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潘升
高職院校加強黨校建設的策略
楊潘升
文章通過查找和分析當前高職院校黨校建設存在的問題,結合從嚴治黨和立德樹人的形勢要求,研究了高職院校加強黨校建設的策略。當前高職院校應適應形勢發(fā)展和立足高職教育實際,應從健全組織領導、明確工作任務、加強師資建設、推進教學改革等方面,積極探索新時期加強黨校建設的新方法、新路徑。
黨校;高職院校;從嚴治黨
加強高職院校黨校工作是高職院校師生員工提高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堅定理想信念和增強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高職院校黨校事關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纳鐣髁x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問題。我們要從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高度,全面分析當前高職院校黨校工作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加強黨校建設的改革創(chuàng)新策略。
(一)組織領導不健全
當前,多數高職院校黨委尚未建立黨校校務委員會(簡稱校委會)的領導體制,也沒有制定《黨校工作條例》、學員推薦入學、注冊考勤、紀律獎懲和考核結業(yè)等環(huán)節(jié)的規(guī)章制度。一方面是因為部分黨委領導沒有從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落實從嚴治黨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纳鐣髁x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高度認識黨校工作的重要意義;另一方面是黨委職能部門本身并不健全,對黨校課程體系和培訓機制思考和研究不夠,在教學管理、教學實施、實效性研究以及師資建設等方面分工不清、職責不明。
(二)部分功能缺失
部分院校雖然建立了二級黨校,但也存在功能定位不清、教育內容缺失等問題。首先,黨校工作主要集中在入黨積極分子的培訓,缺少黨員理論學習、干部及后備干部培訓、黨員主題實踐等內容。其次,沒有將黨校工作納入黨委整體工作部署和黨的建設總體安排,沒有與基層黨建工作密切結合。再者,在教學組織和學習考核方面存在要求不高、紀律不嚴的情況,導致黨校學風不好、校風不正。這造成了部分功能缺失,黨校沒有成為培訓入黨積極分子、黨員、領導干部和開展黨建工作重要的陣地。
(三)教學效果不盡人意
黨課教學模式主要以面授方式為主。雖有個別院校也采取了座談、討論以及其他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但時間短,缺乏延續(xù)性,活動效果很不明顯。由于黨校教學時間相對短暫,內容相對單一,師生之間、學員之間缺乏溝通交流,未能實現理論指導實踐和實踐豐富理論的教學效果。黨課教學與黨員培養(yǎng)發(fā)展等基層黨建工作脫節(jié),沒有結合三年學制和高職人才培養(yǎng)特色,對入黨申請人和入黨積極分子黨的基本知識培訓情況不甚理想。
(四)師資建設有待加強
當前,多數高職院黨課教師大多以兼職教師為主,一般由校內“兩課”教師和黨務工作者兼任。在工作過程中,黨校教學往往由于時間緊、任務重、報酬低等原因,許多領導干部和專家學者都不太樂意承擔黨校教學任務,師資隊伍不夠穩(wěn)定。這樣的師資隊伍進行對學生入黨積極分子開展黨的基礎知識教育還顯勝任,但要開展黨的理論教育、黨性教育和黨章黨規(guī)黨紀教育顯然力不從心,更別談進一步開展共產主義主義信仰、黨的指導思想、高職特色社會主義人才培養(yǎng)的教育與研究。
《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暫行條例》和《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鶎咏M織工作條例》明確規(guī)定:“高等學校黨校的主要任務是培訓黨員、干部、入黨積極分子”。這表明黨校教育不僅僅是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訓教育,還包括對老黨員開展再教育,即對黨員領導干部和一般黨員的培訓教育。新時期高職院校加強黨校建設策略如下:
(一)適應形勢發(fā)展,明確黨校工作任務,引導青年學生自覺樹立共產主義理想信仰
高職院校黨校主要依托舉辦種類型專題報告會、專題培訓班及座談研討,面向校內領導干部及后備干部、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黨內外中青年骨干教師及黨務干部,結合高職教育發(fā)展的實際,開展黨的理論思想和黨性教育及黨章黨規(guī)黨紀教育,并開展理論研究。在新形勢下,高職院校黨校工作一定要把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作為黨課教學首要任務,強化黨章黨規(guī)黨紀教育,引導青年學生自覺樹立共產主義信仰。
