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莉
(西北民族大學,甘肅 蘭州 730030)
西北地區(qū)六盤山花兒音樂美學分析
崔 莉
(西北民族大學,甘肅 蘭州 730030)
六盤山地區(qū)地處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西南部、甘肅省東部,是一個融合多民族文化、溝通北方與中原的重要區(qū)域。“六盤山花兒”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作為西北地區(qū)勞動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共同享用的一種精神、文化生活,在這一地區(qū)廣泛地傳唱著。本文從語言、內容與旋律的角度,對西北地區(qū)六盤山花兒音樂美學進行了分析。
西北地區(qū);六盤山花兒;音樂美學
花兒,俗稱“山曲”“野曲”,是在野外演唱的一種高腔山歌。它是由西北地區(qū)眾多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一種獨特藝術形式。作為山歌出現(xiàn)的六盤山花兒受到北自內蒙爬山調、東自陜西信天游等山歌以及當?shù)氐囊恍┟窀栊≌{的影響,使得六盤山花兒漸漸地方化,既有傳統(tǒng)山歌的某些特征,又有獨特的美學色彩。
音樂藝術的最突出的特征是語言與音樂的高度結合,這也是與其他藝術門類的最大區(qū)別。歌唱中的語言來自詞作者吸取生活中典型材料創(chuàng)作出來的文學語言,它是借助詩歌凝練簡明的手法,對事物進行的描繪和敘述。語言的音調與韻律是構成音樂節(jié)奏、旋律、調式等因素的重要部分。這一特點在一些具有地域性的、民族特色明顯的民歌上表現(xiàn)得更為突出,甚至可以將其看作是對該民族語言或地方方言進行的藝術化改變。
語言音調的變化可大致分兩類:語調與聲調。語調指的是在語音的層面上整句話所具有的抑揚頓挫的表現(xiàn);聲調指的是在音節(jié)的層面上某些語言所固有的且具有區(qū)分語義的聲音的高低、升降的變化。句調是語調的主干,主要用來區(qū)分不同句子所具有的含義。它具有不同的變化形式,且貫穿在整個句子中,尤其在句子末尾表現(xiàn)明顯。
在地方民間文化中,語言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元素,且以其特有的語調與聲調彰顯著該地區(qū)該民族所具有的文化特色。六盤山花兒是用漢語方言來演唱的。方言的使用是六盤山花兒區(qū)別于其他民歌的一個重要特征。所以,六盤山花兒的演唱常常會受到當?shù)卣Z言的聲調、音調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從而形成獨具地域特色的演唱風格。
方言是花兒的母體。傳統(tǒng)意義上的花兒音樂主要是用當?shù)氐姆窖酝琳Z演唱的,這也正是它所吸引人的地方。通過地方方言能夠體會到當?shù)孛褡宓奈幕厣?,體會到特定的文化內涵,而且還能形象地表達出某些富有地方特色的事物。[1]六盤山花兒通過精煉準確、音韻和諧、形象生動和富有感情色彩的鄉(xiāng)音俗語,以及鮮明的地方和民族特色創(chuàng)造美的意境,將六盤山地區(qū)人民的生產生活和思想情感完美地表現(xiàn)了出來。六盤山花兒用鮮明的節(jié)奏、和諧的音韻、特色的語言,彰顯了勞動人民質樸的情感和對美的理解與追求,收到了理想的藝術效果。
六盤山花兒通過鄉(xiāng)音鄉(xiāng)調,用樸實的語言訴說著西北地區(qū)人民的日常生活,用白描的手法不加修飾地描寫出了西北地區(qū)人民勞動生活的場景,用直白暢快的語言抒發(fā)著內心的情感,用簡潔明快的鄉(xiāng)音俗語真實再現(xiàn)了強烈的地方特色及民俗風情。在六盤山花兒音樂中,大部分歌詞內容都通過質樸、直白、大膽的語言,將青年男女之間熱烈的情愛、相思的苦楚和離別的哀傷等真摯、濃烈的情感外化出來。在六盤山花兒歌詞中,存在大量諸如“阿哥”“尕妹”“你我哈”“難辛”“心頭肉”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方言鄉(xiāng)音,這些語音語調不僅真實再現(xiàn)了當?shù)厝嗣竦纳a生活,還彰顯了當?shù)孛褡迦嗣竦纳盍曀缀途衩婷?。此外,在六盤山花兒歌詞中還存在著大量地方人民常用的諸如“者”“嘛”“哩”“哈”“兒”“呦”等襯詞,在具有地方特色俗語的基礎上組成了一曲曲優(yōu)美動聽的“花兒”,在對當?shù)厝嗣裆钋槿こ浞终宫F(xiàn)的基礎上,透露出了人們苦中作樂的人生樂趣。[2]總而言之,六盤山花兒以高亢僚亮、粗獷有力、悠長爽朗、言辭遒勁、氣勢浩瀚的語言風格,顯示出了一種獨具特色的民族美。
