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明
(廣東省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珠海檢測院,廣東 珠海 519000)
起重機安全事故分析與管理
楊清明
(廣東省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珠海檢測院,廣東 珠海 519000)
現代工業(yè)生產常用設備中,起重機是其中最容易發(fā)生安全事故的機械設備之一,屬于事故發(fā)生率較高的設備。本文介紹了起重機械在使用過程中常見的事故,并對其原因進行了分析。結合事故特點和工作實踐探討了起重機械的安全管理方法。
起重機械;事故;安全管理
起重機不僅在能源開發(fā)、石化工業(yè)、冶金產業(yè)、造船業(yè)以及港口等產業(yè)中使用廣泛,同時也在物流系統(tǒng)中的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現階段,起重機械正在逐步向大型化、自動化、集成一體化的方向發(fā)展。我國于2014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中,將起重機歸類為特種設備重點監(jiān)督管理對象,其主要監(jiān)管目的是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最大程度上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1)擠壓碰撞。起重機擠壓碰撞傷人主要包括吊物在運行時由于吊物未擺放穩(wěn)定,出現傾倒后造成人員傷亡;在對流動式起重機進行檢修,或者是在指揮中被擠壓碰撞;在巡檢或維修橋式起重機作業(yè)中被擠壓碰撞。出現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包括:①起重機操作人員使用不當,器械運行速度過快或變化頻率過快,吊物在慣性作用下對人造成擠壓碰撞;②指揮人員指揮路線有誤造成擠壓碰撞事故;在進行重大吊物作業(yè)中,安全防護措施不到位;③指揮人員現場管理效率低下,或是指揮人員所站位置欠佳,造成安全事故發(fā)生;④在對起重機進行檢修過程中,巡檢工作人員未做好安全防護措施,一旦巡檢人員、維修人員和機械操作者之間溝通交流出現問題,便很容易造成起重機碰撞傷人事故發(fā)生。
(2)觸電。司機碰觸滑觸線;機械在露天作業(yè)時觸及高壓輸電線;設施漏電;鋼絲繩碰觸滑觸線。出現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包括:①起重機司機室設置欠缺科學性,未在近滑觸線端位置處設置防護裝置;②在進行高壓電線作業(yè)時,未裝備屏護隔離,防觸電安全防護措施沒做到位;③指揮操作存在問題,在作業(yè)時沒有保持安全距離;④起重機電氣設備沒有進行全面維修保護,司機室未安裝安全絕緣墊而發(fā)生設施漏電,造成觸電事故發(fā)生[1]。
(3)吊物墜落。捆綁吊掛方法不科學;吊索本身有故障;吊物重量超出負荷;過卷揚。出現上訴四種情況的原因分別為:①在捆綁時,鋼絲繩之間夾角過大,導致在運送重物時鋼絲繩斷裂,吊物墜落導致安全事故發(fā)生。在運送一些形狀不規(guī)則或帶有菱角的重物捆綁時沒有加上防護板,導致吊物墜落;②起重機吊鉤存在問題,主要有吊鉤變形、吊鉤組成部件松落、吊鉤制作材料不符合標準等;③在運送前,工作人員未對吊物重量進行準確評估。例如在對一些部分埋藏在地下的重物盲目進行起吊,造成吊物重量超出標準負荷量,最終吊索斷裂發(fā)生安全事故;④起重機未裝配有上升位置限制器,或是安裝限制器但失靈,吊鉤上升不受控制,最終卷斷起升鋼絲繩,吊物發(fā)生墜落。
(4)整機傾翻事故。整機側翻即是起重設備在作業(yè)過程中整臺機組傾翻。整機傾翻一般來說主要出現在露天作業(yè)的流動式起重機以及塔式起重機內。出現整機傾翻的狀況一般來說包括大風刮倒、履帶式起重機傾翻以及輪胎式起重機傾翻幾種情況。
