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勝
(潛山縣余井鎮(zhèn)農技站,安徽潛山 246313)
哺乳仔豬的飼養(yǎng)管理
陳友勝
(潛山縣余井鎮(zhèn)農技站,安徽潛山246313)
哺乳期仔豬的生長發(fā)育,具有出生后長勢快,營養(yǎng)需求量大;消化器官不發(fā)達,消化機能不健全;先天免疫力差,抗體水平較低;體溫調節(jié)能力差,更容易被凍死或凍僵等特點,針對這些特點,本文就吃足初乳、剪掉獠牙、固定乳頭、防寒保溫、防治壓踩、仔豬寄養(yǎng)、仔豬補料、注意仔豬疾病保健預防等管理細節(jié)提出了相關的要求及要點性知識以供參考和借鑒。
哺乳仔豬飼養(yǎng)管理
哺乳仔豬的長勢好壞,直接關系到保育豬的飼養(yǎng)質量。由此,提供健康的、長勢較好的哺乳仔豬,對提升保育仔豬的生長速度很關鍵。分析哺乳期仔豬的生長發(fā)育特點,具有出生后長勢快,營養(yǎng)需求量大;消化器官不發(fā)達,消化機能不健全;先天免疫力差,抗體水平較低;體溫調節(jié)能力差,更容易被凍死或凍僵等特點,針對這些特點,采取相應的管理策略,減少哺乳仔豬的致死率,對提升養(yǎng)殖效益大有裨益。
2.1吃足初乳
仔豬出生后,擦凈身體黏膜,斷臍消毒。引導仔豬吃足初乳,增強仔豬抗病能力。
2.2剪掉獠牙
剛出生不久的仔豬,有8枚上下成對的門牙和犬牙。這些牙齒對仔豬的生長發(fā)育不產生影響,但是,會影響仔豬的哺乳質量。在爭奪乳頭時,容易咬傷母豬乳房,導致母豬起臥不安,壓死仔豬。由此,仔豬出生后打耳號的同時,應從根部將牙齒切斷,注意切面的平整。
2.3固定乳頭
仔豬有固定吃乳頭的習慣,為保證全窩仔豬長勢均勻,增強仔豬抗病能力提升成活率。仔豬出生后2~3d,建議人工固定乳頭。
2.4防寒保溫
哺乳期仔豬,體溫調節(jié)能力差,畏寒怕冷。由此,應注意防寒保溫。適宜的仔豬生長溫度,因日齡的不同而略顯差異。通常情況下,1~3日齡,舍溫在30℃~32℃;4~7日齡,舍溫在28℃~30℃;15~30日齡,舍溫在22℃~25℃;2~3月齡,舍溫在22℃。棚舍養(yǎng)豬,注意加蓋墊草。條件允許的,仔豬用保溫箱,注意做好仔豬保溫處理。出生接產,立即將仔豬放在保溫箱內,通過紅外線燈、電熱板等加熱。
2.5防治壓踩
初生仔豬體質差,行為較緩慢,外界環(huán)境適應能力差,容易被踩壓致死。而且,當母豬泌乳量不足時,仔豬會經常叼咬乳頭,圍在母豬身邊轉悠,增加了被踩壓致死的概率。由此,加強哺乳仔豬和哺乳母豬的飼養(yǎng)管理,耐心細致地搞好圈舍管理,確保產房環(huán)境安靜、舒適,最好24h不離人,確保仔豬出生后的高成活率。
2.6仔豬寄養(yǎng)
一窩產仔數多、母豬泌乳不足、乳頭不夠用、母豬產后患病等等情況下,為提升仔豬成活率,必須要采取必要的寄養(yǎng)措施。
仔豬寄養(yǎng)管理,應注意如下問題:第1,寄養(yǎng)母豬產期必須要接近,前后不要超過1~2d。后產仔豬向先產仔豬群寄養(yǎng),應選擇體重較大的寄養(yǎng);先產仔豬向后產仔豬群寄養(yǎng),應選擇體重較小的寄養(yǎng)。避免同窩體重差距大,影響育肥的整齊度。第2,寄養(yǎng)仔豬應吃足初乳,是確保高成活率的關鍵。由此,理想的寄養(yǎng)模式,先產仔豬向后產仔豬順寄。第3,被選擇的寄養(yǎng)母豬,要求:性情溫順、泌乳量高、哺乳性能好,這樣的母豬哺乳仔豬的頭數才會更多。第4,豬的嗅覺很敏感,母豬仔豬相認,多數經嗅覺來完成。確保寄養(yǎng)過程的順利,建議將仔豬身上涂抹寄養(yǎng)母豬身上的母乳汁或尿液,將其關在同一個仔豬箱內,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后,母豬難以分出被寄養(yǎng)仔豬身上的氣味,更有利于順利完成寄養(yǎng)。
