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瑩
黑龍江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
簡析《約伯記》及獲得的啟示
郭春瑩*1
黑龍江大學,黑龍江哈爾濱150080
摘要:在希伯來圣經(jīng)中,《約伯記》頗具特色,是《舊約》中精妙絕倫的一部經(jīng)典。一直以來,《約伯記》就是圣經(jīng)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同時備受其他學科的關注,在一定程度上蘊含了豐富的思想內(nèi)涵。約伯所具有的優(yōu)秀品質(zhì)也是值得我們后人學習的。
關鍵詞:《約伯記》;圣經(jīng);重要角色
《約伯記》共42章,記述了代表人物約伯接受上帝考驗的故事,此部分具有自身的特征,文本以“義人為何受苦”為主題展開討論,突顯其蘊含的思想內(nèi)涵。《約伯記》氣勢宏博,堪稱世界之作。簡要梳理如下:
一、序言(1-2)
開頭部分介紹了烏斯地有一個人,名叫約伯;那人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有一天,神和撒旦打賭試探約伯是否是這樣的人。約伯失去了兒女和財產(chǎn),撒旦兩次試探約伯,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妻子,筆者認為她具有積極的一面,表面上,她似乎幫助了魔鬼,實際上,她阻止了約伯想要結束自己生命的念頭,最終才有約伯順服上帝的善果。
二、對話部分(3-27)
這部分主要講述了約伯與三個朋友的對話,對話的目的在于幫助約伯脫離苦難并找出受難的原因。三次對話中提出問題最多的是第三次(即22—27章提幔人的發(fā)言)。約伯的思想在這段對話中發(fā)生了改變,其真正原因我們無法給出答案,或許人物本身正在經(jīng)歷著矛盾。這部分到最后也沒給出明確的答案,約伯與三個朋友的觀點始終存在著矛盾,三個朋友沒有解決約伯的問題,因而便順理成章的引起下文即人的智慧不能解決約伯的問題,那么只有神的智慧可以做到。
三、歌頌智慧(28)
這章雖然簡短,但卻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第27章約伯與三個朋友的三輪對話未果,他們始終沒有說服約伯,因而更不可能解決約伯的問題。約伯為維護自己的正義和信仰,唯有尋求一種智慧來解決自己的問題,而唯有上帝才能擁有這種智慧,進而引入約伯對上帝的發(fā)問。
四、約伯總結性陳述(29-31)
約伯在這部分繼續(xù)闡明了他是怎樣敬畏神和對待惡的,卻始終掙脫不了厄運,并通過列舉以示自己的清白來求得上帝的回應??梢钥吹郊s伯在這部分的語氣同之前三個朋友的對話語氣大不相同。該部分使用了簡單、直接的詞語,與之前傳統(tǒng)上的說話方式形成了鮮明對比。
五、以利戶的發(fā)言(32—37)
該部分在《約伯記》中占有很大篇幅,顧名思義該部分有其特殊意義。以利戶挑戰(zhàn)壽高者必定有智慧的觀點(“尊貴的不都有智慧,壽高的不都能明白公平?!?,同時他接受并批判約伯的觀點。以利戶多次發(fā)言的核心思想是勸解世人要敬畏神,不可違背神,神絕不顧念自以為自己心中有智慧的人。約伯最讓人敬佩的地方就是他敢為人先,試圖挑戰(zhàn)年長者的觀點,能夠比較公正的對待人和事(“我必不看人的情面,也不奉承人。我不曉得奉承,若奉承,造我的主必快快除滅我。”)
六、上帝的發(fā)言(38-41)
《約伯記》的結構復雜,上帝對約伯的提問進行了巧妙地回答,表面看上,上帝的回答是答非所問,《約伯記》的結尾,上帝向約伯提問了一系列有關自然界變化規(guī)律的反問,約伯無一知曉,啞口無言。約伯在耶和華面前自卑,最終順服于耶和華。為何上帝答非所問的話語,使得約伯不再堅持己見?原因就在于,上帝的反問,不僅在氣勢上壓倒了約伯,讓他體會到人神之間永遠存在一條無法逾越的界限,人類在造物主面前是渺小的,人永遠無法成為神,永遠做不到神所能做到的事情。首先,萬物都由上帝創(chuàng)造并制定秩序,一切都必須以上帝的意志為依據(jù);其次,上帝創(chuàng)造了人類,人類永遠也無法揣測上帝的意圖。綜上所述,似乎可以解釋約伯為什么對上帝答非所問的回答心悅誠服,從而完全順服于耶和華,拜服于耶和華的大能。通過對《約伯記》的簡單梳理,《約伯記》具有兩個主要特征:
第一、體裁的多樣性。對話性特征在《約伯記》中被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序言部分與最后一章的7-9節(jié)為散文體;第3章至第42章中又包含詩體結構;《約伯記》又包含明顯的戲劇性結構,序言部分是開端,三個朋友的的對話以及以利戶中間的發(fā)言是發(fā)展,上帝與約伯的對話是高潮,結局是戲劇的尾聲。事實上,《約伯記》的復雜程度可能是我們無法完全理解的,這里只做粗略介紹。
第二、廣泛的爭議性?!都s伯記》的主題具有廣泛的爭議性。對于自己的無端遭遇,約伯非但沒有接受三個朋友以及以利戶的勸告和批評,相反,卻與他們爭論,最終導致向上帝直接發(fā)問,要求上帝出面給予回應。引起爭議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約伯確信自己無辜、在三個朋友和年輕人以利戶面前堅持己見,并質(zhì)疑上帝,當屬一個“自以為義”的人;另一方面在于,最后上帝也沒有從正面解決約伯的疑惑,這對文本的解讀提供了更大的空間;最后,文本并沒有對約伯順服上帝的原因給予明確答案,最終,約伯選擇順服上帝,獲得了神的加倍庇護,看似令人滿意的的結局卻是最令人費解的地方。
七、結語
《約伯記》是《圣經(jīng)》中比較有特色的部分,它獨樹一幟。約伯具有非凡的反抗精神和無比堅強的毅力,他敢于捍衛(wèi)自己的正義和信仰,對上帝持一種正確的心態(tài),不但謙卑而且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這一點值得我們學習。
《約伯記》的結尾最終歸于只有歌頌上帝的大能,不違背神,人類才能獲得更多的福報。這與《圣經(jīng)》的主旨不謀而合。
在此,筆者僅對《約伯記》進行簡單的梳理,其中不乏欠缺之處,對《約伯記》的研究需要我們幾代人的努力,以及引起更多學者的關注!
*作者簡介:郭春瑩(1988-),女,漢族,黑龍江大學宗教學碩士生。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049-(2016)12-00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