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吶喊的斗士彷徨的儒者
        ——淺析魯迅作為一個思想家的心路歷程

        2016-01-25 07:24:31李開振
        中州大學學報 2016年4期
        關鍵詞:許廣平儒家文化魯迅

        李開振

        (中學生學習報社,鄭州 450002)

        ?

        吶喊的斗士彷徨的儒者
        ——淺析魯迅作為一個思想家的心路歷程

        李開振

        (中學生學習報社,鄭州 450002)

        魯迅是一位激進的、尖銳的、另類的思想家,他反對封建禮教的“吃人”,勇于背負沉重的責任,敢于為中國社會進步搖旗吶喊;同時,受出身、教育及儒家文化的影響,魯迅在反封建時又不時表現(xiàn)出對儒家文化的繼承和守護,矛盾地彷徨著。

        魯迅;儒家文化;批判;繼承

        早在20世紀40年代,毛澤東就曾指出:“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寶貴的性格。魯迅是文化戰(zhàn)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shù),向著敵人沖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1]658這無疑是對魯迅最中肯的評價。此后歷經半個世紀,人們對魯迅又進行了多方位的研究??梢哉f,魯迅已不再是一個具體的人,經過抽絲剝繭式的剖析和千錘百煉般的升華,已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他不僅在遙遠的時空繼續(xù)批判著現(xiàn)實,還以其精神感召著一代代中國人。

        然而,作為一個思想家,魯迅不僅有著堅毅、果敢、韌性、決絕的人格內核,也時常因背負沉重的“積習”而感到孤獨、彷徨、困惑、絕望。換言之,他一方面是以一位激進的、尖銳的、另類的思想家來反對封建禮教的“吃人”;另一方面,他又表現(xiàn)出對儒家文化的繼承和守護。他的思想顯得格外矛盾、復雜,表現(xiàn)出既果敢而又猶豫的性格特點。筆者試從魯迅與儒家文化之間的關系入手,著重揭示儒家文化對魯迅的影響,以及魯迅受此影響后的心理歷程,從而還魯迅以真實的面貌,讓人們全面了解魯迅,客觀評價魯迅,重新審視儒家文化和魯迅的意義。

        一、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強忍激進斗士的思想裂變之痛,以己之鐵肩擔起思想改造之重任

        魯迅出生在清政府風雨飄搖的年代,出身于沒落的封建士大夫大家庭,從小深受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的熏陶。盡管他在《一件小事》中說,幼年時讀的“子曰詩云”在腦海中不留什么痕跡,然而,正如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所說,對于童年時私塾先生的“戒尺”,他還是記憶猶新的,特別是他生于封建世家,儒家文化對其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會起到不可估量的影響。

        2000多年前,孔子就曾經為尋找知識分子安身立命之所在而孜孜以求,并最終通過后人的繼承與發(fā)展,確立了一套相當完整的身份價值系統(tǒng)。他自己不辭辛勞,周游列國,實踐著自己設計的圖景。盡管他在現(xiàn)實中到處碰壁,卻給中國后來的知識分子建立了一套衡量身份的價值尺度。隋唐以來,隨著科舉制度的推行,中國知識分子有了晉升的渠道,只要愿意,都可以試試身手,一旦金榜題名,便可以顯親揚名,澤被后世。這樣,儒家思想體系所支撐的政治體制按照自身的慣性延續(xù)了幾千年。

        魯迅是在一個“禮崩樂壞”的年代走上求學之路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傳統(tǒng)文化根深蒂固,魯迅深受其影響,也深味其內涵。在“西風東漸”的情況下,魯迅只有從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養(yǎng)料,才有可能走出“異路”。

        魯迅從小飽受世間冷暖,對人世充滿憂郁。魯迅說:“我有四年多,曾經常?!獛缀跏敲刻?,出入于質鋪和藥店里……我從一倍高的柜臺外送上衣服或首飾,在侮蔑里接了錢,再到一樣高的柜臺上給我久病的父親去買藥……然而我的父親終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2]家道敗落,父親逝世,母子幾人相依為命,魯迅作為長子長孫,自覺地承擔起重整家業(yè)的重任。

