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夢蝶
華中師范大學法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
論保險人的說明義務
陳夢蝶
華中師范大學法學院,湖北武漢430079
摘要:我國《保險法》中對保險人的說明義務規(guī)定的過于抽象,會產(chǎn)生投保人濫用權利,損害保險人利益的行為,這樣不符合保險法設立的目的。文章從保險人說明義務中說的內容、行為和標準等方面作出了闡述,提出了修改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建議,如“理性外行”標準能客觀的平衡雙方的利益。
關鍵詞:說明義務;說明標準;“理性外行”標準
一、保險人說明義務概述
保險人的說明義務,是指在保險合同的訂立過程中,保險人依法應該將保險合同的相關條款,向投保人告知并解釋清楚,以便其準確的了解自己的權利和義務的一項法定義務。保險合同是射幸合同,其性質決定了雙方當事人在訂立保險合同時,不僅要遵循一般意義上的民法誠實信用原則,而且應當負擔特定的“信息披露”義務,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講的保險人的說明義務。
二、保險人說明義務中的“說明”
(一)說明的內容
保險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中規(guī)定了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具體內容。筆者認為這個規(guī)定過于抽象,應該將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內容規(guī)范化和具體化。
1.保險人說明義務中保險人說明的內容不應該包含所有保險條款。按照保險法十九條和二十條的規(guī)定,保險人說明的義務過于繁重,一方面,說明一些簡單且易于理解的條款,將大大降低保險人說明的效率;另一方面,也浪費了投保人的時間。這種大范圍的說明,讓保險人的說明義務難以發(fā)揮作用。所以,應該有選擇的進行說明。
2.免除保險人責任條款。因為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對保險人一方有利,所以保險人應該對此進行明確的說明。
(二)說明的行為
我國保險法并沒有規(guī)定該如何判斷保險人的說明義務。筆者認為應從下兩方面來進行判斷。第一,保險人應該對投保人詢問的事項進行充足的說明。既然投保人對該條款進行詢問,就說明投保人對其不理解甚至不了解,作為保險人一方,就應該對其疑問之處進行詳細的解答,這是保險人的一項義務。投保人詢問的事項也可能是其是否投保的關鍵。同時,對于保險合同中出現(xiàn)的專業(yè)性術語,保險人應該主動作出說明。其二,保險人應該主動說明保險合同中的有關基本內容特別是保險合同中的免責內容。
(三)說明的標準
保險人是否履行明確說明義務,理論界主要存在形式判斷標準和實質判斷標準兩種學說。形式判斷標準只要保險人能夠證明其已經(jīng)進行了明確的提示和說明,就認為保險人已經(jīng)履行該項義務,不管投保人是否理解保險相關條款的真實含義。實質判斷標準要求保險人對保險內容進行詳細的解釋,直到投保人完全理解保險條款的內容為止,即使保險人已經(jīng)明確的提示和說明了保險條款,但投保人仍不理解,也不認為保險人盡到明確說明義務。另外,在形式標準和實質標準還存在這文義標準之說。文義標準以保險條款本身的含義為基礎,不管如何判斷說明的標準都不能忽視說明本身的含義??梢?,不管是哪一種判斷標準,說明一詞本身就是使對方理解保險條款的意思。
三、保險人說明義務的重構
我國《保險法》從立法的角度上規(guī)定了保險人的說明義務。但是,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內容過于模糊,而且無形之中加重了保險人的義務,投保人很容易利用這一弊端,致使保險合同無法生效。因此,我們必須要對保險人的說明義務作出一定的規(guī)定,不僅僅是限制保險人的行為,維護投保人的利益,更要保護保險人與投保人雙方之間的利益,保證保險人和投保人處于平等的地位。
(一)“理性外行”標準。對于保險人說明義務中說明的標準,在本文前面提及到,在理論界存在形式判斷標準、實質判斷標準和文義標準三種說法。筆者認為這三種標準都存在著一定的弊端。筆者認為“理性外行”標準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彌補形式判斷標準和實質判斷標準中只保護保險合同一方利益的不足?!袄硇酝庑小笔且灾辛⒌谌说慕嵌葋砼袛啾kU人的說明義務。保險人對合同內容進行解釋說明后,如果一般的理性外行人能夠明白保險條款的真實含義,就認為保險人履行了明確說明義務。一方面,投保人的權利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保險人說明的效率。
(二)引進“合同生效的冷靜觀察期”制度。根據(jù)學者的觀點,我國保險法可以借鑒國外的“合同生效冷靜觀察期”制度?!袄潇o觀察期”是指給予當事人一定的反悔期限,在此期限內保險合同并不因為保險合同的簽訂而立刻生效,而是經(jīng)過一定的期限而生效。對于此規(guī)定,我國的保險立法并沒有規(guī)定。然而,在保險實踐中各保險人都給與投保人一定的反悔期,這種做法實際上為冷靜觀察期制度提供了實踐基礎。
(三)采用保險人的消極說明義務規(guī)則和積極說明義務規(guī)則。對于保險人的信息提供規(guī)則,日本《保險業(yè)法》有消極的規(guī)則和積極的規(guī)則兩種。所謂消極說明義務規(guī)則,從廣義上講,就是禁止提供虛假的說明、應該說明而不說明和不正當說明的規(guī)定。消極說明義務規(guī)則就是為了防止虛假和欺騙事實的存在。積極的說明義務規(guī)則,是指保險人應該主動向投保人說明簽訂保險合同的重要信息。積極說明的義務規(guī)則實質上就是保險人要積極主動的向投保人說明重要的事項。筆者認為可以借鑒日本保險法上的規(guī)定,明確保險人說明的規(guī)定,采用積極和消極兩種規(guī)則,明確說明的內容,避免產(chǎn)生一些不必要的糾紛。
[參考文獻]
[1]覃有土,樊啟榮.保險法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梁鵬.新保險法下說明義務之履行[J].保險研究,2009(7).
[3]魏航.保險人的說明義務研究[J].中國商界,2010(11).
中圖分類號:D922.2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9-0245-01
作者簡介:陳夢蝶(1992-),女,湖北天門人,華中師范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