的印象。而且左右還有數(shù)百人坐成了好幾排,讓人感覺這是一個嚴肅莊重的地方。但是這種情景布置也很類似于對人間官衙的描寫。判官是如何判案的呢?原來有一個穿戴富貴的盧氏婦人說自己前世為官被韓氏誣陷致死,現(xiàn)在來申冤,所以韓氏才會被勾捕入冥對質(zhì)。但是判官卻也沒有聽從盧氏的一面之詞做出偏頗的判決,“青衣者謂盧氏曰:‘汝之冤,誠如是矣。然韓氏固未當死,不可為也?!炝罾舫霭笭?。吏曰:‘韓氏余壽一年?!庇谑桥泄倬妥屗厝?,不要久留了。這里,判官的判決是要遵循天定的,因為地府的案牘上早就定好了韓氏的壽命長短,這里體現(xiàn)了一定的命定觀念。但是判官的判決卻仍可以說是公平的,因為韓氏畢竟只剩一年壽命,而且小說的后面也提到韓氏一年后就死了。
像這樣的判官還有很多,如《玄怪錄·董慎》中的描寫等。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有一種判官是由生人擔任的,他們平時在陽間為人,只有需要審判鬼魂的時候才去冥府斷案,一般這種角色在人間多為官吏,而且公正嚴明者居多。《朝野僉載·夏榮》篇就是這樣的例子。
3.下層鬼使——勾人小吏
這種勾人小吏大多在故事中擔任一種穿連引線的作用,一般都是在故事的開始部分就出現(xiàn)了,把要入冥的人勾捕或召喚進入地府。這種勾人小吏一般勾捕鬼魂都會有上級的命令,一般是“持牒”、“奉貼”或直接報出命令“王追”、“王使追”、“府司召郎”等,對于他們的衣著狀貌也只是提一下穿衣顏色,所以就成為了“黃衫吏”、“紫衣使者”、“綠衣者”的不起眼角色。這種受命而來的設(shè)定就表明了他們的下層地位,而現(xiàn)實中,下層吏卒索賄、勒索等惡習也會在他們身上出現(xiàn),更深層的還是反諷社會。
如《集異記·沈聿》篇中對這種小吏的塑造尤為突出。沈聿被勾至地府的全程都有兩吏跟隨,“見二黃吏謂聿曰:‘府司召郎。’……二吏呵驅(qū)甚迫……至一城署……吏導入北門,止聿屏外。入云:‘追沈聿到?!鄙蝽脖还床兜穆吠局卸羰菆詻Q的鐵面無私,起初沈聿拒絕跟隨二吏走,但是“二吏堅呼”,且在路上還非常嚴肅地呵斥沈聿。但是到了地府之后,沈聿在聽到嚴厲的判官判案的聲音后恐懼地逃跑躲到了一個廳內(nèi),見到一個紫衣貴人,這個人恰巧是沈聿的親戚“吾而祖舅也”,所以從這里開始,沈聿就有親戚為他說情了。而且二吏對紫衣貴人的恭敬似乎也“波及”到了沈聿身上紫衣謂曰:“沈聿吾之外孫也,爾可致吾意于秋局,希緩其期?!倍舫忻觥6矸翟唬骸熬匆澜??!薄羲彭灿陂T,笑謂聿曰:“生曹之德,其可忘哉?!蹦欠N在人世間的人情世故簡直翻版似地出現(xiàn)在了地府,而且二吏表現(xiàn)出的前倨后恭也和人間的皂隸相差無幾,從呵斥到伺奉的待遇變化簡直活靈活現(xiàn)。以至于后面的情節(jié)里,二吏又來召沈聿去對質(zhì),并告訴了他因為修牛圈占了古冢,但是沈聿卻推脫做這件事的是自己的管家,而二吏很明顯因為紫衣貴人和沈聿有親戚的原因就直接把管家勾走了,其夜管家“氣厥而亡”。但是“數(shù)日,忽復(fù)遇二吏,謂聿曰:‘銀鑰稱郎指教,屈辭甚切,郎宜自往。’聿又勤求,特希一為告于生曹,二吏許諾?!庇捎诠芗乙彩且恢北硎竞茉┣?,因此二吏又來召沈聿,到這里,二吏竟然淪為了沈聿與紫衣貴人之間的跑腿小卒,在他的懇求下二吏答應(yīng)了他的要求,而且很快就回來了。而且故事的結(jié)局是沈聿依靠二吏傳來的計謀順利躲過了死亡的報應(yīng)。在這個故事中,暫不說這種地府中陰暗的人情世故,二吏在這個過程中的轉(zhuǎn)變與嘴臉也幾與世間猥瑣小吏不相上下,令人憎惡。
此外,《廣異記·裴齡》、《玄怪錄·董慎》等篇對這一角色也有較多著墨。其他入冥或與此相關(guān)題材的故事也都有這種形象的“出沒”,而且也有很強的世俗化傾向。
4.姻緣使者——“月老”
由于唐時人們普遍有一種命定觀念,認為冥府早就為世人定好了一世的經(jīng)歷,因此在姻緣方面早就注定也得到了廣泛接受,而為人間男女定下這種姻緣的就是中國文化中特有的月老了。而且這些“月老”們也自稱不是世間之人,甚至直接自稱“乃地曹耳”。
《續(xù)玄怪錄·定婚店》是較早出現(xiàn)月老形象的唐人小說。故事中的韋固少孤,一直沒能娶到媳婦,比較著急,在一次相親時因提前早到,見到了一個老人坐在月下看書,但是書上的文字韋固卻不認識,于是就問老人是誰,在這干什么。老人笑著說這不是普通的人世間的書,“天下之婚牘耳?!表f固又問:“‘囊中何物?’曰:‘赤繩子耳,以系夫妻之足。’”還說“君之腳已系于彼矣,他求何益?”這里這位“幽冥之人”的主要工作就是在世人出生之后用紅繩把男女的腳系上,注定姻緣,而且還告訴韋固他的婚姻也早就訂好了。這個月下讀婚牘的老人與傳說中的月老形象已經(jīng)相差無幾了。而《廣異記·閻庚》中也有自稱“吾非人,乃地曹耳?!钡慕巧渎氊熅褪钦乒苋碎g黃河以北地區(qū)男女婚姻。而且在這個故事中,主角的姻緣竟然因為地曹和他交好的關(guān)系而被變更了,導致他的貧賤命運也轉(zhuǎn)向了加官進爵的騰達。另外,這種在晚上出沒的屬性大概是后來“月老”稱謂的原因之一。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奴仆小鬼卒之類的其他冥府小吏,如《裴齡》篇中裴齡在游歷地獄時就看到“牛頭卒以叉刺人”。前述《冥報記·眭仁倩》篇中曾提到“臨胡國”,國王是歷史中的趙武靈王,“總受太山控攝”,而且每個月要派人去泰山一次。這里的趙武靈王生前為人,死后統(tǒng)治一方鬼國,受太山控攝,大致相當于一個縮小版的泰山地府,其地位在這個小世界里也相當于此地的冥王了,故類似情況不再詳述。
參考文獻:
[1][宋]朱熹,注.王華寶,整理.詩集傳[M].南京:鳳凰出版社, 2007:204.
[2][晉]張華.博物志校證[M].范寧,校證.北京:中華書局, 1980:10.
[3]李時人.全唐五代小說[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8.
[4]熊明.月老傳說與唐人婚戀觀的小說觀照[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1):51- 54.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 0046(2016)1- 0190-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