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經(jīng)濤
一個被陽光照耀著的家庭
□任經(jīng)濤
在二師三十三團十九連,一提到何偉群家,大家都會豎起大拇指:他們夫妻恩愛、相濡以沫;尊老愛幼、熱心助人;禮讓鄰里、團結(jié)互助;教子有方,精心培養(yǎng)下一代。
現(xiàn)年42歲的何偉群,是上海老知青的后代,她繼承了上海人的聰明和新疆人的豪爽,長大后的她毅然放棄了跟隨父母回上海的機會,而是選擇了嫁給一個新疆小伙子,留在團場,做了一名普通的職工.
夫妻恩愛是家庭和諧的基礎(chǔ)。何偉群于結(jié)婚至今,和丈夫余明強沒有紅過一次臉,家里總是充滿著和諧的氣氛,笑聲不斷。1996年兒子余心何的出生更是為這個家庭增添了喜氣。公婆都已經(jīng)70多歲,由于兩位老人體弱多病,孩子又小,照顧一家人生活起居的擔(dān)子全部落在何偉群一個人身上。但她從無怨言,不但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條,還時常幫丈夫把地里的活也干得利利索索,每到冬閑的時候,丈夫則常常親自下廚,和妻子比個高下,看誰做的飯好吃,兩口子的生活美滋滋的。
但是,生活的味道有的并不是只是甜蜜,老天總愛給善良的人們開著這樣那樣的玩笑,2008年5月,一向強壯的丈夫突然被診斷出患有原發(fā)性肝癌,突如其來的災(zāi)難打倒了這個年輕的家庭,往日總傳出一片片笑聲的庭院一下子寂靜了下來,兩位老人也因為承受不了這樣的打擊而病倒了,為了照顧躺在病床上的丈夫和公婆,何偉群常常忙得連傷心的的時間也沒有,白天,她奔東家走西家,為了湊足高額醫(yī)藥費而借錢,晚上,還得拖著疲沓的身子照顧著一家老小,提起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何偉群覺得最難的不是為醫(yī)藥費發(fā)愁,也不是照顧一家的勞累,而是丈夫和公婆消沉的情緒,為了重新喚起他們對生活的希望,何偉群費盡了心思,在家人的面前,她永遠是笑呵呵的,還總是不斷地想著法子安慰他們,終于,她的堅強和樂觀感染了全家人,公婆從病床上站了起來,丈夫也勇敢地接受了生病的事實,開始積極地治療。蒼天有情,經(jīng)過治療,丈夫的病情得到了根本的好轉(zhuǎn),基本和健康的人一樣,每每說起此事,就連主治醫(yī)師都認為這是個奇跡,而在丈夫余明強的心里明白,這一切都得歸功于妻子常年來衣不解帶的照顧和拳拳深情的開解。
丈夫的病情雖然好轉(zhuǎn),但卻從此不能承擔(dān)繁重的體力勞動,怎樣維持一家人的生活,成了擺在何偉群面前的一道難題,經(jīng)過深思熟慮之后,何偉群決定利用自家的果園發(fā)展養(yǎng)殖業(yè)。說干就干,她抓住團工會扶持養(yǎng)殖土雞這個機遇,帶頭養(yǎng)雞2000只。到了農(nóng)忙的時候,何偉群經(jīng)常是出了棉花地又一頭扎進果園,做好了全家人的飯菜,還得喂養(yǎng)那些雞苗,往往忙到半夜自己卻還沒顧得上吃一口飯。丈夫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常對她說,“都是我拖累你了。”何偉群卻說:“咱們夫妻風(fēng)雨同舟這么多年,只要你身體好好的,再苦再累我也心甘情愿?!本瓦@樣,養(yǎng)土雞,經(jīng)營機車、種棉花、種香梨,在何偉群的操持下,一家人的日子不僅沒有垮下,反而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
如今,在何偉群的精心照顧下,丈夫的身體逐漸康復(fù),公公婆婆安度晚年,兒子也考進了理想的大學(xué)。這個家庭又充滿了幸福和歡樂的笑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