六盤山花兒音樂題材涉及的內容多種多言,與西北地區(qū)人民的生活密切相關,從人物到動物,從天上到地下,應有盡有,全方位的表現(xiàn)了西北地區(qū)的民族生活。
六盤山花兒的創(chuàng)作多為即興方式,當產生愛慕之情時要用花兒表達,當身受生活所迫時要用花兒宣泄,當思念家人、愛人時也要用花兒傳達……在六盤山花兒所表達的內容中,主要以演唱情歌為主,愛情己經(jīng)成為這一民歌永恒的主題,在對愛情的表達上感情真摯、內容豐富,感人肺腑。
(一)情愛的浪漫熱烈之美
六盤山花兒所展現(xiàn)的是勞動人民質樸的情感和對美的理解與追求。當青年男女產生愛意時,常常通過花兒進行傳達,將這股濃烈的愛通過花兒的曲調、歌詞表現(xiàn)出來,透過淳樸的愛,體現(xiàn)了愛情中最自然、最和諧的美。
六盤山花兒表達愛情的方式大膽熱烈,主要以男女對唱為主,直抒胸臆。六盤山花兒里,對心上人的直率、大膽的表白方式是很獨特和新穎的,借此也可以看到當?shù)厝嗣駥η閻鬯钟械囊环N比較開放、自由的文化觀念,這也是西北地區(qū)民歌所具有的最原始、最本真的表現(xiàn)。
例如,歌詞“河里的魚兒明似金,捕魚鷹,要吃個清泉的水哩;千思萬想的沒悔心,邀保人,一心兒要維個你哩?!边@首花兒用樸實真摯的語言,飽含深情的話語,講述了一個以捕魚為業(yè)的青年人,渴望一份真摯的愛情,渴望得到心上人的心,在深思熟慮后,決定找個保人成全他和心上人婚事的故事。
再如,歌詞“高墻院子里種白菜,要澆個清泉里的水哩:世上有錢的我不愛,只愛個勤勞的你哩?!边@首海原縣的花兒,反映了當?shù)卦诟邏υ豪锓N白菜的習俗。當?shù)厍趧诘娜擞们宄旱娜疂舶撞?,歌者從中領悟到了擇偶的道理,渴望找到一個勤勞的人相伴一生。
(二)離愁不幸的悲傷之美
人們常說“花兒”是苦“花兒”,是勞苦大眾發(fā)自肺腑的歌聲。在艱難的環(huán)境中,為了宣泄心中的苦痛,西北地區(qū)的人民常通過歌唱花兒來舒緩,希望從歌聲中獲得釋放,獲得一種生命的舒展。當人們面的自身苦痛的生活、不幸的命運、希望的破滅、封建階級的壓迫時,花兒就衍生了出來,以緩解這其中的矛盾沖突和苦痛。這種沉痛不僅表現(xiàn)在花兒反映時代悲劇性情緒和愛情悲劇性主題的思想內容上,還表現(xiàn)在花兒音樂哀怨、呻吟、悲槍、哭訴的悲劇性旋律中,深刻地展現(xiàn)了生活本身具有悲劇魅力的場景。
六盤山地區(qū)的男性作為家庭主要經(jīng)濟來源的提供者,經(jīng)常要為了生計外出打拼,離別時男女雙方產生的悲傷與痛楚?;骰▋焊璩鰜?。例如在固原地區(qū)流行的《眼淚花花兒把心淹下了》,歌詞:“走哩走哩越遠了,眼淚花兒漂滿了,眼淚的花兒把心淹(哈)了;走哩走哩越遠了,裕鏈里的鍋盔輕下了,心中的愁腸重(哈)了?!敝貜陀谩白吡ā边@個詞,表現(xiàn)戀人之間的不舍和生活的所迫,眼淚“滿了”,而鍋盔“輕了”,用一重一輕的對比,貼切形象的表現(xiàn)出了情人之間離別時的情意綿綿與依依不舍,生動感人,將離別的愁緒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
民族、宗教不同也是影響西北男女青年愛情的原因之一。回族在婚姻制度上,強調族內婚,在伊斯蘭信仰濃厚的六盤山地區(qū)更是倡導這一點。許多相愛的回漢年輕人在封建家長式的逼迫下最終沒有步入婚姻的殿堂。如歌詞:“涇陽的草帽十八轉,紅綢子系上的牡丹;阿哥是回回尕妹是漢,教門兒不通的可憐?!庇眉t絲綢裝飾的麥稈帽是當?shù)氐酿佡浖哑?。歌詞意思是回族少年和漢族少女是相愛的一對,但由于民族、信仰不同,兩人無法結合,反映了不能結合的悲傷之情。
沒有愛作基礎的婚姻終究只會換來不幸的結局。例如,歌詞:“濕麻柳編了個濕背斗,背土者墊了個圈兒。窮身子沒遇個好對頭,命苦著把老天爺怨了?!边@首花兒就描寫了出身貧困的女子出嫁后不幸的生活,前一句逼真地描寫出了這位女子婚后繁重勞動的情景,后一句則是女子對不幸生活的哀怨。