2.7仔豬補料
隨日齡的增加,仔豬生長發(fā)育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大增。期間,單靠母乳難以滿足其發(fā)育的需求。由此,此時補充優(yōu)質飼料,就成為補充營養(yǎng)的關鍵。就此,建議早期斷奶,及早補料。補料時間,安排出生后1周齡,促進消化器官發(fā)育,完善消化機制,為斷奶后飼養(yǎng)奠定基礎。
初次補料,宜選擇易消化的優(yōu)質料草??傮w補料原則:少量,多餐,漸進飼喂。確保在10~15日齡,基本補上料。補料期間,每日用教槽料,應定期清洗。仔豬嗅覺較敏感,料盆中有糞便殘留的話,仔豬愛干凈可能會拒絕采食,導致補料困難。補料期間,做好防腹瀉病的準備。腹瀉問題,應仔豬腸胃機能發(fā)育不全,消化不良而誘發(fā)。一旦發(fā)現有腹瀉癥狀,應立即減少教槽料。同時,教槽料中,加適量的1%的護仔康1號,一般飼喂2周,能更好地緩解腹瀉癥狀。
2.8注意仔豬疾病保健預防工作
哺乳仔豬易發(fā)生的疾病主要是腹瀉和副豬、鏈球等疾病。防控鏈球主要從疫苗免疫著手:鏈球菌病可在23~25日齡進行初免,仔豬可在15日齡初免。如何有效防控好腹瀉性疾病主要從以下兩方面著手:(1)做好哺乳母豬飼養(yǎng)工作,減少母豬炎癥。母豬奶水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仔豬生長速度,健康狀態(tài)。因此建議在母豬日糧中添加2%“牲命1號”拌勻飼喂,可有效改善母豬奶水質與量。進而減少仔豬腹瀉,提高仔豬機體抵抗力。母豬產后及時消炎:青霉素+鏈霉素+魚腥草肌肉注射,產后三天實行控料,以防母豬發(fā)生乳腺炎,仔豬吮吸變質奶水而發(fā)生腹瀉。(2)做好環(huán)境衛(wèi)生工作。做好畜舍衛(wèi)生打掃,保證畜舍干燥,可明顯減少仔豬腹瀉性疾病。春季多雨,較為潮濕,可適當在畜舍地面撒上一些“護舍安”,可迅速干燥畜舍地面,并可吸附病原微生物,抑制腹瀉性疾病的發(fā)生。
哺乳仔豬的管理,總的來說,是個細致活,每個環(huán)節(jié)至關重要。吃足初乳、剪掉獠牙、固定乳頭、防寒保溫、防止壓踩、仔豬寄養(yǎng)、仔豬補料、注意仔豬疾病保健預防等工作,都不能疏于管理,綜合考慮制定完整的飼養(yǎng)方案,確保哺乳仔豬的高成活率。
[1]高海燕,高鵬飛,李忠建.豬的消化生理特點及配制飼料應注意的事項[J].畜禽業(yè),2006,(3):22-24.
[2]徐振華,劉曉華,王立芹.仔豬的消化生理特點與日糧配制[J].飼料博覽,2009,(11):24-26.
[3]王惠生,張周,原積友.反芻動物消化生理特點與旱區(qū)秸稈畜牧業(yè)的發(fā)展[J].黃牛雜志,2000,(5):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