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汝蘭,關穎麗
(通化師范學院 制藥與食品科學學院,吉林 通化 134002)
?
基于“實踐性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中藥鑒定學教學研究
秦汝蘭,關穎麗
(通化師范學院 制藥與食品科學學院,吉林 通化 134002)
該文對目前中藥鑒定學課程教學現狀及問題作出具體分析,結合我院自身特點,實施實踐性應用型人才教學模式,通過開展中藥鑒定學教學改革實踐活動,提高教學質量,強化學生實踐能力等實現了實踐性應用型中藥鑒定學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
中藥鑒定學;實踐性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
中藥鑒定學作為中藥學專業(yè)的一門重要專業(yè)課程,具有很強的理論性以及實踐性,其教學目標是指導學生以中醫(yī)沿用的中草藥為基礎[1],通過系統(tǒng)地學習傳統(tǒng)鑒別經驗、植物鑒定的基礎理論知識以及應用顯微鑒別、理化鑒別等先進的現代技術手段,鑒別中藥的真?zhèn)蝃2].近年來,構建實踐性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是中藥鑒定學的教學改革重點,因此,針對學院中藥學專業(yè)的特點并結合通化地區(qū)作為醫(yī)藥城市的特色,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綜合實踐及解決實際問題等能力[3-7],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應該認真研究的一項課題.
1.1 中藥鑒定學理論教學的現狀與分析
(1)教學內容多,學時安排少.現今通用的教材中共收載中藥材約300多種,其中,教學大綱要求學生需熟知的常用中藥材為100多種,重點論述的中藥材有70多種.目前,由于高等教育的工作重點是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高校專業(yè)課程學時均有所減少,中藥鑒定學也不例外,由于教學內容多,但課時較少,很難做到對重點教學內容進行系統(tǒng)的講解,保證高質量的教學效果.
(2)理論與實踐不能緊密結合.中藥鑒定學的教學特點是引導學生利用顯微鏡、理化鑒別方法對中藥材進行結構觀察、組織鑒別[8].但是由于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能直觀地觀察到中藥材的形態(tài)特征,給學生基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3)對于非重點內容不能進行有效講解.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內容多、課時緊,使得書中有些內容不能進行講解,如:附注、本草考證、采收加工等,在對我校已從事相關行業(yè)的畢業(yè)生的調查結果中顯示,書中非主要內容在工作中也有所應用,并且學到的中藥鑒定學知識已不能滿足工作需求.
1.2 中藥鑒定學實驗教學的現狀與分析
(1)理論與實驗學時分配不合理[9].中藥鑒定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應用型學科,實驗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生實驗技能的培養(yǎng),鍛煉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目前,由于中藥學專業(yè)在課程設置時把更多的課時分配給了理論課程,使得實驗課程分配到的課時相對較少,不利于實踐技能的培養(yǎng),同時也不利于基礎理論知識的理解與運用.
(2)實驗課程多屬于注入式教學.目前的中藥鑒定學實驗課程多以理論驗證為主,在實驗課的教學過程中多是利用現有的植物組織切片和粉末進行顯微觀察,針對顯微鏡下的現象對學生進行講解[10].此外,理化鑒定實驗通常只是做些簡單易操作的化學實驗,多以驗證課堂的理論性知識為主,缺乏趣味性和啟發(fā)性,這些“注入式”教學方法模式死板,不能有效地帶動學生學習熱情,影響教學效果.
2.1 課堂教學方式應注重實踐性
(1)在課堂教學中實行趣味式教學.授課中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某些中藥的講解中適當插入典故、傳說、歷史事件和中藥鑒定的歌訣等[11],如講授中藥何首烏具體內容前,講述了一段有關吃何首烏能成仙的故事,使學生對該藥材產生了強列的神秘感,增加學生對于藥材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或是在講授某些中藥的性狀特征時,增加一些有趣、形象的歌訣,幫助學生記憶,如野山參的外觀特征“蘆長碗密棗核艼,緊皮細紋珍珠須”,海馬“馬頭蛇尾瓦楞身”等,通過歌訣將枯燥、難記憶的內容變得有趣生動,利于學生理解記憶.在今后的教學中還要善于歸納,將具有相似結構或者具有相似功效的藥材進行歸類講解,有利于學生對重難點的理解與掌握.
