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 霞(YAN Xia), 侯利劍(HOU Li-jian), 謝明水(XIE Ming-shui), 潛 力(QIAN Li)
(1 襄陽市中心醫(yī)院北區(qū), 湖北 襄陽441003; 2 隨州市中心醫(yī)院, 湖北 隨州 441300)
?
下呼吸道感染鮑曼不動桿菌耐藥性分析
顏霞(YAN Xia)1, 侯利劍(HOU Li-jian)1, 謝明水(XIE Ming-shui)2, 潛力(QIAN Li)2
(1 襄陽市中心醫(yī)院北區(qū), 湖北 襄陽441003; 2 隨州市中心醫(yī)院, 湖北 隨州 441300)
[摘要]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標本分離鮑曼不動桿菌(AB)的耐藥性,為臨床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提供依據(jù)。方法分析某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住院患者痰標本培養(yǎng)分離出的172株AB。結果172株AB中多重耐藥和泛耐藥菌株共128株(占74.42%)。主要分布在神經(jīng)內(nèi)科(56株,43.75%)、重癥監(jiān)護病房(44株,34.38%)。AB對米諾環(huán)素的耐藥率最低(9.30%),其次是對頭孢哌酮/舒巴坦和氨芐西林/舒巴坦耐藥率分別為18.60%和27.91%,對亞胺培南的耐藥率為47.67%。對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哌拉西林的耐藥率分別為62.79%、86.04%,對喹諾酮類、氨基糖苷類和第三、四代頭孢菌素類的耐藥率在76.74%~81.40%之間。結論AB對多種常見抗菌藥物的耐藥率均較高,多重耐藥和泛耐藥現(xiàn)象嚴重。
[關鍵詞]下呼吸道感染; 鮑曼不動桿菌; 抗藥性, 微生物; 耐藥性
鮑曼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baumannii,AB)是醫(yī)院感染最常見的一種條件致病菌,近年來其分離率快速增長,耐藥性亦呈現(xiàn)增強趨勢。為了解AB引起的臨床感染及其耐藥性,本文對某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標本分離的172株AB進行耐藥性分析,為臨床合理選用抗菌藥物提供依據(jù)。
1資料與方法
1.1菌株來源某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住院患者痰標本培養(yǎng)分離出的172株AB。
1.2菌株鑒定與藥敏試驗菌株鑒定與藥敏采用迪爾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購自珠海迪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結果判定依據(jù)2012年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協(xié)會(CLSI)標準判定。
1.3統(tǒng)計分析應用WHONET 5.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結果
2.1多重耐藥AB檢出情況2013年1月—2015年1月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標本分離的172株AB中多重耐藥和泛耐藥菌株共128株(占74.42%)。128株多重耐藥和泛耐藥AB主要分布在神經(jīng)內(nèi)科(56株,43.75%),其次為重癥監(jiān)護病房(44株,34.38%)、神經(jīng)外科(10株,7.81%)、呼吸內(nèi)科(8株,占6.25%)及其他科室(10株,7.81%)。
2.2藥敏結果AB對米諾環(huán)素的耐藥率最低(9.30%),對頭孢哌酮/舒巴坦和氨芐西林/舒巴坦的耐藥率分別為18.60%和27.91%,對亞胺培南、美羅培南的耐藥率分別為47.67%、65.12%,對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哌拉西林的耐藥率分別為62.79%、86.04%,對喹諾酮類、氨基糖苷類和第三、四代頭孢菌素類都有較高的耐藥性,耐藥率在76.74%~81.40%之間。
3討論
AB已成為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耐藥機制十分復雜,耐藥性日趨嚴重,是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及長期臥床患者感染常見的病原菌。本研究中多重耐藥和泛耐藥AB主要分布在神經(jīng)內(nèi)科和重癥監(jiān)護病房。這些科室均以高齡和重癥患者為主,由于住院時間長、原發(fā)病重、長期臥床免疫力低下、長期使用抗菌藥物,加上氣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導致AB多重耐藥和泛耐藥菌株檢出率高[1]。AB耐藥嚴重,導致臨床可選擇的抗菌藥物逐漸減少,尤其是多重耐藥和泛耐藥AB的不斷出現(xiàn)[2],給臨床治療帶來極大困擾。
