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霞烏海職業(yè)技術學院
英語教學改革的創(chuàng)新研究
王麗霞
烏海職業(yè)技術學院
現(xiàn)階段,大多數(shù)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模式仍然是照搬和套用大學本科的英語教學方式。其并不完全適應高職院校,也沒有體現(xiàn)高職院校的特色。也就是說,高職院校當前培養(yǎng)的人才還不具備扎實的專業(yè)技術和外語應用能力,由此可知,必須對高職院校英語教學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從而使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能夠不斷滿足社會和企業(yè)對高職院校大學生的需求。
高職英語;教學模式;高職特色
隨著我國高職院校規(guī)模的逐步擴大,獨立設置的高職高專院校每年培養(yǎng)的人才都在逐年增加,國家對高職畢業(yè)的人才也賦予很高期望,希望把高職院校的學生培養(yǎng)成為應用型、實用型的人才。由此可見,在全國教育體制內,高職院校將負擔著培養(yǎng)技術、生產、管理、服務等領域的應用型人才的重任。但是,在高職英語教學方面,其以往的教學模式仍然沒有改變,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因此,為了發(fā)揮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作用,提高高職院校大學生英語的實際能力,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急需改革創(chuàng)新,建立一套與自身實際情況相適應的、能夠凸顯自身辦學特色的英語教學模式。[1]
(1)缺乏雙項教學型師資隊伍。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大多數(shù)是英語專業(yè)畢業(yè)的教師人才。由于受客觀的條件影響,這些教師欠缺在實際工作中鍛煉和學習的經驗,而且在對學生講述一些機電英語、機械英語、物流英語等知識的時候,不能將英語知識同專業(yè)知識有機結合在一起。學生在課堂上經常聽的是云里霧里,機械的讀者單詞、念著課文,學著語法知識,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樂趣不濃。
(2)缺乏對高職學生英語學習情況的客觀評價體系。在我國高職院校,評價一個學生的英語成績的唯一標準就是英語成績。但事實上只用英語成績來衡量一個學生的英語實用能力是遠遠不夠的。成績不能反映一個學生的真實情況,這樣做不科學。另外,平時在學校學的英語知識也缺少必要實用性,難以應用到工作崗位上。換句話說,就是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內容與社會需求相脫離。所以,高職院校必須加大改革,改變原有的評價體系,平衡基礎知識和學生職業(yè)使用能力兩方面。給學生客觀、公正、全面的評價。[2]
(3)沒有真正適合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教材。教材是教學中的一個骨架,廣大高職院校的教師都是圍繞教材給學生授課的??墒牵瑳]有那一本英語教材是真正適用某一專業(yè)的。目前,高職院校的英語教材都是一種通用的、普遍性的引導教材。不具有專業(yè)性、特色性、針對性和實用性。因此,想要實現(xiàn)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其前提就是必須制定一套完全適應高職院校學生實際情況的教材。
針對當前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扭轉當前的落后的英語教學模式,培養(yǎng)出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我們就必須要大力改革力度,對癥下藥,從根本上改變這種局面。
(1)大力建設教師隊伍。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加大教師隊伍建設,改變教師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改變教師落后的教學理念和模式,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學過程中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尤其是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另外,反思過去的教學模式。[3]高職院校想要培養(yǎng)應用型的人才,就必須先培養(yǎng)出具有應用型的老師,定期或不定期的鼓勵教師到企業(yè)學習,了解企業(yè)對學生英語能力的實際需求,加強教師在科研、教學方面的能力。
(2)建立適應社會需求的科學、實用的英語評價標準體系。標價標準就像一個教學成果的參照物一樣,教師和學生檢驗自己的教學和學習成果,就是通過評價標準來衡量的。所以,對于高職英語教學來說,建立有特色的、針對性強的評價考核體系意義重大。筆者認為,從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分別評價,再進行綜合評價這種多元化的評價方式非常適合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例如,首先,對學生考核時,不能單一的用試卷成績來衡量,還要結合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和技能進行評價。其次,對學生的考核不應由老師獨自完成,而是要將學生也拉進來,讓學生通過評價考核別人,來認識自己,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最后,評價標準要從多個角度進行,例如,課程標準、自身標準、參照標準、實踐標準等等,依照個人實際情況進行對比,全面評價,綜合分析。
(3)加強課堂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相關教師應當以培養(yǎng)實用型、應用型人才為目的。設計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模式。例如,在課堂上,可以采用近年來一直受到關注的合作學習法。具體的說就是幾個人組成一個小組,每個人擔任不同的角色,大家共同完成一項任務或者工作的學習方法。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加了學生之間的互動性,使學生能夠做到互相學習,探討交流同一問題,取長補短,很具有研究性和實用性。[4]另外,針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高職院??梢员M量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些特殊的學習環(huán)境,例如:教師在給機械專業(yè)的學生授課時,可以帶領學生深入車間,對照現(xiàn)場實物,進行講解分析,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將英語知識同專業(yè)知識有機結合在一起。
(4)加強教材的選擇與開發(fā)創(chuàng)新工作。以往高職院校英語教材都是普遍的,統(tǒng)一大綱、統(tǒng)一框架的教材。而現(xiàn)在,我們要有針對性的開發(fā)創(chuàng)新英語教材,要從社會實際生產生活的需要入手,針對不同的專業(yè),不同的技術過程,編制具有特色的教材,在語言的使用上,也要注意既要突出崗位特點,也要考慮專業(yè)特色。綜合各方面因素,使教學工作真正具有實用性,綜合性,實踐性的特點。
總之,職院校英語教學的改革任重道遠,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在充分體現(xiàn)高職高專的辦學特點和教育模式的情況下,擺脫長期以來對本科式教學模式的影響,形成自己的特色。培養(yǎng)出實用性、應用型人才,為建設祖國做貢獻。
[1]唐燕玲.論創(chuàng)新型英語人才培養(yǎng)與綜合英語教學改革[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8,08:30-33.
[2]許云平,王彥華.高職英語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探析--互動教學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職業(yè)技術,2009,08:6-8.
[3]姜妹.高職英語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J].職教論壇,2005,26:12-13.
[4]安亞平,楊洪光.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創(chuàng)新嘗試--來自開展“英語寢室”活動的實踐報告[J].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07,02: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