(2)以藥材實物進行教學.在講授藥材性狀特點時,可以采用向學生分發(fā)藥材實物,使學生通過眼看、手摸、鼻聞、口嘗等途徑觀察藥材,進行獨立總結描述藥材特征[12],再參照課本上的描述進行對比,找出差別,讓學生感受到自主學習的樂趣,激發(fā)學習興趣和積極性[13],同時能夠將抽象描述變得形象化,對于所講授的內容更容易于被學生理解和吸收[14],提高教學效率,并根據老師的講解再次進行細致的觀察,其結構特征就會使學生一目了然并熟記于心.
(3)以連續(xù)性問答替換傳統(tǒng)提問方式.采用學生連續(xù)性回答問題的方式,使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有群體連鎖性反應,便于學生回憶完整的知識體系.比如老師任意選擇一個班號的同學,若學生回答問題不正確,不用老師再點下一位同學的名字,相連號的同學自動站起來,順次下延,如5號同學回答問題不對,6號同學自動站起回答,這種提問式方法的特點是,相連號的同學都必須在思想上做好準備隨時回答問題,以利于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刺激學生的學習緊張感覺,調動學生對于已學過的知識復習的主動性.
(4)介紹科研動態(tài),參與教師科學研究.講課時可以根據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向學生介紹教師正在進行的科研工作進展和方向,以及在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困難.還可吸收部分優(yōu)秀學生,結合醫(yī)藥發(fā)展的前沿動態(tài),開展一些與中藥鑒定相關的科研課題,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復習鞏固知識,也可以讓學生提前具有科研意識,激發(fā)學生對于醫(yī)藥領域開發(fā)研究的熱情,進一步提高學生專業(yè)知識學習的積極性.
2.2 實驗教學方式由驗證性向探索性轉變
(1)實驗教學由理論驗證轉為專業(yè)知識應用.要將現有的“以驗證理論課為主”的實驗教學方法轉變?yōu)椤袄脤I(yè)基礎知識和方法分析解決中藥鑒定中所遇到的問題”,在實驗過程中充分地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從圖像、文字、聲音等方面,形象具體地顯示出中藥的組織結構,將不同的顏色填充到不同組織中,使學生可以進行直觀的觀察,提高教學效率,讓實驗課變得更加生動、具體,激發(fā)學生對觀察中藥組織結構的學習興趣,充分活躍課堂氣氛,改變實驗課教學效果差的現狀.
(2)完善實驗考核,加強實驗操作.實驗最后結束時,老師準備一定數量的常見中藥標本,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正確說出藥名,考核時藥材做到隨機抽取隨機擺放;對于基礎性實驗項目以抽簽等形式讓學生選取,學生獨立操作,老師對學生操作過程中是否規(guī)范,觀察對象是否正確等每一細節(jié)給予評定[15];準備幾種具有代表性的藥材粉末,讓學生通過抽簽方式選取,進行鑒定.通過以上多方面的考核,教師能夠清楚地了解學生對實驗的掌握情況、動手技能,同時能夠做到考核成績公平化、公正化.
2.3 利用地域優(yōu)勢,加強實踐性教學
做到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實現無縫連接,增加現有藥材標本的數量,定期開放標本室,使學生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對藥材進行學習;充分利用通化醫(yī)藥城的地域優(yōu)勢,課后及休息時間帶領學生去藥企進行觀摩,使教學直接面向社會、面向市場,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而且使畢業(yè)生能迅速進入社會角色,實現與社會的“零距離對接”;開展野外實習,帶領學生考察長白山區(qū)豐富的藥材資源.通過以上環(huán)節(jié),能夠極大地拓寬學生視野,增長學生見識,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
2.4 教師時刻關注中藥的發(fā)展態(tài)勢,大力拓寬知識面
隨著中藥在國內外市場的應用不斷加大,中藥的合理應用和資源保護日益受到國內外的關注,因此,對于最新修改和定制的一系列公約和法則需要及時地添加到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能夠及時了解中藥發(fā)展現狀.
