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凱麗(商丘學院,河南商丘476000)
?
榜樣教育: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著力點
祁凱麗
(商丘學院,河南商丘476000)
[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本質體現,是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也是指導社會健康發(fā)展的價值目標。榜樣是溝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青年生活的橋梁,具有巨大的號召力、鼓舞力,具有激勵和示范的雙重價值,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從榜樣教育在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中的功能、榜樣教育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中的困境以及榜樣引領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路徑選擇等幾方面,對榜樣教育作為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著力點進行探討。
[關鍵詞]榜樣教育;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本質體現,是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也是指導社會健康發(fā)展的價值目標。作為社會最富創(chuàng)新精神的群體、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青年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重要群體。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著社會的價值取向,在濃郁的商品經濟氛圍和東西方文化對沖氛圍中成長起來的青年群體普遍存在著價值觀混亂、理想信念動搖、誠信缺失等一系列問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是美好道德的化身,具有巨大的號召力、鼓舞力,具有激勵和示范的雙重價值,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樹好榜樣、用好榜樣是培育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著力點。
(一)教育引導功能。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利益格局的深刻調整以及思想觀念的深刻變化,獨立性、活躍性、差異性日益增強的青年在思想意識上出現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道德失范、誠信缺失等諸多問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青年思想觀念,既是對各種價值思潮的求同存異,又能夠自覺抵制各種錯誤思潮影響。榜樣教育通過榜樣這一價值載體的人格形象,求得受教育者與榜樣一樣高尚的精神境界,榜樣教育是培育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榜樣教育常以青年身邊鮮活真實的形象和行為為青年健康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指導,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因此,樹立榜樣的過程就是樹立生動鮮活的價值符號的過程。宣傳榜樣的過程就是傳遞價值觀的過程,對榜樣的培育和宣傳不僅能引領社會風尚、促進時代發(fā)展,而且還能將抽象的核心價值觀內化為價值追求和行動自覺。對于青年而言,身邊榜樣就是“未來的自我”,對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蝕,激勵自己不斷朝著榜樣的方向努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目標激勵功能。榜樣教育的目的在于通過榜樣引導作用,將其承載的價值觀和社會道德標準內化為青年的思想和行為,并形成自己的價值體系。幫助青年確立正確的價值目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重要任務之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的興國之魂,是中國共產黨人理想和信念的高度凝練,也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實質和內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和社會、培育什么樣的公民等問題,從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層面,融合貫通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的價值目標。要發(fā)掘青年身邊馬克思主義理論信仰和共產主義理想堅定者,引領社會新風尚和弘揚核心價值觀主旋律的先進典型,充分發(fā)揮榜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著力點作用,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自身的價值追求。
(三)行為強化功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社會的價值追求,反映的是最大多數人的價值觀,是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沒有超越一切利益的價值觀,一種思想能否發(fā)揮行為導向功能關鍵取決于其是否反映了人們的價值訴求與內在愿望。思想一旦離開利益,就會使自己出丑。青年成長成才的核心是精神成長,榜樣教育要想引發(fā)教育對象的關注就必須與教育對象的價值訴求相契合。因此,為實現榜樣行為強化功能,應結合青年的發(fā)展規(guī)律,關注學生內在成長進步的價值訴求,強化榜樣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意識接納,使榜樣擺脫“高大全”的誤區(qū),回歸到凡人善舉、平民英雄,使青年在更加生活化和大眾化的榜樣教育中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實質,從鮮活生動、真實豐滿的身邊榜樣教育中激發(fā)內在的意志力,實現其理論成熟、政治堅定和價值自信,進而達到培育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運行最優(yōu)化的目的,促進青年的全面發(fā)展。
