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 杰
阿奇霉素在兒科臨床應用中的不良反應分析
殷 杰
目的 探討阿奇霉素在兒科臨床應用中的不良反應。方法 回顧性選取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遼寧省阜新礦業(yè)集團總醫(yī)院兒科收治的患兒資料124例作為研究組,所有患兒均靜脈滴注阿奇霉素進行治療;以同期兒科中應用口服阿奇霉素治療的患兒124例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 應用阿奇霉素后出現的主要不良反應有過敏性休克、胃腸道不良反應、過敏性皮疹、發(fā)熱等;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應用阿奇霉素后的主要不良反應有胃腸道反應、發(fā)熱、過敏反應等,不同劑型之間的不良反應差異較小。在臨床應用過程中應當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避免不良反應加重。
阿奇霉素;兒科;不良反應
阿奇霉素屬于15環(huán)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對于常見的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肺炎球菌、厭氧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均具有高度殺菌活性,對于肺炎支原體、衣原體等也具有明顯作用。阿奇霉素在胃酸中的穩(wěn)定性為紅霉素的300倍以上[1],口服用藥吸收度較高;靜脈制劑用藥同樣能夠達到快速、有效的殺菌效果。然而,隨著藥物應用的推廣,其不良反應引起廣泛關注,尤其是兒童用藥的不良反應造成了較大危害。為了提高阿奇霉素治療兒科疾病的療效、減少患兒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本研究就遼寧省阜新礦業(yè)集團總醫(yī)院應用阿奇霉素治療的兒科疾病的不良反應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選取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遼寧省阜新礦業(yè)集團總醫(yī)院兒科收治的患兒124例作為研究組,所有患兒均采用靜脈滴注阿奇霉素進行治療,其中男69例,女55例,年齡2~11歲,平均(6.2±2.4)歲;病程3 d至1個月,平均(10± 5)d;疾病類型:呼吸系統(tǒng)感染81例,皮膚軟組織感染20例,泌尿系統(tǒng)感染23例。以同期兒科中應
用口服阿奇霉素治療的患兒124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66例,女58例,年齡2~12歲,平均(6.7± 2.1)歲;病程5 d至1個月,平均(11±4)d;疾病類型:呼吸系統(tǒng)感染77例,皮膚軟組織感染27例,泌尿系統(tǒng)感染20例。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兩組患兒入院后均采取常規(guī)方法治療,根據癥狀采取退熱、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維持酸堿平衡治療。研究組患兒靜脈滴注阿奇霉素10 mg/kg,最高劑量不超過0.5 g。將阿奇霉素溶于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進行靜脈滴注,嚴格控制滴注時間,每天治療1次。對照組患兒根據體重口服阿奇霉素,0.25~0.5 g/次,每天1~2次。兩組患兒均治療5 d,觀察兩組患兒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3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兒靜脈滴注阿奇霉素后,71例次出現不良反應,其中胃腸道不良反應53例(42.7%),發(fā)熱6例(4.8%),過敏性皮疹5例(4.0%),過敏性休克5例(4.0%),其他反應2例(1.6%);對照組患兒口服阿奇霉素后,70例次出現不良反應,其中胃腸道不良反應51例(41.1%),發(fā)熱7例(5.6%),過敏性皮疹6例(4.8%),過敏性休克6例(4.8%),其余反應3例(2.4%)。