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輝
江蘇省常州市兒童醫(yī)院,江蘇常州 213003
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臨床特點以及診治分析
陳玉輝
江蘇省常州市兒童醫(yī)院,江蘇常州213003
目的探討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臨床特點以及具體的診治措施。方法回顧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2月在該院就診并接收治療的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15例的臨床資料,分析歸納患者的臨床特點并總結患者的診斷、治療措施以及注意事項,記錄成冊以便于后續(xù)患者的治療。結果該組15例患者治療10~29 h后血糖水平均得到有效控制,血糖濃度下降至8~12 mmol/L,治療15~96 h后患者尿酮體檢查結果顯示為陰性且電解質水平恢復正常、pH>3.5、二氧化碳結合力(CO2CP)>20 mmol/L;治療1~2周后患者胰島素用量正常穩(wěn)定,均達到出院標準。結論正確診斷患者病情以及合理應用胰島素對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治療有重要意義,醫(yī)護人員應該根據患者情況給予補液、補液、電解質糾正等多項綜合治療措施,提高患者治療效果。
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臨床特點;診治措施;注意事項
酮癥酸中毒指的是人體血液中酮體物質積累過多導致其血液變酸并最終引發(fā)患者酸中毒現象,糖尿病患者由于體內持續(xù)性居高不下的血糖濃度而導致自身血液、神經、體液等多項元素受到影響,是引發(fā)患者酮癥酸中毒癥狀的一項重要原因[1]。該次研究將以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為對象,探討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臨床特點以及具體的診治措施,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2月在該院就診并接收治療的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15例的臨床資料,年齡最小1歲3月,最大12歲3月,平均(7.2±2.6)歲。該組患者均符合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診療指南中制定的診斷標準[2],同時檢測結果顯示其血糖水平>11.1 mmol/L、靜脈血樣pH值<7.3或者患者血漿碳酸氫根(HCO3-)<15 mmol/L。此外,該組患者中明確其誘發(fā)原因者4例(26.7%),同時由糖尿病家族史患者2例(13.3%)。
1.2臨床癥狀
回顧性分析顯示,該組15例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均存在程度各異的惡心、嘔吐、發(fā)熱、咳嗽、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多項癥狀,部分患者同時存在有多飲多尿、呼吸系統(tǒng)感染、消化系統(tǒng)感染、泌尿系統(tǒng)感染、意識癥狀改變等不同合并癥狀。
1.3診治措施
針對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診斷措施需要結合患者的實驗室檢查結果方能確定,護理人員應該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過往病史對患者進行血糖、血氣、尿酮以及電解質水平分析,判斷患者上述指標是否存在異常。該組患者實驗室檢查結果包括如下:患者血糖水平均>11.1 mmol/L且水平在11.8~50.5 mmol/L,平均(30.7±10.4)mmol/L;患者尿糖水平為+~+++、尿酮體水平為++~+++;其血液pH值最低6.88、最高7.23,同時剩余堿水平在-8.4~-30,血漿HCO3-最低5 mmol/L、最高13 mmol/L;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為8%~15%、胰島素水平0.38~11.49 uIU/L、C肽水平最低為0且最高為0.43 ng/mL。此外,該組患者中性粒細胞水平均在58.2%~85.1%。
針對該組患者的治療措施具體如下:在判斷患者血糖、血氣、尿酮以及電解質水平存在異常癥狀應該立即給予患者吸氧支持、心電血氧監(jiān)測等對癥治療措施,同時護理人員應該立即為患者建立兩條靜脈通道,其中一條用于常規(guī)補液、酸糾正、感染預防、腦水腫預防以及維持水電解質平衡、酸堿平衡,另一條則用于常規(guī)小劑量胰島素持續(xù)靜脈滴注,直至患者病情穩(wěn)定、指標改善后可以改為胰島素皮下注射治療。整個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該嚴格記錄患者的出入量,評定患者脫水程度的改善現象,觀察胰島素輸液速度與患者意識改變是否存在異常,做好胰島素靜脈輸入總劑量的控制工作。同時護理人員還應該持續(xù)監(jiān)測患者尿糖、酮體、微量血糖等多項指標的變化情況,復查患者靜脈血糖濃度、電解質平衡性、血氣指標等,直至患者酮癥酸中毒現象得到完全糾正。
該組15例患者治療10~29 h后血糖水平均得到有效控制,血糖濃度下降至8~12 mmol/L,治療15~96 h后患者尿酮體檢查結果顯示為陰性且電解質水平恢復正常、pH>3.5、二氧化碳結合力(CO2CP)>20 mmol/L;治療1~2周后患者胰島素用量正常穩(wěn)定,均達到出院標準。
