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茁 邵 樸
河北大學政法學院,河北 保定 071028
?
淺析古代女性纏足文化中的道德矛盾
孟茁邵樸
河北大學政法學院,河北保定071028
摘要:封建時代,學者對纏足保持著基本認同的態(tài)度,而今日的纏足文化研究是從對封建文化,對女性的悲慘遭遇的批判為主要內容。筆者認為,纏足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表現(xiàn)形式,應該用全面的客觀的態(tài)度分析。筆者認為在這種文化之后的男女間的關系,長輩與女兒的關系,纏足與社會地位的矛盾關系似乎關注并不多。纏足就如同化妝術一般是女性追求美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這其中的足文化、性文化、審美文化的變遷是人們較少關注的。所以我們應該從纏足文化中的種種角色的矛盾入手,客觀地對這一特別的文化現(xiàn)象進行道德分析。
關鍵詞:女性;纏足文化;道德矛盾
對于女性纏足文化,學者們歷來是從呼吁男女平等,對封建專制對女性的戕害出發(fā),本著一種批評的態(tài)度對纏足進行抨擊。但我們還應該從多個角度全面的分析在整個纏足文化發(fā)展過程中不同角色,不同時期中的道德矛盾。
一、早期纏足與后期纏足的矛盾
宋明前的女性纏足是一種源于對時尚和美的追求,盡管纏足本身會帶來身體上的傷痛,但其仍是女性自愿的行為,而這種時尚也著實吸引了男性。但當審美時尚隨著禮教對女性的壓迫變成了對女性精神和身體的束縛,纏足變成了一種非明文規(guī)定的但卻普及的被迫性行為,也就失去了原本的女性美,變成了男人眼中的審美要求。這種源于自然的對于美的的追求和人為被迫性的行為形成了鮮明的矛盾對立。
二、纏足與不纏足的矛盾
(一)纏足與天足
天足既是天然的足,不經過纏裹的雙腳。纏足作為一種時尚審美的時候,它與天足應該說是一種對于美的不同選擇,并沒有巨大的矛盾和沖突。但隨著封建束縛加劇,兩者矛盾驟然突顯。纏足者即是對封建禮教和綱常倫理的遵守,是社會認同的女性形象;而天足便意味了叛逆,是對社會規(guī)范的反抗,其結果是受到社會歧視,婚姻受到阻礙,在家族和家庭中地位不高等等。雖然這樣的社會規(guī)范是殘酷和罪惡的,但面對這樣的傳統(tǒng),多數(shù)的男性和女性都選擇了遵守,天足者就會受到這樣病態(tài)社會的排斥,她們雖然在勞動能力上更勝一籌,但要忍受所謂的社會“非議”,以致很多天足者也被迫開始纏足。可見,個體性的天足者是要同整個封建社會的纏足者抗爭,這種力量對比鮮明的矛盾對抗是我們應該注意和思考的。
(二)纏足與放足
放足也是不纏足的表現(xiàn)形式,而且是一種表現(xiàn)激烈的行為。我們看到了纏足對于女性肉體和精神上的危害,于是歷代學者都提倡放足的好處,雖然他們的出發(fā)點是好的,但忽略了在放足過程中的痛苦程度是絕不亞于纏足的痛苦。在放足過程中,很多女性無法忍受放足的痛苦,重新纏回小腳,即使是放足的女性也有因不適應而產生了新問題,所以這個矛盾是不得不考慮的。人們看到了小腳的諸多弊端,特別是對女性的束縛,不過他們所提倡的放足卻也同之前纏足一般,帶來的肉體疼痛。打破精神壓迫固然重要,但肉體的二次痛苦也不能忽視。
三、長輩與女兒的矛盾
這種矛盾最直接體現(xiàn)在母女身上。女性纏足的執(zhí)行者一般都是母親,特別是親生母親。母親面對女兒的痛苦掙扎,內心的痛苦也是巨大的,女兒纏足過程中的淚水也有母親的淚,發(fā)自天性的母愛一方面不希望女兒承受肉體痛苦,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女兒作為天足而受到社會的嘲諷,這種矛盾心理在纏足文化研究中少有關注,但這是確乎存在的。人們對社會規(guī)范批判同時卻沒有對被迫的受害者的矛盾心理分析過。在這樣的吃人禮教下的社會中,母親確乎知道纏足給女兒帶來傷害,但在這樣的不道德的社會環(huán)境中堅持纏足,看似不道德的行為中卻是母親出于無奈的為女兒未來生活的著想,這其中卻是母親包含矛盾的出于愛的道德思考。
四、肉體與精神的矛盾
對于女性纏足,肉體的危害是學者們的共識。一雙三寸金蓮的得來,是年少的女孩徹夜的血與淚的代價。很多女性對于纏足都是從最初反抗到絕對捍衛(wèi),這其中飽含著壓迫下的中國女性精神與肉體的矛盾。以馮驥才先生的《三寸金蓮》為例,女主角戈香蓮自幼裹腳,她從孩童怕痛不敢裹腳到懂得裹腳就是成為和成就女人的人生經過。這正是女主角在肉體與精神矛盾中掙扎的故事。我們從中就會發(fā)現(xiàn)女人為了本就不多的社會地位,為了贏得男人的芳心,為了更好的生活,女人用精神戰(zhàn)勝了肉體的痛苦,這種無奈的矛盾斗爭想必只有真正的纏足女性才能深有體會。