封建婚姻制度與青年男女追求純真自由愛情的矛盾,構成了追求真摯愛情這一理想不可能實現(xiàn)的悲劇性沖突,構成了苦難時代花兒的情緒邏輯。六盤山地區(qū)土地貧瘠、荒涼,花兒生長在這一環(huán)境下并在這一環(huán)境下傳承流變,這一過程本身就摻雜著悲劇的色彩,再加之六盤山花兒中以悲劇愛情為主的題材,以及帶有“哭腔”的旋律,使六盤山花兒蘊含著撕心裂肺的悲傷韻味,使聽者從內心深處感受著悲劇藝術所具有的強大魅力。
另外,在內容表達上,六盤山花兒采用賦、比喻、借代、用典、模擬、夸張和通感等修辭手法。這些修辭手法的運用,是六盤山地區(qū)的人民對日常生活的藝術化加工,是將自然生活通過有意識的改造形成的更高一層審美表現(xiàn)的必經(jīng)渠道。這充分體現(xiàn)了六盤山花兒是當?shù)厝嗣裰腔鄣慕Y晶,是基于本能的藝術化創(chuàng)造。
音樂之所以被人們所欣賞,是因為音樂能夠表達出一系列的情感,而這情感所具有的美能與人產生共鳴。而情感所具有的美主要依托于音樂的旋律表現(xiàn)出來,可以說,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是人們抒發(fā)情感的直接手段。
音樂所能吸引人的地方在于旋律。通過對旋律的把握,人們能夠對所聽音樂的內容、所蘊含的情感、所表達的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從而更進一步的了解所具有的音樂精神。一段優(yōu)美的旋律,不僅僅能夠全面地表現(xiàn)出歌曲所包含的情感內容,還能夠實現(xiàn)情感與藝術美的融合,使人們充分享受聽覺的盛宴。[3]
六盤山花兒雖曲目眾多,但旋律并非千篇一律,其旋律與人的各種感情巧妙結合并隨著感情線條的活動而活動。六盤山花兒的旋律起伏、跌宕、跳躍,變化較大,節(jié)奏自由而不松散,對藝術對象頗多輔助,自由延長音運用多而靈活自如。六盤山花兒的旋律美具有剛柔自由轉換、悲劇美和喜劇美相柔和、優(yōu)美和壯美兼?zhèn)涞乃囆g特征。六盤山花兒的旋律通過形式各樣的動與靜,在動靜結合中表達著歌唱者所抒發(fā)的情感,在情感的領悟中享受著音樂所具有的美。在表現(xiàn)環(huán)境上,六盤山花兒的旋律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流動的、作用于聽覺的“畫面”;在表現(xiàn)情感上,六盤山花兒的旋律確立了直接性的、愛憎分明的立場;在表現(xiàn)敘事上,六盤山花兒的旋律突出了主題,明確了方向。
六盤山花兒的音樂基礎是中古民族調式中的五聲調式,即“宮、商、角、徵、羽”,同我國其他民間音樂一樣對偏音“清角”“變宮”的運用比西洋音樂的少。從各類調式音級的不同表現(xiàn)來看,“宮”“角”“羽”三音不是樂曲的主干音,但具有積極活潑、生動形象的音樂形態(tài)。這三音能夠推動音樂曲調的發(fā)展,突出表現(xiàn)出樂曲所具有的情感色彩。
在六盤山花兒音樂中,“商”“徵”兩音使用頻繁,可謂絕對的支柱音和靈魂音。雖然這兩音是四度協(xié)和音程,但在情感的表現(xiàn)上形象準確,尤其是在表現(xiàn)悲傷苦痛的情感上。六盤山花兒對“商”“徵”兩音的頻繁使用,就仿佛受傷的人在反復撕裂自己的傷口,深刻而疼痛?!吧獭薄搬纭眱梢舻耐锨粫r值很長,似乎要將壓在心頭的苦累一并借助“徵”一音扔出去。
在六盤山花兒音樂的旋律中,使用了很多的下滑音。下滑音的使用在這里有三點作用。首先,使用下滑音能夠加強花兒音樂中語氣詞的情感表現(xiàn)。其次,當?shù)鼐用裨谌粘I钪芯统J褂孟禄?,與當?shù)卣Z言風俗相契合。最后,用下滑音能夠完美表現(xiàn)歌唱者內心的悲楚。
總而言之,六盤山花兒通過獨具特色的民族語言,粗獷熱烈的詞曲內容,起伏、跌宕的旋律線條,直接刺激著聽眾的聽覺神經(jīng),向聽眾傳導著西北地區(qū)民族炙熱的情感,使人產生或舒心快樂、或哀痛悲怨等情感,給人以獨具特色的審美享樂。
[1] 周亮.花兒的文學性與音樂性關系及傳承研究[D].蘭州大學,2010.
[2] 金永錚.論愛情“花兒”的美學特征及其文化價值[J].雞西大學學報,2011,01:113.
[3] 何永偉.論“花兒”音樂的美學特征[J].青海民族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06:40.
崔莉(1974-),女,甘肅蘭州人,西北民族大學講師,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民族器樂、民族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