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衛(wèi)良
(湖州市長興縣煤山中學,浙江長興 313117)
例談初中語文拓展性課程的實施
章衛(wèi)良
(湖州市長興縣煤山中學,浙江長興 313117)
語文拓展性課程的實施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已有知識與經驗,充分整合資源,真正落實“拓展”二字,把語文學習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從校內延伸到校外,從家庭延伸到社會。興趣拓展、形式拓展、情感拓展是語文拓展性課程實施的有效策略,能夠起到激活學生、激活課堂、激活智慧的作用。
初中語文;拓展性課程;課程實施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全面深化,各學科的拓展性課程全面鋪開。拓展性課程賦予了教師比以往更大的自主權和選擇權,也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語文拓展性課程而言,教師須根據所教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已有知識與經驗,充分整合資源,真正落實“拓展”二字,把語文學習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從校內延伸到校外,從家庭延伸到社會。
然而,當前語文拓展性課程的實施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如對語文拓展性課程的認識不夠,在實施過程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現(xiàn)象比較常見。筆者在開發(fā)實施語文拓展性課程的過程中,通過觀摩一些教師的教學、開展與學生的座談,獲得了一些心得與體會,總結成文如下:
初中學生的行為方式受情緒影響很大,感興趣的事情干得起勁,反之則消極對待。因此,教師實施拓展性課程必須充分研究“學情”,并精心設計,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動腦、動口、動情、動手。這樣,課堂就不再成為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樂趣。如有教師上了一堂“《小王子》電影悅讀”課,課題很吸引學生,他們根據教師的要求在課前看了《小王子》原著以及電影。以下是課堂教學的片段:
師 你喜歡電影中的故事還是原著中的故事?
生1 我喜歡電影中的故事,因為這樣的結局更溫暖。
生2 我喜歡原著中的故事,因為原著是原汁原味的,可以細細品味。
生3 我喜歡原著中的故事,因為原著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
生4 我喜歡電影中的故事,因為電影中的故事色彩豐富,更有畫面感。
……
學生討論得非常激烈,可見學生對電影、原著是非常感興趣的。在興趣的驅使下,慢慢地去品味電影、品味原著,他們才會有這么獨到的見解。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當教師讓學生回憶電影或原著中印象深刻的地方時,很多學生都有話說。
生1 小女孩去尋找爺爺這一片段。
生2 星星打碎后飛了出來,所有的童真、美好都釋放了。
生3 小王子離開地球時,選擇被蛇咬,帶著靈魂離開。
……
這樣,教師就站在了學生的角度,做到了蹲下身來進行教學,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語言表達能力。
為了體現(xiàn)語文拓展課的吸引力,教師應當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真正把學生置于課堂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多聽、多說、多讀、多寫,而教師只要在學生感到困惑的時候給予一定的指導即可。如有教師上“一代男神蘇東坡”一課,其中的“男神”一詞是現(xiàn)在流行的網絡語言,就有一定的新意,而其課堂的架構也是新穎獨到的。
首先,教師采用了“一代男神蘇東坡之關鍵詞答題比賽”的方式,關鍵詞涉及“烏臺詩案”“三蘇”“蘇辛”“蘇黃”“蘇堤曉月”等。這樣的比賽,學生之前只有在電視中才能看到,而教師通過這種形式貫穿了與蘇軾有關的知識點,把新的形式引入到課堂之中。
其次,整堂課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最后學生對蘇軾作品的吟唱:有學生唱了《明月幾時有》,唱得非常動情;有學生運用了當時火爆的電視節(jié)目《中國好聲音》中的《南山南》旋律,填上了蘇軾的《江城子》,然后進行吟唱;還有學生運用霍尊的《卷珠簾》旋律,填上了蘇軾的《蝶戀花》詞。
整堂課充滿了師生的笑聲,教師的個人魅力、學生的文學才華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fā)揮和展現(xiàn)。這樣的課堂教學形式新穎,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語文教學中的每一篇例文,每學習一次,就是走進一個世界,窺見一段人生,感悟一種智慧。教師要把文章背后的大智慧通過課堂教學設計,讓學生感受到、領悟到,并用這種智慧去指引自己的人生,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如有教師上“繪本閱讀:活了一百萬次的貓”一課,就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特點。
教學伊始,教師播放繪本《活了一百萬次的貓》前幾部分的錄音,讓學生靜靜地傾聽。從學生的表情來看,他們覺得繪本是給小孩子看的,覺得這些東西實在太幼稚了。
在聽完《有一回,貓是國王的貓》《有一回,貓是水手的貓》《有一回,貓是馬戲團魔術師的貓》的錄音之后,教師要求學生以“有一回,貓是一個孤零零的老太太的貓”為題仿寫一片段。不一會兒,學生就紛紛寫出了精彩的片段。
接著,繼續(xù)聽錄音:
這只貓遇到了白貓,漸漸地,他喜歡上了這只白貓,有一天,白貓靜靜地躺倒在貓的懷里一動也不動了。
貓抱著白貓,流下了大滴大滴的眼淚,貓頭一次哭了。從晚上哭到早上,又從早上哭到晚上??薨】薨。埧蘖擞幸话偃f次。
早上、晚上……一天中午,貓的哭聲停止了。
貓也靜靜地、一動不動地躺在了白貓的身邊。
貓再也沒有起死回生過。
聽到這里,教師馬上組織了小組討論,教學片段如下:
師 貓為什么會這樣?
生1 因為貓愛上了白貓,為她可以做任何事情。
生2 貓找到了自己的家人。
生3 一萬次的被愛,不如一次的愛別人。
……
此時,學生恍然大悟,原來一個繪本居然隱藏著這么大的智慧,他們?yōu)樽约旱妮p率而感到不好意思。
一株并蒂雙生的花。這便是最美麗的愛。為了白貓,貓放棄了他的生命,一百萬次生命的經歷,使他深深懂得:愛,來之不易;幸福,得之不易。
小繪本,大智慧。這樣的課堂,會讓學生在心中泛起漣漪,會讓他們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它不僅教會了學生深挖文本背后的智慧,而且會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從而做一個有智慧的人,在繁忙的時候不至于淹沒自我,在閑適的時候不至于迷失自我。
(責任編輯:巫作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