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文摘
隨著對腸道功能與健康知識的深入了解,研究人員更加關注飼料添加劑的產品功效,并試圖對其優(yōu)化。該文主要例證了這兩類功能性飼料添加劑的優(yōu)化:丁酸鹽產品和植物性治療藥物。
丁酸鈉是短鏈脂肪酸丁酸鹽,是碳水化合物經(jīng)直腸中厭氧細菌發(fā)酵的最終產物,它可以作為腸道上皮細胞的能量來源,降低促炎細胞因子的產生,誘導腸激素的分泌。胃腸道中有多種類型的細胞和細菌可以與丁酸鹽發(fā)生反應,該反應何時被觸發(fā),主要依賴于口服后丁酸鹽被運輸?shù)侥c道的位置。例如,未受保護的丁酸鹽將很容易地在胃中被消化,胃黏膜中未被代謝的丁酸鹽,將通過肝門靜脈運輸?shù)礁危S后到達門靜脈。由于動物受益于直接運輸?shù)侥c黏膜的丁酸鹽,故飼料添加劑生產商都試圖創(chuàng)造一種被保護的丁酸鹽,免其被胃吸收,這通常依賴于兩種方法:一是包被丁酸鹽,通常由包含嵌入保護性植物油的丁酸珠組成,二是使用丁酸鹽衍生物,如酪脂。
研究表明,很多的植物化學物質具有保護肝臟、助消化、抗發(fā)炎等作用。相比丁酸,植物飼料添加劑的研究更為復雜,因為這些產品往往是由幾部分組成的混合物。近年來,已有研究表明,動物腸道菌群可以維護腸道微生物群的平衡以影響動物多個器官和組織的健康。當選擇影響腸道細菌的成分時,如植物成分,許多飼料添加劑生產商依賴于體外試驗,以檢測它們的抑菌效果。然而,這些植物的活性成分在動物消化道的濃度遠低于抑制細菌生長所需的最低濃度。因此,研發(fā)在低濃度下就可發(fā)揮作用的植物飼料添加劑成分控制細菌活性和改善腸道健康是可靠的方法。
( 編 譯 自:http://www.thepigsite.com/articles/5242/ optimising-functional-feed-additives-for-good-gut-health/)
母豬飲水問題
獸醫(yī)學博士Berta Garcia是西班牙一個多點養(yǎng)豬公司的生產主管,她發(fā)現(xiàn)豬場某些區(qū)的生產水平低于豬場平均水平,該區(qū)大約75%產仔率,20%的斷奶前死亡率,但沒有人知道原因。她深入調查該問題后,發(fā)現(xiàn)是水質的問題,尤其是水的電導率問題,該問題可以通過反相滲透及一個預過濾系統(tǒng)來解決。若水具有高導電性,某些礦物質的存在可能是一個問題。因此,她建立了水質指南,例如水的pH最好在6以下,且具有低水平的鐵、錳和鋁。
為母豬補充礦物質
Christof Rapp博士是荷蘭Zinpro公司的區(qū)域經(jīng)理,他研究表觀遺傳學?!翱绱碛^遺傳學”在這里起了重要作用:飼養(yǎng)母豬如何影響仔豬基因表達的?他提出了一系列給母豬飼喂礦物質后對仔豬影響的結果,包括該觀察仔豬的血清IgG有所增加,腸道功能增強,斷奶重有所增加。
應激對豬只來說并不總是有害的
Janeen Salak-Johnson博士是美國Illinois大學研究應激與環(huán)境生理學的副教授。她解釋為什么應激并不一定總是對動物有害:當它們遇到急性應激,必須采取行動,這有益于動物。然而慢性應激是另一種情況,可能會導致動物機能受損并最終導致疾病的發(fā)生。另外,通過研究她發(fā)現(xiàn)母豬影響仔豬,飼喂母豬益生菌和不同水平的纖維后,影響了母豬的應激水平。她得出的結論是:你可以通過妊娠的治療來改變后代。
(編譯自:http://www.pigprogress.net/Piglets/ Articles/2016/4/Sow-health-status-impacts-pigletsperformance-2788218W/)
Thomas Livestock,位于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
