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華/文
?
檢察官培訓中的“破冰”課程
——以國家檢察官學院教學實踐為藍本
●宋慶華*/文
內容摘要:增強培訓工作實效性是實現(xiàn)檢察教育培訓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的重要前提。文章立足于國家檢察官學院的教學實踐,對檢察官培訓中的“破冰”課程進行了初步探索并提出了完善的思路
關鍵詞:檢察官培訓“破冰”課程
*國家檢察官學院高級檢察官培訓部副主任、講師、法學碩士[102206]
(一)“破冰”的概念及原理
“破冰”的字面意思是破除冰山,就是打破人與人之間妨礙彼此溝通和交流的重重障礙。
這個叫法緣于弗洛伊德著名的“冰山理論”,該理論最早出現(xiàn)于1895年弗洛伊德與布羅伊爾合作發(fā)表的《歇斯底里研究》中。
弗洛伊德認為人的人格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樣,露出來的僅僅只是一部分,剩下的絕大部分是處于無意識的。所以,潛意識的影響才是陌生人之間的交往中看不見的冰山。“但這種冰不能通過外部方式,例如領導訓話、同事調解等去強行打破,正確的方法是由內而外,從心開始慢慢融化。培訓中破冰的意思就是通過活動使破冰對象消除顧慮、集中精力,打破人與人交往間懷疑、猜忌、疏遠的籬樊,從而使團隊融合,幫助人們放松并變得樂于交往和相互學習?!?/p>
(二)“破冰”與“拓展”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拓展”的來源有一個故事,二戰(zhàn)時大西洋上很多船只受到攻擊而沉沒,只有極少數(shù)的人得以生還。人們發(fā)現(xiàn)這些生還下來的人大多數(shù)是些年老體弱的人。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調查研究,專家們認為良好的心理素質是這些人之所以能活下來的關鍵。
德國人庫爾特·漢恩提議,利用一些自然條件和人工設施,讓那些年輕的海員做一些具有心理挑戰(zhàn)的活動和項目,以訓練和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其好友勞倫斯1942年成立了一所阿德伯威海上訓練學校,以年輕海員為訓練對象,這是拓展訓練最早的一個雛形。
二戰(zhàn)以后,在英國出現(xiàn)了一種叫做OUTWARDBOUND的管理培訓,這種訓練利用戶外活動的形式,模擬真實管理情境,對管理者和企業(yè)家進行心理和管理兩方面的培訓。
由于“破冰”與“拓展”在實施的方式上有時很相像,而且“拓展”又更為人所熟知,因此,在實際操作中總是有人把二者統(tǒng)稱為“拓展”。實際上由于目的不同,二者之間從形式上還是存在著明顯的不同:
首先,“破冰”與“拓展”并不是同一種活動,從各公司的拓展培訓課程來看,破冰與拓展明顯分為兩個階段,界限涇渭分明;其次,“破冰”與“拓展”的目的不同,破冰在于融洽學員關系,而拓展則是開發(fā)學員潛力。第三,“破冰”是“拓展”的輔助手段,從破冰的效果來看,其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務于拓展培訓。
關于如何組織與實施破冰活動,各種培訓機構并沒有統(tǒng)一的模式,都是從自己的實際出發(fā)進行設計,實施方式多種多樣。如:游戲、舞蹈、故事、情景、角色等。國家檢察官學院從2012年起正式開設了“破冰”課程,通過幾年的摸索,初步形成了一種特有的“破冰”組織、實施模式。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了解培訓對象
由于先天稟賦以及后天教育和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導致人的性格產生很大的差異,而不同的破冰活動的形式對于不同的人群的吸引力也各不相同。因此,為了使“破冰”課程的內容更加具有吸引力,更能引起培訓學員的興趣,培訓師必須得去分析研究影響人們興趣的人為因素。從國家檢察官學院的教學經(jīng)驗來說,這些因素包括:
1.年齡。毫無疑問,在培訓學員中,記憶力、反應能力、體力的水平與年齡是成反比的。因此,富有挑戰(zhàn)性的與記憶、反應、體力相關的項目在年輕人群中會比在年長的人群中更受歡迎,如:天龍八部游戲等,更受青年檢察官班喜歡;而康樂游戲則更受年長的學員歡迎,如:高級檢察官班、檢察長班等。因此,在設計破冰項目時要首先了解學員的年齡分布,以便更好地設計課程。
