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價值哲學研究的新境界
        ——《從理論價值哲學到實踐價值哲學》評介與討論

        2016-02-02 00:51:08鄔焜
        哲學分析 2016年2期
        關鍵詞:效應主體價值

        鄔焜

        ?

        價值哲學研究的新境界
        ——《從理論價值哲學到實踐價值哲學》評介與討論

        鄔焜

        2006年,我國著名價值哲學家王玉樑先生出版了一本代表作:《2l世紀價值哲學:從自發(fā)到自覺》。①王玉樑:《2l世紀價值哲學:從自發(fā)到自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在該書中,王先生通過對一百多年來中外價值哲學發(fā)展軌跡的理性審視和解讀,揭示了當代西方價值哲學崇拜自發(fā)性的局限,提出了走出價值哲學研究困境的期盼——從自發(fā)到自覺。同時,在該書中王先生還區(qū)分和討論了理論價值哲學和實踐價值哲學,主張在價值哲學的研究中摒棄單極思維、貫徹全面徹底的關系思維。針對當年王先生的這本代表作,我曾發(fā)表了書評:《價值哲學的回顧與展望——〈2l世紀價值哲學:從自發(fā)到自覺〉評介與討論》。②鄔焜:《價值哲學的回顧與展望——〈2l世紀價值哲學:從自發(fā)到自覺〉評介與討論》,載《學術界》,2007年第4期。

        時隔7年,已是80歲高齡的王先生又推出了一本新作:《從理論價值哲學到實踐價值哲學》。③王玉樑:《從理論價值哲學到實踐價值哲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捧讀王先生的這本新力作,我們不禁由衷敬佩王先生老驥伏櫪、壯心不已,孜孜不倦地為發(fā)展價值哲學而努力研究的奉獻精神。細讀該書,我們欣喜地發(fā)現(xiàn),該書不僅深化了王先生當年提出的理論,還有諸多全新闡釋的方面,值得我們進一步學習和探討。

        一、理論價值哲學和實踐價值哲學

        上面提到的王玉樑先生的兩本著作的理論思路是一致的,只是兩本著作論述的

        王先生認為:“當今世界上,存在著兩種價值哲學,即理論價值哲學或經院價值哲學與實踐價值哲學。理論價值哲學是脫離實踐,單純從主體情感、興趣、欲望、需要或評價結果、主體心理出發(fā),或從直覺或直觀出發(fā)理解價值的價值哲學;實踐價值哲學則是從實踐、實踐結果出發(fā)理解價值的價值哲學?!雹偻跤駱牛骸?l世紀價值哲學:從自發(fā)到自覺》,“序”第1頁。

        王先生指出,一百多年來在西方價值哲學的發(fā)展中所形成的理論價值哲學有兩種形態(tài),一是主觀主義價值論(包括情感價值論、欲望價值論、滿足需要論、評價結果論、心靈賦予論),二是客觀主義價值論(包括直覺主義價值論和現(xiàn)象學價值論)。王先生寫道:“西方主觀主義價值論特別是情感主義對西方價值哲學的統(tǒng)治,使西方價值哲學陷入困境。西方主觀主義價值論特別是情感主義把價值視為情感、興趣、欲望、需要決定的東西,視為情感、態(tài)度的表達,視為純主觀偏好,否認價值的客觀性,使價值成為隨心所欲的東西,從根本上否定了價值理論的客觀基礎和科學性”,“而西方價值哲學中的客觀主義價值論,雖然堅持價值的客觀性,但由于其理論的機械僵化和獨斷論,不能解釋價值因人而異的現(xiàn)象,作為一個學派,終于走向消亡,退出歷史舞臺”。②同上書,第2-3頁。

        然而,在我看來,西方的所謂客觀主義的價值論并不是真正的客觀主義價值論,而只是主觀主義價值論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因為,無論是直覺主義的價值論,還是現(xiàn)象學的價值論,他們學說的根基都并未建立在客觀自然自身的價值的基礎之上。其所依據(jù)的直覺和現(xiàn)象學的直觀都仍然停留在人的主觀認識的世界。在這樣的學說中所言明的“客觀性”并不能和辯證唯物主義學說中所言明的物質世界的“客觀實在性”同日而語。

        對西方理論價值哲學的批判是為了彰顯實踐價值哲學。而在王先生看來,雖然多年來在我國價值哲學學術領域居于主導地位的是滿足需要論,但是,這樣的價值哲學是西方陳舊的主觀主義價值哲學在中國的表現(xiàn),它不是我國自己創(chuàng)造的價值哲學。而中國的價值哲學的真正特點和優(yōu)勢是實踐價值哲學。王先生寫道:“實踐價值哲學有三種形態(tài):一是原生態(tài)的或樸素的實踐價值哲學,即鄧小平的實踐價值哲學思想;二是大眾實踐價值哲學,即我國廣大干部群眾中流行的求真務實、真抓實干、講求實效的客觀效益論;三是學術形態(tài)的實踐價值哲學,即效應價值論或實踐效應論,亦即辯證唯物主義價值論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價值論?!雹偻跤駱牛骸稄睦碚搩r值哲學到實踐價值哲學》,第6頁。

