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芳?。ê颖笔茨峡h倴城鎮(zhèn)王莊子完全小學 063500)
為心靈“護航”,為成長“揚帆”——新時期語文德育教學淺析
于建芳(河北省灤南縣倴城鎮(zhèn)王莊子完全小學063500)
摘要:俗話說:“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小學語文是一門學習語言的學科,但是,人文性的教育在實際教學當中也依然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既要重視對學生智力的培養(yǎng),更重要的是注重對學生品德方面的良好教育。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樹立大語文觀,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都能夠在語文這片肥沃的土壤中吸收更多的養(yǎng)分。筆者也結合自身的實踐教學經驗,淺析幾點自己的見解,希望給其他的語文教師帶來一些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教學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3.131
正如一句古語所說的,做事先做人。做人也有社會行為規(guī)范以及道德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學也可以說是教學生怎樣做人,教學生如何做一名好人。對小學生的的德育教育需要從小抓起,從點滴做起,從點到面。比方說,教師要時刻教育學生自我管束、自我要求,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yǎng)。
例如,在分析課文《豐碑》時,文章中有這么一個片段:“一個凍僵的老戰(zhàn)士,倚靠光禿禿的樹干坐著……衣服緊緊貼在他的身上?!睘榱俗寣W生都能夠表達出對凍死老戰(zhàn)士的尊敬,在朗讀的過程中,教師就要提醒學生語速放慢,句調要平直,而且還要帶有一種莊嚴、悲痛的情感在里面,通過朗讀學習讓學生意識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懂得珍惜現(xiàn)在所擁有的幸福生活。
讓學生在有感情地朗讀中對我國的革命史以及建國史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既能幫助學生學習到相關的語文知識,又能增強學生作為中國公民的使命感與責任感,為了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學生也會更加努力地去學習,為建設祖國美好的未來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要想讓作者的情感內化成學生的情感體驗,第一需要做的就是縮短學生與作者之間的心理距離,讓學生了解作者的一些生平經歷,文章的創(chuàng)作背景等,讓學生也置身于作者所處的時代中去,站在作者的角度上去感受當時的寫作心態(tài),這樣也便于學生和作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
例如,在探究《做一片美的葉子》這篇文章時,這篇文章的作者主要是借助優(yōu)美的詞句表達自己的情感:“樹像一朵綠色的云,從大地上升起?!薄按禾斓臅r候,葉子嫩綠;夏天的時候,葉子肥美;秋葉變黃;冬日飄零?!逼渲?,課文中這一句話:“無數片不同的葉子做著相同的工作,把陽光變成乳汁奉獻給大樹?!眲t在全文當中起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效果。
教師在指導學生品味課文中這些優(yōu)美句子的同時,也要把握好文章的基調,文章中用一片看上去無比樸素平凡的葉子,去發(fā)現(xiàn)其中所隱藏著的內涵,發(fā)現(xiàn)葉子的內在精神——默默奉獻、無怨無悔,但是卻是偉大且崇高的。引導學生分析這些潛在的涵義時讓學生也能夠明白自己身上所肩負著的歷史責任與使命感。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睂W生在朗讀中也能夠感受文章的內涵和韻律之美。比方說,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