首先,突出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的主課地位。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是黨校教學最重要的任務,是必須重點抓好的教學內容。黨校所有的教學開展都必須緊緊圍繞“黨校姓黨”這個中心,在教學安排與布局中充分體現黨的理論教育與黨性教育的主課地位。高職院校黨校要緊跟黨的理論和全國職業(yè)教育的創(chuàng)新步伐,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立德樹人思想引領”,在黨校各種教育形式中自覺結合高職教育實際,引導學員強化黨的理論學習,堅定共產主義信仰,提高運用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方法論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深入開展卓有成效的理想信念、黨的宗旨、黨史國史、道德品行、法治思維、反腐倡廉教育黨性教育,引導學員提升修養(yǎng)、保持本色,認真踐行“三嚴三實”,嚴明政治紀律,嚴守政治規(guī)矩。
其次,強化黨章黨規(guī)黨紀教育。高職院校黨校要把黨章教育列為全部黨課教育類型的必修課,把黨章作為學員加強黨性修養(yǎng)的根本遵循,通過深刻研讀黨的性質、宗旨、任務、組織原則、黨員的權利和義務等,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黨章上來。結合高職院校師德師風、學風教風、學術誠信等實際工作,加強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黨內法規(guī)的學習教育,引導學員嚴守黨規(guī)黨紀底線,規(guī)范言行、引領示范。
最后,引導青年學生自覺樹立共產主義理想信仰。高職院校黨委要把引導青年學生自覺樹立共產主義理想信仰作為黨校工作的重要目標來考核。通過黨校黨課,從理論形態(tài)和實物愿景兩個方面把共產主義理想信仰闡釋清楚,讓青年學生相信和信奉馬克思主義,并用馬克思主義解決問題,從而引導青年學生自覺樹立共產主義理想信仰。
(二)健全組織領導,完善院系兩級黨校管理模式,探索有效的黨校工作質量評估機制
2015年12月9日,中共中央印發(fā)《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校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各級黨委要把辦好管好建好黨校作為履行黨建工作責任制的重要內容,把黨校工作納入黨委整體工作部署和黨的建設總體安排,每年至少專題研究一次黨校工作。
首先,健全組織領導,建立完善黨校黨務委員會。院校黨委要高度重視黨校工作,建立黨校校務委員會(簡稱校委會)的領導體制,由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兼任黨校校長。校委會下設教務處,負責開展教學培訓活動,掛靠黨委宣傳部;校委會下設辦公室負責開展日常工作,掛靠黨委組織部。校委會在校長主持下,負責黨校的建設、教學、培訓、科研等重要工作和事項。校委會逐步建立或完善《黨校工作條例》、學員推薦入學、注冊考勤、紀律獎懲和考核結業(yè)等環(huán)節(jié)的規(guī)章制度。院校黨委主要領導為黨校學員上黨課,可以是干部培訓的形式,也可以是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等形式。
其次,完善院系兩級黨校管理模式。進一步明確院校黨校與基層黨校的定位,上級黨校不僅要為下級黨校開展各項工作提供硬件、環(huán)境和智力上的支持,還要明確其教育內容和層次。在干部培訓、黨員再教育、入黨培訓和組織建設業(yè)務培訓方面要制定分層次的教學計劃,明確分黨校與黨校各自承擔的教學任務,以免造成資源浪費,影響工作實效。具體而言,院校內設基層黨組織按要求成立基層黨校(二級分黨校),主要是開展師生入黨教育引導、積極分子培訓、黨員培訓和一些基礎黨務培訓工作?;鶎狱h校要根據上級黨校的教學安排,制定和執(zhí)行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年度的教學計劃,確定各種培訓教學內容和使用的教材?;鶎狱h組織書記、黨委委員等黨的領導干部要帶頭上黨課,采取形勢報告、專題講座、講黨課等形式,闡明形勢、解析政策、交流經驗、答疑釋惑,把領導干部到黨校講課作為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的重要內容,形成制度。根據《中國共產黨黨員發(fā)展工作細則》相關規(guī)定,基層黨校每年應定期舉行1-2次的黨員發(fā)展對象培訓班,開展不少于3天或24學時的集中培訓。
最后,努力探索黨校工作質量評估機制。全面從嚴治黨體現在黨校工作中就是要堅定政治方向,堅持質量立校,堅持從嚴治校。黨校工作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黨委各職能部門要承擔起相應的職責,發(fā)揮理論宣講和思想庫建設的作用。高職院校黨委要根據自身特點,確定黨校培訓政策和相應的制度條例,把黨校工作納入學校的領導干部管理和黨員管理體制。在課程體系、培訓實施、效果評估等工作上,充分發(fā)揮黨委各職能部門的作用,努力探索黨校工作質量的評估機制。
(三)嚴格政治要求,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師資待遇
為了充分發(fā)揮黨校在高職院校建設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各院校黨委一定要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逐步建立起一支政治硬、水平高、數量足、結構好的專兼職結合的黨校教師隊伍。