        王玉樑先生對鄧小平的實踐價值觀情有獨鐘。他曾寫過一本學術專著:《鄧小平的價值觀》②王玉樑:《鄧小平的價值觀》,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對鄧小平的實踐價值哲學進行了詳盡研究。在這本新作中他又把鄧小平的實踐價值哲學思想當作是中國實踐價值哲學的典范。他寫道:“鄧小平的實踐價值哲學思想則堅持實事求是,從實踐、實踐結果出發(fā)理解價值,拿事實來說話?!雹弁跤駱牛骸稄睦碚搩r值哲學到實踐價值哲學》,“序”第3頁。鄧小平的實踐價值哲學思想“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tǒng)一,功利價值與真善美相統(tǒng)一,眼前價值與長遠價值相統(tǒng)一。他的這些思想是對西方理論價值哲學的全面超越”④同上書,第6-7頁。

        王玉樑先生把“實事求是”看作是實踐價值哲學的核心,把效應價值論看作是實踐價值哲學的學術形態(tài)。他寫道:“效應價值論堅持以實事求是思想為指導,堅持全面徹底的關系思維”,“實踐價值哲學就是馬克思主義的價值哲學。實踐價值哲學的生命力,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生命力,體現(xiàn)了實事求是的生命力”。⑤同上書,第7頁。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實事求是的精髓,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原則是王玉樑先生對西方理論價值哲學進行批判,對中國實踐價值哲學進行肯定的基本理論精神。

        二、理論哲學和實踐哲學

        王玉樑先生不僅揭示了理論價值哲學和實踐價值哲學的區(qū)別和對立,而且還把這種區(qū)別和對立放到人類哲學發(fā)展的整體脈絡和背景中來考察。

        王玉樑先生認為人類哲學的發(fā)展經歷了四個階段:古代本體論階段、近代認識論階段、現(xiàn)代實踐論階段和當代價值論階段。他強調說,由于前兩個階段的哲學主要解決的是世界是什么和怎樣認識世界的問題,所以,那時的哲學還僅僅是一種單純從理論出發(fā)去探討哲學問題的理論哲學或經院哲學。隨著近代社會向現(xiàn)代社會的轉型,隨著生產力和科技的發(fā)展,人們越來越不能滿足于單純解釋和認識世界,而更多地要求改造世界,這就導致了理論哲學向實踐哲學的轉向。王先生認為:“理論哲學是哲學發(fā)展的自發(fā)取向,實踐哲學是對理論哲學的揚棄,是哲學發(fā)展由自發(fā)走向自覺的更高的階段。從理論哲學發(fā)展到實踐哲學,是哲學發(fā)展的一次重大轉向。”①王玉樑:《從理論價值哲學到實踐價值哲學》,第2-3頁。

        王玉樑先生分別對理論哲學和實踐哲學的主要特點進行了概括。他寫道:“理論哲學的主要特點和局限:一、理論哲學是思辨哲學,是脫離實踐,單純從理論出發(fā)用理論方式解決哲學問題的哲學。二、理論哲學無法解決認識的真理性問題。三、理論哲學只是解釋世界,而不是改變世界,空談理論,脫離現(xiàn)實生活。四、理論哲學不能堅持邏輯一貫性,往往自相矛盾。”“實踐哲學的特點:一、從實踐出發(fā),用實踐的方式解決哲學問題,理論與實踐結合。二、在實踐中證明人的認識的客觀真理性問題,科學地解決了人的認識的客觀真理性問題。三、認為哲學不僅應解釋世界,更重要的在于訴諸革命實踐,改變世界。四、堅持邏輯一貫性。……實踐哲學是對理論哲學的揚棄和超越?!雹谕蠒?,第3頁。

        認真對比王玉樑先生所強調的理論哲學和實踐哲學的特點、理論價值哲學和實踐價值哲學的特點,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二者相互對應的一致性關系。正因為如此,王玉樑先生才把前者看作是后者的一般哲學基礎。由此看來,王先生對理論價值哲學和實踐價值哲學的區(qū)分和研究并不僅僅是針對價值哲學的,而且還是針對人類的一般哲學的,同樣,也是針對人類哲學和價值哲學的發(fā)展歷史的。由此,我們也可以真正體驗到王先生對價值哲學的研究,對價值哲學發(fā)展史的研究所具有的開闊視野和深厚的哲學和哲學史基礎。

        王先生對哲學史和價值哲學史的批判性思考,不僅給我們帶來了諸多方面的深刻啟迪,而且也向我們提出了值得深入探討的眾多問題。其中有兩個問題不僅值得重點考慮,而且也很難回避。一個是關于哲學轉向的問題,另一個是關于理論和實踐關系的問題。

        關于哲學的轉向,西方哲學界有一個兩次轉向論,即從本體論到認識論,再到語言學的兩次轉向。在這兩次轉向論之外,還有一些學者加入了現(xiàn)象學轉向、生存論轉向、價值論轉向、實踐論轉向、身體哲學轉向,等等。王玉樑先生只承認了其中的三次轉向,即從本體論到認識論,再到實踐論和價值論。然而,這些所謂的轉向論都并未給出哲學轉向的性質判定的一般標準,而僅僅以哲學研究關注的主要問題域的相應變化來論說哲學的轉向。

