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云峰
筋膜蒂皮瓣與腹部帶蒂皮瓣修復手指皮膚軟組織缺損的比較
褚云峰
目的 探討筋膜蒂皮瓣與腹部帶蒂皮瓣修復手指皮膚軟組織缺損的效果。方法 46例手指皮膚軟組織缺損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23例。實驗組采用筋膜蒂皮瓣進行修復,對照組采用腹部帶蒂皮瓣進行修復。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 實驗組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恢復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 手指皮膚軟組織缺損采用筋膜蒂皮瓣修復的效果明顯優(yōu)于腹部帶蒂皮瓣修復,值得臨床廣泛推廣和應用。
皮膚軟組織缺損;筋膜蒂皮瓣;腹部帶蒂皮瓣
手是人類工作和生活過程中最容易受傷的器官,各種創(chuàng)傷容易造成手指皮膚的軟組織缺損,有時還會出現(xiàn)骨關節(jié)、血管、肌腱等組織外露,嚴重影響手指的正常功能。在軟組織缺損修復時,單單閉合創(chuàng)面是遠遠不夠的,還要關注其功能恢復、美觀程度和手指的感覺等[1]。臨床上修復手法較多,傳統(tǒng)的游離皮瓣修復修復手術時間長,皮瓣極易出現(xiàn)壞死。鄰指皮瓣修復操作簡單,但是需要進行二期手術斷蒂,還容易造成鄰指損傷。筋膜蒂皮瓣修復和腹部帶蒂皮瓣修復是目前常用的修復方式,其修復效果較好,患指功能恢復較為理想。為探討筋膜蒂皮瓣與腹部帶蒂皮瓣修復手指皮膚軟組織缺損的效果,本研究對本院收治的手指皮膚軟組織缺損患者采用兩種皮瓣修復手術進行修復,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手指皮膚軟組織缺損患者46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23例。實驗組男17例,女6例;年齡23~63歲,平均年齡(34.8±10.6)歲;其中熱燒傷7例,機器損傷16例。對照組男16例,女7例;年齡22~62歲,平均年齡(33.9±10.2)歲;其中熱燒傷6例,機器損傷17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取平臥位,采用指根部或臂叢神經(jīng)阻滯進行麻醉,清洗傷口并消毒、止血。清理異物和嚴重挫傷組織。皮瓣設計面積要大于軟組織缺損面積的10%左右。實驗組患者采用筋膜蒂皮瓣進行修復,末節(jié)手指缺損時,皮瓣設計選擇在中節(jié)、近節(jié)指背部位,以手指優(yōu)勢側指的動脈指橫紋末端的連線為軸,旋轉點不宜超過中節(jié)的中段,中節(jié)旋轉點不宜超過遠側指間的關節(jié)部位。按照設計切開四周皮膚,除蒂部的皮膚切至真皮層外,其他切至腱膜淺面,切開時要避免重復切割和損傷腱膜。之后掀起皮瓣到蒂部,留取0.6cm左右的筋膜作為皮瓣蒂,切開蒂部遠端的皮膚,向兩側分離0.5cm,以免擠壓蒂部。游離皮瓣筋膜蒂至遠端,在腱膜下進行剝離[2]。帶止血完成后旋轉皮瓣 180°,覆蓋在軟組織缺損部位后縫合,放置引流條。供瓣區(qū)創(chuàng)面采用取中厚皮片移植。術后采用凡士林紗布覆蓋創(chuàng)面,及時換藥,采用抗生素改善微循環(huán),2周后拆線。對照組患者采用腹部帶蒂皮瓣進行修復,在下腹部設計皮瓣,皮瓣蒂盡量保留血管近端,切開皮膚到深筋膜淺層,根據(jù)傷處軟組織的厚度修剪皮瓣,但是需要保留一定厚度的皮下組織,以免造成蒂部損傷。采用連續(xù)外翻縫合近蒂部的創(chuàng)緣,再覆蓋軟組織缺損部位,縫合、包扎。采用寬繃帶將前臂和腹部固定。2周后拆線。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手指的屈伸功能、潰瘍、皮瓣兩點辨別覺距離及患指恢復情況。優(yōu):患者手指功能正常,無潰瘍情況發(fā)生,兩點辨別覺距離<10mm;良:患者手指功能基本正常,無潰瘍情況,兩點辨別覺距離<10mm;差:患者手指功能存在障礙,有潰瘍,兩點辨別覺距離>10mm。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屈伸功能受限2例,不受限21例;出現(xiàn)潰瘍2例,無潰瘍21例;兩點辨別覺距離(7.32±0.46)mm;對照組患者屈伸功能受限8例,不受限15例;出現(xiàn)潰瘍15例,無潰瘍8例;兩點辨別覺距離(12.53±0.42)mm;實驗組各項指標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恢復優(yōu)13例,良9例,差1例;對照組恢復優(yōu)0例,良9例,差14例;實驗組恢復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筋膜蒂皮瓣在四肢較為多見,供血以微細血管網(wǎng)為主,其是隨意型筋膜皮瓣。筋膜蒂皮瓣切取簡單,無需吻合血管,切取的成功率較高,不會破壞主要血管,并且不易創(chuàng)傷供區(qū),修復后患指比較美觀,屈伸功能恢復良好,患指不易潰瘍,安全可靠[3]。筋膜蒂皮瓣修復要對患處徹底清創(chuàng),盡量保護蒂部,皮瓣分離要在腱膜上,蒂部剝離要在腱膜下并附帶淺靜脈。在覆蓋創(chuàng)面時皮膚隧道要盡量寬松,以免卡壓蒂部。皮瓣屬于非生理性皮瓣,其內部沒有知名血管供血,因此不宜烤燈。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各項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恢復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手指皮膚軟組織缺損采用筋膜蒂皮瓣修復的效果明顯優(yōu)于腹部帶蒂皮瓣修復,值得臨床廣泛推廣和應用。
[1]張兆毅,劉有玉,李子華,等.指側方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復指端缺損的臨床應用.大家健康,2013,7(10):1054.
[2]李海雷,趙亮,劉井達,等.掌背動脈皮支筋膜蒂皮瓣修復手指皮膚缺損.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21):109-110.
[3]楊頗,宋開芳,李青松,等.改良的逆行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復指端皮膚缺損.創(chuàng)傷外科雜志,2013,15(3):244-24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1.056
2016-03-07]
523686 深圳市北京大學深圳醫(yī)院手顯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