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軍民,劉清元,章科林
(1.崇仁縣農(nóng)業(yè)局,江西撫州 344200;2.崇仁縣巴山鎮(zhèn)農(nóng)業(yè)綜合服務站,江西撫州 344200)
大棚青椒春季栽培技術
周軍民1,劉清元1,章科林2
(1.崇仁縣農(nóng)業(yè)局,江西撫州 344200;2.崇仁縣巴山鎮(zhèn)農(nóng)業(yè)綜合服務站,江西撫州 344200)
文章從品種選擇﹑場地選擇與大棚搭建﹑培育壯苗﹑大棚田間管理等方面介紹了大棚春季青椒栽培技術,以期為辣椒豐產(chǎn)提供基礎支持。
大棚辣椒春季種植栽培技術
為獲得青椒早熟﹑高產(chǎn),應選擇耐寒﹑早熟﹑抗病﹑高產(chǎn)﹑肉厚﹑適于密植﹑不易徒長的耐肥品種。如汴椒1號﹑江蔬2號﹑汴椒紅果王等。
(1)選地。最好選擇地勢高﹑釆光好﹑排水通暢的田地。(2)整地。用大型拖拉機翻耕,使土塊均勻﹑細膩。配合施底肥,施用雞屎500kg/667m2和硫酸鉀復合肥25kg/667m2。每個大棚包括人行路共長29m,其中大棚長25m,兩頭分別留作業(yè)路寬70cm,人行路寬2m,作業(yè)路與人行路之間寬60cm,深挖排水溝。(3)大棚搭建。大棚長25m﹑寬4.5m﹑高1.8~1.9m,拱形周長6.4m。大棚前﹑后門之間兩根立柱間距為1.2 m,大棚四圍固定竹片長5m。大棚拱形竹片長為7m,間距為1.1m,棚與棚間距為1.05m,其中排水溝,即腰溝寬度為50~60cm,做到腰溝與兩頭周溝相通,便于雨天排水。
3.1播種期
青椒花芽一般在播種后35~40d,即第3~4片真葉展開時,開始分化。從播種到開花天數(shù),早熟品種為75~85d;中熟品種為85~100d。為爭取早熟青椒苗齡100~120d為好,并根據(jù)市場需求,靈活確定播種時間。
3.2育苗
青椒發(fā)芽溫度為25℃,最高不超30℃,低于15℃不發(fā)芽。幼苗期要求溫度較高,由于青椒育苗較早,加上秧苗前期生長緩慢,所以育苗期間應注意防寒保溫。(1)種子處理。播種前,將種子進行晾曬1~2d,然后把種子放在55℃溫水中泡15min,用1‰高錳酸鉀溶液浸種15min,取出用水洗凈,再放入清水中浸泡7h,出水后在25℃條件下催芽3~4d,待有70%種子露白即可播種。(2)播種方法。苗床在播種前應進行土壤消毒,充分曝曬,消除藥味。苗床應澆水后播種,種子上應覆蓋細土,厚度不超1cm,床面應遮陽遮蔭,保溫﹑保濕促出苗,一般7d即可出苗。(3)苗期管理。幼苗出土后,及時澆水﹑施肥。幼苗第1片真葉出現(xiàn),開始間苗;第2片真葉出現(xiàn)時,可追施1‰尿素溶液。待幼苗2~3片真葉時應及時移植,可按株行距分別為10cm進行單或雙株叢植;也可將幼苗移植于直徑為10cm營養(yǎng)缽中,每缽1~2株。移植宜在晴天傍晩或陰天進行,以利成活。
(1)通風﹑控溫﹑控濕。青椒生長適宜溫度為20~27℃,35℃以上易落花﹑落果。在土壤濕潤情況下,應保持空氣濕度為50%~60%為宜。移栽壓,棚溫可保持30℃左右,過高應及時通風,以利緩苗。緩苗后,應該逐漸開始通風,以降溫排濕。(2)肥水管理。青椒葉片較少﹑蒸騰量小,對水分需求量不大。青椒收獲前,一般都不輕易澆水,以勤松土為主。青椒開始收獲時,可施用尿素8~10kg/667m2,在盛果期可施48%復合肥12kg/667 m2,進入結果期后,土壤濕度應保持在70%~80%為宜。揭膜后,應澆1次大水,之后管理與露地栽培管理相同。(3)調(diào)整植株,防落花﹑落果。通風透光是青椒正常生長的先決條件,植株分杈以下部分應全部摘除,及時除去植株中老﹑黃﹑病葉??梢岳弥参锷L調(diào)節(jié)劑,如矮壯素﹑920及磷酸二氫鉀,以調(diào)節(jié)植株和防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
(1)蟲害。主要有蚜蟲﹑茶黃螨,分別可用10%吡蟲啉3000倍液﹑73%克螨特2000倍液噴霧防治。(2)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疫病﹑瘡痂病。病毒病可用20%病毒A400倍液或抗病毒靈500倍液噴霧防治;疫病可用甲霜銅﹑絡氨銅﹑青椒安等農(nóng)藥噴霧或灌蔸預防;瘡痂病以前用草朩灰和生石灰撒施防治,現(xiàn)在用77%可殺得500倍液,或新植霉素3000倍液,或15%引向勝600倍液噴霧防治。
青椒是分批分次采收的果菜類蔬菜,需及時采收門椒和對椒,以促進植株生長。果實充分長大﹑果皮轉翠青色即可采收。一般2~3d采收1次。應遵循少采﹑勤采﹑采少留多的原則,以果壓樹延長葉片有效同化時間,利于豐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