        在私塾里,魯迅雖無讀背古文的興趣,但畢竟耳聞目睹了儒家文化的精義。南京水師學堂是魯迅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他帶著母親東挪西借的一點兒盤纏,踏上了向西方學習的道路。因此,當“國將不國”的局勢每況愈下時,知識分子身上那種憂國憂民的情懷便凸現(xiàn)并與日俱增起來。于是,魯迅帶著救國的夢想和濟世之愿于1902年走上了留日之旅。

        不言而喻,魯迅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與儒家所倡導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自覺地實現(xiàn)了一次歷史的對接。如果說“從醫(yī)”是從肉體上救治“被誤的病人”,促進“國人對維新的信仰”的話,那么“從文”則彰顯給人的是魯迅堅持精神至上的救世理念。魯迅曾在《吶喊·自序》中寫道:“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要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于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首推文藝,于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盵2]106很顯然,魯迅在此關懷的是人的精神。此后,魯迅在其發(fā)表的《人之歷史》《科學史教篇》《文化偏至論》《摩羅詩力說》中闡釋人類精神的可貴,思考著如何重建民族文化的輝煌,就“當稽求既往,相度方來,掊物質而張靈明,任個人而排眾數(shù)”[3]10。魯迅所說的“靈明”實際上同傳統(tǒng)儒家心性之學中的“心”的含義較接近,即是指良知和道德理性。因此,民族振興之希望在于人們精神世界的轉變,魯迅走上文藝的道路正是由于他看準了文藝最善于改變人的精神。作為文藝家的魯迅,也正是自覺于這樣一種價值原則去選擇文化和接受文化的選擇。

        正如西方文藝復興時的但丁一樣,由于深受中世紀神學世界觀的影響,使其在反封建、反教會斗爭中表現(xiàn)出一個人文主義者的憂郁,魯迅也在“五四”運動中凸現(xiàn)了一個思想家和戰(zhàn)士的矛盾和焦灼。五四運動如山洪暴發(fā),一瀉千里。先進的知識分子為尋求強國御侮之道,紛紛舉起反封建大旗,在吶喊聲中咀嚼西方的精神食糧。胡適,陳獨秀……不勝枚舉,在這群人中,魯迅顯得更加倔強果敢。他在《狂人日記》中,一針見血地指出封建禮教的“吃人”:“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吃人’!”

        魯迅之所以如此“尖刻”,原因很多:一是接受西方文化的影響,特別是進化論,對于魯迅樹立科學和民主觀念起到重大的作用;二是儒家文化歷經篡改和粉飾,有神化的傾向,以至于走到了反面。魯迅曾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中說,阮籍、嵇康等人之所以玩世不恭是由于看到了儒家文化的沒落,因此希望通過佯狂表達愛之不得的痛苦。無獨有偶,魯迅的強烈反封意識與其說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悲壯,不如說是一種矯枉必須過正的斗爭策略。傳統(tǒng)的重負太頑固強大了,不將之視為洪水猛獸打倒,便永遠無法賦予其新的內容。

        毋庸置疑,在本質上把握任何一種思想都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魯迅所處的時代從思想史上說還是西方思想剛剛進入中國的時代,可以說魯迅還沒有在思想上做好徹底的準備,即便是今天的我們也還不能完全說是認識了西方思想的真諦,更不必說魯迅的時代還不是從本質上理解西方的思想的時代,而且魯迅接觸西方思想的機會是極為有限的。西方文化雖說是復雜多樣的,但其核心不是強調思想的思想,而是強調制度和物質的思想;不是把精神文化放在首位,而是把制度文化和物質文化放在首位的文化,這顯然與魯迅倡導的“張靈明”“立人”思想截然相反。魯迅思想的核心一個是同情弱者,一個是救世濟民的精神,這與進化論強調的物竟天擇以及西方唯意志論也是有本質區(qū)別的。因此,作為一個轉型期的思想家,魯迅的精神領域是極其復雜的。一方面,他秉承了更多的儒家文化內容,一方面又接受了西方文化的洗禮。但是,我們應該看到,魯迅對于儒家文化不僅用“拿來主義”的方法勇敢批判,同時他又在自覺或不自覺地信奉,這表現(xiàn)在他世界觀、倫理觀和道德選擇上。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魯迅強烈的責任意識也在這里找到了有力的證據。

