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殿華
(彰武縣水土保持局,遼寧 彰武 123200)
混凝土拌和系統(tǒng)設計及其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應用
李殿華
(彰武縣水土保持局,遼寧 彰武 123200)
我國經濟的迅速發(fā)展促進了城市化建設進程的加快,隨之而來的基礎工程建設步伐逐年增加,混凝土作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施工材料在建筑物建設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文章通過研究混凝土拌和系統(tǒng)性能,提出了拌和樓混凝土生產工藝,設計進料層、配料層、攪拌層、出料層等拌合樓系統(tǒng),并改進混凝土拌和系統(tǒng)基礎設計。通過工程施工情況可知,設計的混凝土拌合系統(tǒng)能夠完全滿足現(xiàn)場建筑、樁基等工程的施工,極大地提高混凝土的質量和工程的安全、便捷、高效施工。
混凝土;拌合系統(tǒng);基礎設計;水利工程施工
錦凌水庫工程臨時建筑工程混凝土拌和系統(tǒng)采用兩座型號生產能力為120m3/h的拌和樓,由于該機器使用微型計算機調控拌和工作,性能優(yōu)良,可攪合出高質量的混凝土,并且適用于不同級別的混凝土,拌和樓生產工藝見圖1。該型號拌和系統(tǒng)由主樓、膠帶輸送機、水泥上料系統(tǒng)、粉煤灰上料系統(tǒng)等子系統(tǒng)組成,主樓自上而下分為4層。
1.1 進料層
進料層內設有輸送砂、石料的膠帶輸送機頭,及分配砂、石料的回轉漏斗,砂、石料由此分料漏斗進入下面的料倉中。水泥由螺旋輸送機送到水泥倉內。
1.2 配料層
配料層內設有11臺配料稱量裝置,其中4套用于石子,2套用于砂,水泥、水、外加劑、粉煤灰、片冰各1套稱量裝置。配料工作在控制室內集中進行微機控制。該控制室不但控制配料的稱量裝置設備,而且用于控制攪拌層的攪拌機及回轉式分料斗。配合好的各種干混合物,自動卸到配料裝置下面的集中料斗中。
1.3 攪拌層
攪拌層內設有3臺攪拌機,按120°布置。攪拌機上方裝有三叉回轉式分料斗,用來將集中料斗的骨料、砂料按一定時間間隔自動授給到攪拌機接口內,水稱量結束后分別通過3根水管卸入攪拌機內。將出料用的漏斗容器安置在進行拌和的工作臺上[2]。
1.4 出料層
出料層設有一個容量6m3的混凝土出料斗,并設有出料斗檢修平臺。
拌和樓上料皮帶輸送機為圓筒型全封閉式,壁板采用2mm厚鋼板卷制連接為整體,此種結構型式具有防風、防雨的特點,并且內襯保溫板后,十分有利于保證輸送到拌和樓的砂石骨料的夏季降溫和初春、初冬季升溫[3]。
單座拌和樓設計重量為205t,骨料重420m3×2.1=882t,總重1087t。拌和樓采用混凝土夯擴載體樁基礎,設計單樁豎向承載力為70t,樁斷面為圓形,成樁孔徑為400mm?;炷凉嘧冻信_平面尺寸為3.066m×3.066m,承臺厚度為80cm。
混凝土灌注漿及灌注樁承臺混凝土設計標號C30。拌和樓基礎每一承臺下方設置5根混凝土灌注樁,設計承載能力為350t。每一拌和樓基礎設置4個承臺,總承載能力為350×4=1400t。1400t>1087t,承載能力滿足設計要求。拌和樓基礎埋件隨拌和樓承臺混凝土施工按設計位置精確埋設。埋件采用厚度為40mm的鋼板進行制作,鋼板上需鉆設直徑為42mm的螺栓孔,鋼板底部采用預埋鋼筋進行連接,采用直徑為45mm的圓鋼進行加工,圓鋼底部進行彎鉤,上部25cm長度加工成螺紋形式。在拌和樓基礎地面澆筑10cm厚C20混凝土對拌和樓基礎地面進行硬化[4]。灌注樁施工及混凝土拌和樓基礎平面布置、樁基礎布置見圖2、圖3和圖4所示。
圖1 拌和樓混凝土生產工藝流程圖
圖2 灌注樁施工圖
圖3 混凝土拌和樓基礎布置圖
圖4 單個水泥罐、粉煤灰罐基礎平面布置圖
水泥罐體重48t,水泥重1000t,總重1048t。水泥罐、粉煤灰基礎亦采用混凝土夯擴載體樁基礎。灌漿樁斷面尺寸及結構同拌和樓樁基礎,其基礎承臺的形狀全部是六邊形,每一承臺下邊設三根混凝土灌注樁,設計單樁豎向承載力為70t,每一承臺設計承載力為210t。每一水泥罐、粉煤灰罐基礎下方各設置6個承臺。承臺總的承載能力為210t×6=1260t,1260t>1048t,承載能力滿足設計要求。水泥罐、粉煤灰基礎埋件隨拌和樓承臺混凝土施工按設計位置精確埋設[5]。
3.1 場地開挖
混凝土拌和系統(tǒng)場地與骨料篩分系統(tǒng)高程及平面布置統(tǒng)一考慮,拌和樓及水泥、粉煤灰罐場地開挖至設計高程[6]。場地開挖時首先進行植物群落治理和表面土層挖運。
1)植物群落治理:
將施工區(qū)域內的野生植物、廢棄物、污染物等使用人力進行徹底處理?;拥撞客膺吘€外10m之內的區(qū)域都屬于治理區(qū)域,在進行植物群落治理工作時不能損壞治理區(qū)域內的天然植被。
