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春(南通理工學院,江蘇 南通 226002)
論音樂教育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王志春
(南通理工學院,江蘇 南通 226002)
音樂教育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筆者結合所在單位—南通理工學院的校園文化氛圍和多年音樂教育教學經(jīng)驗,對高校為什么要加強音樂教育以及音樂教育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進行闡述。
音樂教育;校園文化建設
南通理工學院是經(jīng)國家教育部批準建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南通理工學院非常注重校園文化建設。學校在《十三·五發(fā)展規(guī)劃》中,把校園文化建設納入了總體規(guī)劃。
南通理工學院延續(xù)了10多年的校園春晚,凝聚了全校師生的正能量,鼓舞著教職員工的工作熱情,調(diào)動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今已成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教材”,對培養(yǎng)高素質(zhì)的應用型合格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學校舉辦的藝術節(jié)、合唱節(jié)、五四歌詠比賽、元旦晚會、迎新晚會、新春晚會等一場場精彩的活動,無不余音繞梁,對學生了解歷史,面向未來,具有深遠意義。
一所有文化底蘊的好的高校一定要有自己獨有的校園文化,這種獨有的校園文化是學校精神的體現(xiàn)。南通理工學院“厚德強能,知行精進”的校訓,是生活在通理工的紫瑯人在學校發(fā)展歷程中共同拼搏、努力而形成的獨有的價值觀念,是學校外在物質(zhì)和內(nèi)在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
教育部、共青團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見》指出:“高等學校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對于推進高等教育改革發(fā)展、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zh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边@說明努力建設體現(xiàn)時代特征和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對于高校的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對于學校的內(nèi)涵建設、跨越發(fā)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當今社會需求的是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zhì)人才。大學的功能也從原有的以單獨知識和技能傳授為主轉(zhuǎn)變?yōu)閷I(yè)教育和文化教育、素質(zhì)教育并重的多元化教育。一所大學的格調(diào)、品味和學校的校園文化不無關系。先進的、正能量的、高品位的校園文化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并影響著學生的成長乃至一生。同時,這種校園文化經(jīng)過積淀和凝練成為學校的內(nèi)在精神,潛移默化地引領著學校的運行和發(fā)展。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替代。
筆者大學期間曾代表學校參加“江蘇省大學生藝術節(jié)”,帶隊的校團委老師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所學校假如沒有音樂教育,就像一個人沒有眼睛,是殘缺的?!边@充分說明“藝術是塑造完美人生的基石,沒有藝術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如果把學校比喻為人,那么藝術教育就是人的兩只眼睛,它是心靈的窗戶,通過眼睛能看出學校的文化底蘊和辦學實力。音樂教育是最直接表達的藝術形式,具有廣泛性和群眾性,容易被大學生所接受。它可以培養(yǎng)學生具有高雅的氣質(zhì)、高尚的情操、健康的心態(tài)和完整的人格。同時還對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審美能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據(jù)統(tǒng)計,世界上有百分之七十有杰出貢獻的人物都接受過良好的音樂教育。音樂教育不僅能使人陶冶情操,培養(yǎng)審美能力,同時還能激發(fā)人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從而獲得創(chuàng)造性的靈感。愛因斯坦不僅是一位著名的科學家,同時還是一位著名的鋼琴手和小提琴手。愛因斯坦在研究狹義相對論時,就是在演奏小提琴過程中突現(xiàn)靈感,用兩周時間完成了狹義相對論。愛因斯坦曾說“如果沒有早年的音樂教育,無論在哪一方面我都將一事無成?!彼踔琳J為:“藝術使他從物理那里獲得更多的東西。”愛因斯坦的科學成就,何嘗不是在“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樂曲聲中的靈感體現(xiàn)。