榜樣教育具有教育引導、目標激勵和行為強化的功能,功能是潛在的作用。當前,我國雖在大力樹立、宣傳和學習榜樣,但由于諸多制約因素的限制影響了榜樣教育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中功能的實現,榜樣教育的實效性還有待提高。在價值多元的今天,榜樣已從高大全的傳統(tǒng)英雄轉變?yōu)槠矫竦湫?,道德榜樣的影響力逐漸勢微,并陷入困局。榜樣教育效力弱化雖與時代變遷、社會環(huán)境變化有關,但其自身存在的問題卻是造成困局的關鍵因素。
(一)榜樣形象的理想化與現實性困境。榜樣是主流文化樹立的人生楷模,榜樣所體現的崇高價值取向和完美道德理想融入到受教育者的思想和情感中,內化為受教育者的精神意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歷來重視榜樣教育的重要作用,而且還在不同時期樹立了大量的榜樣形象,但因為榜樣類型無一例外堅守“高大全”立場,更多被界定為“積極的正面典型”,因而鮮有影響全體公眾的榜樣形象。隨著信息浪潮的席卷,西方價值觀對中國主流價值觀造成嚴重沖擊,全球化、市場化和網絡化背景下,青年價值取向日益多元化,以傳統(tǒng)的權威認同來規(guī)范和引導人們的行為和思想難度加大。榜樣教育若完全等同于自然科學教育,向人們提供的只是一個科學世界,就會使得多數學生對榜樣的認同僅局限于情感上,根本不可能在現實生活中踐行,更別說將其“內化于心外化于形”了。
(二)榜樣宣傳與學習之間的困境。榜樣推宣熱鬧紅火,但榜樣學習跟進卻極為乏力,許多地方樹立了尊老愛親、誠實守信、助人為樂等不同類型的榜樣人物,但許多人抱著“你樹你的榜樣,我做我的自己”的思想,真正發(fā)自內心親近榜樣、學習榜樣的人很少。另外,在榜樣學習中還出現了一種功利化傾向,許多人為迎合潮流,顯示自己的主流文化立場,出于對自身道德的迷茫或為了自己的道德事跡被記錄,常表面上對榜樣學習踐行或表面認同,實質卻是只有行動參與,沒有心理上的感悟。這種榜樣學習虛假化是教育功利主義的一種表現形式,也是導致榜樣認同度不高的深層次原因。曾經激勵人心的傳統(tǒng)榜樣力量日漸勢微,榜樣宣傳的內在缺陷與外部環(huán)境之間的矛盾不僅造成新舊榜樣的共同失效,而且還弱化了榜樣教育的效力,榜樣“一呼百應”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
(三)榜樣教育的人性假設與青年期許之間的沖突。榜樣教育的對象是思想紛繁復雜的活生生的人,青年作為受教育對象,心態(tài)千差萬別,價值觀豐富多樣,單一化、模式化和理想化的榜樣教育難以讓他們產生心理認同和參與意識,面對榜樣時,要么敬而遠之,要么置之不理,要么不屑一顧,甚至引起逆反心理。傳統(tǒng)榜樣教育強調榜樣的示范價值和激勵價值,自上而下的宣傳方式、整齊劃一的學習模式、高大全的人物形象遠離了人們的思想生活實際,忽視了個體的能動性,不僅難以激發(fā)自我反思和自我抉擇,而且還因缺乏對自主性的尊重,難以達到釋放內心、增長理性和認同行為的目的。榜樣教育的人性假設忽視了大多數青年的現實,與青年自身期許不一致,削弱了道德榜樣的影響力,使得榜樣教育逐漸陷入困局。
(一)注重榜樣教育與青年需求的有機結合。人的需求不僅體現為物質的自然需求,而且還體現為精神的社會需求,但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過度重視物質利益,而忽略了精神修養(yǎng),這種現象投射到榜樣教育上就表現為學生對“高大全”“傳統(tǒng)英雄”等超現實榜樣的本能排斥。同時,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以及市場經濟的快速推進,社會生活日益復雜化和多元化,榜樣教育更為復雜多樣。為適應形勢變化和青年意識的主體化,近年來榜樣形象的選樹開始突破以往“關門自評”的框架,逐漸轉向榜樣形象的人性化,挖掘和培育學生身邊的先進典型。如2013年度的“感動中國”人物選取的都是發(fā)生在公眾身邊的好市民、好“村官”等,既尊重了民意,讓學生對榜樣人物產生情感認同,又擴大了宣傳,促使青年從行動上認識榜樣,從思想上學習榜樣。
(二)擴大榜樣教育的核心價值觀影響力。榜樣教育的前提是發(fā)掘培育和宣傳推廣榜樣,使榜樣的思想、精神和行為內化為青年的自覺追求,發(fā)揮其最大的育人效益。因此,在核心價值觀培育中,應深入開展各種主題教育活動,有意識地挖掘、選樹各種類型的榜樣,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榜樣教育,擴大榜樣的核心價值、影響力。如組建優(yōu)秀青年先進事跡報告團,通過各種方式宣傳優(yōu)秀校友的先進事跡,開展“身邊人講身邊事”道德講堂活動。同時,還應建立合理完善的榜樣激勵機制,充分發(fā)揮教育引導、鼓勵激勵和價值引領的作用,全面提升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度。
(三)增強榜樣教育的核心價值觀滲透力。價值觀要想真正發(fā)揮作用,還必須與人們的日常生活世界緊密聯(lián)系。因此,應根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將其融入到青年日常生活世界中,通過建設先進班集體、示范寢室等活動,營造理性平和的生活氛圍,提升培育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效性,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其自覺選擇。在網絡時代的今天,不僅要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澄清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違背的觀點,而且還要建構弘揚主流意識形態(tài),提升青年的認知水平,形成利于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氛圍。
參考文獻:
[1]何東平,劉方生.論新時期的榜樣教育[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0(4).
[2]何其二.榜樣教育的困境和出路[J].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1(1).
[3]肖華.身邊榜樣: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著力點[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15(1).
[4]郭立場.榜樣認同視角下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問題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10).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 0046(2016)1- 0049-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