        二、在爭取個人愛情中承受攻訐之痛,以己自由與封建禮教分道揚鑣

        “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边@是魯迅到日本之后贈給許壽裳的一首詩,在這首詩里,魯迅抒寫了個人心中的隱痛,抒發(fā)了為自由、祖國而戰(zhàn)的壯志豪情。但是,面對積貧積弱之祖國和愚昧麻木的民眾,魯迅是困惑的。他追求尼采的自由意志和道家的“狂士”性格,他洞察黑暗,并與黑暗作殊死搏斗;他背鄉(xiāng)離井,出國深造,眼界開放,思想活躍。他曾經說:“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命是我自己的東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向著我自以為可以走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淵、荊棘、狹谷、火坑,都由我自己負責?!盵4]然而,面對倫理道德,魯迅在痛苦中接受了母親送給的禮物——朱安。于是,一條無形的繩索將兩個在精神領域毫無關聯(lián)的年輕人捆綁在了一起。針對此事,魯迅在《隨感錄四十》中寫道:“我年十九,父母給我討老婆。于今數(shù)年,我們兩個,也還和睦??墒沁@婚姻,是全憑別人主張,別人撮合:把他們一日戲言,當我們百年的盟約。仿佛兩個牲口聽著主人的命令:‘咄,你們好好的住在一塊兒罷!’”

        顯然,這是魯迅妥協(xié)的結果,更是無數(shù)封建主義者欲拿人的生命、自由、幸福當兒戲,并且欲以賞鑒的結果。朱安是不幸的,她的不幸來自封建社會“三綱五?!薄叭龔乃牡隆钡鹊氖`,她的不幸是千千萬萬不幸婦女的縮影,當女人處在只被當作生育機器的社會里,即便是反抗也是徒勞。因此,五四時期爭取婦女解放的呼聲就顯得格外高漲,這在《傷逝》里有顯著體現(xiàn)??墒牵c朱安相比,魯迅則顯得更為不幸,因為他在清醒地妥協(xié)。這妥協(xié)來自忠孝的霸道,這妥協(xié)來自母愛的溫存,這妥協(xié)讓舊時代的代表——朱安成了祭臺上的犧牲品,讓新時時代的代表——魯迅終于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心中郁憤。

        再曲折的路總會走到盡頭,再可怕的夢魘終究會結束。當層層陰影因其留日而洗刷去的時候,先前“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宏偉抱負又在其心中生根發(fā)芽。祖國和人民才是他真正該愛的,知識和真理才是他真正該追求的。于是,他一心一意投身于文藝事業(yè),用筆桿子向強權、謬誤和一切違背歷史潮流的反動事物投去致命的一擊。后來與友人談及他的婚姻時,他悲觀地說:“這是母親給我的一件禮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奉它?!比绻f先前接受母親的“禮物”是對封建孝道的妥協(xié),那么“供奉”則意味著魯迅正式與封建禮教分道揚鑣。

