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楠 王 旭
西北政法大學公安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2
淺析近年非法傳銷的原因、特點及打擊策略
李江楠王旭
西北政法大學公安學院,陜西西安710122
摘要:非法傳銷問題長期以來隱匿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是信息時代商品經濟發(fā)展過程中產生的異物,其根本目的是非法聚集公眾資金,其手法不僅違背了市場價值規(guī)律和運作規(guī)則,擾亂了社會秩序,也對社會的安全穩(wěn)定造成了消極影響。非法傳銷組織嚴密,渠道隱蔽,其傳銷手段也在不斷更新,發(fā)展規(guī)模日益龐大,社會危害性不斷增強。因此我們對于非法傳銷問題一定要加大打擊力度,并對其死灰復燃做出應對之策。應對非法傳銷的對策應具有有效性、針對性和時限性,本文即結合實際情況,就非法傳銷活動的特點、根本屬性、形成原因以及打擊策略作出討論。
關鍵詞:非法傳銷;特點;對策
一、非法傳銷活動的原因
(一)非法傳銷的概念
簡單說非法傳銷就是指組織者通過發(fā)展下線人員,要求被發(fā)展人員繼續(xù)發(fā)展其他人員加入,對發(fā)展的人員以直接或間接滾動發(fā)展人員的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包括物質和其他利益。由于其組織又巨大利益,為利益所趨勢,眾多參與者甚至誘騙其親屬加入,致使家破人亡,具有極大的社會危害性。
(二)非法傳銷與直銷的區(qū)別
在管理模式、商品內容方面都有很大的區(qū)別,其中最大的不同在于兩者的根本目的。傳銷的根本目的是無限制的發(fā)展下線,并通過不斷擴大下線來獲取收益。而直銷則是通過向客戶推銷商品以獲取收益,這也是兩者的本質差異。
(三)非法傳銷猖獗的原因
市場由需求決定,非法傳銷活動在本國如此猖獗并且屢禁不止必有其存在的市場,也說明這種活動滿足了某些人的需求,才會如此廣泛的存在。
1.非法傳銷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巨大。首先,非法傳銷活動能給組織者帶來巨大經濟效益,只要不斷的發(fā)展就會不斷的帶給組織者巨大的收入。同時,從事非法傳銷活動的底層人員中,絕大部分都是聽取他人的描述與欺騙,認為加入非法傳銷組織可以得到大量金錢,由此提升個人的社會地位。如此一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催使加入者不斷發(fā)展下線以獲得等級的提升。非法傳銷組織對其內部的組織人員進行高強度的“洗腦”活動,讓參與者的精神不斷被侵蝕,為想象中日后的經濟蜃樓所控制,身心都投入在非法傳銷組織當中,導致非法傳銷活動有了生長發(fā)展的空間。
2.量刑與罪責不統(tǒng)一。非法傳銷活動中具有極其嚴密的管理模式,在這種管理模式的監(jiān)視下許多被迫加入組織的人被限制了人身自由,嚴重的則威脅到生命健康。但由于非法傳銷組織人員眾多,眼線眾多,并且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因此在打擊并取締非法傳銷活動中經常難以擒獲組織頭目,通常以將組織人員解救出來作為案件的終結,卻難使組織頭目得到相應的刑罰,因此導致很多人鉆法律空子實施非法行為。同時,在“組織領導傳銷罪”設立前,對傳銷犯罪通常以“非法經營罪”進行認定,且追究刑事責任的標準過高,使涉案的大部分人員達不到定刑標準,且各機關又對非法傳銷罪的認定存在歧義,使批捕出現漏洞,因此對非法傳銷組織的打擊經常存在打擊面過小、打擊效果不盡人意的結果。
3.部分群眾對非法傳銷的認識存在誤區(qū)。傳銷組織基本上不在當地發(fā)展下線,大多都是由外省人員組成,并且表面上宣揚一種團結互助的組織精神,對當地的群眾施以小恩小惠,致使某些群眾對非法傳銷組織抱有同情心理,對政府打擊傳銷活動不理解、不配合,給相關部門落實工作造成了阻礙。
二、非法傳銷的特點
(一)以直銷作為掩飾。由于直銷活動與非法傳銷活動在組織方法上的類似,使一些犯罪分子利用概念上的漏洞,打著直銷的幌子,用洗腦等方式對傳銷人員進行人身和精神的雙重控制,走入傳銷的歧途。
(二)傳銷新手段層出不窮。傳銷組織之所以能在法律的嚴厲打擊下依然不斷吸引群眾加入,發(fā)展下線,主要原因就是傳銷頭目不斷更新傳銷的手段和方式,使普通群眾被蒙蔽,迷惑于眼前被夸大的收益與虛幻的前景,走上傳銷的道路。①
(三)行為方式組織地點等均很隱蔽。目前我們所能看到的已破獲的非法傳銷組織,其“授課”地點普遍安置在城鄉(xiāng)結合部,城中村租住房或破舊小區(qū)之中,這些場所人員構成復雜,治安環(huán)境薄弱,容易被犯罪分子所利用,傳銷組織通常行事謹慎,行蹤不定,我們較難發(fā)現其隱蔽地點。
