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飛,高 峰(1.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 100190;.中國科學院 蘭州文獻情報中心,蘭州 730000)
北美iSchool課程教學大綱與LIS工作要求匹配度研究
●魏小飛1,2,高峰2
(1.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100190;2.中國科學院蘭州文獻情報中心,蘭州730000)
[關鍵詞]iSchool;教學大綱;內容分析法;LIS工作要求;匹配度
[摘要]采用內容分析法分析了北美iSchool課程教學大綱、LIS工作要求以及它們之間的匹配度。發(fā)現iSchool的課程內容與工作要求匹配度較高,但應增加數據管理、媒體管理、數據庫開發(fā)、網站設計與知識產權等新興主題的課程。同時,總結了10大新興工作職位,指出當前用人單位偏好那些具有較強的技術能力、領導能力,以及應對快速變化工作環(huán)境能力的人;并找出了課程內容與工作要求存在較大差距的主題,對iSchool課程改革提出了建議。
網絡時代的發(fā)展與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催生了一批新興職業(yè),如數據資產經理、數據協(xié)調員、電子資源專家等,[1]這為圖書情報學(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簡稱LIS)教育帶來了新機遇和挑戰(zhàn)。在這種背景下,“信息學院運動”(information School Movement,簡稱iSchool運動)應運而生并蓬勃發(fā)展,成為21世紀LIS教育發(fā)展的重大歷史事件。iSchool以信息、技術與人三者關系的研究與實踐為核心,旨在“面向未來、引領信息職業(yè)領域發(fā)展”,[2-3]正引領著LIS教育的深刻變革。根據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2014年版“最好的研究生院”排名,美國排名前25位的圖書情報學學院中有17所學院是iSchools聯(lián)盟成員;前10名的學院更是有9所都加入了iSchool聯(lián)盟,[4]因此,iSchool在LIS教育方面非常具有代表性。
研究iSchool教育內容是否與相應工作要求相匹配可以確定iSchool究竟能否如其所聲稱的那樣引領信息職業(yè)領域發(fā)展。同時可以明確iSchool課程內容與工作市場要求存在的差距,為課程改革提供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指導,從而使LIS院系培養(yǎng)的人才更能符合時代的需求。將iSchool與同類其他學院(以下簡稱“非iSchool”)進行對比,有助于明確它們各自的特點,從而相互借鑒,共同發(fā)展。
1.1數據來源
本研究選取28個iSchool北美成員[5]以及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協(xié)會(Association for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Education,簡稱ALISE)的機構成員作為研究對象。ALISE的使命是促進創(chuàng)新和卓越的研究、教學和服務,并通過領導、協(xié)作、宣傳和傳播研究成果為圖書情報學教育服務。[6]ALISE機構成員幾乎涵蓋了所有具有美國圖書館協(xié)會認證的LIS碩士項目,能夠代表北美LIS教育。本研究選取iSchool成員28個,非iSchool成員36個,從其課程網站上收集課程名稱與相應教學大綱數據。廣告數據來源:2014年4~6月間發(fā)布在IFLA、ALA、ALISE網站以及LISjob. com上的廣告共計200條。我們選擇這些網站的原因是:首先,這些網站都是專業(yè)的圖書情報就業(yè)網站,廣告具有針對性;其次,求職者可以無障礙免費獲取這些廣告內容,受眾廣且數據易于收集;最后,相對于傳統(tǒng)媒體,這類廣告時效性更強。
1.2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內容分析法來進行研究,通過預先設定的分類框架(見表1)對教學大綱以及廣告內容進行分析。具體而言,我們?yōu)槊總€主題類編寫相應的術語字典,從而實現內容分析。術語字典來源于文獻綜述以及對工作要求與教學大綱的分析。