Thomas Livestock公司是一家擁有16 000頭母豬的豬生產商,每年生豬出欄數(shù)55萬頭?!澳肛i電子飼喂系統(tǒng)(ESF)可使我們比較管理策略,因為我們的市場開始需求它,”生產經(jīng)理史蒂夫·霍頓說。
在Thomas Livestock公司的4 000頭母豬的豬場中,后備母豬達到21日齡時,被放置在一個隔離圈里,并在這里停留7周。接著,將它們移動到按豬只大小分為245組的生長設備,仔豬在這里停留12周,在此期間它們被單獨飼喂。在后備母豬訓練的第一天,每組約75頭母豬走進ESF系統(tǒng),大多數(shù)后備母豬在1周之內會適應ESF系統(tǒng)。3周之后,組內后備母豬已經(jīng)完美地適應了ESF系統(tǒng)。接下來,一個自動門系統(tǒng)用于識別呈現(xiàn)發(fā)情跡象的小母豬,隨后將它們加入育種計劃。母豬產仔和斷奶后,第二產母豬返回到278頭母豬分為12組的豬圈中,每個組獲得6個電子飼喂站,當?shù)诙a母豬斷奶后返回,它們通常能記住ESF系統(tǒng)。每天放入新的飼料,每頭母豬每天平均返回電子飼喂站1.5~2次。
Chanteloup Cooperative,位于法國的布列塔尼
當設計一個新的設備以滿足歐盟群養(yǎng)飼喂標準時,Chanteloup Cooperative選擇了ESF系統(tǒng),使他們在群養(yǎng)的條件下依然可以實現(xiàn)對母豬的單獨管理。Chanteloup Cooperative位于法國的養(yǎng)豬業(yè)中心,其規(guī)模為300頭母豬?!坝捎贓SF站的使用,我們可以根據(jù)妊娠的不同階段給予母豬合理的需求,這樣優(yōu)化了我們的飼料使用量”農場經(jīng)理文森特Rincé說。ESF系統(tǒng)可以幫助Rincé的團隊管理成本,提高生產和優(yōu)化勞動力投入,同時使用ESF系統(tǒng)使員工可以更密切地監(jiān)視母豬,并及早的發(fā)現(xiàn)問題。
(編譯自:http://www.wattagnet.com/articles/26519-pig-producers-share-electronic-sow-feeder-experiences)
眾所周知,豬的許多生產性狀因品種和品系而異,這些性狀是復雜的生物相互作用形成的,然而,其精細的生物機制我們仍然知之甚少。該研究旨在比較12頭意大利大白豬和12頭意大利杜洛克之間的血漿和血清的代謝組學圖譜,間接測試不同的遺傳背景是否是品種間生物流體(血液、尿、唾液、腸道微生物)中代謝物水平差異的決定因素。我們采用基于質譜檢測的靶向代謝組學方法檢測180份代謝物,并應用統(tǒng)計學驗證方法識別兩豬種間代謝組學圖譜的差異。在屠宰場收集豬只頸部血樣,并使用Biocrates AbsoluteIDQ P180試劑盒進行代謝組學分析,包括5個不同的生化類別:甘油,氨基酸,生物胺,己糖和?;鈮A。通過稀疏偏最小二乘判別分析(sPLS-DA)結合由交叉驗證和排列決定的穩(wěn)定性檢驗和顯著性檢驗的統(tǒng)計方法確定選擇區(qū)別兩個品種間最相關的代謝產物。sPLS-DA點可以清楚地區(qū)分研究的兩種不同豬種。參與關鍵代謝通路的一些代謝產物有助于品種間的區(qū)分;特別是意大利杜洛克中的鞘磷脂水平高于意大利大白豬;意大利大白豬體液中生物胺(乙酰)的水平高于意大利杜洛克豬:這些結果提供了重要的生物標志物去理解兩豬種間的差異;尤其是,根據(jù)鞘磷脂中在誘導炎癥反應中的功能性作用,我們推測,相比于大白豬,杜洛克豬更高水平的鞘磷脂可能與該品種更高的肌間脂肪沉積相關。為實際應用于豬育種和營養(yǎng),我們需要做更多的研究來評估這些生物標志物的相關性。
(編譯自:http://journals.cambridge.org/action/displa yAbstract?fromPage=online&aid=10271756&fulltextType=R A&fileId=S1751731116000483)
