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宏宇 天津海濱人民醫(yī)院?。ㄌ旖颉?00457)
腹腔鏡技術在腹部外科急癥診治中的應用進展
白宏宇天津海濱人民醫(yī)院(天津300457)
急腹癥是外科中比較多見的一種疾病,具有起病較急、發(fā)展迅速以及病情危急等臨床特點,如在發(fā)病初期可得到明確的診斷以及有效的治療,一般來說,則可取到較好的恢復效果,使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得到有效的降低,隨著醫(yī)療技術的進步,腹腔鏡技術也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從而其使其傳統(tǒng)的手術發(fā)生了實質(zhì)的改變,由開腹轉(zhuǎn)化為腹腔鏡手術,為患者提供安全以及方便、快捷的治療。
腹腔鏡腹部外科急癥診治應用進展
闌尾炎、膽結(jié)石、腹部外傷、胰腺炎均為臨床上常見的腹部外科疾病[1],腹部持續(xù)性的劇烈疼痛為患者最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在臨床上一般采取CT、B超等檢查方式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在其病情確診后再采取開腹手術對患者進行治療,然而常規(guī)的診斷,在檢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誤診以及漏診等不良現(xiàn)象,從而使患者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對其臨床的治療以及后續(xù)的恢復均有著不利的影響。當然剖腹探查有著較高的準確率,可對其病灶進行準確的觀察,但該種方式的創(chuàng)傷較大,且術后恢復緩慢,也存在著明顯的缺陷。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一種新型的微創(chuàng)技術已經(jīng)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并在腹部外科手術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與此同時該種技術還可對其傳統(tǒng)影像學的缺陷進行彌補,為其微創(chuàng)手術的應用以及發(fā)展提供給相應的依據(jù),本次實驗則對其腹腔鏡技術在腹部外科急癥診治中的應用進展進行列舉與分析,現(xiàn)將具體的報告如下呈現(xiàn)。
1.1腹腔技術在腹腔出血與急腹癥的診斷
在臨床上,腹腔出血、腹腔感染、臟器穿孔等剖腹指標以及臨床表現(xiàn)比較明顯的病癥在臨床上一般均采取開腹探查進行診斷[2],然而對于癥狀不明顯的病癥一般均應用CT、B超進行檢查,但以上方式并不能為治療提供明確的依據(jù),主治醫(yī)師是不敢貿(mào)然進行剖腹探查,如貿(mào)然進行探查可對其患者的痛苦得到增加。在該種情況下則可采取腹腔鏡技術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檢查,該種方式不僅可對患者出血范圍進行準確的判斷,還可對其出血原因、出血速度以及出血量進行有效的診斷,對其病情的診斷以及治療方案的確定均有著積極的意義。
1.2腹腔技術在腹腔出血與急腹癥的治療
圈套結(jié)扎、微波照射與高頻電凝以及鉗夾止血、縫扎止血均為臨床上比較常見的腹腔鏡治療技術,在具體的治療過程中需根據(jù)患者的具體表現(xiàn)、出血位置以及臨床體征為其提供針對性的治療,(1)肝臟受損,對于受傷面積較小、邊緣撕裂以及無出血現(xiàn)象的患者僅需將其邊緣的積血吸除干凈,并對其周邊的滲血創(chuàng)面進行電凝,最后將其引流管進行安放[3]。對于受傷面積較大的患者,組需對其撕裂的位置進行修補,如修補后其病情仍未得到有效得控制,則需進行相應的開腹手術。(2)脾臟受損:首先對其脾臟進行相應的修補,修補無效的患者,則需對其脾臟進行切除。(3)大網(wǎng)膜出血:采取鈦夾對其出血位置進行夾閉,還可采取縫扎操作,對于其主干血管損傷的患者,則需對其視腸位置的血運狀況進行密切的分析,再根據(jù)其具體的狀況對其腸切除吻合術的實施與否進行判斷[4]。(4)胃穿孔:對其穿孔位置進行相應的修補術,在情況特殊時,還需采取超聲刀對其胃結(jié)構(gòu)韌帶進行劃開[5],對其胃后壁的具體情況進行觀察,在切開血管前,需采取鈦夾將其夾閉,也可采取超聲刀進行止血。(5)小腸(結(jié)腸)損傷:對于可觀察的受損位置,采取相應的修補術以及切除吻合術進行治療,對于無出血趨勢的血腫,則不需進行特殊的處理。腰部刺傷的患者則需將其后腹膜切開,對其具體的情況進行觀察。(6)宮外孕出血: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對其采取相應的腹腔鏡切除術以及卵巢切除術進行治療,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腹腔鏡技術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到目前為止腹腔鏡技術仍然不能對其剖腹探查進行完全的替代,因此,在腹腔鏡診斷無法判斷病情時,還需對患者進行相應的開腹手術。
