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新《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下稱《條例》)是在2003年12月頒布實施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基礎上修訂完成的,原《條例》在嚴肅黨的紀律、純潔黨的組織、懲治腐敗行為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政治經濟形勢的發(fā)展,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xiàn),原《條例》已不能完全適應全面從嚴治黨的新要求,原《條例》中的一些條款相對于日益變化的黨的建設的新形勢明顯滯后,隨著黨的建設成果的進一步鞏固,原《條例》修改被提上日程。
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是從嚴治黨經驗的一次總結,特別是針對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內突出的重大問題,增加了許多有針對性的條款,對于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取得的成果及時做了制度性吸收。新《條例》不僅保留了原《條例》中的精華部分,而且在內容上也做到了與時俱進,呈現(xiàn)出時代性的亮點。
新《條例》重在突出政治規(guī)矩和政治紀律在從嚴治黨中的作用。我們黨歷來重視政治規(guī)矩和政治紀律的建設,1922年黨的二大上就制定了第一部《黨章》,樹立了政治規(guī)矩、政治紀律,從而為黨實現(xiàn)從弱小到強大的發(fā)展提供了制度保證。黨能夠在白色恐怖統(tǒng)治下獲得生存發(fā)展空間,能夠在每一次重大危機中轉危為安,最后打敗強大的國民黨,取得革命的勝利,靠的就是組織的嚴密,紀律的嚴明。目前,黨內一些同志組織意識淡薄,目無規(guī)矩紀律現(xiàn)象嚴重,因此,在新《條例》中第一條就指出,制定本條例的目的就是為了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guī),嚴肅黨的紀律,純潔黨的組織,保障黨員民主權利,教育黨員遵紀守法,維護黨的團結統(tǒng)一,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議和國家法律法規(guī)的貫徹執(zhí)行。第三條進一步指出,黨的紀律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規(guī)則。根據(jù)黨章制定的紀律,是管黨治黨的戒尺,有別于國家法律和社會道德等規(guī)則,是比法律更嚴的規(guī)矩。在新《條例》分則規(guī)定中,將大量不違犯國家法律法規(guī),但違反黨紀的行為納入處分范圍,既反映了黨紀先于國法、黨紀嚴于國法的要求,也充分體現(xiàn)了管黨治黨重在依靠黨規(guī)黨紀的特點。
新《條例》理清了黨紀與國家法律之間的關系,刪除了某些與法律重復的條款,修改了一些滯后的條款。新修訂的《條例》分則將違紀行為類型分為違反政治紀律、違反組織紀律、違反廉潔紀律、違反群眾紀律、違反工作紀律和違反生活紀律這六類。明確了“負面清單”,確立了紀律“底線”。在具體內容的編排方面,強調紀法分開,紀在法前,紀嚴于法。修訂刪除了70余條與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guī)重復的內容。例如,原《條例》與刑法等重合的貪污賄賂、破壞社會主義經濟秩序的行為、侵犯公民權利的行為、妨害社會管理秩序、失職瀆職等內容,不再單獨規(guī)定于黨紀中。修訂后,《條例》從原來的3編、15章、178條、24000余字縮減為3編、11章、133條、17000余字。另外,修改了一些落后于反腐形勢的條款。例如,2015年紀委通報的案例中,某地一位區(qū)縣領導因收受禮品受到黨紀處分,未進入司法程序,而該地某中學校長因收受家長禮品被處以更嚴的有期徒刑。社科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高波表示,不少違紀案例反映出黨紀滯后于反腐敗形勢,一些黨紀與國法重復,黨紀抓小抓早的作用體現(xiàn)不突出,出現(xiàn)了“沒查都是‘好同志,一查就成‘階下囚”的現(xiàn)象。
新《條例》理順了黨紀處分與其他責任追究制度的邏輯關系。原《條例》頒布于2003年,在一段時間內,對于填補法律法規(guī)存在的漏洞,懲治懲罰一些違紀違法行為,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隨著國家法律法規(guī)體系逐步完善,懲戒領域的法律空白已得到基本彌補,尤其是2007年國務院頒布施行的《行政機關公務員紀律處分條例》和監(jiān)察部2012年頒布施行的《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guī)定》,將公務員和事業(yè)單位人員的政紀處分納入法治化軌道,如果再將以上兩類主體都作為《處分條例》的適用對象,就混淆了《處分條例》的責任
主體和適用范圍。這樣,不僅模糊了黨紀處分與政紀處分以及其他處分之間的關系,而且削弱了《條例》在政治生活中的權威性。新《條例》就此問題作出調整,例如,新《條例》第三十條規(guī)定,黨員受到黨紀追究,涉嫌違法犯罪的,應當及時移送有關國家機關依法處理。需要給予行政處分或者其他紀律處分的,應當向有關機關或者組織提出建議。這樣,不同性質的處分和責任形式劃清了,相互關系也進一步明確了。
新《條例》吸收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提出的“八項規(guī)定”、反“四風”等新的制度成果,體現(xiàn)了與時俱進。黨的十八大以來一共出臺了30多部廉政新規(guī),既有政治紀律、政治規(guī)矩方面的,也有組織紀律、工作紀律、群眾紀律和廉潔紀律方面的。為體現(xiàn)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新《條例》將其中最重要的要求轉化為紀律條文,成為新的黨紀部分。在六大違紀行為中,都補充了新的內容。例如,2014年10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四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嚴肅指出:“一些人無視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為了自己的所謂仕途,為了自己的所謂影響力,搞任人唯親、排斥異己的有之,搞團團伙伙、拉幫結派的有之,搞匿名誣告、制造謠言的有之,搞收買人心、拉動選票的有之,搞封官許愿、彈冠相慶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陽奉陰違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議中央的也有之。”例如,河北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周本順被查的一個重要原因正是“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在重大問題上發(fā)表違背中央精神的言論,不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干擾、妨礙組織審查”。針對出現(xiàn)的這些問題,新《條例》第五十二條規(guī)定,在黨內搞團團伙伙、結黨營私、拉幫結派、培植私人勢力或者通過搞利益交換、為自己營造聲勢等活動撈取政治資本的,給予嚴重警告或者撤銷黨內職務處分;情節(jié)嚴重的,給予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處分。
又如,在廉潔紀律方面,將違反有關規(guī)定配備、購買、更換、裝飾、適用公務用車或者違反公務用車管理規(guī)定、收受可能影響公正執(zhí)行公務的禮品、禮金、消費卡,利用職權或者職務上的影響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接受宴請、旅游、健身、娛樂等活動安排,違反有關規(guī)定出入私人會所、違反有關規(guī)定自定薪酬或者濫發(fā)津貼、補貼、獎金,違規(guī)公務接待納入廉潔紀律處分范圍。
再如,在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方面,將黨員領導干部違反有關規(guī)定干預和插手司法活動、執(zhí)法活動等行為納入違反工作紀律部分;將生活奢靡、貪圖享樂、追求低級趣味、造成不良影響的行為納入違反生活紀律的部分。
堅持思想建黨與制度建黨相結合是黨的建設的一大特點,新《條例》是黨的建設方面又一次重大制度突破,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制度保障。新《條例》是管黨治黨的一把戒尺、黨員的基本底線和遵循,黨的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認真學習新《條例》的具體內容,明確哪些行為是違規(guī)違紀的,做一個政治上的“明白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