(四)管理手段極其嚴密。傳銷組織頭目對參與者實行者極度嚴密的管理,以洗腦,現身說法等方式控制參與者的精神,以暴力,監(jiān)視等方法控制參與者的人身。參與者在傳銷組織中均是統(tǒng)一管理,同吃同住同上課,平時也不被允許接觸通訊產品,對于反逆或不聽話的參與者,輕則警告,重則以暴力危害其生命健康。
(五)偽造手段狡詐。傳銷組織頭目為了宣傳該組織、使參與者信任組織,經常會偽造一些營業(yè)執(zhí)照或宣傳材料
等,用偷換概念等手段使參與者相信其行為的合法性。并且通過構造一個虛擬的經濟境況,讓參與者相信現在的社會貧富差距,勾起大家對于金錢的欲望,從而盡心盡力發(fā)展下線。
三、打擊非法傳銷的對策
(一)組織領導要到位
在大的打擊范圍下要始終堅持黨政領導。打擊非法傳銷活動是一項需要全社會參與的綜合性工作,涉及多個政府職能部門。公安機關作為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衛(wèi)社會經濟建設和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yè)的職能部門,要始終堅持黨委政府的統(tǒng)一領導,積極履行打擊、預防、排查等活動,但同時要避免陷入孤軍作戰(zhàn)的誤區(qū)。
(二)各部門協調配合
在堅持統(tǒng)一領導的基礎上,要建立緊密有效的部門協作機制。各個部門應密切配合、各負其責、聯合行動。比如,針對非法傳銷組織資金流隱蔽的特點,可將銀行部門納入協作范圍,以便及時為固定非法傳銷組織犯罪證據和偵查破案服務;還可建立信息采集機制,要通過公安、工商部門日常清查,及時對轄區(qū)內非法傳銷的人員情況、組織分布、授課地點、居住場所等信息進行采集。
(三)責任要落實到位
要重視監(jiān)管考核職責,要把打擊非法傳銷工作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考核范圍,通過考核機制的落實,促使基層組織認真履行屬地監(jiān)管職責,尤其要做好如下工作:首先公安機關要配合工商部門做好反傳銷的宣傳工作,提高轄區(qū)群眾對非法傳銷活動的認識;其次要加強對轄區(qū)隱蔽性較高且人流活動復雜的區(qū)域監(jiān)管,防止其成為傳銷窩點,并配合做好打擊工作;最后要配合做好被解救傳銷參與者的教育工作,促使其徹底從非法傳銷深淵中脫離。同時,對于打擊非法傳銷工作不力,非法傳銷活動蔓延,影響惡劣、問題嚴重的轄區(qū),要追究主要領導人的責任。
(四)打擊懲治要到位
對于法律應用應強化。我國刑法修正案增設了“組織領導傳銷罪”,公安機關打擊懲治非法傳銷活動有了新的法律依據。雖然到目前為止,有關該罪名的司法解釋還沒有出臺,應用范圍和對象還有待進一步明確,但公安機關要切實加強對有關法律的研究,嚴格按照法律規(guī)定收集必要的線索和證據,為下一步的有力打擊打好基礎。同時,要針對實際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違法犯罪人員規(guī)避法律條款的行為,及時掌握其變化,適時調整工作措施,確保依法有效打擊。
[注釋]
①何軍.“當前非法傳銷的新特點及治理對策”[J].商場現代化,2008.05.
[參考文獻]
[1]周琳:查禁傳銷中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工商行政管理,2000(22).
[2]齊玉美.淺析非法傳銷危害和防止[J].淮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04).
[3]吳建偉.抵制經濟邪教打擊非法傳銷對策淺探[J].山東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7(03).
[4]何軍.當前非法傳銷的新特點及治理對策[J].商場現代化,2008.05.
[5]馬立兵.非法傳銷屢禁不止的原因及對策分析[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07(12).
[6]程水明,葉勁.公安機關打擊非法傳銷活動的難題與對策[J].公安學刊——浙江警察學院學報,2009(3).
中圖分類號:D92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7-0183-02
作者簡介:李江楠(1996-),女,陜西洛南人,西北政法大學公安學院治安系;王旭(1995-),男,山東淄博人,西北政法大學公安學院治安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