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希
王若曰a:“孟侯b,朕其弟,小子封c。惟乃丕顯考文王克明德慎罰,不敢侮鰥寡,庸庸祗祗威威顯民d。用肇造我區(qū)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惟時怙冒聞于上帝。帝休,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e,誕受厥命越厥邦厥民。惟時敘乃寡兄勖,肆汝小子封在茲東土f?!?/p>
王曰:“嗚呼!封,汝念哉!今民將在g!祗遹乃文考h,紹聞衣德言i。往敷求于殷先哲王,用保乂民;汝丕遠惟商耇成人j,宅心知訓(xùn);別求聞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宏于天若德,裕乃身不廢在王命!”
(《尚書·周書》)
注釋:
a 王若曰:王如此說。這是大臣代宣王命時的開頭用語。
b 孟侯:諸侯之長,這里指康叔??凳迨侵芪耐踔?,周武王和周公之弟,周成王之叔。
c 小子:對宗親中男性同輩年輕者或后輩的昵稱。 封:康叔名封。
d 庸庸祗(zhī)祗威威顯民:據(jù)于省吾《尚書新證》說,此句當(dāng)讀為“庸祗威,庸祗威顯民”。庸,用。祗,敬。威,敬畏。顯民,有聲望的人。
e 殪(yì)戎殷:滅掉這個殷商。殪,死,盡。
f 東土:指康叔新受封的衛(wèi)地,在今河南淇縣一帶。
g 將在:即“傷哉”。古音通假。
h 遹(yù):述,循。
i 衣:通“殷”,指殷代。
j 耇(gǒu):老。
大意:
王這樣說:“孟侯,我的弟弟,封呀。你偉大的父親文王最能英明地施行賞賜和謹慎地實行刑罰,又不欺侮那些孤獨無所依靠的小民,而且還敬畏那些有聲望的人。所以他能締造我華夏地區(qū),包括我們好幾個小邦,還擴展了西邊的領(lǐng)土。由此他的德業(yè)上聞于天帝。天帝十分滿意,就降大命給文王,要他滅掉這個強大的殷朝,承受殷朝原有的天命、土地和百姓?,F(xiàn)在你承接著你大哥武王所奮勉的大業(yè),所以你才會到東方這塊土地上?!?/p>
王說:“啊呀!封,你想想吧!現(xiàn)在經(jīng)過戰(zhàn)爭的百姓是多么的痛苦??!你應(yīng)當(dāng)敬重遵循你父親文王的德業(yè),還要繼承殷人好的文化。這次你要廣泛尋求殷朝先王的治國之道,用來安定和治理那里的百姓;在那里有許多殷商留下來的德高望重的老人離你不遠,你要把他們放在心里,去聽他們的教導(dǎo);再普遍尋求古圣先王的遺聞舊政,使百姓生活安樂。你應(yīng)該發(fā)揚上天的大德,不辜負王朝給你的信任和期望?!?/p>
【點評】
據(jù)《史記·衛(wèi)康叔世家》記載:“周公旦以成王命興師伐殷,殺武庚祿父、管叔,放蔡叔。以武庚殷余民封康叔為衛(wèi)君,居河、淇間故商墟。周公旦懼康叔齒少,乃申告康叔曰,必求殷之賢人君子長者,問其先殷所以興所以亡,而務(wù)愛民?!薄犊嫡a》就是冊封文王之子康叔于衛(wèi)國時的誥辭,本文節(jié)選了其中的兩段。《康誥》反復(fù)強調(diào),作為一國之君首先要明德慎罰、勤于政事、公正嚴明、繼承優(yōu)秀傳統(tǒng)、尊重并任用賢人,還要以史為鑒,理清前朝興亡的原因,汲取其中的經(jīng)驗教訓(xùn),從而尋求出一條合理的治國之道;最重要的就是懂得愛護百姓,既不做引起百姓怨恨的事,又要使百姓生活安定祥和,這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的“民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