        魯迅顛沛流離,“吶喊”之聲氣壯山河;魯迅輾轉反側,“彷徨”之影高聳云天。然而,偉大的思想家注定與孤獨相伴,更何況他是舊社會里沉默的大多數(shù)中的一個“異端”。他要打破“話語霸權”顯然為封建秩序所不容許,大家肯定群起而攻之。正如西方的尼采也是一個為自由、幸福、真理而吶喊,并且認為“上帝已經死了”的人,他要重新估定一切價值,那么他必然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最終在孤獨中悲傷地死去。可是,東西方的差異在于東方人有一個溫馨的家聊以自慰,洗去煩惱,包扎傷口。歸屬感的與日俱增迫使魯迅也在為自己尋找幸福的港灣,因為,原先的家已使魯迅無法體驗自由與幸福。相反,那個家只能作為記憶里的牢籠和征途中的驛站。正如巴金的《家》一樣,在那里,人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鄭重其事地敷衍塞責,做一個地地道道的“作揖主義”者。因為那個家有森嚴的等級制度,不允許任何人超出儒家文化的規(guī)范。盡管魯迅對這樣的家族制度持批判態(tài)度,但這種家的模式與封建規(guī)范顯然在魯迅的心中形成了清晰的藍圖。

        茫茫人海中,魯迅孤軍奮戰(zhàn)。與其說他得找到另一半天空構建新家,不如說他在尋找“人”字相支撐的另一半——這便是許廣平。她是魯迅的學生,年輕、活潑、可愛,具有較強的批判精神,她的出現(xiàn)掃除了魯迅的寂寞,也為其生活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也許,一個人會因為愛情而陶醉在那幸福的云霧里,而冷靜的社會觀察家魯迅卻在困惑中思索。他曾經在《孤獨者》中塑造了一個與子君個性相似的魏連役。他在失去了愿意他好好活下去的人之后,所走的恰恰就是涓生經過愛的幻滅后決定要走的以“說謊”作為前導的路——躬行“先前所憎惡,所反對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張的一切”。然而,此時此刻如果拒絕“害馬”(魯迅給許廣平起的綽號),意味著自己還得一個人繼續(xù)迎接明槍暗箭的攢射;如果與之結合,不但要戴上輿論界“授予”的“另覓新歡”或者“婚外戀”的帽子,而且要接受倫理道德的審判。更重要的是,他擔心許廣平因此付出巨大犧牲,畢竟他們相差十八歲,年齡不相配。

        一切都如所料到的那樣發(fā)生了。二人的靠近引起輿論界的“軒然大波”,紛紛以最惡毒的語言攻擊魯迅??墒?,真正的愛是霜天臘梅,經冬不凋。愛的燃燒使魯迅堅決地表示無論如何“不愿失去我的朋友”,并且要許廣平給“一條光”。許廣平也坦誠地指出“你的苦痛,是為舊社會而犧牲了自己。舊社會留給你痛苦的遺產,你一面反對這遺產,一面又不敢舍棄這遺產,恐怕一旦擺脫,在舊社會里就難以存身,于是只好甘心做一世農奴,死守這遺產”[5]。而且許廣平進一步指出“我們是人,天沒有硬派我們履險的權利,我們有坦途有正道為什么不走,我們何苦因了舊社會而為一個人犧牲幾個或牽連至多數(shù)人”[6]。

        魯迅猶豫著,與許廣平相戀一年后,南下廈門。盡管有了如此“肯定”的愛的舉動,他依然顯現(xiàn)出“舉棋不定”的心態(tài)。然而,對于一個崇尚精神獨立、追求存在意義的個性主義者而言,由“愛”導致的束縛和困擾,絕不是他所能認可的生命狀態(tài)。于是,魯迅欣慰地說:“我可以愛!”是的,“無情未必真豪杰”,魯迅深深地懂得惡意中傷、流言蜚語是必然的,除非他和女人不接觸,事實上,自己越是隱忍退讓,他們便越是得寸進尺,永無完結。

        “我可以愛!”道出了魯迅在戰(zhàn)勝社會輿論、消除心理障礙后的無比興奮與自豪。也許,今天看來,這是多么簡單的一句話,可是卻讓魯迅在黑暗中徘徊了很長時間,從側面可以想見封建遺毒沒有消亡的明證了。并且由此,我們還可以看到魯迅作為一個封建叛逆者,在儒家文化傳統(tǒng)面前的謹小慎微。