在養(yǎng)豬生產過程中,大量使用抗生素是細菌耐藥性增加的主要原因。更好地理解傳染病及機體與微生物相互作用有助于我們探索其他方法改善豬的健康狀況,以減少抗生素的使用。宿主與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主要取決于宿主表達的多糖與微生物所攜帶的凝集素,丹麥和澳大利亞的一個研究小組在科學雜志《Glycobiology》的某篇文章中寫道,豬巖藻糖轉移酶基因(FUT1)基因的突變體可顯著影響豬腸道菌群的組成,這些遺傳差異可能對維持機體的腸道健康與減少抗生素使用至關重要;研究中發(fā)現(xiàn)在FUT1的307位G錯義突變?yōu)锳,且已有報道證明FUT1的錯義突變可防止腸道病原體F18大腸桿菌(該菌是引起斷奶仔豬瀉的主要病原菌,目前尚無進行預防的有效疫苗)的感染;另外,研究結果也表明FUT1基因的突變可能有助于改善豬的腸道健康,對腸道糖基化有重要作用,可調節(jié)腸道微生物與機體的相互作用。為了解這種機制,聚焦腸道生物學和化學很有必要。糖結構存在于豬腸道黏膜的表面上,這些糖結構參與腸道中的蛋白糖基化,即這些糖結構會以某種方式結合蛋白質,以提高蛋白質的功能。我們注意到,在仔豬腸道中最常發(fā)現(xiàn)的細菌是普雷沃氏菌屬和乳桿菌,它們大都定殖于基因型為FUT1-307G/A-的仔豬腸道。該研究成果有助于增進我們理解遺傳因子控制特定糖結構的組成,進而也控制腸道內細菌在腸黏膜的定殖,因此,除了依靠抗生素,遺傳選擇提供了一個可改善豬腸道健康的新思路。
(編譯自:http://www.pigprogress.net/Piglets/ Articles/2016/4/Selecting-for-pigs-with-healthyintestinal-flora-2783979W/)
背景
豬脂肪組織表達α-酸性糖蛋白(ORM1),該蛋白質具有抗炎和免疫調節(jié)作用。過去有研究表明,在體外豬脂肪組織中,ORM1可以降低胰島素刺激對機體葡萄糖代謝的影響。該研究旨在探討仔豬斷奶前,皮下脂肪中ORM1的表達豐度,并確定是否ORM1可以調節(jié)炎性因子的mRNA豐度(炎性因子有助于豬皮下脂肪組織培養(yǎng)基對胰島素的耐受性)。原始培養(yǎng)基在體外分化,隨后將含有培養(yǎng)基的脂肪細胞在0~5 000 ng ORM1/mL培養(yǎng)基中孵育24 h。然后收獲培養(yǎng)物,提取總RNA進行反轉錄,細胞因子mRNA的豐度通過實時PCR定量檢測。
結果
新生仔豬脂肪組織內ORM1 mRNA的豐度從1日齡到21日齡沒有變化,相對于肝臟的mRNA豐度ORM1占非常小的一部分。ORM1 mRNA的水平在豬脂肪細胞和間質血管細胞中是相似的(P>0.05)。ORM1處理不影響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的mRNA水平(P>0.05),而在1 000 ng/mL ORM1(P < 0.01)的培養(yǎng)基中,白細胞介素6(IL-6)mRNA的豐度下降了32%。然而,由于ORM1處理,細胞培養(yǎng)基中TNFα蛋白質含量降低(5 000 ng/mL,P < 0.05),ORM1對培養(yǎng)基中IL-6的含量沒有影響(P>0.05)。ORM1導致巨噬細胞遷移抑制因子(MIF)mRNA豐度的降低呈現(xiàn)劑量依賴性(P<0.01)。單核細胞趨化蛋白(MCP)的mRNA水平由于1 000 ng/mL ORM1的影響降低了27%(P<0.05)。
結論
數(shù)據(jù)表明:ORM1在特定濃度下對TNFα、IL-6、MIF與MCP的影響有限;ORM1沒有影響皮下脂肪組織的胰島素耐受性。(編譯自:http://jasbsci.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40104-016-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