1.3腹腔技術在在膽道疾病的應用
膽囊切除是臨床上比較多見的一種手術方式,腹腔鏡技術也在該種手術上得到了有效的應用,具相關文獻報道,其腹腔鏡切除率已達到了整體手術的90%,到目前為止其手術的方式已得到了相應的改進,將其免鈦夾兩套管應用到具體的手術中[6],可有效防止其腹壁的損傷,對其術后并發(fā)癥的降低也有著積極的意義。
1.4腹腔技術在在胰腺外科疾病的應用
腫瘤引流術以及胰腺切除術已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該種方式可明顯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使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住院時間以及復發(fā)率得到有效的降低,可對其后續(xù)的恢復也有著積極的意義。另外采取腹腔鏡技術對其病情進行診斷,可對其腫大的淋巴結(jié)以及轉(zhuǎn)移的結(jié)節(jié)進行準確的發(fā)現(xiàn)[7],對其開腹探查的避免以及患者痛苦的減輕均有著積極的意義。
隨著醫(yī)療技術的進步,腹腔鏡技術的發(fā)展也在其他領域得到了相應的應用,比如骨科以及胸外科等相關領域,常規(guī)的腹腔鏡手術應用4孔法進行治療,新型的手術則采取SILS進行操作[8],該種方式的創(chuàng)傷更小,更加美觀,可為患者提供更加舒適與安全的治療。到目前為止,已有機器人技術應用于腹腔鏡手術中,該種技術有著明顯的定位優(yōu)勢,與此同時在其縫合以及儀器的安置中也有著明顯的優(yōu)勢,就目前來說,機器人技術也在子宮切除以及前列腺切除中順利的操作,后續(xù)還會更多的應用于各項領域之中。該項技術盡管為微創(chuàng)手術,但仍然會發(fā)現(xiàn)一定的損傷,比如說皮下氣腫、血管損傷等,因此還需對其技術進行進一步的改進,為患者提供更佳優(yōu)質(zhì)的治療[9]。
綜上所述,腹腔鏡技術在腹部外科急癥診治中有著較好的效果,可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診斷,使其漏診以及誤診等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降到最低,與此同時該種方式的創(chuàng)傷較小,可明顯降低患者的疼痛感與術中出血量,對其臨床療效的提高以及術后的恢復以及疤痕的淡化均有著積極的意義,對其生活質(zhì)量以及預后質(zhì)量的提高均有著積極的意義,值得推廣。
[1] 許建平,范德標,徐偉,等.腹腔鏡技術在外科急腹癥診治中的應用:附219例報告[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07,16(6):602-604.
[2] 梁霄,蔡秀軍.腹腔鏡技術在膽囊癌診治中的應用進展[J].浙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4,43(6):706-710.
[3] 崔猛勝,何招才,高玉娟,等.腹腔鏡技術在老年急腹癥患者診治中的應用[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3,32(8):878-879.
[4] 蔡銓寧,鄒衍泰,張國偉,等.腹腔鏡技術診治閉合性腹部創(chuàng)傷39例臨床分析[J].第一軍醫(yī)大學學報,2003,23(9):979-980.
[5] 李索林,劉琳,楊曉鋒,等.腹腔鏡技術診治小兒腹股溝斜疝的現(xiàn)狀與評價[J].中華小兒外科雜志,2014,35(6):406-409.
[6] 佀福建,樊詳玲.陰道注水腹腔鏡技術用于不孕癥診治118例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1,19(3):175-177.
[7] 胡斌,鄧劍,趙葉平,等.腹腔鏡技術在急腹癥診治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13,20(1):85-87.
[8]Ferron M,Panis Y. 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colonic surgery.[J].Colorectal disease: the offcial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Coloproctolog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2011,9(10):145-146.
[9] 黨星波,杜工亮,管來順,等.腹腔鏡技術在腹部外科急癥診治中的應用及進展[J].臨床誤診誤治,2014,27(12):112-116.
1006-6586(2016)03-0095-02
R656.1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