首先,嚴格政治要求,堅持“學術研究無禁區(qū),課堂講授有紀律”。黨課教學的任課教師要保證其能正確地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大是大非問題面前旗幟鮮明,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只有經過黨委審批同意認為具備授課能力的優(yōu)秀人才,才能進入黨課授課師資隊伍。除此之外,還要建立黨校授課教師的退出機制,應及時調整那些師德師風不良或不適宜繼續(xù)從事黨校教學的教師。
其次,整合多方資源,優(yōu)化師資結構,。一是重視校內黨校授課教師的業(yè)務培訓,支持授課教師開展業(yè)務科研,通過建立黨課工作量與普通工作量相互轉換的機制等方式吸引校內符合要求的教師或領導干部加入黨校師資隊伍;二是在堅持嚴格的政治標準和業(yè)務標準前提下,努力拓寬教師來源渠道,把素質過硬、水平較高、善于講授的黨政軍領導干部、企事業(yè)單位領導以及優(yōu)秀典型人物、知名專家學者以兼職教師的形式補充到黨校師資隊伍中;三是不定時邀請中央省市黨校專家為學員做專題培訓。
最后,提高教師待遇,增強黨校教師授課的積極性。院校黨委要對黨校建設投入足夠的經費支持,特別是提高師資待遇方面。一是根據高職院校黨校的定位和特點,結合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勢每年確定若干個重點研究項目,給予一定的科研經費支持;二是提高黨課教學工作量或課酬的計算標準;三是結合中央、省市黨校工作,加強黨課教師的培訓與對外交流工作。
(四)立足高職教育,推進教學模式改革,探索黨校學習與專業(yè)學習的有效轉換機制
截至2015年,全國高職(??疲┰盒R堰_1322所,規(guī)模已超越本科院校。30多年來中國職業(yè)教育的不斷探索與創(chuàng)新,高職院校已形成了行之有效的、與“知識體系”平行的“工作體系”的教學理念與方法。高職院校黨校應立足高職,創(chuàng)新優(yōu)化黨校教學模式,融入“文化育人”的人才培養(yǎng)理念,形成更加務實高效、更加以人為本的、具有鮮明高職特色的黨校教學模式。
首先,融入“文化育人”的人才培養(yǎng)理念。高職院校致力于培養(yǎng)“德業(yè)并進、學思并舉、腦手并用”的復合式創(chuàng)新型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素質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yǎng)始終。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往往過于強調技能訓練,“文化育人”理念淡薄,導致培養(yǎng)的人才出現理想信念缺乏、道德修養(yǎng)水平不高,職業(yè)持續(xù)發(fā)展能力不足等情況。因此,黨課教學要立足于“育人”的規(guī)律探索和方法創(chuàng)新,融入“文化育人”的高職人才培養(yǎng)理念,從觀念到實踐都要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在觀念上,要以學員的全面發(fā)展為中心,一方面防止以業(yè)務技巧學習取代理論教育的傾向,另一方面也要防止走滿堂填鴨、不接地氣的極端。
其次,積極探索黨校教學的“高職模式”。高職院校黨校被視為高職人才培養(yǎng)的一種重要方式:一是在開展教學的手段上,勇于嘗試運用研討式教學、案例式教學、體驗式教學、情景式教學和現場教學等多種方式,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網絡學習平臺,積極應對“互聯網+”,突出學用結合;二是在教學模式上,探索“學徒制”、“答辯制”、“導師制”在黨課教學上的運用,突出培養(yǎng)學員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優(yōu)化對學員的考核評價體系,降低理論考試成績的占比,增加實踐成績和平時遵規(guī)守紀在考核中的比重,改變過往唯分數論的做法。
最后,高職院校黨校還要積極探索黨校學習與專業(yè)學習的有效轉換機制。黨校不僅開展黨員理論學習、干部及后備干部培訓,還包括黨員主題實踐及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等工作。對于學生,黨校學習應建立與專業(yè)學習學分換算的方法;對于教職工,黨課學習學時應計入繼續(xù)教育學時,以激發(fā)黨校學員的學習積極性,提高黨校工作的實效性。
重視發(fā)揮黨校作用是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政治優(yōu)勢,高職院校務必做好黨校工作的改革創(chuàng)新,為堅定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及高職教育的改革發(fā)展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立足高職教育實際,針對全面從嚴治黨的形勢要求,高職院校要加強組織領導、提高師資水平、推進教學改革,堅持質量立校、從嚴治校,積極探索新時期加強黨校建設的新方法、新路徑。
[1]鄒潔.在“全面從嚴治黨”要求下縣級黨校服務基層黨建工作的路徑探索[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8).
[2]蘇雙.高校黨校教育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13.
[3]郝曉.高校黨校入黨培訓體系研究[D].北京:中國地質大學,2014.
責任編輯:鐘曉媚
D267
A
1673-5706(2016)04-0092-04
2016-04-14
楊潘升,深圳職業(yè)技術學院黨委辦公室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