2.性別。“男女搭配,干活不累”這句俗語揭示了一個社會現(xiàn)象,即在一個群體中,如果有異性的存在,那么這個群體的工作效率會更高。據(jù)說,日本的松下公司由于將生產流水線上的女員工和男員工的比例被嚴格控制在2:8的比例上,大大促進了生產效率。這在破冰課程中也不例外,在筆者的實際工作中也的確注意到了這個現(xiàn)象,在學員中如果男女比例合理,課堂氣氛將會比較活躍,否則則相反。因此,在進行破冰課程組織時,特別是分組活動時,一定要注意到不同性別學員的合理搭配。
3.教育背景。教育背景的不同對于破冰課程的內容影響也很大,比如;學員是理工背景的,一般來說,會對數(shù)字、邏輯推理比較擅長,因此可以設計諸如“擋風玻璃上的彈孔”“你想得到汽車嗎?”等游戲;如果學員是文藝背景的,一般會對歌舞比較擅長,因此,可以安排“歌曲接龍”或以舞蹈形式的“心有靈犀”等項目;如果學員是文科背景的則可以安排“詩詞、成語比拼”等項目。
4.生活閱歷。對于初任檢察官班來說,學員一般生活閱歷較淺,其缺點在于對于一些社會現(xiàn)象理解不深,但其優(yōu)點在于,思想包袱小,做事情肆無忌憚。因此,對于這類學員就可以設計一些對抗性稍強、具有一定競爭性的、充滿活力的活動,比如:“七巧板”“趣味跳繩”。而對于閱歷較深的學員而言(如:業(yè)務專家班),做事往往顧慮太多,因此,在設計項目時,則要循序漸進,先安排一些輕松明了的小項目,如“按摩操”,然后再引入對抗性稍強的項目。
5.工作部門。工作部門對人的性格影響也是很大的,比如說:自偵部門的學員相對于其他部門而言,偏于保守,傲慢;公訴部門學員則往往比其他部門同志活潑。因此針對不同工作背景的學員,就要有針對性地設置一些經(jīng)典項目,通過一到兩個項目的成功操作和培訓師的精彩點評讓學員感受到訓練的意義和魅力。
6.學員之間的熟悉程度。一般來說,在一個成員十分熟悉且活躍的團體中,破冰活動并不需要太長或不需要,在這樣的團體當中,藉由開場就能夠有所收獲,譬如說以主題相關的設計導入課程或計劃。[1]而對于那些平時接觸不多的學員,那么破冰就應多采取一些活躍團隊氣氛的,有一定的溝通和肢體接觸的活動和項目。
總之,這些因素要求培訓師要因人設計項目,不能盲目、機械照搬一些其他老師或其他系統(tǒng)看似很成功的項目。
(二)培訓準備
在上課之前應做好以下準備:
1.教案。培訓前必須先寫培訓教案,將培訓內容、培訓時間等進行綜合考量,在寫完培訓教案后,再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學員,感覺如何?畢竟在現(xiàn)代教育理念之下,教師并非高高在上。尤其是在“破冰”上,學員對課程內容抵觸與否,注意力集中的程度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課堂效果,所以,“破冰”不只是做一兩種活動這么簡單。
2.場地準備。由于“破冰”課程是團體項目,因此,在課程內容設計好后,應當根據(jù)情況去選擇合適的場地進行授課,一個合適的場地對課程的影響也是很大的。當然,也可以結合現(xiàn)有的場地條件下去設計課程。一個合適的場地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1)必須有足夠所有學員活動的空間;
(2)必須要保證學員的上課時間。在授課期間要保證盡量不會因其他因素而中斷使用,而影響授課效果;
(3)必須要有合適的溫度濕度,以避免影響學員的情緒;
(4)環(huán)境噪音不能太大。
3.道具準備。“破冰”課程的有些內容是需要道具的,根據(jù)游戲的形式不同,這些道具也不同,成本也大不一樣。一般來說,幾乎都會用到數(shù)面不同顏色的彩旗包括旗桿若干,黑色的水性或油性粗筆若干,具體的數(shù)目決定于培訓學員的分組情況,必須保證每組一份以外還有備用。至于其他的道具則視情況而定。這些務必要在開課前準備好,最好提前運至授課場地。
4.教具準備。在團體活動中,人多嘴雜,噪音非常大。為了更好地協(xié)調指揮培訓學員,培訓師還要準備一些必要的教具,比如:召集學員用的哨子,擴音用的手持擴音器,用于記錄的白紙、簽字筆等。
(三)實施
1.學員組織。破冰開始前,培訓師首先要將學員組織好,清點學員人數(shù),進行自我介紹,說明破冰課程的目的、方式、時間安排等,讓學員們對課程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然后開始講明破冰游戲的規(guī)則,要提醒學員們要忘記以前的身份、職業(yè)、職務等。
