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津津
北京理工大學,北京 100081
?
論嚴格司法
何津津
北京理工大學,北京 100081
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此《規(guī)定》要求推進嚴格司法,實行辦案質(zhì)量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由于近些年來冤假錯案頻發(fā),使得此次嚴格司法的提出備受各界關注。本文則根據(jù)此次《規(guī)定》的要求,探討嚴格司法的理論依據(jù)、意義及其在司法實踐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解決途徑。
嚴格司法;終身制;責任倒查制
司法權是國家權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人民的生命、自由、財產(chǎn)等重要權利都有直接并且巨大的影響。近些年來,我國普遍存在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濫用司法權力的情況,導致冤假錯案頻發(fā)。為解決司法實踐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十八屆四中全會在《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中,提出要推進嚴格司法,明確各類司法人員工作職責、工作流程、工作標準,實行辦案質(zhì)量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確保案件處理經(jīng)得起法律和歷史檢驗。此次《決定》所推行的嚴格司法,對于約束司法權力,防止權力被濫用或不當使用具有重要意義。
一方面,嚴格司法有利于增強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辦案的責任感。在我國的司法機關內(nèi)部,由于工作人員的素質(zhì)參差不齊,導致了很多司法機關工作人員責任觀念淡薄,從而致使法律得不到正確、合法的適用和實施,冤假錯案頻出。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的司法權,通常關系到的都是人民的生命、自由、財產(chǎn)等等這些十分重要且對人民影響巨大的權利,因此,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應該以負責的態(tài)度來對待自己手中的權力。推行嚴格司法,實行辦案質(zhì)量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對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司法工作中的錯誤予以追究,這種預先規(guī)定好的法律后果,可以間接的增強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辦案的責任感,促使其遵守程序,秉公執(zhí)法。
另一方面,嚴格司法有利于保護廣大人民的合法權益。在司法過程中,人民的合法權益的享受和保護很大程序上取決于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能否依法司法。司法責任終身制以及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通過對法律責任的規(guī)定,督促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嚴格依法司法。有利于避免冤假錯案的出現(xiàn),使人民的合法權益不因違法的司法行為受到侵害,從而真正保護人民的合法權益。
一方面,不論辦案質(zhì)量終身負責制還是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都可能出現(xiàn)“責”落實到了不相干的人身上。在我國,很多案件的審判、檢察工作都會受到權力、政策、政治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干涉,關系社會中“關系”的力量在司法工作中的作用也尤為明顯。由于其他多種因素的干涉,司法機關往往不能獨立行使其職權。因此,我們在要求實現(xiàn)權責統(tǒng)一之前,應該先確保這個“責任”能夠落實到應該落實的責任人身上,避免無辜的人為其頂罪。此次《決定》中也有相關內(nèi)容對辦案質(zhì)量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由于我國司法無法獨立的現(xiàn)狀,很難真正實現(xiàn)誰辦案誰負責。因此,應該首先確保司法的獨立性,讓獨立的司法權力真正掌握在司法機關自己手中,切實實現(xiàn)權責統(tǒng)一,避免那雙“看不見的手”的干預,真正落實誰辦案誰負責。
另一方面,嚴格司法可能會對當事人的處分權帶來影響。辦案質(zhì)量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對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規(guī)定了較為嚴格的法律后果。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這種法律后果的震懾下,可能會采取一些行動來規(guī)避責任。比如,利用調(diào)解來避免判決,從而免責。這樣就會在司法實踐中出現(xiàn)強制調(diào)解的情況。但如我們所知,調(diào)解與否以及如何調(diào)解是在當事人處分權的范圍內(nèi),應由當事人自行決定。法院強制調(diào)解就會對當事人的處分權構成侵害。為解決這一問題,應該制定嚴格且合理的追責程序,對責任主體、責任范圍、舉證責任、管轄等等相關要素進行明確、具體的規(guī)定。同時,要嚴格的依照程序來追究責任。只有通過正當程序,才能正確追究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法律責任,也使得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能夠“放心”的依法辦案。
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司法工作,對人民群眾的基本權利都有著重大影響。在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辦案過程中,應該既保障其獨立,又在其頭頂時刻懸起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才能有利于真正實現(xiàn)權力和責任的統(tǒng)一,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權威和司法公正。
[1]陳衛(wèi)東.嚴格司法程序,維護公平正義[J].民主與法制,2007(4).
[2]張衛(wèi)平.嚴格司法的命題意義——以民事司法為中心[J].中國司法,2014(12).
[3]嚴勵.司法權威初探[J].中國司法,2004(6).
[4]劉青峰,員小麗.人民法院應該嚴格司法[J].政法論叢,1995(2).
[5]陳瑞華.程序性制裁理論[M].北京:法制出版社,2010.
D926
A
2095-4379-(2016)33-0247-01
何津津(1990-),女,滿族,北京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民事訴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