        其實,談論哲學的轉向首先要給出一個評判轉向性質的標準。最起碼可以區(qū)分出兩類不同的轉向,一個是哲學性質的根本轉向,另一個是哲學研究所關注的問題域的轉向。

        我曾經在相關論文中指出:“哲學理論的創(chuàng)新并不簡單在于其關注的問題領域或其涉及的學科范圍的轉換,而更在于其固有的基本領域中的相關論域、觀點、理論內容的推陳出新。在哲學研究中,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語言論、實踐論、價值論、生存論應當是統(tǒng)一的。迄今為止的所有哲學理論、所有哲學派別所闡釋的理論都是根植于其對一般存在領域范圍的理解以及其對人與對象關系的理解的基礎之上的。這一理解方式主要是圍繞物質和精神的關系、主體和客體的關系展開的。不同哲學理論、不同哲學派別的區(qū)別僅僅在于或將這兩種關系中的某些方面予以拒斥或懸置,或更強調這兩種關系中的對立項的某一方面的更為重要的主導性地位,某些較為極端化的理論則是把精神或主體中的某些活動要素和活動方式推崇到了絕對至上性的地位,因而呈現(xiàn)出絕對化、片面化和簡單性的特征。”①鄔焜:《哲學基本問題與哲學的根本轉向》,載《河北學刊》,2011年第4期。 鄔焜:《哲學的危機與哲學的信息轉向》,載《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1期。細究起來,王玉樑先生對理論哲學和理論價值哲學的批判正是針對西方傳統(tǒng)哲學中所固有的那種 “絕對化、片面化和簡單性”特征而發(fā)的。

        其實,要克服西方傳統(tǒng)哲學中所固有的這些局限,并不是簡單地把研究的方向和重點轉移到實踐或價值、生存或身體領域便可以解決。因為,實踐或價值、生存或身體的具體闡釋也應該有它的本體論和認識論的基礎。如果,哲學的本體論和認識論的基本范式未曾改變,那么,在此基礎上所展開的哲學的其他理論也將不可能有一個根本性的變革。這就是我所說的:“在哲學研究中,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語言論、實踐論、價值論、生存論應當是統(tǒng)一的”。

        在我看來,“哲學理論的范式是分有層次的。存在領域的分割方式是哲學的最高范式,因為,只有確定了存在的不同領域才能去研究各領域之間的關系。傳統(tǒng)哲學把物質和精神的關系確定為哲學基本問題的具體解讀方式,就是因為傳統(tǒng)哲學把存在分割為物質和精神兩大領域。如果哲學最高范式的基本信條沒有發(fā)生改變,那么,哲學就不可能發(fā)生根本性的轉向。正是在這一判據(jù)面前,我們說,由于未能在存在領域分割方式上發(fā)生變革,所以,迄今為止,人類哲學從未發(fā)生過根本性的轉向?!雹汆w焜:《哲學基本問題與哲學的根本轉向》,載《河北學刊》,2011年第4期。 鄔焜:《哲學的危機與哲學的信息轉向》,載《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1期。

        在理論和實踐的關系問題上,辯證哲學不應當采取一種相互割裂的態(tài)度。正如在物質和精神、主體和客體的關系上辯證哲學不應當采取一種相互割裂的態(tài)度一樣。如果說,傳統(tǒng)的西方哲學理論更多注重的是一般理論層面的研究的話,那么,馬克思主義哲學強調了應當關注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的方面是一種合理性的突破和超越。但是,由于在存在領域分割方式上并未引發(fā)根本性的變革,所以,這樣的突破和超越同樣未能真正打破傳統(tǒng)哲學的物質和精神、主體和客體的相互割裂的特征。雖然加入了實踐的橋梁可以對主體通達客體、客體作用于主體做出某種有中介的過渡和轉化的說明,但是,由于實踐本身并不可能成為構成一般世界的基本成分,所以,在物質和精神二元分割的世界圖景中,實踐不可能找到自己應有的存在論地位,這就是為什么,不同哲學家們對實踐性質的歸屬或者只從主體方面去理解,或者只從客體方面去理解,或者最多只能從主體和客體的二元融合中去理解的原因。

        理論和實踐本來就應當是統(tǒng)一的,理論和實踐的割裂反映的并不是人的現(xiàn)實世界的割裂,而只是人的哲學思維的割裂。在現(xiàn)實世界中,人們有什么樣的理論認識,就會相應地有什么樣的實踐行為。人的實踐活動總是建立在人的理性認識的基礎之上的,而人的理性認識又總是導向人的實踐行為。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所強調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這里的方法并不僅僅是認識世界的方法,而且也包括改造世界的方法。而在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方法又會反過來深化人自身的認識,又會改變人的世界觀。具體說來,實踐哲學和實踐價值哲學都會有它的理論哲學和理論價值哲學的基礎,這就是為什么實踐哲學和實踐價值哲學也會有不同的發(fā)展階段,也會有不同的學派的原因。在王玉樑先生的這本著作中就區(qū)分了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哲學、西方實用主義的實踐哲學,以及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種種實踐派哲學,同時還區(qū)分了對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哲學的性質所存在的各種歧義性的理解。這些不同的實踐哲學流派,這些不同的對實踐哲學的歧義性的理解并不能簡單從實踐層面得到解釋,其所具有的相應區(qū)別、差異,甚至對立,都只能從其所堅持的一般理論哲學的本體論和認識論的觀念中去尋求。