2.熱身(暖場)。場地不拘,可以采用小游戲、歌、舞等多種形式讓學員們初步地接觸、徹底地放松精神、提高學員興趣為深入開展活動做準備。在實踐中,國家檢察官學院職務犯罪偵查教研部經(jīng)常采用“按摩操”+“故事”或+“一字游戲”的方式,而刑事檢察教研部則采用“按摩操”+“故事”+“擊掌游戲”等均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3.建隊。為了能使學員充分的互相融洽起來,避免那些偏于保守的人消極參與或不參與活動。全體隊員可根據(jù)情況分成若干組,各組可通過推薦或自薦的方式選出組干,然后編隊歌,起隊名,要形象、有意義,總結隊訓,制作隊旗,最后進行團隊展示。
4.游戲。在建隊的基礎上,借著游戲將活動氣氛繼續(xù)推進,并最終推向高潮,使得學員之間的“冰”在不知不覺中悄悄地被融化掉。
5.結束。在課程結束時,培訓師根據(jù)游戲進展情況,即可就游戲本身進行點評,也可不點評。但必須要對本次活動進行總評,使得學員在興奮之余留有余興未盡之感,以有利于“破冰”在課后潛移默化式地進行,貫串于整個培訓過程,從而使該課程實現(xiàn)最佳效果。
就國家檢察官學院而言,該門課程雖然開設以來反響較好,但遠不能滿足學員培訓日益增長的需求。具體表現(xiàn)在:
一是“破冰”課程授課教師團隊建設亟需加強。我院培訓工作量逐年增大,但僅有三個“破冰”團隊,在這三個團隊中骨干成員僅僅只有4-5人,相對于我院的培訓規(guī)模而言,缺口較大。
二是課程內容單一。由于會有不少學員不止一次地來到學院學習,如果他們在不同的班次上接受的“破冰”課程內容相似或者相同,他們的興趣就會有所降低,以至于抱怨。因此,推陳出新刻不容緩。筆者以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加強基礎研究
“破冰”課程是一個新型課程,對于以法學研究為主的學院教師隊伍而言,由于缺乏專業(yè)背景,導致“破冰”的相關理論問題研究不足,比如:、“檢察官學員心理研究”、“破冰課程設計”、“破冰游戲與拓展游戲的區(qū)分、“如何做好破冰課程與其他課程的銜接”等。因此,應鼓勵有興趣的教師參與其中,加大研究力度,逐步夯實理論基礎。
(二)加強授課教師的業(yè)務培訓
一個高素質的“破冰”團隊,對于授課效果的影響是巨大的,學院現(xiàn)有的“破冰”團隊骨干成員太少,因此,學院應加強授課教師的專業(yè)培訓的力度,并擴大參與“破冰”團隊的教師隊伍,以此來保障授課質量的穩(wěn)定性。
(三)加強與其他機構的交流
目前,很多培訓機構和拓展公司的授課及活動當中,都有破冰的內容,而且形式多樣、各有特色,因此,學院可以以走訪、參與培訓、接受培訓、座談等形式與相關培訓機構充分進行交流,汲取精華,在豐富相關理論的同時,逐步完善具有檢察官培訓特色的破冰課程體系。
(四)將“破冰”課程與“拓展”培訓有機結合起來
從檢察官培訓的角度來看,無論是單純的“破冰”課程,還是加入了“拓展”內容的“破冰”課程,對于促進教學效果來說,作用是一樣的。而“拓展”活動本身還有著其獨特的其他課程無法取代的作用——開發(fā)培訓對象的能力。因此,檢察官培訓的“破冰”課程的內容可以設置成兩種模式:
1.單純的“破冰”課程。這種模式的優(yōu)點是教學效果良好。教學成本低,硬件要求不高,時間可以靈活掌握,往往以室內活動為主的方式進行。有優(yōu)點就有缺點,這種模式的缺點是學員之間的廣泛互動性較弱,尤其是肢體接觸少,“破冰”的程度及強度相對較低。
2.加入了“拓展”內容的“破冰”課程。這種模式的優(yōu)點是教學效果很好。由于學員之間的廣泛互動性強,尤其是肢體接觸多,“破冰”的程度及強度相對較高。教學內容豐富靈活。但這種模式也同樣有著自身的不足,如:教學成本高,硬件要求高,時間往往較長。尤其是其中的“拓展”內容,如果安排的不合理的話,反倒有可能使學員失去興趣,從而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第二類“破冰”課程的內容仍應服務于其內在的要求,不得偏重于“拓展”,以免使得“破冰”課變成了“拓展”課。
注釋:
[1]王曉春:《培訓破冰技巧》,http://blog.sina.com. cn/s/blog_4c1539940100buvs.html),訪問日期:2015年8 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