2)表面土層挖運:
表層有機土壤,采用D85推土機,參照負責人制定的計劃進行挖土工作,并且選用型號為3m3的鏟車和20t汽車進行運輸工作。
3.2 土方開挖
土方開挖主要為覆蓋層開挖,開挖邊坡坡比為1∶1.5。
土方開挖采用D85推土機集渣,3m3裝載機裝15t自卸汽車,運至場地回填區(qū)。開挖時邊坡適當留有修坡余地,采用人工修整,保證設計坡度及平整度。
開挖施工前,首先進行邊坡上部截水溝施工,以保證開挖邊坡免受雨水沖刷。截水溝開挖人工進行。
3.3 基礎開挖
1)拌和樓及水泥、粉煤灰罐基礎開挖:
拌和樓及水泥、粉煤灰罐基礎采用1.6m3反鏟開挖,開挖土方堆放在附近,待基礎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再進行回填。為了避免地基基礎中不擾動土樣,用人力挖出一個土樣保護層,厚度約為40cm[7]。
2)皮帶機基礎開挖:
皮帶機基礎等開挖尺寸較小,均采用人工開挖。
3.4 拌和系統(tǒng)混凝土樁基礎施工
混凝土拌和系統(tǒng)拌和樓基礎及水泥、粉煤灰罐基礎均采用混凝土夯擴載體樁,夯擴載體樁斷面為圓形,成樁孔徑為400mm,夯擴載體樁成樁深度不小于5m,成樁深度根據現(xiàn)場實際地質條件做相應調整。
3.5 拌和系統(tǒng)混凝土樁基礎承臺鋼筋混凝土施工
拌和樓樁基礎承臺及水泥罐、粉煤灰罐樁基礎承臺鋼筋制安根據設計施工圖人工現(xiàn)場安置,承臺模板支立采用P3015及P1015定型組合鋼模板根據承臺結構形式,人工現(xiàn)場拼裝,采用8#槽鋼作縱橫向圍囹,φ12拉條對拉加固[8]。使用6m3運輸車運輸承臺澆筑工序所用的混凝土,進行現(xiàn)場施工時,將倉內的混凝土進行人力振動搗實。
3.6 場地混凝土澆筑
由工程拌和站制成的混凝土,待充分拌和后,使用運輸車將混凝土拉運到工地,直接卸料入倉,人工平倉,插入式振搗器振搗。
3.7 房屋建筑施工
實驗室、空壓機室、外加劑室、鍋爐房、值班室等房屋建筑施工包括基礎開挖、磚砌體、門窗、地面工程、屋面工程等,均按設計圖紙要求嚴格施工。基礎開挖人工進行,施工所用的灰漿在施工工地上拌和儀器進行制作。
我國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導致城市化節(jié)奏加快,越來越多的新建工程逐漸成為城市化進程的標志。與此同時,混凝土作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工程材料在城市化進程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建筑工程、市政工程以及水利工程等難度增大,對混凝土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一方面影響工程建設質量,另一方面降低勞動生產率。本文通過研究混凝土拌和系統(tǒng)性能,提出了拌和樓混凝土生產工藝,設計并優(yōu)化了混凝土拌合樓系統(tǒng)和混凝土拌和系統(tǒng)基礎設計。通過土建工程施工情況可知,設計的混凝土拌合系統(tǒng)能夠完全滿足現(xiàn)場建筑、樁基等工程的施工,保證工程的安全施工。
[1]甘果,梁云亮,范貴隆.峽江水利樞紐工程Ⅲ標混凝土施工設備優(yōu)化配置[J].施工技術,2013,42(13):65-67.
[2]劉東利 .淺談混凝土拌合站配料計量系統(tǒng)的常見故障及維修措施 [J].企業(yè)技術開發(fā),2013,32(03):146-147.
[3]韓晉潭,唐懷珠,王偉.王兒峪混凝土拌和系統(tǒng)設備配置及系統(tǒng)布置施工方案優(yōu)化淺析[J].湖南水利水電,2006(06) :77-79.
[4]翟偉寶.東江水利樞紐工程C20混凝土配合比試驗設計[J].山西建筑.2010, 36(07):140-141.
[5]馬輝.混凝土拌合站生產過程動態(tài)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開發(fā)與應用[J].路基工程, 2012 (02):144-147.
[6]張勇.混凝土拌合系統(tǒng)運行管理[J].云南水利水電,2015 (02):130-134.
[7]楊云,陳科全.某工程84混凝土拌和樓拌和混凝土質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0 (08):357-358.
[8]賈海燕.瀝青混凝土拌合站燃油系統(tǒng)的優(yōu)化改造研究[J].湖北科技學院院報,2014 (08):16-17.
1007-7596(2016)11-0115-03
2016-10-12
李殿華(1972-),男,遼寧彰武人,工程師,從事水土保持規(guī)劃、設計工作。
TV536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