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研制出超強電池
中科院上海硅酸鹽所的科學家已研制出一種高性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氮摻雜有序介孔石墨烯。該材料具有極佳的電化學儲能特性,可用作電動車的“超強電池”:充電7秒,即可續(xù)航35千米。這種超強電池不僅能實現(xiàn)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而且還可以通過使用水基電解液,做到無毒、環(huán)保、價格低廉、安全可靠。
2“太空清掃器”可將太空垃圾轉變?yōu)槿剂?/p>
清華大學工程師設計了一種火箭動力“太空清掃器”。這種飛行器使用網狀裝置捕獲太空垃圾,然后通過激光進行消化處理,或者使用“球磨機”中的特殊研磨球將太空垃圾處理成粉末。再將這些粉末狀太空垃圾放置在極端溫度條件下,使其轉變成等離子體。通過這種方法,“太空清掃器”能夠將太空垃圾轉變成為新的燃料動力。
3人類將首次打穿地殼
打超深鉆井、鉆穿地殼,直接“觸摸”到地殼與地幔的邊界,這是全世界地球科學家的理想。美國、英國、中國等12個國家的30名科學家登上美國“決心”號鉆探船,準備在西南印度洋開展打穿地球殼幔邊界的第一次大洋鉆探。該計劃致力于在人類歷史上首次鉆穿殼幔邊界,以檢驗“在慢速、超慢速擴張脊下方的莫霍面代表了地幔的蝕變邊界”的假說。
4新型納米材料比紙薄千倍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一支科學家小組研制出一種微型薄片材料,該材料由氧化鋁制成,它比紙薄了將近千倍,卻足夠堅韌,即使被彎曲也不會出現(xiàn)結構改變。這種超薄材料使用皺狀結構代替框架結構,這意味著它將不是“完全的平面”,而是一種類似蜂窩的三維結構,未來可用于航空航天領域,甚至促進昆蟲飛行機器人技術的快速發(fā)展。
5黑洞周圍存在“甜甜圈”結構
科學家發(fā)現(xiàn)星系NGC1068中出現(xiàn)了一個神秘的團塊結構,它位于中央超大質量黑洞的周圍,像是氣體構成的“甜甜圈”形狀的云。在黑洞周圍發(fā)現(xiàn)巨型云是種特殊情況,其形成原因仍然是個迷,科學家認為可能是在吞噬物質時湍流產生的,或者是年輕恒星的能量向云內滲透。還有觀點指出,這是落入黑洞的物質產生的干擾。
6借助無線電波能量工作的微型芯片問世
荷蘭科學家已經研發(fā)出一種微型傳感器,它能夠借助無線電波提供的能量進行信息交流。這種傳感器的面積僅有2平方毫米,重量為1.6毫克。這種傳感器擁有一根天線,能夠捕獲無線路由器散發(fā)出的能量。它會不斷儲存能量,一旦能量足夠多,它就能夠測量溫度并且向路由器發(fā)送信號。
7俄羅斯計劃建立月球基地
俄羅斯計劃在2024年發(fā)射一顆月球探測器來尋找合適的居住地,并且在2030年將人類送上月球,實現(xiàn)人類在月球上定居的夢想。俄羅斯太空總署也在研發(fā)Angara-A5V重型運載火箭,它的任務是向月球運送人類基地的部件。這個項目將為人類探索月球鋪平道路。
8科學家揭開貓比狗長壽之謎
貓與狗相比,貓的壽命能延長3歲,平均壽命達到15年。生物學家史蒂夫·奧斯塔德稱,貓的“長壽之道”可能與它們傲慢、獨居的性格有關。狗是群居動物,而貓喜歡獨自生活,它們的生活密度較低,有助于避免感染其他傳染性疾病,從而切斷了傳播疾病的可能性。此外,狗的壽命也可能因為各種奇特的飼養(yǎng)方式而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