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春明
男童失蹤之謎
文/曹春明
2015年7月,河南省信陽市某網(wǎng)站論壇中的一條傳言讓很多家長都緊張起來:信陽來了外地人,帶黑口罩,穿黑褲子,專門偷、搶小孩……
就在公安機關全力辟謠、打擊網(wǎng)絡造謠者之時,一樁離奇的兒童失蹤案發(fā)生了。
7月22日上午10時許,家住信陽市平橋區(qū)中心大道國營旅社的楊雪倩、何石祥夫妻二人來到信陽市公安局平橋分局案件偵辦大隊報警,稱21日晚夫妻倆出去散步,留下九歲的兒子何小山在家門口玩,直到21點多散步回來時,發(fā)現(xiàn)孩子不見了。等到22點,孩子依然沒回來。夫妻二人出去找了一整夜都沒找到。
兒童失蹤事件,公安機關一向極為重視,何況是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平橋公安分局很快成立了“7·22”專案指揮部,由信陽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平橋分局局長李希瑞任指揮長,從分局抽調(diào)精兵強將組成了專案組。李希瑞下令,按照信陽市公安機關處置失蹤人員警情工作規(guī)范要求,將失蹤人員何小山錄入失蹤人員信息系統(tǒng)進行比對。同時,組織全局民警,動員社會力量全力尋找失蹤兒童何小山。
經(jīng)初步調(diào)查,偵查員王雙雙獲悉, 21日19時55分左右,在楊雪倩家對面的第四人民醫(yī)院門口,一男子曾牽著何小山的手沿中心大道向北走。
楊雪倩說,那個男的她認識,叫董興田。
當王雙雙讓楊雪倩聯(lián)系確認兒子是否是被董興田帶走時,楊雪倩卻說沒有董的電話,無法聯(lián)系。就在王雙雙對楊雪倩做深入詢問時,她的電話響了,是董興田打來的!楊雪倩張口就問:“我知道孩子是被你帶走的,你帶哪兒去了?快給我送回來……”
電話中傳來了董興田不急不慢的聲音:“我?guī)愫⒆又煌媪艘粫?,然后就讓他回家了……”簡短的通話結(jié)束了,董興田矢口否認孩子在他那兒。
偵查員感覺情況復雜了。更讓偵查員想不到是,楊與董的這段對話讓專案組的偵破走了不少彎路。
王雙雙讓楊雪倩想辦法與董興田面談。畢竟找孩子是大事,只有見到董興田才有希望。就在這時,楊雪倩的電話又響了,是董興田用公用電話打來的。他說要與楊雪倩在醫(yī)院門口見面。此時,已是23點多,偵查員立即到指定的位置守候,結(jié)果撲了個空,董根本就沒去。次日零點,楊雪倩撥通王雙雙的電話說,董興田約她在亞興麗寶廣場見面。王雙雙立即將情況向分局領導報告后急速趕至現(xiàn)場,在廣場東北角的花壇處將正與楊雪倩見面的董興田帶回了公安分局。
原以為找到了董興田,孩子也就有了下落,然而事情卻遠非如此。
在對董興田的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此人整個一“六無”人員,即無身份證、無固定住所、無通訊工具、無職業(yè)、無經(jīng)濟收入、無親戚朋友。據(jù)楊雪倩說,她和丈夫何石祥都是二婚?;楹?,何石祥因詐騙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在丈夫入獄服刑期間,楊雪倩與董興田發(fā)生了婚外情,何小山在認識了董興田后還喊他伯伯。可董興田的老家在哪兒、現(xiàn)居住地、家庭關系等,她都不了解。
詢問室里,董興田表情淡然地說:“孩子是我從醫(yī)院門口帶走的??墒?,到了農(nóng)林路口,我就讓他回家了。他再去哪兒,我怎么知道?”偵查員在董興田的口中并沒有獲得有用線索,只得另辟蹊徑。
與此同時,其他偵查員在繼續(xù)梳理楊雪倩夫婦報警前后的情況時,發(fā)現(xiàn)了異常。一是楊雪倩夫婦當天報警時,神色看上去并不慌忙;二是當警方帶回可疑人員董興田后,夫婦二人也很少主動與警方聯(lián)系詢問情況;三是二人在報警時稱,孩子失蹤的當天晚上,他們找了一夜,可偵查員走訪群眾和鄰居時,都說還不知道他們家的小孩丟了。經(jīng)進一步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楊雪倩夫婦確實找過孩子,但找了不到一個小時就回家了。
難道此案另有隱情?
轉(zhuǎn)眼已過三天,正值暑假,何小山的失蹤引起了各方人士的關注。很多網(wǎng)友還自發(fā)地轉(zhuǎn)發(fā)信息幫助尋找,有的直接把電話打到公安局詢問案件的偵破情況。
李希瑞親自上陣對楊雪倩進行詢問,進一步深挖他們夫婦與董興田的家庭背景關系,排查疑點,尋找蛛絲馬跡。
果然,一條線索讓李希瑞和偵查員眼前一亮。
楊雪倩說:“我再婚前還有一個女兒,叫小燕,15歲,就住在距離我不遠的搬運站?!?/p>
何小山是不是被馬小燕帶走的呢?
