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鐵軍 王建剛
開都河畔春來早
□楊鐵軍 王建剛
“要情系困難職工群眾,必須讓他們過上好日子。”春節(jié)前夕,二師二十一團黨委班子和機關干部組成6個慰問小組,深入到17個基層連隊和城鎮(zhèn)社區(qū),用真切的關愛,溫暖著困難職工群眾的心田。
2月3日中午,十一連職工、貧困黨員張尚立家里來了一位“客人”。客人雙腳踏進門檻,便和氣地說道:“老張,回來了?我給你拜年了!這是500元錢,也是團黨委的一點心意,請你收下。”
這位“客人”,便是二十一團副政委何勇。在一間不大的客廳里,何勇詢問張尚立近期的生產生活情況?!吧蟼€月,我掙了8000元呢!以前,我承包土地老是虧本,以后有了固定的收入,我家的日子會越過越好。感謝團領導的關心和支持!”張尚立緊握著何勇的手,興奮地說。
近年,為促進職工多元增收,實施“精準脫貧”,二十一團黨委以加速轉型發(fā)展為契機,將331名低收入的職工從承包土地中脫離出來,轉向了二、三產業(yè)。通過崗前技術培訓,躋身建材加工、貨流運輸和家政服務等行業(yè)。
張尚立也接受了崗前培訓,因此成為焉耆縣七個星鎮(zhèn)森源石材廠的臨時工。“如今,每個月8000元的收入,一年能干7個月,我至少能掙5萬元。除了貼補家用以外,還可以存一些?!睆埳辛⒄f。
2015年,張尚立的妻子郭素麗在連隊承包了44畝小麥,連隊黨支部彭永江主動與她結對幫扶,當年,郭素麗的承包收入達到了3萬多元,就這樣,他們夫妻倆一個種田,一個打工,一舉摘掉了“窮帽子”。
目前,在二十一團,像張尚立這樣“摘帽”的職工有100多人。團場通過實施轉型發(fā)展,進行勞務輸出,把扶貧之水澆到了窮根上,幫助困難職工實現(xiàn)多元增收,從而撐起了他們的“錢袋子”。
2月4日,二十一團工會副主席、女工主任高新榮來到月牙湖社區(qū),叩響了一連職工李永德的房門,將2000元慰問金送到他的手中。
2015年10月22日,李永德的妻子劉喜梅在外出打工途中突遇車禍,被緊急送往二師焉耆醫(yī)院救治,在海南上大學的女兒李曉岑聞訊,急匆匆地往家里趕。那段日子,為了給妻子治病,李永德不僅花光了全部的積蓄,而且還欠下了10多萬元的債務。連隊工會得知這一情況,通過二十一團“民意直通車”信息通道,及時向團工會反映情況,李曉岑把通過微信募捐的想法告訴了父親。工會副主席、女工主任高新榮率先捐款200元,并通過QQ群和微信平臺,以工會的名義發(fā)動基層連隊干部,通過朋友圈大量轉發(fā),動員職工參與捐款活動。
30元、50元、100元、1000元.........李永德一家遭遇的不幸,得到了團場領導干部和職工群眾的關愛和同情,大家紛紛解囊相助。僅用了3天的時間,捐款數(shù)額達到了10萬元。
“人間有大愛,處處顯真情”。2015年,“微資助”成為二十一團扶貧幫困的創(chuàng)新載體,領導干部通過微信朋友圈積極傳播正能量,發(fā)動全社會的力量,使困難職工、殘疾人和孤兒受到資助。此外,二十一團黨委積極開展“黨員進社區(qū)”活動,充分發(fā)揮黨員服務群眾的優(yōu)勢,讓困難職工群眾表達“微心愿”,黨員干部以“我?guī)湍銏A夢”為載體,對困難職工實施精準幫扶。
2月3日,二十一團黨委書記、政委索偉來到六連,看望困難職工孫彤,為他送去了500元慰問金。
六連是索偉掛鉤的連隊,因土地條件較差,近年來職均收入僅1.2萬元。2015年,索偉到六連通過走訪入戶,了解到職工的生產生活和收入情況,于是召集連隊干部開會,為職工們“開小灶”。不久,六連的作物種植計劃被調整,全連5000多畝土地,減少了高投入、低產出的辣椒種植面積,增加孜然種植,讓職工們通過套種玉米,增加承包收入。
經過大面積的作物種植結構調整,六連的職均收入由1.1萬元增加到1.5萬元。2016年,六連將再次改變作物布局,嘗試種植甜葉菊等經濟作物,進一步提高職工的承包收入。
同樣享受“開小灶”政策的,還有七連職工王志金、董智龍等。2015年,王志金妻子謝輝因病致貧,雙目幾近失明。每隔一段時間,謝輝必須去做透析,4萬多元的醫(yī)藥費,早已讓這個本不富裕的家不堪重負。為了幫助夫妻倆度過難過,2015年,二十一團黨委安排七連黨支部靈活掌握團政策,為王志金“開小灶”。
按照連隊的種植計劃,2015年,王志金應該種植辣椒。為了有效規(guī)避市場風險,確保他在年底有好的收入,2月6日,連隊在職工大會上調整了種植計劃,將王志金的27畝承包地改成了小麥。王志軍的承包收入達4.3萬元,7月份,小麥地的活就全部干完了,王志金不僅每天照顧妻子,而且還到蔬菜種植合作社去打工,收入增加了1.8萬元。
“困難職工要的‘吃小灶’式的幫扶,我團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結合實際情況,滿足職工的需求,把提高困難職工收入當作頭等大事?!倍粓F黨委書記、政委索偉說。
通過實施“點對點”“微行動”和“吃小灶”等舉措,二十一團結合貧困職工的實際困難,有效進行“精準脫貧”和“精準扶貧”?!白?015年以來,二十一團共為困難職工辦實事276件。有460多名職工享受到各項惠民政策和貼心幫扶,人均增收達1.8萬元。□
欄目責編: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