        可是,以魯迅的個性,被困在瑣碎的家事中虛假地生存而犧牲別人,又向來不是他的人道主義精神所能包容的。一旦擺脫出去,實際的生活狀況會將對方推向困境乃至絕路,自己亦重新陷入孤獨、虛空之中。許廣平不是子君,但事實上婚后,許廣平并未真正走出家庭,她“回到了廚房”,她的忙碌,“操心”又總令人想到子君。她得為生活奔波,做一個賢妻良母和好幫手。盡管魯迅期待的是一個支撐者形象,可是這個支撐者事實上已與傳統(tǒng)的標準發(fā)生了暗合。與此同時,在《傷逝》《祝?!返茸髌防镆踩谶M了魯迅對婦女問題的深入探索。因此,在魯迅身上體現(xiàn)出來的家庭秩序、夫妻關系和倫理準則是十分矛盾的,盡管他在呼喚一種平等的和諧的家庭關系,但在實踐中又不自覺地背叛了自己的理論。

        從魯迅愛情婚姻的嬗變中,我們看到一個為了忠孝去妥協(xié)的魯迅,一個為了輿論而掩埋愛情的魯迅又怎樣一步步走向追求自由幸福的境地。如果說魯迅和朱安的結合是一曲封建牧歌的話,那么魯迅和許廣平的結合則是新時代的一道曙光。然而。誰又能說明魯迅不是在向傳統(tǒng)妥協(xié)呢?包括后來魯迅對朱安的關心、幫助與照顧,即便不是愛情的顯現(xiàn),又何嘗不是對傳統(tǒng)美德的發(fā)揚呢?

        三、在維護家族秩序中備受挑撥之痛,以己寬容與傳統(tǒng)妥協(xié);在社會秩序的重建中承受暗箭之痛,以己吶喊喚醒國民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這是魯迅一生人格的精神的精辟概括,不僅體現(xiàn)在家庭中,又體現(xiàn)在他在社會斗爭中。

        既然魯迅擔負起重整家業(yè)的重任,那么這個長子長孫,就該像老黃牛一樣蹣跚前進而不辭辛苦。為了舉薦周作人到北大教書,他發(fā)表文章讓周作人署名,以擴大他兄弟的知名度;為了讓母親安享晚年,他夜以繼日地思索,筆耕不輟,在北京八道灣買了一座四合院,這又未嘗不是為了實現(xiàn)母親四世同堂的夢想;為了兄弟志同道合,他與作人誓言“永不分家”;為了建人成家立業(yè),他忍氣吞聲,遷就羽太信子,他甚至將家政交給了她……但事與愿違,魯迅用黃包車將掙的錢拉回來,又怎能經得起羽太信子用小汽車將錢花出去呢?然而,為了家庭和睦,他以最寬容的氣度泰然處之?!凹液腿f事興”,“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深明古訓的魯迅任勞任怨。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羽田信子挑撥離間,兄弟反目。正因如此,魯迅對積淀在內心的“愛的哲學”發(fā)生了懷疑:寬容和愛會導致仇恨,會使對手“洋洋自得”,反咬一口。

        于是,筆者揣度:此事之后,除了適度的寬容,魯迅定當平添幾許“以其人之道,還之其人之身”的怨憤。猜測終歸是猜測,魯迅不會因之而拋棄親情,這只是他對敵人的戰(zhàn)斗方法,對待兄弟他絕然不會采用,憤怒到極點,他無非以“宴之傲”的筆名泄憤,搬出八道灣了事。家庭內外,他苦心孤詣;親戚前后,他勞累奔波。總而言之,他都是為了一種責任,或是一個理想的家庭的重建。然而,魯迅在不自覺中用傳統(tǒng)的倫理去治家,這顯然是對孝的觀念的繼承。如果按西方個人主義的原則行事,憑魯迅當時的收入,自己的日子過得肯定十分瀟灑。所以,在維持舊家的過程中,他除了喪失尊嚴之外,又不自覺地作了一個傳統(tǒng)文化的殉道者。