        王玉樑先生的相關觀點的深刻之處并不僅僅在于他區(qū)別了理論哲學和實踐哲學,也并不僅僅在于他區(qū)別了理論價值哲學和實踐價值哲學,更重要的是,他已經看到了理論和實踐的統(tǒng)一性,他所要反對的僅僅是那種脫離實踐的、空談理論的所謂理論哲學。他寫道:“正如理論哲學并不是完全否認實踐一樣,實踐哲學也不是忽視理論的作用。相反,實踐哲學高度重視理論的作用。它只反對理論脫離實踐的空談理論,要求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既反對脫離實際空談理論,又反對忽視理論指導的盲目實踐;既反對只重視理論不重視實踐的教條主義,又反對只重視實踐經驗不重視理論指導的經驗主義。實踐哲學不僅重視理論對實踐的指導,而且要求在實踐中檢驗與發(fā)展理論,用事實說話,使理論更加有生命力。”他還強調說: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哲學是理論上高度嚴謹?shù)恼軐W,邏輯上非常嚴密?!薄皩嵺`哲學既不是只空談理論而忽視實踐的哲學,也決不是只講實踐,而忽視理論的哲學?!雹偻跤駱牛骸稄睦碚搩r值哲學到實踐價值哲學》,第44頁。

        正因為理論能夠指導實踐,而實踐又能夠檢驗和發(fā)展理論,所以,相關理論的變革不僅能夠帶來人類哲學和科學理論的進步,而且同時也會引發(fā)人類實踐層面的進步和發(fā)展,同樣會帶來對人類實踐活動的全新解讀方式。在這里,哲學的發(fā)展同時具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是實踐的理論化,另一方面是理論的實踐化。第一個方面是人類的世界觀和認識方式的變革,第二個方面則是人類的改造世界的方式的變革。而真正意義上的不脫離理論的革命的實踐哲學必然會在理論的變革中發(fā)展自身。

        由于哲學理論的范式是分有層次的,所以,只有在哲學的最高范式的層面發(fā)生的變革才可能引發(fā)哲學的根本轉向。而這個哲學的最高范式便是存在領域的分割。由于傳統(tǒng)哲學在哲學的最高范式的層面始終未能發(fā)生改變,所以在當代信息哲學誕生之前,人類哲學的發(fā)展從來沒有發(fā)生過根本性的轉向。

        真正在哲學的最高范式層面引起了根本性變革的是當代信息哲學的興起。因為,正是信息哲學首先在存在領域的分割方式上把傳統(tǒng)哲學的“存在=物質+精神”的一般信條改變成了“存在=物質+信息”,并在信息活動高級形態(tài)的意義上重新解讀了精神和人的實踐活動的本質,所以,當代信息哲學的誕生導致了人類哲學的第一次根本性轉向。這一轉向所帶來的并不僅僅是哲學本體論和認識論的理論哲學層面的根本性變革,而且同時也是哲學的語言論、生存論、價值論、實踐論層面的根本性變革。在這里,哲學的這一根本轉向同樣具有理論哲學和實踐哲學的統(tǒng)一性根本變革的意義和價值。

        三、對“滿足主體需要論”價值觀的批判

        多年來,王玉樑先生對我國價值哲學領域占主導地位的“滿足主體需要論”的價值觀進行了比較系統(tǒng)的、全面的批判。在他的這本新著的第九章“我國價值哲學的重要成果及存在的問題”中,他又用整整一節(jié)的篇幅對滿足主體需要論產生的根源、理論的混亂和實質進行了批判性的討論。

        滿足主體需要論用“客體滿足主體的需要”來界定價值。這種價值觀在近30年來在我國價值哲學界占有主導性的地位,并且已成我國高校許多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教科書中的一種標準化的價值觀模式。王玉樑先生在對這一學說進行批判的時候就首先轉引了某本教科書的相關觀點:“如果一事物的屬性和性能能滿足主體需要,那么該事物對主體就具有正價值;如果一事物的屬性和性能妨礙主體需要的滿足,那么該事物對主體就具有負價值??腕w價值大小與它滿足主體需要的程度成正比?!雹偻跤駱牛骸稄睦碚搩r值哲學到實踐價值哲學》,第312頁。

        王玉樑先生對滿足主體需要論的批判主要強調了如下幾個方面:(1)滿足主體需要論是西方學者提出的主觀主義價值論觀點,其實質是快樂主義,這樣的價值觀學說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2)雖然我國持滿足主體需要論觀點的學者大多堅持價值的客觀性,但是,主體的需要并非都是客觀的,這就在理論上產生了自相矛盾的方面;(3)滿足主體需要論價值觀的觀點是以主體需要都是合理的為前提的,但是,主體的需要并非都是天然合理的;(4)滿足主體需要論的價值觀把使用價值混同于哲學價值,把哲學價值庸俗化;(5)只強調對主體的作用,忽視對客體的作用,實質上是唯主體論的單極思維。①王玉樑:《從理論價值哲學到實踐價值哲學》,第312-341頁。

