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視點
7月4日下午,就網(wǎng)傳云南省昆明市武成小學一年級某教師,讓期末考試未達班級平均分96分的學生站上講臺向超過平均分的同學道歉,承認“拖后腿”一事。武成小學相關(guān)負責人回應(yīng),校方已調(diào)查核實,將對涉事教師進行嚴肅處理,限期整改。(7月5日未來網(wǎng))
點評:
如今,老師的評先、評優(yōu)、晉職、獎金、績效工資等一切都與分數(shù)、考試、排名掛鉤,為此,一些老師對考分差的孩子歧視漠視。恨鐵不成鋼,能不聞不聞、能不問不問。他們對學生無休無止的“鞭策”也自然成了家常便飯:紅校服、綠領(lǐng)巾、藍印章、三色作業(yè)本、冷熱教室……眾多文化考分差的孩子感受不到生活中實實在在的美好,得不到應(yīng)有的情感關(guān)懷和人格尊重,心理在煎熬中不自覺地扭曲。太多的校園冷暴力已成為我國教育健康發(fā)展的桎梏,已不知不覺成為導致青年學生出現(xiàn)心理危機的“元兇”。
老師讓低于平均分的小學生上講臺道歉,承認“拖后腿”,也是一種“教育冷暴力”,應(yīng)當引起教育部門的重視,對于這種行為要及時給予嚴肅處理。
銅川市耀州區(qū)1名公職人員和2名村委會干部在一家飯館就餐,在2013年到2014年間,便欠下2.6萬元,打了47張白條,飯店老板兩年要不回欠款。(7月6日央廣網(wǎng))
點評:
47張白條,2.6萬元,兩年來,這幾位涉事干部平均每頓飯都要花費500元以上,在鄉(xiāng)鎮(zhèn)基層,這可算是名副其實的“大餐”了。而這些動輒喝下成件好酒、席間高檔香煙伴桌的“老賴”,到了結(jié)賬買單時卻再無“豪氣”,幾經(jīng)催要均是推脫,悄然間便吃了兩年的“霸王餐”。
乍一看,幾人的“打白條”和拒不還款行為是個人誠信問題,可在誠信問題之外,這儼然也是基層干部的作風問題?!拔鹨詯盒《鵀橹鹨陨菩《粸椤?,吃吃喝喝、觥籌交錯,于公職人員可不是能肆意妄為的個人“小問題”,更是作風問題。
既是作風問題,便不應(yīng)只是“欠債還錢”那么簡單,其實類似頑疾在一些地方也以多種形式存在,歸根結(jié)底便是日常監(jiān)管和作風建設(shè)亟待加強。公款吃喝也好,奢靡浪費也罷,一旦有人思想上不屑一顧、作風不正,再加之日常監(jiān)督的疲軟,輕易間便形成了一種日?;摹傲晳T性違規(guī)”,不少人的作風壁壘何嘗不是被這樣漸漸摧毀,今日偷偷吃個公款盛宴、明日要些鄉(xiāng)間特產(chǎn),繼而財禮都敢收下,作風問題一轉(zhuǎn)眼便能衍化為貪腐問題。
吃喝“打白條”一類痼疾且就此剎住,切莫在誠信上丟了“面子”,還在作風上失了“里子”。
海鮮刺身、軒尼詩洋酒……兩年多前,在廣東省潮州市一間不公開經(jīng)營飲食業(yè)的煙酒商行,曾進行過一場六個人的隱秘聚餐,一共花去了9720元。最終,全部花費均以購買“副食品”“茶具”等名義虛開發(fā)票進行報銷。(7月1日新華網(wǎng))
點評:
陪吃陪喝陪唱歌,陪來陪去陪違紀,不知道兩年后,隨著請吃人潮州市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局長劉紹榮受到紀律審查,被“拔出蘿卜帶出泥”的幾名領(lǐng)導干部是怎樣的一種心情?是否為曾經(jīng)一時的“貪嘴”后悔莫及?或者作為陪吃的“配角”而倍感冤枉?
冤,真的冤。酒肉穿腸過,脂肪肚中坐,味蕾得了享受,五臟受了勞苦,仕途染了塵埃。在那一場高達9720元的聚餐中,他們只是“配角”,只是“陪客”。
要說冤,他們似乎也不冤。這“吃人嘴短、拿人手軟”的道理,身為領(lǐng)導干部的他們,應(yīng)該是一清二楚,然而,這幾位分明都是“揣著明白裝糊涂”,心照不宣、齊吃共喝。他們有沒有捫心自問,這一頓,花的是不是公家的錢?會給公款帶來多大損失?
其實,在反腐這場曠日持久的斗爭中,我們往往只聚焦在“主角”身上,忽略了很多“配角”在腐敗案件中的那些蠅營狗茍的勾當。他們或許不是拍板定論的那個,卻絕對是推波助瀾的那一堆。一朝事發(fā),配角們馬上充分表現(xiàn)出自己作為配角的自覺性,竭盡全力抹殺自己的存在感,躲在不起眼的角落里看主角“大放異彩”。而最后,這些“配角”們大多因為大錯不犯、小錯輕究、法不責眾等種種原因逃得小命,甚至還有人帶“病”提拔、榮升高位。
也許,做配角的,并非每一個都懷著“虎狼之心”,但是,卻必定有“知情不報”的嫌疑,所以,我們不妨給“配角”們多一點“特寫”,讓他們也同樣丑態(tài)畢露,殺殺大吃大喝的歪風邪氣。
北京市西北郊糧食倉庫開發(fā)辦公室原主任許繼仁,被控在本單位與城建公司合作建房過程中,僅支付6.9萬余元就買下價值共計101萬余元的兩套住房。此案歷經(jīng)判決生效后的申訴、最高法指令北京市高院再審以及發(fā)回重審,后一審認定許繼仁受賄只涉及一套房屋,金額為64萬余元,其刑期也由原來的13年改為11年。(7月4日《北京晨報》)
點評:
許繼仁所說的低價買房以及換房都是正常的市場行為,在法律和事實面前不攻自破。
市場行為起碼是在符合市場規(guī)律,尊重價值規(guī)律的前提下,買賣雙方自愿而平等的交換行為。俗話說“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越是身在敏感的位置,越是應(yīng)該注意自己的言行。
也許許繼仁并沒有利用手中的權(quán)力去直接影響什么或權(quán)力濫用,但是很明顯的是,他身處的崗位讓建筑商不得不“敬他三分”,這背后透露出來的權(quán)力濫用和搭乘權(quán)力“便車”的現(xiàn)象不容小覷。
權(quán)力“出軌”不能讓市場“背鍋”,對于身處特殊崗位的干部,就應(yīng)該對自己的言行慎之又慎,不能存在“占便宜”的思想。作為領(lǐng)導干部,遵紀守法應(yīng)是起碼的底線,不要抱著僥幸心理妄圖謀取私利,而搭了“權(quán)力便車”,否則只能是栽了跟頭、失了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