        失和之后,兄弟二人本應共同分擔贍養(yǎng)母親的義務,可是,周作人躲在“苦雨齋”里吟詩作賦,卻將責任都推給了大哥。魯迅沒有言語,他自覺地挑起了這副重擔。難能可貴的是,與許廣平結合之后,他本可休了朱安,然而,他依然承擔起他的全部生活費用。直至魯迅逝世之后,許廣平還在苦難的日子里,在物質上給朱安女士以照顧,從本質上來說,這無疑是魯迅人生準則中“愛人”哲學的繼續(xù),或是無限內疚之余的彌補。

        “修身”“齊家”是對知識分子的起碼要求,“治國”“平天下”才是最高目標?!捌埨麌疑酪裕M因禍福避趨之”,不僅在林則徐的身上得到映射,也在魯迅的身上閃耀著光輝。魯迅有個基本的、穩(wěn)定的體驗和準則,那便是反對強權,追求真理。為了真理,他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韙;為了真理,縱使他成為天下人的敵人,他都愿意;為了真理,他“知其不可而為之”。這無疑又是對儒家文化精神的執(zhí)著追求。

        作為革命家的魯迅,他并沒有用現(xiàn)實的政治手段清除社會黑暗和腐敗,也沒有把建立新的社會秩序作為頭等重要的使命,至多不過是以筆做投槍揭露社會黑暗和罪惡。他自始至終關注的中心都是國民性的研究和解剖,是啟發(fā)民智,使國民樹立起“人”的自覺,通過“立人”達到“立國”。從本質上說,魯迅的“立人”思想是建立在與他人與民眾的和諧關系的基礎之上的。然而,正因為魯迅是一個愛憎分明的人,這就使得他在社會歷史責任感的感召下性格變得十分倔強。他從來不怕得罪人,并曾對許廣平說,“我的反抗,卻不過是與黑暗搗亂”,而在逝世前,他又決絕地說“一個都不寬恕”。是的,越是愛人,他越對人同情;越是見到弱小者被欺凌或麻木不爭氣,他愈是激憤和冷峻,批判便是他的戰(zhàn)斗方式。從魯迅踏上五四文壇的第一聲吶喊,一直到他逝世前,魯迅始終在與形形色色的黑暗勢力進行斗爭。痛打落水狗,不“費厄潑賴”,是魯迅始終如一的戰(zhàn)斗原則。這一切都是為了喚醒國民,以使國家和民族重新崛起。

        不怕明槍暗箭,不怕冷嘲熱諷,不怕政治迫害,魯迅怕的是沖入“無物之陣”。經過無數(shù)次血與火的考驗和斗爭,魯迅及同時代的革新者,尤其感到苦惱的是,所遇到的對手常常不是一個明確的敵對階級力量,而是一種多數(shù)人的社會力量、社會心理,是幾千年留下來的舊習慣勢力。正如魯迅所說:“社會是多數(shù)古人模模糊糊傳下來的道理,實在無理可講;能用歷史和數(shù)目的力量,擠死不合意的人。這一類無名無意識的雜人團里,古來不曉得死了多少人?!盵6]

        矛盾的心理和困惑的思考伴隨了魯迅的一生,矛盾的是勢單力薄,困惑的是能否完成這種責任。作為覺醒者,他的歷史使命是為新一代開辟道路,由此形成了先覺者與群眾之間的復雜關系;作為改革者、叛逆者,要制強敵于死命,于是,改革者與對手之間形成了尖銳對立;作為一個清醒的現(xiàn)實主義者,魯迅自然懂得,“愛己”與“愛人”的統(tǒng)一,這誠然是一個很好的理想,但現(xiàn)實生活中大多數(shù)人“中了舊習慣思想的毒太深了,決定悟不過半”;作為戰(zhàn)士,“他在無物之陣中大踏步走,再次一式的點頭,各種的旗幟,各樣的外套……他終于在無物之陣中老衰、壽終。他終于不是戰(zhàn)士,但無物之陣卻是勝者……”[7]37

