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麗
(鐵嶺市清河區(qū)醫(yī)院,遼寧 鐵嶺 112003)
QCC護理模式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觀察
王 麗
(鐵嶺市清河區(qū)醫(yī)院,遼寧 鐵嶺 112003)
目的 觀察與分析QCC護理模式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7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將70例老年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常規(guī)高血壓護理組)35例和觀察組(QCC護理模式組)35例,然后將兩組護理前和護理后6周及12周時的治療依從性進行評估與比較。結(jié)果 護理前兩組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均無明顯差異(P>0.05)而護理后6周及12周時觀察組的治療依從性均顯著好于本組護理前和對照組護理后(P均<0.05)。結(jié)論 QCC護理模式可顯著地提升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因此為老年高血壓患者疾病的控制奠定了基礎(chǔ)。
QCC護理模式;老年高血壓;治療依從性
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關(guān)系到患者的血壓及相關(guān)并發(fā)癥的控制,因此治療依從性是護理干預(yù)的重點[1]。老年高血壓患者多病程較長,而這對于患者的治療耐性造成極為不良的影響,因此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干預(yù)是重點之一。本文中我們就QCC護理模式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進行觀察與分析,結(jié)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7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將70例老年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常規(guī)高血壓護理組)35例和觀察組(QCC護理模式組)35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0例,年齡為60~83歲,平均年齡為(66.2±4.0)歲,病程為0.3~21.5年,平均病程為(7.1±1.3)年,高血壓分級:1~2級患者12例,3級患者23例。觀察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9例,年齡為60~83歲,平均年齡為(66.3±3.8)歲,病程為0.3~22.0年,平均病程為(7.2±1.1)年,高血壓分級:1~2級患者12例,3級患者23例。兩組老年高血壓患者的上述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比較,P均>0.05,因此老年患者之間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高血壓護理,主要為對老年患者進行高血壓知識及注意事項的告知及宣教,尤其注意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宣教,另外對治療方式進行指導(dǎo),并進行心理方面的疏導(dǎo)。觀察組則采用QCC護理模式進行干預(yù),由護理人員組成護理小組,然后針對每位老年患者的疾病認(rèn)知情況、依從程度及理解能力進行宣教知識的制定,然后進行實施,然后對實施效果進行評估及改進,進一步提升老年患者的相關(guān)認(rèn)知度,并積極解答患者的疑問,另外,對老年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并進行針對性的多方位的疏導(dǎo)。然后將兩組護理前和護理后6周及12周時的治療依從性進行評估與比較。
1.3 評價標(biāo)準(zhǔn):兩組老年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采用Morisky問卷為準(zhǔn)進行評估,問卷得分8分表示依從性較高,6~7分表示依從性一般,6分以下表示依從性較低[2]。
1.4 統(tǒng)計學(xué)檢驗:數(shù)據(jù)檢驗方面采用的軟件為SPSS16.0,計數(shù)資料的檢驗方式為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的檢驗方式為t檢驗,P<0.05表示有顯著性差異。
護理前對照組的35例老年患者中Morisky問卷依從性較高者22例,占62.86%,依從性一般者9例,占25.71%,依從性較低者4例,占11.43%;觀察組的35例老年患者中Morisky問卷依從性較高者22例,占62.86%,依從性一般者8例,占22.86%,依從性較低者5例,占14.29%。
護理后6周對照組的35例老年患者中Morisky問卷依從性較高者24例,占68.57%,依從性一般者8例,占22.86%,依從性較低者3例,占8.57%;觀察組的35例老年患者中Morisky問卷依從性較高者29例,占82.86%,依從性一般者5例,占14.29%,依從性較低者1例,占2.86%。
護理后12周對照組的35例老年患者中Morisky問卷依從性較高者27例,占77.14%,依從性一般者6例,占17.14%,依從性較低者2例,占5.71%;觀察組的35例老年患者中Morisky問卷依從性較高者34例,占97.14%,依從性一般者1例,占2.86%,依從性較低者0例,占0.00%。
護理前兩組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均無明顯差異(P>0.05)而護理后6周及12周時觀察組的治療依從性均顯著好于本組護理前和對照組護理后(P均<0.05)。
老年高血壓在臨床發(fā)病率極高,而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是對其血壓控制效果影響極大的方面,因此對高血壓患者進行治療依從性的提升極為必要,而老年患者多數(shù)病程較長及對疾病認(rèn)知度較低,因此極大地影響到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因此進一步提升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治療依從性干預(yù)的價值[3-4]。而不同護理干預(yù)效果對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影響差異較大,因此對此方面的研究極為必要。本文中我們就QCC護理模式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進行觀察與分析,結(jié)果顯示,QCC護理模式相較于常規(guī)高血壓護理優(yōu)勢更為突出,患者護理后6周及12周時的治療依從性改善效果明顯好于常規(guī)高血壓護理,且好于患者護理前的效果,從而肯定了QCC護理模式在此類老年患者中的應(yīng)用效果。綜上所述,我們認(rèn)為QCC護理模式可顯著地提升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因此為老年高血壓患者疾病的控制奠定了基礎(chǔ)。
[1] 潘菊鳳,梁土軒,葉英,等.人性化護理服務(wù)干預(yù)在門診老年高血壓患者中應(yīng)用的效果觀察[J].齊齊哈爾醫(yī)學(xué)院學(xué)報,2015,36(2): 297-298.
[2] 楊玉妹,杜鵬斌,王青華,等.探究心理護理干預(yù)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及效果的影響[J].首都醫(yī)藥,2014,21(12):66-68.
[3] 陳蕾,丁敏,鄧麗娟,等.品管圈活動在提高住院高血壓患者對健康宣教知曉率中的應(yīng)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3):535-536.
[4] 欒志梅.QCC護理模式對初發(fā)高血壓患者治療認(rèn)知度的影響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13):272.
R473.5
B
1671-8194(2016)35-02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