本研究顯示,AB對米諾環(huán)素、頭孢哌酮/舒巴坦、氨芐西林/舒巴坦的耐藥率較低,分別為9.30%、18.60%、27.91%。米諾環(huán)素耐藥率低可能與臨床應用較少有關;頭孢哌酮/舒巴坦、氨芐西林/舒巴坦臨床應用較多,其耐藥率明顯增高,與文獻報道一致[3];AB對碳青霉烯類亞胺培南的耐藥率為47.67%,對美羅培南的耐藥率為65.12%,由于碳青霉烯類以亞胺培南為主,對革蘭陰性菌具有超強的抗菌能力,在臨床應用越來越多,造成耐亞胺培南的非發(fā)酵菌AB分離率越來越高,國內(nèi)外均有相關文獻報道[4-5]。AB產(chǎn)生耐藥的原因之一為抗菌藥物誘導耐藥生成和選擇耐藥菌生存與繁殖的結果。所以AB多重耐藥和泛耐藥的發(fā)生,與臨床上大量不合理使用此類抗菌藥物有直接關系。AB對喹諾酮類、氨基糖苷類和第三、四代頭孢菌素類的耐藥率在76.74%~81.40%之間,對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哌拉西林的耐藥率分別為62.79%、86.04%。AB呈現(xiàn)很強耐藥性,多重耐藥和泛耐藥AB占分離AB的74.42%。
對多重耐藥和泛耐藥AB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臨床醫(yī)生首先要根據(jù)患者的個體狀況,完善病原學檢查,區(qū)分定植菌與感染菌,依據(jù)藥敏結果有針對性合理選用抗菌藥物是遏制細菌耐藥性快速增長的必要手段。
綜上所述,AB隨著臨床分離率增加,其泛耐藥性也逐漸增強。不僅對目前常用抗菌藥物產(chǎn)生耐藥,并且由于其生存能力強易在醫(yī)院內(nèi)造成廣泛的交叉感染引起暴發(fā)流行[6-7],給臨床治療和防控帶來嚴峻挑戰(zhàn)。所以加強對AB的監(jiān)測,掌握其耐藥性特征,合理使用抗菌藥物,預測和控制細菌耐藥性增長趨勢,嚴格無菌操作,盡量減少侵入性治療措施,以減少耐藥菌株的產(chǎn)生與傳播,有效控制多重耐藥和泛耐藥菌的感染。
[參 考 文 獻]
[1]胡美春, 王莉?qū)? 梁小英.某院2012年多重耐藥菌分布及耐藥性[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 2014, (13)2:89-92.
[2]李智山, 肖慈然.醫(yī)院感染鮑氏不動桿菌的臨床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1, 21(18):3945-3946.
[3]陳曉玲, 謝明水.254株鮑氏不動桿菌的分布及耐藥性[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2, 22(19):4351-4353.
[4]Katsaragakis S,Markogiannakis H,Samara E,et a1.Predicators of mortality ofAcinetobacterbaumanniiinfections:A 2-year prospective study in a Greek 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J].Am J Infect Control,2010,38(8):631-635.
[5]鄒玖明, 張愛平, 李智山, 等.OXA-23基因陽性耐亞胺培南鮑曼不動桿菌感染暴發(fā)調(diào)查研究[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 2010, (9)4:235-237.
[6]Perez F,Endimiani A,Bonomo RA. Why are we afraid ofAcinetobacterbaumannii?[J]. Expert Rev Anti Infect Ther, 2008,6(30):269-271.
[7]朱風嬌.鮑氏不動桿菌醫(yī)院感染分布及耐藥性監(jiān)測[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1, 21(5):1010-1012.
(本文編輯:陳玉華)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ofAcinetobacterbaumanniicausing 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1 Xiangyang Central Hospital, Xiangyang 441003, China; 2 Suizhou Central Hospital, Suizhou 441300, China)
[收稿日期]2015-07-01
[基金項目]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3CFB480)
[作者簡介]顏霞(1974-),女(漢族),湖北省孝感市人,主管檢驗師,主要從事臨床檢驗研究。 [通信作者]謝明水E-mail:XMS996@sina.com
DOI:10.3969/j.issn.1671-9638.2016.06.016
[中圖分類號]R181.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9638(2016)06-04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