本研究使用QDA Miner4與WordStat6軟件[7]來構建字典,使用頻率分析確定課程教學大綱以及工作要求各自所反映的主題以及各主題的出現頻次。下面舉例說明“高級技術項目經理”職位的工作要求主題分析。
“軟件開發(fā)架構:有NET J2EE經驗者優(yōu)先。軟件開發(fā)語言:C#、Visual Basic、Java、JavaScript、HTML、
XML、SQL、PLSQL以及其他相關的語言和工具。數據庫軟件:SQL Server、Oracle、Microsoft Access。數據轉換和遷移,軟件集成和程序接口,包括API開發(fā)。Web應用程序開發(fā)和Web服務。其他軟件技術:數據報告,如Crystal Reports。源代碼管理有經驗者優(yōu)先。團隊協(xié)作軟件經驗優(yōu)先。微軟Project Server和Share-Point經驗優(yōu)先。有軟件測試者經驗優(yōu)先。微軟Office,包括Word、Excel和PowerPoint、微軟Project?!保ㄏ庐嬀€部分體現出該工作的知識要求的主題——數據庫、編程、軟件工程、信息素養(yǎng)與人際交往技能。)
表1 主題分類表
2.1主題分析
主題分析,旨在發(fā)現當前LIS領域工作要求的熱門主題,并對iSchool與非iSchool熱門主題進行比較分析,從而明確iSchool與非iSchool課程的主題特征。使用WordStat6的主題分析功能得到表2。
表2 工作要求與課程教學大綱占比前70%的熱門主題
(1)LIS工作要求熱門主題類。從表2可見,工作要求中前8類主題出現頻次占比超過70%,而3個技術類主題的占比綜合超過30%,這充分體現了當前LIS工作對技術人才的偏好。此外管理類知識(含管理類、館藏管理類)以及服務類知識都是出現頻次較高的主題。
(2)iSchool、非iSchool熱門主題類。根據表2,iSchool與非iSchool前4類熱門主題同為傳統(tǒng)的管理、館藏管理、參考咨詢與信息服務、兒童與青少年服務;在兩類院校中,信息組織、信息檢索、計算機網絡、館藏管理、參考咨詢與信息服務等傳統(tǒng)的LIS教育經典主題仍是熱門,這表明兩類院校對傳統(tǒng)課程的重視。同時,在iSchool課程中,熱門主題類還有軟件工程、信息安全等較為新興的主題;而在非iSchool課程中,其余熱門主題仍是信息檢索、中小學圖書館等較為傳統(tǒng)的主題??偠灾琲School與非iSchool課程目前都非常重視對課程的繼承。同時,iSchool課程更加注重新興課程,傳統(tǒng)課程也能與信息技術緊密結合;iSchool課程不僅僅教給學生孤立的圖書情報知識,更加強調與其他學科的融合——如軟件工程、信息安全都是iSchool課程的熱門主題,這類跨學科性的課程能夠拓寬LIS專業(yè)學生的知識面,從而使學生的就業(yè)面更廣、更能符合信息社會的需求。
2.2課程大綱與工作要求主題比較
對課程大綱與工作要求主題進行比較,旨在發(fā)現課程主題與工作要求主題存在顯著差異的主題類,并
對這些主題類下的具體主題進行分析,從而確定課程改革需要增刪的具體主題。將課程主題與工作要求主題存在顯著差異的主題列在表3。
表3 課程主題與工作要求主題存在顯著差異的主題
表3對比了在線招聘廣告的工作要求與iSchool以及非iSchool課程的主題:在iSchool的課程中,只有4類主題與工作要求存在顯著差異(差的絕對值在3%以上);在非iSchool課程主題中,有9類主題與工作要求存在顯著差異。這表明,相對于非iSchool,iSchool的課程內容更符合市場的實際需求。具體而言,在iSchool與非iSchool的課程中,管理類主題的占比均顯著高于工作要求。此外,在iSchool課程中,信息安全與信息檢索類主題占比顯著高于工作要求;在非iSchool課程中,館藏管理、參考咨詢與信息服務、兒童與青少年服務以及中小學圖書館等傳統(tǒng)主題頻率占比顯著高于工作要求。
在iSchool與非iSchool課程中,數據庫以及網站開發(fā)兩類主題的比例遠低于工作要求中三類主題的占比;此外,在非iSchool課程中,編程類主題占比也遠低于工作要求。
具體而言,非iSchool的編程類課程中,VB(Visual Basic)以及Java、Python、Ruby等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類主題的占比都遠低于工作要求;iSchool與非iSchool都需要增加SQL、Oracle等數據庫類課程,非iSchool還應增加數據庫管理類課程;在網站開發(fā)類主題中,iSchool與非iSchool都應增加HTML、CSS、JavaScript、Unix相關主題的課程,且iSchool應增加信息構建類課程,非iSchool應增加XML、Asp.net、PHP等主題的課程(見表4)。