兩組患兒不同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1阿奇霉素的作用機制 阿奇霉素在臨床上的適應證主要包括由于敏感細菌造成的上呼吸道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急性鼻竇炎、衣原體感染、尿道炎、肺炎支原體感染、鸚鵡熱衣原體非典型肺炎、尿道炎等[2-3]。阿奇霉素是第一個對酸環(huán)境穩(wěn)定的15環(huán)含氮大環(huán)內酯類衍生物,通過口服到達胃部后很少遭受破壞,進而通過十二指腸進入血液循環(huán)分布于全身組織中,促使血清水平快速下降、組織中的濃度高于血清濃度的50倍以上;并被組織中的巨噬細胞攝取,一旦發(fā)生局部感染,巨細胞被激活后向感染細胞組織轉移,隨后釋放出高濃度的阿奇霉素阻礙細胞轉肽過程,抑制細菌蛋白質合成,單次用藥半衰期最長可達48 h,給予最低藥量時仍然能夠滿足殺菌需要。患者在進行抗菌治療前首先進行細菌培養(yǎng),可根據藥敏試驗結果選擇是否應用阿奇霉素進行治療。阿奇霉素治療多種病原菌感染的療效均非常顯著,尤其是對于支原體感染的效果非常突出。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有部分患兒對于頭孢菌素或青霉素類藥物過敏,或者應用其他藥物治療效果不佳進而選擇阿奇霉素進行干預。阿奇霉素在臨床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其不良反應的報道也越來越多,尤其是在兒科應用中的不良反應報道較多,不利于患兒生活質量的提高。因此,兒科應用阿奇霉素過程中應該進行藥學監(jiān)護,對于出現過敏反應的患兒應采取針對性的應對措施干預,緩解不良反應、促進患兒健康。
3.2阿奇霉素所致不良反應分析 本研究結果發(fā)現,靜脈滴注阿奇霉素與口服用藥均會產生較多的不良反應,且兩種用藥方式造成的不良反應現象并無明顯差異。無論采用哪種給藥方式進行治療,均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不良反應。因此,重視阿奇霉素所致不良反應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非常重要。本研究分析發(fā)現應用阿奇霉素后最為常見的不良反應有以下幾種。
3.2.1胃腸道不良反應 本研究中,靜脈用藥后出現胃腸道不良反應53例,口服用藥后出現51例,是發(fā)生率最高的不良反應。胃腸道不良反應的主要臨床表現為惡心、嘔吐、胃痛等,部分年齡較小、無法通過語言表達的患兒表現為啼哭、拒乳、面部潮紅等,嚴重者甚至可能出現抽搐。
3.2.2發(fā)熱 部分患兒應用阿奇霉素后會出現發(fā)熱癥狀,主要表現為用藥之前體溫未上升,而用藥后出現體溫驟升現象。此時患兒面色潮紅,年齡較小的患兒出現哭鬧,年齡較大的患兒則可能有煩躁現象。
3.2.3變態(tài)反應 變態(tài)反應是常見的阿奇霉素不良反應之一,主要有過敏性休克、過敏性皮疹、喉頭水腫,嚴重者甚至會造成休克病死。因此,變態(tài)反應是阿奇霉素用藥過程中應當密切監(jiān)測的不良反應。本研究中患兒有發(fā)生過敏性休克和過敏性皮炎。過敏性休克患兒主要表現為應用阿奇霉素15 min后出現煩躁、大汗淋漓、四肢冰涼、面色發(fā)紺、心率超過每分鐘180次,盡管在臨床上的發(fā)生率相對較低,但是由于其危害巨大,應當引起重視。過敏性皮疹主要表現為手心或身體其他部位出現小米粒大小皮疹,首發(fā)部位在手心,隨后會分布于頭面部、軀干、頸部、四肢等,壓迫皮疹會褪色,發(fā)生后應立刻停止用藥,并采取抗變態(tài)反應治療,通常于3 d內皮疹會逐漸消失。此外,喬紅梅等[4]報道部分患兒會出現蕁麻疹,主要表現為用藥12 h內出現瘙癢、全身有丘疹樣蕁麻疹,呈對稱性分布,顏面及雙上肢均有,有明顯的瘙癢癥狀。此時需要立刻停止應用阿奇霉素,采取對癥治療措施。
3.2.4其他不良反應 應用阿奇霉素之后,還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有神經系統(tǒng)不良反應、血液系統(tǒng)、肝毒性及微循環(huán)障礙等。神經系統(tǒng)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嗜睡、醉酒樣不良反應、前庭功能障礙及錐體外系反應。其中嗜睡的發(fā)生率相對較高,一般在用藥3 d內出現精神不振、嗜睡、食欲下降等癥狀,此時需立刻停藥,并給予維生素C口服治療,一般在次日癥狀能夠得到緩解。此外,還有報道應用阿奇霉素后急性喘息發(fā)作合并呼吸衰竭的患兒:有患兒在其他醫(yī)院拍攝胸片顯示雙肺有斑片狀陰影,臨床診斷為支原體肺炎。應用阿奇霉素0.2 g靜脈滴注5 min后患兒出現胸部不適,用藥20 min后癥狀明顯加重,且出現胸悶、氣短、干咳和喘息,停藥后按常規(guī)過敏進行處理后未好轉?;純汉粑l率明顯上升,無法平臥、明顯鼻扇、口周發(fā)紺、心音達到每分鐘162次,檢查提示低氧血癥,最終診斷為喘息性支氣管炎合并呼吸衰竭,經對癥治療后緩解。