        從總體上看,王玉樑先生的批判是深刻而合理的。然而,滿足主體需要論的價值觀的缺陷并不在于主體的需要是否合理,因為不合理的需要本身的滿足同樣是一種價值效應。滿足主體需要論的價值觀的根本缺陷主要有兩個:一是它的主觀主義價值論的特征,二是它的客體對主體作用的單極思維的特征。雖然,我國持這一觀點的學者與西方相關學者的觀點在承認需要的客觀性方面有所差異,但是,主體的需要確實并非都是客觀的,很多主體的需要都依賴于主觀性的價值評價、價值取向和價值理想的方面,正因為如此,國內有些學者干脆直接就把價值看成是價值評價或價值理想。

        另外,用滿足主體的需要來界定價值還存在一個無法解釋的難題,這就是,我們怎么樣來評判需要還是不需要?顯然,我們不能把客體對主體的所有現(xiàn)實的作用都歸入到“主體需要”的范圍,然而,客體對我們的作用卻并不會因為我們不需要而不發(fā)生,對于這一部分客觀作用的方面就很難用“滿足主體的需要”來解釋。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到滿足主體需要論所具有的主觀主義特征。針對“需要論”的理論缺陷我曾寫過一段話:“‘需要論’更強調了主體主動意向的方面。而事實上,主客體間的價值關系并非都是主體主動需要的,有些價值關系往往是主體不需要,或想盡量避免的。但是在現(xiàn)實的主客體關系中,不需要不等于不發(fā)生,想避免不等于能避免。如,客觀條件對個人或人類發(fā)展的限制,自然災害對個人或人類行為的懲罰等等,這也全然是一種價值關系??磥?,就是嚴格限定在客體對主體作用的這樣一個層面和角度上,價值問題也決不僅僅是只存在于主體主動意向的追求和選擇之中,而且還必然存在于主體無奈的被動接受或承受之中?!雹卩w焜:《一般價值哲學論綱——以自然本體的名義所闡釋的價值哲學》,載《人文雜志》,1997年第2期。其實,那些并不存在于主客體關系之中的關系,即那些并未進入我們的認識和實踐活動范圍的對象性關系,對我們的現(xiàn)實作用仍然會在無意識狀態(tài)下與我們發(fā)生價值關系,這不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也是無時無刻都在現(xiàn)實發(fā)生著的。

        看來,如果不突破客體對主體作用的單極思維的局限,如果不能把價值、價值評價和價值理想加以明晰的區(qū)分,那么,任何一種從主體單向度的層面所做出的相應規(guī)定的價值哲學都有必要重新予以檢討。

        四、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性質的討論

        近年來,關于馬克思主義哲學性質的爭論日益激烈化。其焦點集中于是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看作是辯證唯物主義哲學還是實踐唯物主義哲學。

        王玉樑先生雖然高揚了實踐哲學的旗幟,并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哲學的性質給以了充分的肯定,但是,他卻并不同意將馬克思主義哲學歸結為實踐唯物主義哲學。在王先生看來,由于實踐唯物主義這個提法容易產生多種歧義,所以,辯證唯物主義,或者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這樣的提法更能正確地揭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質。

        王先生寫道:“許多學者在使用實踐唯物主義指稱馬克思主義哲學時,主要將實踐唯物主義理解為實踐觀點是全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首要和基本的觀點,或將實踐唯物主義理解為實踐本體論,或認為實踐或實踐論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或者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超越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對立的超越哲學或實踐人本主義或實踐主義,等等。這些看法,實質上是實踐核心論觀點。所以實踐唯物主義這個提法,有多種含義,容易產生歧義。而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這個提法則有確定的含義,不會產生歧義。如果說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辯證唯物主義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也是實踐唯物主義,那么,這樣說的確有助于突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特點,有助于深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如果只講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實踐唯物主義,不提或排斥、或貶低辯證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或用實踐唯物主義取代辯證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必然會動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唯物主義基礎,為實踐首要論或實踐核心論開綠燈,必然導致混亂?!薄榜R克思主義哲學是新唯物主義,新唯物主義本身仍然是唯物主義,這是不言而喻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新唯物主義,而且是徹底的唯物主義。而上述種種實踐核心論的觀點,卻將實踐觀點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首要和基本的觀點或核心的觀點,置于唯物主義之上,這顯然背離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新唯物主義的本質。所以,實踐核心論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歪曲。實踐核心論是西方實用主義的實踐哲學的觀點。搞實踐核心論無法與實用主義哲學劃清界限,只能導致混亂。要真正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哲學,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新唯物主義的本質,必須克服實踐核心論的觀點?!雹偻跤駱牛骸稄睦碚搩r值哲學到實踐價值哲學》,第46-47頁。