兒童糖尿病是一種由于患者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而引發(fā)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類型,患者表現出明顯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以及脂肪等多項指標代謝紊亂現象,在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患者很容易由于血液代謝而引發(fā)酮癥酸中毒、血管病變、眼部或者腎臟器官受累等嚴重癥狀,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3]。臨床統(tǒng)計顯示[4],酮癥酸中毒已經成為當前兒童糖尿病患者最常見、也最為嚴重的一項急性并發(fā)癥類型,約有35%的患者病發(fā)時年齡<5歲,患者年齡越小則病發(fā)率越高,其已經成為導致兒童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一項主要原因。此外,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還具有病發(fā)迅速、進展極快、病死率高等諸多特點,患者早期臨床癥狀缺乏特異性,其缺少糖尿病患者較為典型的“三多一少”癥狀,很容易與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或者泌尿系統(tǒng)感染等相關疾病混合就診而導致誤診、漏診現象。該組患者中入院就診原因均以不同程度的全身性臨床癥狀有關,檢查發(fā)現患者血糖指標異常以后懷疑可能存在酮癥酸中毒現象,并立即給予實驗室檢查以確診患者病情。在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治療過程中,該組患者則采取了以常規(guī)小劑量胰島素持續(xù)靜脈滴注聯合吸氧、補液、水電解質平衡糾正的綜合治療方法。臨床實踐已經證實[5],采用液體療法+胰島素的綜合救治措施能有效提升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治療效果。而醫(yī)護人員在具體的治療過程中也應該注意以下事項。
①補液支持:脫水是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較為常見的一項臨床癥狀,護理人員應該積極判斷患者當前脫水程度并給予其補液支持[6]。針對較難判斷的患者,護理人員可以為患者注入每日維持補液量1.5~2倍的液體總量,此時并不需要過分的考慮患者液體額外丟失量,依照常規(guī)補液的操作標準控制好患者輸液速度,做好患者生命體征指標的監(jiān)測工作并積極預防腦水腫的發(fā)生,就能有效達到改善患者脫水癥狀的目的。
②記錄胰島素用量:護理人員務必要注意胰島素的輸入速度、總體劑量、開始輸入時間、結束輸入時間等多項內容,做好胰島素的輸注記錄工作。該組患者均在補液持續(xù)1 h后進行胰島素靜脈滴注,初始輸注劑量為輸液泵0.1 U/(kg·h),最低輸注劑量為0.05 U/(kg·h)。同時護理人員應該定期測定患者體內血糖水平差異,注意患者胰島素輸注過程中給予適量糖液補充,避免低血糖、酮癥酸中毒現象的同時發(fā)生?;颊咴谝葝u素靜脈輸注停止前30~60 min應該給予患者胰島素皮下注射,鞏固胰島素用藥劑量以保證治療效果。
③預防感染:酮癥酸中毒患者由于體內各項血糖、電解質水平異常而容易出現感染癥狀,護理人員應該密切關注患者皮膚、體溫、呼吸、血壓等指標,結合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糾正指南中的感染征象給予患者抗感染治療,選取合適的廣譜抗生素以預防感染。
綜上所述,正確診斷患者病情以及合理應用胰島素對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治療有重要意義,醫(yī)護人員應該根據患者情況給予補液、補液、電解質糾正等多項綜合治療措施,提高患者治療效果。
[1]路燕,侯靜紅,朱潔.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16例臨床分析[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2,28(1):39-41.
[2]余東,林宏華.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30例臨床分析[J].安徽醫(yī)學,2014,35(7):931-933.
[3]曾明芳.酮癥酸中毒起病的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特點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1,17(35):81-83.
[4]任長娟.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28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10):87-88.
[5]孫雅軍,王勇,姬媛.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g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15):215-216.
[6]高愛民,劉毓,楊瑩.30例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臨床分析[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5,32(3):13-14.
R72
A
1672-4062(2016)09(b)-0045-02
2016-06-12)
陳玉輝(1978.1-),女,江蘇常州人,本科,中級職稱,研究方向:內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