        難能可貴的是,魯迅不僅徹底洞察人的渺小和社會的黑暗,而且具有儒家文化內涵中的自省精神。他拿著解剖刀一點點剖析自己作為知識分子的渺小,《一件小事》中車夫的高大“甚而至于要榨出‘他’皮袍下面藏著的‘小’來”[8]120;他擎著顯微鏡探索自己作為知識分子的“無奈”;在《祝?!分校斚榱稚﹩柤叭怂篮笥袩o靈魂時,竟吞吞吐吐地說:“也許有罷——我想是的”[9]162,“說不清”是最好的回避的辦法。知識分子只要拯救勞苦大眾,但碰到具體的人,他顯得束手無策;在《鑄劍》中,晏之敖是魯迅的化身,這個復仇者形象透露出作者對英雄反抗強暴之正義舉動的肯定,然而又讓其背上了“憂郁”影子和“悲劇”的重擔;在《出關》里,他批判了老子“消極無為”的思想,贊頌了孔子為天正點計,“以柔進取”的精神,這等于告訴我們,他在反封建中又自覺地作了儒家文化的“衛(wèi)道者”??偠灾?,正如魯迅所說:“我正因為生于東方,而且生于中國,所以,‘中庸’‘穩(wěn)安’的余毒,還淪肌浹髓……使我自慚究竟不及白人之毒辣勇猛?!盵10]魯迅說柔石“無論從舊道德,從新道德,只要是損己利人的,他就挑選上,自己背起來”,這實際上是一種新道德,這也許更切合魯迅的思想實際。

        四、魯迅及早發(fā)現(xiàn)了國民的劣根性,其血脈里多重文化的沖撞和融合將是中國知識分子最明顯的特性

        魯迅是一個執(zhí)著的、倔強的、睿智的、深邃的,見了問題從不回避的改革者、先行者、文化巨人、社會學家。他以批判中國傳統(tǒng)文化著稱,并以自己獨特的思想和存在方式在中國歷史文化中發(fā)現(xiàn)了國民的劣根性。由于魯迅繼承了儒家文化中積極向上的成分,并從現(xiàn)實情況出發(fā)來評價傳統(tǒng)文化,自強不息,“以天下為己任”,因而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同時,由于“忠、恕、孝、悌、寬、恭、信、敏、惠、智、勇、剛毅”等諸多倫理規(guī)范束縛,他在舉起投槍戰(zhàn)斗時,往往有所顧忌,有所防范,有所困惑。然而,正是這些顧忌、防范、困惑,不僅說明了中國儒家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血脈和紐帶,而且證實了對待傳統(tǒng)文化必須批判地繼承,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作為獨立個體的魯迅思想的豐富性、深刻性,以及魯迅如何將個性主義與人道主義、個性精神與民族精神統(tǒng)一起來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不僅如此,我們還會發(fā)現(xiàn),在新的時代,魯迅在中西文化比較中深切意識到傳統(tǒng)文化與新時代之間存在的沖突,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因失去其歷史合理性而失去其歷史作用。但是,綜觀魯迅一生,他對傳統(tǒng)文化無疑又存在著眷戀之情,無論這種情感表現(xiàn)得明顯還是隱晦。因此,魯迅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是雙重的:既無情批判又深情眷戀。

        魯迅是屬于20世紀的,他對愚昧國民的批判是“哀其不爭,怒其不幸”,他以自己“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抗爭精神,正視現(xiàn)實,立足現(xiàn)實的愛國主義精神,充滿幽默和辛辣諷刺的樂觀主義精神,為愛國青年、中華民族指引著“要生存”“要溫飽”“要發(fā)展”的光明之路,并且他以自己孜孜以求的求實精神踐行著。