        王玉樑先生的深刻之處還在于,他雖然高揚了實踐哲學和實踐價值哲學的旗幟,但是,他卻更為深刻地看到了一般哲學的世界觀層面的學說高于實踐觀的性質。他寫道:“不同哲學的實踐論以不同哲學觀作指導。實踐論從屬于哲學觀即世界觀,實踐論不可能是哲學的核心。馬克思主義哲學包括本體論、實踐論、歷史觀、認識論、價值論、方法論等。本體論,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來說就是物質本體論,即辯證唯物主義,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世界觀,其他各部分都受本體論的指導,受馬克思主義哲學世界觀指導,從而形成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體系。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整個體系中,本體論,即辯證唯物主義是基礎和核心。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觀是以物質本體論即辯證唯物主義為指導,也以唯物史觀為指導。實踐觀是從屬于本體論和歷史觀的,所以實踐論不是也不可能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把實踐論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就是把實踐論凌駕于本體論之上,就會使實踐論脫離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指導,脫離辯證唯物主義和唯物史觀的指導,這樣的實踐論或實踐觀就不會是科學的實踐論或實踐觀,實質上是宣揚實踐核心論,這樣的哲學也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新唯物主義?!雹谕蠒?,第67頁。

        雖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在不同的文獻中,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經典作家及其之后的闡釋者們曾經采用很多不同的說法來稱謂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特征和性質,其中包括 “實踐活動的唯物主義”、“實踐的唯物主義”、“實踐唯物主義”、“共產主義的唯物主義”、“新唯物主義”、“現(xiàn)代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但是,在這樣一些稱謂中也應該有一個層次高低的問題。

        “辯證唯物主義”是描述馬克思主義哲學性質的最高層次的提法,而其他的種種提法都還只是從某種特定的角度或層面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某些具體特征和性質的揭示。如果在總體概括的層面上,用其他的一些提法來取代“辯證唯物主義”這個提法顯然是以偏概全了。并且,所有其他的種種提法如果不加限定性的規(guī)范和解釋,都可能會存在種種歧義性的方面。如果這些提法不以“辯證唯物主義”為其具體解讀和闡釋的基礎,那么,所得出的相應的解釋便不可能是馬克思主義的,甚至是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相反的。

        一個基本的事實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某些當代闡釋者熱衷于把馬克思主義哲學歸結為實踐哲學或實踐唯物主義哲學,但是,由于他們脫離了辯證唯物主義的基礎,他們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觀點的闡釋便不再具有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性質。如,他們往往把實踐看作是世界存在的本體,對實踐做人本主義的解釋,把全部世界都僅僅看作是“可感性的存在”,并認為在人的可感性的世界之外的世界只能是“無”。由這樣的認識基點出發(fā)他們甚至把哲學上的物質概念也從“可感性”的意義上加以規(guī)定,并把實踐活動也完全歸結為“可感性的物質”。在這里,相關的闡釋不僅把實踐完全歸結為人的認識活動,而且把整個物質世界都歸結為了人的感性直觀的領域。在相關的解釋中存在著這樣一個邏輯:用人的主體性解釋實踐,再用實踐解釋物質,進而用這樣的方式解釋整個世界和宇宙。在這里,他們不是把實踐論建立在唯物論的基礎之上,而是相反,把唯物論建立在實踐論的基礎之上,而他們對實踐論的解釋又采取了主體性、人本化的單向度的規(guī)定。與其說這樣的哲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還不如說它更接近于當代西方意識哲學的現(xiàn)象學理論。

        有必要指出的是,在我國現(xiàn)有的相關權威性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教科書中就曾對“物質”范疇做出了這樣的定義:“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作家關于物質概念的基本思想是,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是對一切可以從感覺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質的抽象,因而它既包括一切可以從感覺上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以從感覺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動即實踐活動?!雹傩で爸骶帲骸恶R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上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第88-91頁。在這段話中,人的認識的“可感性”成了物質(客觀實在)本質規(guī)定的前提和基礎,而人的實踐活動也相應地在這個前提和基礎上被歸結成了物質(客觀實在)。表面看來,在這個定義中強調了實踐活動的物質性,但是,因為物質的本質是由人的認識的“可感性”所限定的,所以,在這里,對實踐活動的物質性的規(guī)定也只是在人的認識的“可感性”的尺度上被理解的。這樣的觀點根本不可能恰當?shù)亟沂緦嵺`活動的唯物論基礎,以及主體和客體、主觀和客觀相互作用之中介的辯證法基礎。另外,由此段話所可能推出的另一個觀點則仍然是站不住腳的,這一觀點便是:人類的感覺尚無法感知的那些自然事物則不一定是客觀實在的,如,暗物質(包括暗質量和暗能量)、不可視物質及其區(qū)域(如黑洞),以及人的感知能力尚未達到的自然世界的事物和層次。而在事實上,相比與宇宙事物的無限性的存在而言,人的可感性的世界的范圍、尺度和層次都是極為有限的,如果僅僅以這種人的有限的感性世界來取代全部宇宙事物的無限性的存在,那么,這樣的觀點便從根本上否定了自然的先在性和它的自在存在和運動的無限性。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到,那種把馬克思主義哲學歸結為實踐哲學的觀點,以及僅僅從人本主義、從人的主體性的層面來理解實踐,進而解釋物質,闡釋整個世界的存在的觀點離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距離有多遠。