出現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包括:①露天作業(yè)起重機并未設置防風錨定設備或者防風設備不穩(wěn)定,當臺風襲來時造成起重機被刮倒;②操作過程中出現指揮失誤,吊運作業(yè)與規(guī)范要求不符合,例如說地面基礎松軟,出現斜坡、坑、溝等造成起重機傾翻;③操作出現問題,超負荷運載以及支腿架設與規(guī)范不符合等情況,例如說支腿墊板尺寸要求不到位,高度太高,材質老化等,吊運作業(yè)現場不符合規(guī)范,比如說地面基礎松軟等。
根據前面事故原因的分析,起重機傾翻事故的特征包括:①主要出現在起重機安裝、維修過程中的傷害事故較多;②起重機械傷害類型相對來說較為集中[2]。導致起重機傷害事故出現的主要因素如重物下墜、擠壓碰撞或者高空墜落等,其約占所有起重傷害事故比例的85%左右。而特別是重物墜落以及擠壓碰撞兩種情況最多,約為總量的65%左右;③因為管理失當而導致的起重傷害事故;④起重機械傷害事故的機種相對來說集中。橋門式起重機、流動式起重機、升降機以及塔式起重機等四種類型的起重機械非常容易出現此類傷害事故,而上述四種機械總共出現傷害事故的數量約為所有起重機械傷害事故的80%左右。
對于施工過程中起重機械事故存在的以上幾方面特征,怎樣更加科學有效的避免起重機械事故的發(fā)生,做好起重機械的安全管理非常關鍵,下面結合筆者實際工作經驗,給出如下安全管理工作建議:
一是政府部門應當強化對此類機械設備的監(jiān)察管理工作力度,禁止缺乏資質的企業(yè)進入市場,不定期到工程施工現場實施檢查。二是特種設備檢驗單位必須要開展好針對起重機械的檢驗、監(jiān)督工作,盡可能的減少安全隱患,避免起重機械不正常運行[3]。按照國家相關政策法規(guī),對起重機械安裝、維修的質量予以確認。嚴把技術檢驗關口,針對新安裝的、大修之后的起重機械實施更加嚴格的檢驗,確保其合格之后才能夠投入實際使用。三是施工企業(yè)在實際的作業(yè)過程中必須強化管理工作,進一步規(guī)范施工流程以及安全管理措施,避免出現無證操作的現象。因為施工作業(yè)現場環(huán)境相對復雜,應當構建一個全面系統(tǒng)的起重機械安全管理機制。起重機械安裝與拆卸屬于危險程度較高的作業(yè),必須要嚴格按照說明書要求,結合起重機械的實際特征制定出科學的施工作業(yè)方案。四是根據設備的性能狀況、使用單位的管理水平將所有的設備評級,其中差和一般的列為重點監(jiān)控對象,并重點提高檢查力度和檢查次數。同時構建與項目部和租賃單位合作機制。五是起重機械的使用單位必須要構建完善的安全管理責任制度,建立安全技術檔案管理制度,起重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指揮人員以及司索人員必須要嚴格遵循相關操作規(guī)程,確保分工清晰,責任明確。要盡快構建信息網絡通訊,實現快速的信息傳輸,減少安全管理成本,提升管理的實效性[4]。針對起重機械的操作人員必須要強化安全教育,對其實施安全技術考核,根據國家規(guī)定的技術標準針對起重機械操作人員、指揮人員以及司索人員實施安全培訓,不斷增強安全意識和專業(yè)技術能力,確保持證上崗。
總而言之,起重機械的安全管理工作屬于一項長期性系統(tǒng)性的工程,應當針對起重機械的制造、安裝、應用以及維護等方面實施全方位的管理,努力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學性與規(guī)范性。應當盡可能的實現起重機械設計合理、技術先進、制造優(yōu)質、性能可靠。隨著近年來國內企業(yè)的較快發(fā)展,機械化生產作業(yè)程度逐漸提升,大型起重機械在實際生產作業(yè)過程中必然會得到更加全面的應用。本文借助于對起重機械傷害事故發(fā)生原因的探討以及安全管理工作的研究,以期可以有效的減少起重機械實際應用中的傷害事故發(fā)生率,實現防患于未然。
[1]任宏.關于起重機安全管理的分析[J].科技與企業(yè),2016,05:23+25.
[2]陳堅.橋式起重機典型事故分析及安全管理[J].山東工業(yè)技術,2015,02:245.
[3]胡曉鳴.淺析橋式起重機安全管理與事故防范措施[J].科技視界,2013,26:118~119.
[4]裴凱,李軍偉.門座式起重機吊臂墜落事故分析及安全對策研究[J].青島遠洋船員職業(yè)學院學報,2015,01:14~18.
X943
A
1671-0711(2016)09(下)-0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