五、從文化相對主義角度分析中國古代女性纏足的道德矛盾
文化相對主義認為不同文化存在著不同的道德標準,同一文化發(fā)展的不同階段也有不同的道德觀念,不存在著一個統(tǒng)一的貫穿一切文化和一切時期的道德體系。因此,他們只是描述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道德,但對不同文化中的人們是否應當遵循各自所接受的道德規(guī)則并無斷言,對于不同文化的不同道德之間的優(yōu)劣也無斷言。這樣看來,相對主義為存在幾千年來的纏足找到了一個相對合理的理由。
如果我們橫向比較纏足與現(xiàn)代女性熱衷的高跟鞋、緊身胸衣,甚至抽脂、隆胸等等現(xiàn)代的美體方法,可發(fā)現(xiàn)對性感美的追求永遠是女人自治的一個領域,并且這個領域是千古不變的。對美的追求過程之中,女性們往往都是高度自覺的參與者?,F(xiàn)代女性嘗試各種危險的美容美體手術,隆鼻削臉,豐胸豐臀,僅僅為了獲得美麗的面相或性感的身材。這些做法對身體影響,絲毫不遜于纏足?,F(xiàn)代女性,只不過以新的形式,重復著昔日對身體的約束。為時尚而瘋狂,或把美麗當作信仰,將永遠是身體美學的經典現(xiàn)象。
從相對主義看,我們并不能以現(xiàn)今的思維方式對封建時代的纏足行為做出客觀的評價,就好像我們無權對其他民族的行為做出客觀的評價一般,但僅僅是價值標準不同這一點,并不能必然地說明這限額標準在文化中就是絕對正確的。對于纏足文化,有其合理之處,也有絕對批判之處,這是筆者從文化相對主義的這種矛盾思想中對纏足文化的思考。
六、結論
纏足是中國古代特有的文化現(xiàn)象,它對中國古代女性角色的塑造和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內纏足習俗超越了其本身的文化意義,成為中國古代女性角色的符號象征。所以我們應該從纏足文化中的種種角色的矛盾入手,冷靜客觀地對這一文化現(xiàn)象進行道德分析。從多樣視角來對女性纏足進行道德分析,為女性纏足文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有助于中國古代文化史、社會史的研究,更對今天女性的獨立、提高女性的權利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岡本三隆.纏足史話[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2]魯迅.中國小說史略[M].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00.
[3]馮驥才.金蓮話語[M].鄭州:中州古籍,2005.
[4]姚靈犀編.采菲錄[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8.
[5]高洪興.纏足史[M].上海:上海文藝,1995.
[6]王美玲.從纏足習俗看中國古代的女性角色[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3.
[7]劉雪梅.明清女性的社會性別解讀—從纏足到才女寫作[D].吉林大學,2007.
[8]邱志誠.國家、身體、社會:宋代身體史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2.
[9]程淼淼.近代婦女身體解放進程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
[10]翟晶晶.我國漢民族纏足文化考析——基于弓鞋的研究[D].江南大學,2008-03-01.
[11]郭輝.<鏡花緣>女性觀研究[D].河北大學,2007.
[12]楊幼梅.三寸金蓮與閩南男性審美的表征[J].大眾文藝,2016.
中圖分類號:C913.68;K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9-0311-02
作者簡介:孟茁(1991-),男,滿族,吉林人,河北大學政法學院,碩士,研究方向:倫理學;邵樸(1990-),女,漢族,河北定州人,河北大學政法學院,碩士,研究方向:倫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