專案組立即趕到搬運站進行突擊檢查。經(jīng)調(diào)查,這段時間,馬小燕根本就不在信陽,因此也就排除了何小山被她帶走的可能。
這時,偵查員對董興田交代情況的核實工作也在緊張地進行著。一番調(diào)查后始終沒有明顯的線索。無奈,專案民警再一次對董興田進行詢問。他依然從容地重復先前的陳述,并不回避自己帶走何小山的事實,但堅持途中已讓孩子回了家。在專案民警的不斷追問下,他才勉強道出一些細節(jié):“與何小山分開后,我沿著中心大道從六高門口的臺階上經(jīng)過。后來,我就回了市區(qū)……”此番說明被細心的專案民警發(fā)現(xiàn)了破綻,六高門前街道安裝的對稱球型攝像頭是可以全方位記錄在此經(jīng)過的人的,但經(jīng)民警核查后,董興田根本沒有去過那里。董興田處心積慮地說謊,只能說明他在掩蓋事實。而他又是最后一個與何小山接觸的人,專案組認為董興田有重大作案嫌疑。
26日下午,偵查員熊輝在經(jīng)過一番細致的調(diào)查后,得知董興田曾牽著何小山去過中心大道附近。然而,這些情況董興田卻從沒向警方交代,他一直強調(diào)的是二人走到農(nóng)林路口時,他就讓何小山自己回家了。而中心大道附近有一條小道,其盡頭是一片空地,有正在開發(fā)的建筑及尚未拆遷的爛尾建筑。這里地形復雜,在建工程多,閑置房屋多,晚上更是漆黑一團。
通過對楊雪倩的進一步詢問,民警獲悉,何小山不久前跟她說過,董興田曾帶他去過一個帶鐵門的地下室。而另一組專案民警也反映,在走訪調(diào)查時,有一個建筑工人曾在一處爛尾建筑的附近見過董興田。當時,他一個人在那里拿著一個酒瓶喝酒、打電話。
26日晚,李希瑞召集專案組全體成員研究案情。經(jīng)分析研判各方線索認為,一個正常的人不太可能從市區(qū)到一個白天見不到人、夜晚看不見光的地方打電話、獨自喝酒,能解釋這種行為的最大可能,就是其住在這個地方或附近。
所有的線索和疑點都集中在董興田一人身上。專案組大膽斷定,董興田肯定曾在這里待過,失蹤的何小山也一定就在這附近。
隨即,李希瑞發(fā)出號令:“全力對爛尾建筑及周邊進行搜查!”
專案組集中全局力量,組織民警30余人連夜進行大排查,尋找何小山。深夜里,專案民警手持電筒、佩帶單警裝備,在月光下對爛尾建筑、附近垃圾站、地下室、公廁、拆遷房屋,以及菜園、水池、水溝、堆放的沙土包等進行拉網(wǎng)式搜查。令人失望的是,直到東方曙光已現(xiàn),專案組也并無收獲。
27日大清早,李希瑞決定增加搜查力量。副局長戴常眾再次向搜查組40余名民警作了動員。他斬釘截鐵地說:“無論失蹤兒童是活著或遇害,都要找到他!”他和專案民警一起行動,并走在搜查小組的最前面。時值7月,偵查員頂著烈日,汗水濕透了衣襟……
忽然,民警楊洋在拆遷爛尾樓的一處垃圾屋內(nèi)發(fā)現(xiàn)了一團東西!為了看得更清楚一些,他屏住呼吸幾乎把整個身體都探進了垃圾屋內(nèi)……
“看清了!”楊洋大聲叫出來,他看到一個頭部被石頭和垃圾掩蓋、露出下身的一具疑似小孩的尸體……
很快,刑事技術人員趕到了現(xiàn)場。根據(jù)何小山體貌特征,通過現(xiàn)場物證比對何小山失蹤時的衣著,再加上DNA的比對,最終確定尸體即為受害男童何小山。
由案件偵查大隊長朱朝杰帶領的訊問組,對董興田的訊問也取得了重大突破。鐵證如山,董興田的心理防線漸漸崩潰,承認了殺害何小山的犯罪事實。
其實,董興田在偵查員的最初訊問中就沒有坦白。因為楊雪倩過于急切地向董興田質(zhì)問帶走孩子一事,使其不再回避從醫(yī)院門口帶走何小山的事實,而之后全都是他的謊言。
7月21日19時50分左右,董興田經(jīng)過醫(yī)院門口時,看到楊雪倩三口之家其樂融融地從家中出來,頓時心生嫉妒。隨后,他見何小山獨自一人在門口玩,一時心生歹念騙走了何小山。至于帶著孩子去哪里,因為自己沒住處,曾在一個冬天在中心大道旁邊小道附近的垃圾屋待過,他索性就把何小山帶到了正在拆遷的爛尾建筑樓附近。何小山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天真的他并不知道自己已入虎口,還向眼前的“伯伯”傾訴煩惱。原來,同學們都知道他爸爸坐過牢,背后嘲笑他。沒想到,孩子的真情卻勾起了董興田的回憶,他想起楊雪倩曾向他承諾,等何石祥從監(jiān)獄出來后就正式離婚,跟他一起生活??涩F(xiàn)在,她不僅沒離婚,夫妻關系反而越來越好……董興田越想越氣,就把怨氣發(fā)在了孩子身上……(文中人物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