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菲
復合樹脂在牙體缺損中的臨床應用
陳 菲
(福建三明市第一醫(yī)院口腔科,福建 三明 365000)
目的 觀察復合樹脂在各類牙體缺損中的臨床應用。方法 選取從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就診的100例牙體缺損患者,共240顆患牙,其中Ⅲ類洞50顆.Ⅳ類洞101顆.Ⅴ類洞28顆.釉質發(fā)育不全66顆.牙外傷15顆.后牙樁核冠修復20顆.對100例患者進行復合樹脂直接粘接修復,恢復其牙體形態(tài)和功能。結果 治療后211例為顯效,18例為有效,11例為無效,總有效率達95.5%.結論 復合樹脂在各類牙體缺損中應用效果顯著,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患者的美觀需求。
復合樹脂;牙體缺損;美學修復
隨著牙體缺損充填修復技術和復合樹脂材料的發(fā)展,治療方案的多元化選擇已成為可能,如何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療計劃以及獲得最佳的醫(yī)患配合,關系到整體的治療效果,由于復合樹脂直接粘接修復不僅可以更好保存健康的牙體組織還具有與牙齒相近的顏色和良好的美學效果。可以滿足各類牙齒的美學修復,因此前后牙的牙體缺損均可以用復合樹脂直接粘接修復。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科就診的100例患者(患牙240顆),均確診為牙體缺損,其中男性患者50例,年齡在20~25(35.31±1.75)歲,女性患者50例年齡在13~43(29.4±6.8)歲,其中上中切牙80顆,下中切牙50顆,前磨牙60顆,磨牙50顆,本組100例患者240顆患牙缺損問題出現齲齒患牙139例,牙齒結構異常86例,外傷導致牙體缺損15例,均符合口腔學診斷標準。
1.2 方 法
1.2.1 器械和材料 復合樹脂充填器,雕刻器,打磨拋光器,成型片,排齦器,光固化機,不同品牌及顏色的復合樹脂,酸蝕劑,粘接劑。
1.2.2 操作方法:術前比色:于自然光下快速比色,比色板靠近患牙。術區(qū)隔離,可采用橡皮障或棉卷隔離于患牙唇頰舌側。
牙體預備:去除附于牙面的軟垢、色素、牙石。對于因齲導致牙體缺損的患牙,應去凈齲壞及病變組織,并按照Ⅲ Ⅳ Ⅴ類洞形制備原則,盡量保存健康牙體組織,不必作預防性擴展,對牙本質暴露區(qū)應用ca(oh)2護髓。避免醫(yī)源性牙髓損傷。對于外傷導致冠折的患牙在完善的根管治療后,可用纖維樁聯合復合樹脂修復。后牙牙體缺損大且已完成根管治療的患牙,可根據牙體缺損的程度,保留更多的牙體組織,以維持原有組織的固位和抗力,而使用復合樹脂形成過渡性修復或永久性修復。也可形成復合樹脂粘接修復核。
酸蝕、粘接:根據牙體缺損的層面,分別采用全酸蝕粘接或自酸蝕粘接系統(tǒng),酸蝕時間為15s,恒牙釉質不超過30s,乳牙及氟牙癥患者可延長酸蝕時間,大量流水沖去酸蝕劑后.吹干.小毛刷蘸粘接劑均勻涂布,并充分光照固化。
分層充填及雕塑修復.采用分層充填技術,避免一層放置多量復合樹脂,每層樹脂不超過2mm,并用雕塑刀修整外形,逐層光固40s固化。
修整外形及拋光。首先調整咬合,去除多余樹脂材料,清理鄰面滯留粘接劑及發(fā)、樹脂材料,用拋光杯由粗到細拋光,拋光條進行鄰面的拋光,使鄰間隙無懸突。
1.2.3 療效判定:有效.患者無自覺癥狀,修復體邊緣密合.無臺階.懸突.折裂.無變色.繼發(fā)齲及齦炎,可行使正常咀嚼功能,牙髓活力正常。顯效:患者無自覺癥狀,修復體形態(tài)完整,但修復體與正常組織移行處略顯粗糙,有部分變色,可行使正常咀嚼功能,牙髓活力正常,無繼發(fā)齲及齦炎無效:修復體部分或全部脫落.變色或著色,不能行使咀嚼功能,洞緣有臺階或繼發(fā)齲,出現齦炎或牙髓病變。
1.2.4 充填治療美觀療效評定標準:1.修復體顏色自然與天然牙顏色相近2.形態(tài)美觀3.邊緣密合4.患者對修復后的外形效果滿意(同時符合4項者為成功)。
在對240例患者進行復合樹脂直接粘接修復,其中包括牙體缺損為139例,牙釉質發(fā)育不全66例.牙列不齊20例.及牙外傷15例。修復最多的為牙體缺損,占總例數的58%,牙釉質發(fā)育不全占總例數的27.5%,牙列不齊占總例數的8%,牙外傷占總例數的6.25%,其中211例為顯效,18例為有效,11例為無效,總有效率達95.5%.無效的11例患者中,5例為切角缺損樹脂充填物部分脫落,3例為繼發(fā)齲,樹脂修復體邊緣著色,3例為患牙出現牙髓病變,給予完善的根管治療后,再行充填修復。