        顯然,王玉樑先生已經深刻地看到了這一點。他寫道:實踐“既可以作客觀的解釋,也可以作主觀的解釋;這正如實踐標準既‘可以作主觀的解釋,也可以作客觀的解釋’①《列寧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05頁。一樣。所以,在哲學史上,有唯物主義的實踐觀,同樣也有唯心主義的實踐觀。實踐范疇的內涵、實踐觀的性質,取決于研究者的哲學觀和世界觀。實踐范疇對歷史觀、人生觀、價值觀有重要作用,但是實踐范疇本身是由一定的哲學觀和世界觀決定的。所以,實踐范疇在哲學體系中屬于中介層次的范疇,而不是哲學最高層次的范疇,也不是始發(fā)性范疇,因而它不是,也不可能是哲學的核心和出發(fā)點。不同的哲學對實踐范疇有不同的理解,不同哲學對實踐的理解并非都是正確的。不要以為把對象、感性、現(xiàn)實當做實踐去理解,就是把實踐作客觀的理解,絕不能把實踐的觀點凌駕于唯物主義的哲學觀之上?!雹谕跤駱牛骸稄睦碚搩r值哲學到實踐價值哲學》,第68-69頁。

        五、關于效應價值論的討論

        在我國價值哲學研究的工作者中,王玉樑先生是效應價值論的主要代表人物。多年來,他對西方主流價值哲學和我國主流價值哲學單純從主體情感、興趣、欲望、需要或評價結果、主體心理出發(fā)來規(guī)定價值本質的觀點和理論進行了多方面的批判,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了自己關于價值本質的看法,這就是他所說的“效應價值論或實踐效應價值論”。

        王先生認為:“價值是主客體相互作用的產物,是主客體相互作用產生的功能、功效和效應?!雹弁蠒?57頁。他雖然承認,主客體的相互作用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會同時產生主體客體化和客體主體化的兩個方面的效應,但是,他卻強調只有客體主體化才構成價值。所以,他特別強調說:“價值直接決定于客體主體化,而不是直接決定于主體客體化、主體本質力量對象化?!薄皟r值的本質是主客體相互作用中的客體主體化?!雹芡蠒?,第359頁。

        他對那種承認主體客體化也是價值的觀點明確地進行了批判。他寫道:“主體本質力量對象化,即主體客體化,其產物是對象化產品,即勞動產品,勞動產品是新的價值客體,而不是價值;只有當價值客體作用于主體,對主體產生一定的作用和影響,才產生價值。所以,認為價值的本質是主體客體化,是主體本質力量對象化,是把價值客體當作價值,是理論上的混亂?!彼€說:“認為價值的本質是主體本質力量對象化,實際上夸大了主體本質力量的作用,貶低了客體,貶低了自然界的作用。這是一種唯主體論的單極思維,是片面的。”①王玉樑:《從理論價值哲學到實踐價值哲學》,第359頁。

        在進一步的討論中,王玉樑先生還從八個方面論證了效應價值論或實踐效應價值論的理論優(yōu)勢:對西方理論價值哲學的重要突破;有力地保證了價值的客觀性;有力地堅持了邏輯一貫性;對西方機械客觀性的超越;克服了把哲學價值混同于使用價值、功利價值的局限;克服了西方價值哲學以個人為核心理解價值的局限;對當代世界主流價值哲學崇拜自發(fā)性的重大突破。②同上書,第363-368頁。

        應該說,王玉樑先生對效應價值論的闡釋比較起那種單純用主體的情感、需要來界定價值的理論確實獲得了極大的進步和突破。但是,王玉樑先生所闡釋的效應價值論的局限性仍然是十分明顯的。其一是只承認客體主體化是價值仍然沒有完全突破單極化思維的局限;其二是這樣的效應價值論還遠未達到徹底的效用價值論的程度,因為,這里的效應仍然被嚴格限定在以人為軸心的主客體相互作用的對人而言的效應的層面,這樣的解釋未能看到人對客體作用的效應,更未能看到自然物之間的自在相互作用的效應;其三是僅僅把價值看作是客體主體化的效應并未能真正保證價值的客觀性,在這里,價值仍然被局限在人的主體變化的層面;其四是僅僅把價值看作是客體主體化的效應也未能體現(xiàn)出邏輯一貫性的原則,因為,從邏輯嚴密性上來講,就是在王先生理解的尺度上,一旦承認了“價值是主客體相互作用的產物,是主客體相互作用產生的功能、功效和效應”,就應當邏輯地同時承認在這一相互作用中實現(xiàn)的雙重價值效應:主體的客體化和客體的主體化。另外,如果僅僅從“效應價值論”的可能規(guī)定性的層面來探討,理應推論出所有層面的相互作用的效應都是價值,這就很自然地也應當?shù)贸霭ㄒ话阕匀晃镏g或之內的相互作用的效應也是價值的結論。只有這樣,才能說我們的思維達到了邏輯一貫性的程度。

        由于存在上述諸多方面的局限性,所以,嚴格說來,王玉樑先生的效應價值論既不是主客體相互作用的效應價值論,更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具有普遍性品格的效應價值論,而只能是客體主體化的效應價值論。這樣我們便可以看到,王玉樑先生的效應價值論雖然克服了情感價值論和需要價值論的局限,但是卻并未完全超越主體性價值論,或說是人本主義的人道價值論的束縛。