2.5 考試內容全面,題型靈活,形式合理
以往的中藥鑒定學考試內容固化,形式呆板,缺少靈活性,只能通過試卷方式體現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在今后考試形式上更應該注重和加強學生對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16].例如,在對中藥材質量鑒定時,可以綜合全面地考察學生針對不同樣品鑒別時,鑒定方法的選取,以及制片的操作,同時也考察了學生如何進行取樣以及鑒定工作的程序步驟是否正確等,能夠真實地反應學生掌握知識的熟練程度以及運用所學知識的靈活程度.在考試過程中,增加對易混淆中藥材的鑒別題目,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試卷的難度,同時也使考試內容更具有實際應用性,使教師能夠充分了解學生的綜合實踐水平以及對所學內容的綜合運用能力.
在對考試形式進行改革的同時,也可增加口試考試,開展隨堂測驗,對學習的知識內容進行階段性的檢測,隨時關注學生對已學知識的理解和吸收程度,對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進行及時的調整[17].
基于實踐性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模式,結合現代多媒體互動設備進行教學,克服了“填鴨式”教學的弊端,實現了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充分調動了學生積極性,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對中藥鑒定學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此外,通過開展多種課外實踐活動,突出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明顯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實際鑒別藥材的能力.通過實踐性應用型中藥鑒定學教學模式的開展,學生能夠在全面掌握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礎上,實際工作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等都有所提高.然而,我們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還要不斷總結經驗及深入研究,以逐步完善,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1]丁鐵民.淺談如何有效提高中藥學的教學效果[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9):145.
[2]羅堃,嚴建業(yè),楊巖濤,等.論實踐教學過程中學生中藥辨識技能的培養(yǎng)[J].江西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4(1):79-83.
[3]吳蘭平.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教育質量政策的文本分析[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4(1):116-120.
[4]劉正峰.研究性教學與實踐性教學:我國高校教學改革的法律分析[J].現代教育管理,2011(3):79-83.
[5]田蹤.淺談遠程教育環(huán)境下電大學生的素質教育[J].沙棘,2009,22(1):37-40.
[6]王紅霞,鄭巖,陳隨清.中藥鑒定學學科教學方法探討[C].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十屆中藥鑒定學術會議暨WHO中藥鑒定方法和技術研討會,2010.
[7]王蘇麗,李雪瑩,項東宇,等.以精品課程建設為契機全面提高中藥鑒定學教學質量[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0,28(14):9-10.
[8]金哲雄,曲中原.中藥鑒定學實踐教學模式探討[D].中國定西第三屆中醫(yī)藥產業(yè)發(fā)展大會、第二屆全國中藥商品學術大會、中國中藥商品產業(yè)發(fā)展定西論壇論文集,2010.
[9]薛磊.淺析高職計算機軟件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J].科協(xié)論壇,2010,(1):164.
[10]王月珍,高紅梅,程利敏,等.生藥學實驗中運用顯微數碼互動技術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2):48.
[11]張丹雁.談中藥鑒定學的教學[J].藥學教育,2005,21(4):29-30.
[12]李雪松.中藥鑒定學教學探析[J].中國中藥資訊,2010,02(1):63-63.
[13]鄭玉光,王菊素,嚴玉平,等.中藥鑒定學教學方法的改進[J].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2005,26(6):589-590.
[14]周維佳,陳瑤.獨立學院教學質量監(jiān)控與評估問題的初探[J].工會博覽理論研究,2010(7):167-168.
[15]李禎.應用物理學專業(yè)普通物理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旬刊,2014(5):57-58.
[16]朱光俊,楊治立,吳明全,等.改革課程考試方法提高學生工程素質[J].重慶工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4,19(6):52-59.
[17]周娟,李輝琴,周平,等.安置性評價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研究[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15,31(4):36-39.
(責任編輯:王海波)
2015-11-17
通化師范學院 2011年教研項目“基于‘實踐性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中藥鑒定學教學研究”
秦汝蘭,女,吉林通化人,在讀博士.
G642
A
1008-7974(2016)05-0091-03
10.13877/j.cnki.cn22-1284.2016.1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