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園
(陜西省漢中市3201醫(yī)院兒??疲兾鳚h中723000)
兒童保健門診實施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梁園
(陜西省漢中市3201醫(yī)院兒保科,陜西漢中723000)
目的探究對保健門診進行治療的兒童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間在門診進行治療的兒童76例,按隨機法進行分組,對照組38例行一般護理,研究組38例在一般護理中增加健康教育,對比兩組間家屬滿意度、焦慮程度及健康知識了解程度。結果護理后研究組家屬心理狀態(tài)相比對照組有所改善(P<0.05)。護理后研究組總滿意率94.74%相比于對照組63.16%有所提高(P<0.05)。護理后研究組家長在接種知識、預防知識、保健知識及綜合知識等方面相比于對照組均明顯提高(P<0.05)。結論通過健康教育的實施增加了患兒家屬的滿意程度及健康知識水平,改善了患者家屬的焦慮心理,提高了護理水平。
保健門診;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為兒童進行疫苗接種是保健門診的主要職責所在,其次還負責喂養(yǎng)、病癥的篩查及生長情況的評價,對存在的不良行為及習慣進行糾正。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加深,社會及家庭對兒童也越來越重視[1]。傳統(tǒng)的護理中,由于家長對健康知識的缺乏,患兒情緒的不穩(wěn)定等,導致家屬也出現心理上焦慮,我院選取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間在門診進行治療的76例兒童進行研究,其中38例在一般護理中增加健康教育,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對象76例均為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間在門診進行治療的兒童76例。所有患者按隨機投法分為兩組,對照組中男21例,女17例,年齡0.8~6歲,平均年齡為(3.2±0.3)歲。研究組中男20例,女18例,年齡0.6~6歲,平均年齡為(3.0±0.4)歲,上述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常規(guī)對患兒皮膚進行消毒,始終保持無菌操作,對家長進行相關禁忌的指導。研究組:在對照組的方法中增加:①評估:護理人員應對患兒進行一般資料及病情的詳細評估,包括年齡、主訴、發(fā)育及家庭經濟、環(huán)境氛圍、家屬知識掌握情況等;②教育形式:對于健康教育應采取多種形式,本院采取的有宣傳手冊、宣傳欄、集體講座、演示講解、交流溝通等方式,應用多媒體及圖片的方式增加患兒家屬的理解程度;③病程跟蹤:為患兒建立檔案,定期進行體檢及血常規(guī)檢查,并將相關資料進行保存錄入,最后由保健師對患兒資料進行判斷評定,并羅列出參考依據供患者家屬參考;④開通咨詢電話:保健部門開通健康知識的咨詢熱線,為患者及家屬提供專業(yè)的知識,保證其能夠了解到想要咨詢的健康問題,消除內心中的疑慮。
1.3 觀察指標:對比兩組間家屬滿意程度、焦慮程度及健康知識掌握情況[2]。
1.4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心理情況對比:護理前研究組與對照組相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心理狀態(tài)相比對照組有所改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心理情況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心理情況對比±s
組別SAS護理前護理后研究組70.81±3.87 46.33±9.32對照組71.25±3.28 66.47±9.66 t值0.53 9.25 P值>0.05<0.05
2.2 兩組間滿意度對比:護理后研究組總滿意率94.74%相比于對照組63.16%有所提高(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間滿意度對比(例,%)
2.3 兩組間健康知識水平對比:護理后研究組在接種知識、預防知識、保健知識及綜合知識等方面相比于對照組均明顯提高(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間健康知識水平對比
健康教育是一門涉及面較廣的科學,包括心理、醫(yī)學、經濟、社會、教育等方面,同時也是組成現代醫(yī)學的重要板塊,通過引導幫助患者養(yǎng)成健康的、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合理利用保健設施,消除危險因素,對促進兒童的健康起到較大的意義[3]。由于患兒年紀較小,因而增加患兒家屬的健康知識水平是保證患兒得到更好治療的基礎,也是兒童保健部門的職責所在,與此同時維持兒童正常的機體發(fā)育也是日常工作之一,但在現前的護理中忽視了健康教育這一鄰域,健康教育不僅是一種護理上的干預手段,也是一種宣傳疾病及健康知識的方式,能夠有效提升患兒的生長發(fā)育質量,對兒童保健部門有著中要的臨床意義[4]。
有研究顯示[5-7],在兒童保健部門實施健康教育后,有效改善了護患關系,降低醫(yī)療糾紛發(fā)生率及家屬的心理負擔,提高了滿意程度。本研究中,通過評估、知識宣教、建立檔案及熱線的開通等方式,增加了患兒的治療質量,提高了信任程度,相比于對照組,研究組患兒家屬的滿意程度及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綜上所述,對患兒及家屬實施健康教育,能夠改善家屬的焦慮心理,提高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及滿意率,值得臨床普及與推廣。
[1]李振玲,張艷玲,隋鳳湖,等.系統(tǒng)護理干預在兒童預防接種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9):77-78.
[2]余白玉,李昃,陳小靈,等.基于國際醫(yī)院標準實施兒童門診患兒護理初始評估的體會[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24):36-37.
[3]尚曉輝,孫瑞平.門診學齡前患兒靜脈輸液的安全管理及護理措施[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34):4351-4353.
[4]張小英.心理疏導護理對門診輸液兒童影響的臨床效果分析[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5):669-670.
[5]童艷,候燕,陳佳,等.基礎護理在兒科門診治療室的應用效果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1):31-33.
[6]陳泓羽.門診小兒輸液120例的整體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21):5208-5209.
[7]鄭小霞,蔡宇輝,羅萍娟,等.328例手足口病門診病例調查及護理對策[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1,30(4):547-550.
R47
B 學科分類代碼:32034
1001-8131(2016)06-0667-02
2016-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