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好書法,陸陸續(xù)續(xù)收藏了一些字帖,各種類別,各種開本,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套日本二玄社上世紀印制的“原色法帖”,共49本。
2006年,經朋友介紹進入了一個叫“書法江湖”的網站,無意中看到了一篇介紹日本二玄社的文章。一瞬間,我就被其出版的字帖精美的裝幀和印刷吸引了。古人題跋時常常會有一種說法,某個摹本或者拓本“下真跡一等”。二玄社的原色法帖,即使不能說是下真跡一等,也已算非常清晰了。要是能用這樣的帖子對照著學習,那一定會更加理解古人的筆法。
當時,我正對初唐四大家之一的虞世南特別癡迷,尤其是他的《孔子廟堂碑》,其用筆俊朗腴潤,外柔內剛,一派平和中正氣象。我買了好幾個出版社的字帖,都不甚理想。二玄社的這個版本,精致得好像原拓一樣。對著電腦看,真不過癮,我幻想著要是能有一本該多好。
自從發(fā)現了二玄社法帖,我就經常留意“書法江湖”網站。有個帖子說,北京有人在銷售零散的二玄社法帖,其中就有《廟堂碑唐本》。恰巧,我要去北京出差。公事一結束,我就輾轉到了這位網友家里。當他捧出手頭的幾本原色法帖給我看時,我一下被震住了,恨不得立馬收入囊中。一問價格,嚇了一跳,一本《廟堂碑唐本》要800元。在那個一本帖子通常一二十塊錢的年代,花800元買一本帖,實在是要考慮再三的。不過,思來想去,我還是咬咬牙買下了。
買了這一本后,我開始關注、搜集二玄社原色法帖的資料,這個時候才意識自己掉進了一個“大坑”。二玄社初創(chuàng)于1953年,專門從事書法類圖書的出版,印刷工藝精良。其“原色法帖選”是主流精品系列,前后延續(xù)10年。此系列如今有些品種已絕版,49種法帖可說件件為珍品。其中5冊原裝本最讓人心動,更接近真跡復制;還收選了13本墨跡和4件海內孤拓;余者又有半數以上為海內最善拓本,陣容之強大,可謂空前。原色法帖選的設色很淡雅別致,并未像國內一些彩印本一樣加重色彩飽和或明暗對比,而是復舊為舊。
從那以后,我就奢望自己可以弄一套“原色法帖”。我請一位在日本工作的網友,留意日本雅虎拍賣網站,拜托他幫我尋找,只要出現,就買下來。這樣經過差不多兩年時間,我終于得到了其中的48本。只剩下劉鐵云版《北宋拓集右軍書圣教序》,兩年間從未出現過。只缺一本,遺憾可想而知,總是惦記著那本“劉鐵云”。
終于有一天,朋友告訴我,他在美國雅虎網站上看到有人在出售“原色法帖”,但是價格很高,而且賣家是拆成5套賣的,一套10本,劉鐵云就含在其中一套內,不單本賣。我當時覺得價格過高,要是都買的話,難以承受。于是我就給朋友回復,說再等等吧。
然而,接下來的幾天,我寢食難安,腦子里總是那本“劉鐵云”,時不時讓朋友盯著,看那套原色法帖是不是還在。又過了幾天,朋友忽然告訴我,美國雅虎網站上5小套中有一套賣掉了,幸好不是劉鐵云所在的那一套。如果再不下手,就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再遇到了。一旦失之交臂,恐怕再也不會來了。
于是,我又一次咬咬牙,讓朋友委托他在美國的姐姐幫我買下了那10本帖子,其中就有讓我一直魂牽夢縈的“劉鐵云”。
當這本“劉鐵云”漂洋過海寄到手上的時候,我就像見到多年未見的老朋友一樣開心、激動。這套夢寐以求的法帖終于集全了,滿滿的幸福感,一直伴隨我到今天,也一定會延續(xù)下去。
(朱凱,南京林業(yè)大學人文版學報專職主編,副編審。現為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南京市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江蘇省硬筆書法家協會執(zhí)行秘書長。)
責任編輯 汪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