3.3阿奇霉素不良反應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3.3.1不良反應的預防措施 阿奇霉素在兒科應用過程中的不良反應較多,且不同給藥方式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較小,提示無論哪一種用藥方式均需要引起重視。首先,在用藥前應當通過藥敏試驗結果嚴格掌握阿奇霉素的適應證??诜⑵婷顾刂委煂τ?歲以下嬰幼兒的療效與安全性目前尚無明確的指標,注射用阿奇霉素對于16歲以下患兒的安全性也不明確,使用過程中應當慎重。在用藥前應當做好資料隨訪,了解患兒的過敏史及是否為過敏體質,用藥后密切監(jiān)測反應,對于紅霉素及其他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過敏的患兒應當禁止使用阿奇霉素。
3.3.2不良反應處理措施 針對胃腸道反應:如果患兒出現胃腸道癥狀應當立即停止用藥,待癥狀逐漸緩解之后降低靜脈滴注速度,如果停藥及減速后癥狀無改善甚至出現加重現象,應當停止用物,并采取對癥治療,防止嚴重不良后果發(fā)生。同時,發(fā)生胃腸道不良反應后容易造成水電解質紊亂,因此需及時注射葡萄糖酸鈣注射液、地塞米松等藥物緩解臨床癥狀[5],對于出現嚴重胃腸道反應的患兒可以口服或靜脈注射胃復安,緩解不良反應。
針對發(fā)熱:立即停止用藥,使癥狀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繼續(xù)用藥還可能造成體溫進一步上升。針對體溫過高的患兒應該采取物理降溫措施,體溫>40 ℃時應該配合藥物進行降溫。
針對變態(tài)反應:立即停止用藥,并采取對癥治療,針對患兒實際情況予以處理,采取抗過敏治療,擴充周圍血容量,從而抑制癥狀加重,避免不良后果的發(fā)生,通常在60 min內得以緩解。
除做好上述預防和治療措施外,還應當做好聯合用藥的監(jiān)測,阿奇霉素不能與林可霉素類抗生素聯合使用,兩者結合可能產生競爭拮抗作用,加重細菌的耐藥性,甚至加重不良反應現象。此外,阿奇霉素也不能夠與含鋁或含鎂的抗酸藥物同時應用,很可能降低阿奇霉素的血藥峰濃度,必要時應該至少保證阿奇霉素在應用含鋁藥物1~2 h前應用。
綜上所述,阿奇霉素屬于長效抗生素,應當嚴格掌握用藥時間,禁止每天多次用藥,且用藥時間不宜過長,療程在5 d以下,需要連續(xù)治療時至少間隔3 d后再用藥。通過以上措施預防阿奇霉素不良反應的發(fā)生,保證患兒的健康。
[1]白平生,熊鳳梅.阿奇霉素在兒科臨床應用中的不良反應及藥學監(jiān)護[J].西北藥學雜志,2011,26(4):312.
[2]華志紅,宋治軍,王偉,等.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肺炎支原體肺炎[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2,27(4):286-287.
[3]龐祥華,吳學典.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中重度肺炎支原體肺炎臨床療效分析[J].河北醫(yī)學,2011,17(8):1077-1079.
[4]喬紅梅,成煥吉,尤海龍,等.阿奇霉素與紅霉素治療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臨床療效對比分析[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1,5(6):1750-1752.
[5]鄒機朝,熊升華,程均,等.山莨菪堿聯合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療效觀察[J].南昌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53(5):65-69.
R978.1
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9.007
遼寧省阜新礦業(yè)集團總醫(yī)院外科藥局,遼寧阜新 1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