        我們注意到,王玉樑先生曾經有過將他的這種客體主體化的效應價值論作更為一般化的拓展的嘗試,以便能夠使之達到一般意義上的效應價值論的普遍性。2007年,王先生曾發(fā)表了一篇題為《論價值與和諧》③王玉樑:《論價值與和諧》,載《光明日報》,2007年7月31日。的文章。文中寫道:“一般地說,價值是一事物對另一事物的效應。通常意義上的價值,是一事物對另一事物的積極效應。從主客體關系上看,廣義地說,價值是客體主體化,是客體對主體的效應;通常意義上的價值,是客體主體化,是客體對主體生存發(fā)展完善的積極效應,主要是對主體發(fā)展完善的積極效應,使主體特別是人類社會更美好?!憋@然,這里的“價值是一事物對另一事物的效應”的說法已經達到了具有普遍性品格的更為一般意義上的效應價值論,它不僅可以概括主客體相互作用中發(fā)生的雙向性效應,也可以概括自然物相互作用中發(fā)生的效應。可惜的是,在這本《從理論價值哲學到實踐價值哲學》的新著中王先生卻未能將這一觀點繼續(xù)闡發(fā),而是又回到了他之前的客體主體化、客體對主體作用的效應的單向度和人本主義色彩的規(guī)定。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明顯的退步。

        我們注意到,在書中王玉樑先生對西方環(huán)境倫理學中的自然價值論給予了關注,但遺憾的是,他并未能很好地吸收自然價值論中的合理因素對自己堅持的效應價值論理論進行拓展。雖然,西方環(huán)境倫理學,特別是美國環(huán)境倫理學家羅爾斯頓(Holmes Rolstom)的自然價值論仍然有諸多值得深入探討的方面,但是,其積極意義是不容抹煞的。如何在合理改造相關自然價值論理論的基礎上發(fā)展和拓展效應價值論的理論,使其既能兼容主體價值論、客體價值論,又能兼容更為一般的自然價值論,這應當成為我們發(fā)展哲學價值論的一個努力方向。在這個方向上的發(fā)展性研究對于我們這個注重生態(tài)文明的時代,注重人與自然協(xié)調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時代尤其顯得重要。

        王玉樑先生長期以來,以及在這本著作中,對西方主流價值哲學和我國主流價值哲學單純從主體情感、興趣、欲望、需要或評價結果、主體心理出發(fā)來規(guī)定價值本質的觀點和理論進行的批判,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無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他從主客體相互作用的層面對效應價值論的闡釋和規(guī)定雖然還具有諸多方面的局限性,但是,他的研究已經為我們走出單純從主體方面,單純從人的尺度上來規(guī)定和闡釋價值哲學的傳統(tǒng)范式開了一個好頭。我們應當繼續(xù)沿著王玉樑先生開拓的這個方向前進,以期使我們建構的價值哲學理論更能貼近我們的時代,更能體現(xiàn)我們的時代精神,從而能夠更好地促進人類哲學的發(fā)展,能夠更為有效而合理的指導我們的實踐。

        (責任編輯:肖志珂)

        作者簡介:鄔焜,西安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

        基金項目:2013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信息哲學的基礎理論研究”(項目編號:13AZD096);2012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現(xiàn)代科學革命、信息哲學與辯證唯物主義新形態(tài)研究”(項目編號:12BZX020)。側重點有所區(qū)別。第一本主要闡釋的是人類價值哲學從自發(fā)到自覺的發(fā)展,而第二本主要闡釋的是人類價值哲學從理論價值哲學到實踐價值哲學的發(fā)展,但是,在王先生的理論中,這兩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是人類價值哲學發(fā)展的同一個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相互交織的兩個側面,并且,崇拜自發(fā)性恰好是西方理論價值哲學的基本特征,而崇尚自覺性則是實踐價值哲學的基本特征。

        猜你喜歡
        效應主體價值
        鈾對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應
        論自然人破產法的適用主體
        南大法學(2021年3期)2021-08-13 09:22:32
        懶馬效應
        應變效應及其應用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關于遺產保護主體的思考
        論多元主體的生成
        翻譯“主體間性”的辯證理解
        外語學刊(2011年3期)2011-01-22 03:42:30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热九九热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综合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 亚洲av高清一区二区三| 中出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欧美另类自拍|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久久av| 国产av一卡二卡日韩av| 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大片健| 精品国产色哟av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久青草影院在线观看国产| 欧美两根一起进3p做受视频| 女人体免费一区二区| 91久久国产精品综合| 伦伦影院午夜理论片| 内射少妇36p九色|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app|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日本熟日本熟妇中文在线观看| 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 情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国产精品18久久久| 国产女人精品视频国产灰线| 免费人成网在线观看品观网| 一区二区三区内射美女毛片 | 蜜桃视频永久免费在线观看 | a观看v视频网站入口免费|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秋霞网| 精品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福利| 成在线人免费视频播放|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 中出高潮了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小说| 麻豆AV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