像愛因斯坦一樣,科學史上還有許多科學家如愛迪生、玻爾、普朗克等都是音樂愛好音樂。這并非偶然,因為音樂給人們的內(nèi)心世界帶來其他學科所沒有的精神感悟。
(一)創(chuàng)設濃郁音樂氛圍,奠定充滿生機活力的校園文化
音樂教育既是審美教育的重要途徑,又是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教育在大學生的成長和學習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創(chuàng)設濃郁的音樂氛圍,可以潛移默化地陶冶學生的情操。每天清晨,校園廣播播放一些優(yōu)美的世界名曲,讓學生們踩著音樂的節(jié)奏漫步在美麗的校園,帶著愉悅的心情,開始一天美好的生活和學習。用餐時間,學生食堂、教工餐廳彌漫著悠揚的輕音樂,舒緩一下學生和教職員工緊張的情緒。放學后,校園廣播播放一些進步的、思想性和藝術性融為一體的健康校園歌曲,讓學生的心靈從緊張煩躁的學習中解脫出來,獲得平靜。
(二)加強音樂課程教學,提升學生音樂素養(yǎng)
筆者做過關于學生喜愛音樂程度的調(diào)查,其中有83%的學生非常喜愛音樂。音樂作為大學生最喜愛的藝術形式,加強音樂課程教學至關重要。課堂教學是音樂教育的主渠道。課堂教學中,音樂教師要注意教學方法,拋棄原有“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多讓學生參與,多舉例講解、分析。比如講解“如何欣賞音樂?”“人聲的分類”“聲樂演唱形式”等專業(yè)基礎知識時,可以通過欣賞、分析《黃河大合唱》進行講解。學生自主查找相關資料,分組討論,了解《黃河大合唱》中的獨唱、對唱、合唱、齊唱,了解男高音、男中音、女高音等演唱聲部,可以通過欣賞作品,講解人民音樂家冼星海及其冼星海創(chuàng)作《黃河大合唱》的動機,更好的了解作品,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對作品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音樂是一種抒情藝術,《毛詩序》稱“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不足故歌詠之?!币魳穪碓从谏?,是詞、曲作家對生活的真實寫照,對情感的自然表達。音樂藝術用自身特有的魔力作用于人的情感,引起聯(lián)想、共鳴,以潛移默化的方式使學生接受道德情操、精神品質(zhì)的熏陶滲透。
(三)創(chuàng)建豐富多彩的音樂教育活動,美化校園文化。
大學校園里,開展豐富多彩的音樂教育活動,有利于美化校園文化。高校可將音樂教育活動納入學生學習學分體制,開設合唱、舞蹈、樂團等相關課外活動供學生選擇,聘請有教學經(jīng)驗的專業(yè)教師任教,從而修得學分。
南通理工學院校園文化氛圍濃厚,學校經(jīng)常開展多種形式的音樂活動,如藝術節(jié)、革命歌曲比賽、校園十佳歌手、五四合唱比賽、迎新晚會、元旦晚會、迎春晚會、音樂講座等等。南通理工學院為了進一步扎實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學校于2016年5月25日發(fā)文《關于深入開展文明校園創(chuàng)建活動的實施意見》。意見指出:“為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的宣傳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提高全體師生文明素養(yǎng),提升校園文明層次,營造優(yōu)美育人環(huán)境,扎實推進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結合學校實際,特制定此意見?!睘榱藢Α秾嵤┮庖姟返嫩`行和落實,學校先后成立了南通理工學院“教職工合唱團”、“教職工藝術團”和“學生藝術團”。南通理工學院教職工合唱團曾參加由南通市教育局、市教育工會主辦的南通市教育系統(tǒng)慶祝建國65周年暨第三十個教師節(jié)教職工大合唱比賽。教職工合唱團充分利用空閑時間,勤學苦練,全力拼搏,不斷提升,最終以優(yōu)美的旋律、靚麗的風彩、專業(yè)的指揮、飽滿的精神風貌征服了現(xiàn)場評委和觀眾,拿下了大中專院校組的金獎。2015年9月24日,中國聲樂學會南通教育基地落戶南通理工學院。學校聘請中國聲樂學會常務副會長、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王寶璋先生為客座教授,邀請王教授定期不定期來我校講學。
南通理工學院成立了多種形式的學生音樂團體,如大學生藝術團,合唱團等?;谝陨蠄F體,我們還需不斷加強音樂學生的挖掘,音樂教育的投入,還可以組建學生電子樂隊、民樂團等眾多音樂組織,通過比賽或演出的形式,讓南通理工學院的歌聲走向省、市大舞臺,讓南通理工學院的琴聲灑向大江南北。學校歌聲不斷,琴聲悠揚。
如果一所大學的音樂教育豐富多彩,這所學校必將充滿著無限的生機與活力,它的校園文化氛圍注定是活躍的、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學校里的教職員工和學生必定是積極的、向上的、樂觀的、努力的、拼搏的,反之亦然。因此,欣欣向榮、蓬勃向上,有內(nèi)涵的校園文化離不開音樂教育的有力貢獻。加強音樂教育,增強校園文化建設,有助于推進學??缭桨l(fā)展。
[1]李嵐清.音樂筆談[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2-45.
[2]范曉峰.聲樂美學導論[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92.
[3]高鐵.音樂欣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
王志春(1979-),男,江蘇南通人,南通理工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