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懿瑩
吉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吉林 四平 136000
?
演唱者心理因素與聲樂演唱的關系
劉懿瑩*
吉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吉林 四平 136000
在聲樂演唱中,無論是師者還是演唱者,往往都將聲樂的演唱技巧放在了首位,但其實這種單一的重視是一種錯誤的思維。在聲樂演唱過程中,不僅僅受到技能技巧的影響,更有一部分重要原因則源自于各種不同的心理因素,不同的心理因素甚至直接影響著聲樂演唱的好壞。因此,作為聲樂演唱者在日常學習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培養(yǎng)積極樂觀的心理,以便達到完美的聲樂演唱效果。
聲樂演唱;心理因素;關系
聲樂演唱是演唱者自身才華的全方位展現(xiàn),因為聲樂演唱即是演唱者演唱技能技巧的體現(xiàn),有涉及對聲樂作品的情感表達,更是一項極為復雜的心理活動。心理學告訴我們,我們的任何活動都是在自身的心理調(diào)解下進行的,因此,心理因素在聲樂演唱中極具重要性。良好的心理因素有利于聲樂演唱,反之,消極的心理因素會形成聲樂演唱的障礙,在聲樂的學習和演唱中起著阻礙作用。演唱者的心理因素與聲樂演唱之間關聯(lián),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
人類與機器最大的區(qū)別就是思維和情感,聲樂演唱時演唱者自身心理意識和感受的外在體現(xiàn)。也就是說是一門離不開情感、情緒、知覺、想象等心理因素的特別藝術,它是可以反映自身心情的。因此聲樂演唱過程中,演唱者的主觀感受、感覺與聲樂演唱既相互聯(lián)系,又相互作用,二者相輔相成。此外音樂感覺是音樂作用于人們感覺器官產(chǎn)生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通過對音樂節(jié)奏、情感、音色、曲調(diào)的感知,來了解音樂屬性。音樂感覺越豐富,越具體,對音樂的理解就越深刻,越準確,能更好的從整體上把握音樂。當我們欣賞一場音樂會時,歌聲作用于我們的感覺器官,舞臺表演、形象等作用于我們的視覺器官,通過綜合的感官體驗與感覺,我們可以感受到聲樂演唱時的不同屬性,還能感受到在條件的刺激下,心理產(chǎn)生的反應使體內(nèi)發(fā)生的變化。在我們學習聲樂時,尤其是在發(fā)聲訓練時,老師會找感覺,這種感覺是我們自身擁有的與他人所不同的,是與自身的經(jīng)歷和感情密切相關的,對作品的獨特的心理體驗。
意識是特殊的人腦機能,可以分為“有意識”和“無意識”兩種。演唱者在演唱作品時,大腦對聲音存在一定的控制,這是一種有意識的行為,例如,在對演唱歌曲的處理方面,歌曲的速度、音色變化、情感表達、強弱對比等,這些屬于有意識的,因而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但與此同時,由于長期的發(fā)聲訓練,頭腦中潛移默化留下的發(fā)聲方法在聲樂演唱中則是一種無意識的體現(xiàn)。例如,在聲樂演唱時,出于人們內(nèi)心對“高音”的恐懼,一到高音時就會提前出現(xiàn)緊張的心理狀態(tài),導致達不到預期的演唱效果。甚至不如演唱一首陌生歌曲,不知道會有高音進行演唱,反而效果更好,能用比較平和的心態(tài)來自然而然的演唱出來。而當演唱者知道實際音高的時候,她還是會唱不好,這也說明,人的無意識在一定條件下也支配著我們的活動。
想象,是人對頭腦中已經(jīng)存在的客觀事物表象進行創(chuàng)造性改造,并加工出新形象的過程。聲樂演唱中的想象是演唱者對音樂感性認識性想象基礎上,對音樂進行拼接和再創(chuàng)造而形成的新的形象的一種心理過程。當演唱者接收到一首作品的相關信息時,大腦就開始對該作品產(chǎn)生了一定的概念和想象。在音樂活動中,要想讓音樂更有靈魂,就一定要有音樂想象。演唱者的想象隨著對音樂情感的抒發(fā)而產(chǎn)生,并且能夠跟隨音樂產(chǎn)生聽覺形象與視覺形象的相互轉換。因此,音樂想象在音樂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情緒是一種活動過后的心理體驗,而情感是情緒的外在表現(xiàn)。聲樂演唱是演唱者內(nèi)心情緒和情感的一種表達方式,也就是說聲樂演唱是情緒和情感的藝術。在聲樂的學習過程中,當我們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面對固定的人(如老師、家長)或當我們習慣在某個地點演唱時(如平時上課的地點等),我們會覺得放松,演唱時聲音自如,情緒也十分飽滿,會以自己最好最舒服的狀態(tài)來演唱,不會有太多的想法。可當這種客觀環(huán)境改變時,我們的情緒就會隨之改變,心理就會逐漸產(chǎn)生某種壓力,演唱時不能發(fā)揮平時正常的水平,造成心理壓力過大,導致演唱也成為困難,容易使演唱者對自己失去自信心,失去歌唱的興趣。因此,在聲樂演唱中,要學會積極調(diào)動自己正面的情緒,正確的培養(yǎng)自己的歌唱興趣,不要因為環(huán)境等客觀條件的改變,輕易影響自己積極向上的情緒,形成沒必要的心理壓力,而影響自己的發(fā)揮。
所謂能力,“是指人在高效率完成某項活動時所必須具備的心理綜合特征。”在聲樂演唱過程中,個人對作品的音樂表現(xiàn)力、樂感、節(jié)奏等方面表現(xiàn)十分良好,我們就可以認定他具有一定的音樂綜合能力。每一個聲樂演唱者對于歌曲的完成和詮釋,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對其綜合能力的一種體現(xiàn)。當我們在選擇歌曲時,應選擇與自己現(xiàn)在能力水平相匹配的。如果我們目前的水平比較差,就不應該選擇難度很大的歌曲,這不僅在完成上存在一定難度,也在歌曲的理解上并不會那么到位。因此,我們在選擇歌曲時,應該選擇與自身能力水平相適宜的,不要只片面的追求歌曲的難度,最重要的是要考慮自己到底是否具備這樣的水平。
總而言之,聲樂演唱是一門學科,更是心情的藝術,通過利用聲音的美妙和技巧來展現(xiàn)內(nèi)心情感和思想內(nèi)涵的一項活動。當演唱技巧與心理因素的充分配合時,才能夠在聲樂演唱中發(fā)揮出自己的水平,甚至超常發(fā)揮。最普遍的現(xiàn)象是練習演唱時的心理與真正演唱時的心理之間存有一定的差異性,即演唱時,內(nèi)心狀態(tài)的起伏較大,無法獲取練習時的最佳表現(xiàn),導致最終演唱的失敗。這樣一來,我們?nèi)菀自谘莩獣r產(chǎn)生消極和抵觸情緒,使自身心理極大程度地受挫,最終影響歌曲的順利完成。因此,聲樂演唱者在聲樂學習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心理因素的全方面培養(yǎng),以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演唱者,演唱優(yōu)秀的作品。
[1]孫丹.聲樂教學中歌唱心理因素的調(diào)控與研究 [D].東北師范大學,2007.
[2]張凱.音樂心理[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劉懿瑩(1984-),女,吉林四平人,碩士研究生,吉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聲樂,教師,講師,研究方向:聲樂演唱。
J616-4;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