復合樹脂適用于因各種原因造成的牙體組織缺損[1],還可用于修復前牙輕中度的形態(tài).色澤和排列異常的患牙,以及用于修補和改良由于某種原因造成缺陷的瓷修復體,復合樹脂不需為了固位過多的磨除牙體組織,并可對薄弱的牙體組織起到加強作用,有效增加剩余牙體組織的強度,并且因其安全的生物學性能及良好的操作性能,在臨床廣泛推廣應用。
在牙體缺損治療中,應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修復材料,在前牙修復材料中,主要考慮美學性能,其美學因素應放在首位,在修復前牙缺損過程中[2],對每個前牙的軸向傾斜.扭轉.切緣位置及超覆頜關系,除遵循一般原則外,更重要的是根據鄰牙.同名牙及對合牙的情況而定,例如Ⅲ類洞的缺損,無需制備標準的Ⅲ類洞形和倒凹[3],只需制備成淺蝶狀洞形即可,保留健康的牙釉質即使唇面的無基釉也應盡量保留,而Ⅳ類洞,優(yōu)先考慮的應是固位力,唇面釉質制備不少于1毫米的洞斜面,Ⅴ類洞,其美學效果和固位力是首要考慮的因素[4],必要時可排齦后充填,牙頸部鄰近牙齦,應注意齦溝液和血液的污染,可使用雙線排齦,防止術區(qū)污染和止血,而后牙應具有足夠的機械強度和耐磨性能,同時應部分或全部恢復患牙咀嚼功能,對于范圍較大和較深的窩洞,建議采用斜向牙面進行分層充填和固化[5],復合樹脂的分層充填方法,即牙釉質和牙本質的天然層分層修復,制作硅橡膠導板,在導板上進行復合樹脂的充填,應了解所應用樹脂材料屬性,并且術者應掌握牙的形態(tài)結構,對術者的操作技能、美學素養(yǎng)也有更高的要求,復合樹脂分層充填不僅可以補償樹脂的聚合收縮,也減少充填體周圍微滲漏,避免采用了化學固化方式導致的向心性收縮[6]。在應用復合樹脂直接修復牙體缺損,應避免修復體承受較大咬合力,以及需重建大量牙體結構的患牙,對于咬合關系異常的患牙,對于固位力的考慮應更加嚴謹[7],復合樹脂直接粘接修復的牙體預備仍需遵循去除病損.固位.抗力的原則。筆者在對240例牙體缺損患者充填修復中,雖有效率達95.5%,但在無效的11例患者中,仍存在對去除病損.固位和抗力評估不夠而致無效。其中因其咬合緊,牙體較薄,無法制備足夠的修復空間,以及隔濕不夠、沒有合適的調合,患者無遵醫(yī)囑咬硬物而致充填物折斷、脫落。還有深齲洞靠近髓腔因酸蝕液的刺激,引起牙髓病變導致無效。
此外,在進行前后牙復合樹脂直接充填修復過程中,應嚴格把握其適應癥的選擇,熟悉所應用的樹脂材料體系[8],并且修復后的口腔衛(wèi)生維護也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須面對面向患者介紹美學修復維護的理念和方法,鏡前教會患者正確使用牙線進行牙間清理及口腔日常護理,為患者進行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指導,這樣不但能使患者具有良好的臨床治療的依從性,從而更長久地維持美學修復效果。需定期復診檢查(每半年1次),以便發(fā)現問題,及時進行修整及維護。
綜上所述,復合樹脂直接粘接修復因其微創(chuàng)的理念及可靠的粘接技術,兼具的美學效果,是臨床上不可或缺的修復材料,不僅可以提高患者的滿意度,也可獲得更好的臨床效果。
[1]王嘉德, 高學軍. 牙體牙髓病學[M]. 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 2012.
[2]松村英雄, 田上順次. 粘接性復合樹脂修復體臨床指南[M].人民軍醫(yī)出版社, 2011.
[3]董雯. 復合樹脂美學修復臨床設計與操作要點[J]. 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 2012, 05(1):22-30.
[4]付紅梅. 可見光固化復合樹脂在牙齒美觀與修復中的臨床應用[J].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3, 8(9):71-72.
[5]樊明文. 復合樹脂多層美學修復:基礎理論與臨床[M].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1.
[6]朱斌, 朱靜, ZHUBin,等. 齲源性前牙復合樹脂多層美學修復的臨床研究[J]. 中國美容醫(yī)學, 2014, 23(7):562-565.
[7]沈嵩. 復合樹脂直接粘接修復技術在前牙美學修復中的應用[J]. 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 2012, 05(1):4-12.
[8]萬英明, 朱辛奕, 許寧. 復合樹脂美學修復技術和常規(guī)技術在前牙美學修復中的療效對比分析[J]. 中外醫(yī)療, 2015(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