        魯迅又不僅僅屬于20世紀,他是超時代的文化泰斗、思想巨人,他以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懷疑精神、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俯瞰苦難人生世相,得出了科學的論斷。他因多疑而困惑,又因困惑而多疑,他在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之間左右奔突,他因與眾不同而遭人詆毀,又因遭人詆毀勇敢戰(zhàn)斗,變得更加與眾不同。魯迅憑借“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和信念,令一切敵人聞風喪膽,逃之夭夭。

        作為21世紀的知識分子,我們應該發(fā)揚魯迅那種“我以我血薦軒轅”的愛國主義精神,將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統(tǒng)一起來,勇?lián)鷼v史重任,敢為天下先;冷靜地面對現(xiàn)實,既不悲觀失望,又不妄自尊大,既知空談誤國,更知實干興邦;正確地看待改革,客觀地評價改革,不迷信,不盲從,支持改革;全面地看待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對待儒家文化,應兼收并蓄,批判地繼承。

        [1]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2]魯迅.吶喊自序[M]//魯迅全集.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98.

        [3]魯迅.文化偏至論[M]//魯迅全集.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98.

        [4]李文儒.走進魯迅世界[M].北京:北京工業(yè)大學出版社,1995.

        [5]魯迅.兩地書[M]//魯迅全集.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98.

        [6]許廣平.許廣平文集:第2卷[M].南京:南京文藝出版社,1998.

        [7]魯迅.這樣的戰(zhàn)士[M]//魯迅散文選集.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1998.

        [8]魯迅.一件小事[M]//魯迅全集.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98.

        [9]魯迅.祝福[M]//魯迅全集.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98.

        [10]錢理群.心靈的探索[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責任編輯劉海燕)

        The Shouting Fighter and Wandering Scholar——The Soul Course of Lu Xun as a Thinker

        LI Kai-zhen

        (High School Student Study Newspaper,Zhengzhou 450002,China)

        Lun Xun is a radical, extreme, acute and extraordinary thinker.He opposes the feudal “cannibalistic” ethics, shoulders heavy burdens bravely and fights for Chinese social progress boldly.However, influenced by his origin, education and confucian culture, the anti-feudal thinker wanders as he inherits and guards confucian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Lu Xun;confucian culture;criticize;inherit

        2016-05-10

        李開振(1978—),男,河南泌陽人,中學生學習報社辦公室主任,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及編輯學。

        10.13783/j.cnki.cn41-1275/g4.2016.04.006

        I206

        A

        1008-3715(2016)04-0032-06

        猜你喜歡
        許廣平儒家文化魯迅
        魯迅批閱許廣平的“模范文”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與盈余管理
        游覽中華大地,體會儒家文化(二)
        魯迅,好可愛一爹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44
        儒家文化影響下的漢服形制研究
        流行色(2019年7期)2019-09-27 09:33:16
        許廣平:紅玫瑰與飯黏子之間隔著流年
        魯迅《自嘲》句
        魯迅看書
        中國儒家文化視角下的跆拳道運動
        體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06
        她曾經來到魯迅身邊
        海峽姐妹(2015年10期)2015-02-27 15:13:26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 亚洲免费不卡|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无码色戒| 扒开非洲女人大荫蒂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影院| 日韩精品视频免费网站| 凹凸国产熟女精品视频app| 国产97在线 | 亚洲| 国产一极毛片|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成人| 亚洲女优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午夜无码伦费影视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在线播放观看| 日韩丝袜人妻中文字幕| 性av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东京热无码av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日本少妇按摩高潮玩弄| 色偷偷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人妻熟女中文字幕a美景之屋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四 | 国产专区一线二线三线码| 男女18禁啪啪无遮挡| 色www亚洲|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女同久久久久电影院| 激性欧美激情在线| 国产免费专区| av天堂吧手机版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9久久综合| 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高潮|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9一区9| 日韩一区二区中文字幕视频| 2020国产在视频线自在拍| 国产精品夜间视频香蕉| 国产最新一区二区三区天堂| 日韩精品人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夜精品精品免费啦| 在线欧美中文字幕农村电影|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大全| 女同av免费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