2.3課程大綱與工作要求之間的關系
相關系數可以用來反映變量兩兩之間的線性相關的強弱,[8]如果兩個變量之間相關系數較高,那么它們的相關性較強,這表明一個變量影響另一個變量或者兩個變量之間有共同的影響因素。由于主題頻率的百分比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因此,采用了spearman相關系數計算了工作要求、iSchool課程以及非iSchool課程主題百分比之間的相關性。
表4 iSchool與非iSchool各自需要增加的相關主題課程
結果顯示,工作要求與iSchool課程的主題頻率之間具有顯著相關性(r=0.690; p<0.05, n=25);工作要求與非iSchool課程的主題頻率之間具有弱相關性(r=0.406; p<0.05, n=25),這表明在課程中較為重視的主題內容在就業(yè)市場上需求也更大。雖然相關性并不等于因果關系,工作要求與課程大綱之間并不一定存在因果關系,但是本研究的結果表明iSchool課程內容更符合就業(yè)市場的需求。
2.4新興工作職位及其特征
新興工作職位反映了LIS領域的最新實踐,而職位的知識與技能要求對職業(yè)發(fā)展和課程改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通過對職位名稱的內容分析,得出了5大類新興工作職位,對崗位職責、知識與技能要求中的高頻技能進行總結(見表5),并舉例列出了職位名稱。
總體而言,這5類新興工作職位的知識技能要求具有如下特征:熟悉圖書館集成系統(tǒng);能夠領導實施數字化、數據遷移與轉換;能夠支持遠程或虛擬用戶;能預測未來或新興需求;有能力評估并改進現行制度和工作流程;能夠協(xié)同工作,承擔主要聯(lián)絡人的角色;具有預算知識,能參與戰(zhàn)略制定和最佳實踐策劃;能支持資源發(fā)現,跟蹤和報告數據;提供數據和技術服務并支持新興技術的使用。
2.5 iSchool與非iSchool的新課程
隨著時代的變化,大學往往需要淘汰已經過時的課程,增加新興課程或對過時課程進行改革,LIS教育亦然。結合馬費成教授在《情報學發(fā)展的歷史回顧及前沿課題》一文中提出的情報學研究的九個前沿,[9]以數據科學、云計算、社會網絡分析與開放獲取這4個熱門主題為例,調研了iSchool與非iSchool中開設這4類主題課程的情況。參考相關研究,[10]將涉及這4類主題的課程分為兩類:以該主題為核心的課程(核心課程)和涉及該主題的課程(相關課程),具體主題課程的數量見表6。
表5 新興工作崗位
表6 iSchool與非iSchool新課程
從表6可見,iSchool與非iSchool課程對信息領域的新興主題都有涉獵。iSchool的新課程數量遠高于非iSchool,尤其是在“數據科學”類課程方面,iSchool課程非常豐富。但某些新興主題課程的數量仍然較少(如“云計算與云存儲”),亟待增加。非iSchool課程對新興主題關注較少,因此,非iSchool需要緊跟信息領域的發(fā)展趨勢,增加新興主題的課程。
3.1 iSchool課程大綱與工作要求的匹配度更高
工作要求與兩類院系課程大綱的匹配度之間存在差異:iSchool課程大綱與工作要求的匹配度明顯高于非iSchool,iSchool課程內容更能滿足市場的需求。iSchool的課程大綱之所以與工作要求的匹配度更高,是由于以下幾個因素。(1)iSchool旨在關注“信息、人和技術”的關系。相對于傳統(tǒng)的LIS學院,除了關注信息以外,iSchool更加強調對人與技術的關注,相應的課程也開設較多,這也更符合信息社會和工作市場的需求。[11](2)iSchool教研人員的學科知識背景更加豐富:除了傳統(tǒng)的圖書情報專業(yè)知識之外,很多教員還擁有計算機、數學、工程、人文等學科背景,這也使他們有能力提供跨學科性課程。[12](3)iSchool大多依附于研究型大學,研究型大學豐富的學科設置便于iSchool與其他院系合作培養(yǎng)學生,開設更加多樣性的、跨學科性的課程。
3.2面向未來的LIS工作職位要求
通過對工作崗位名稱進行分析,總結了10大新興的工作職位:數據分析、數據管理、數字檔案、數字內容管理、在線學習與遠程教育館員、新興技術和專家、教育設計師、項目經理、社會媒體經理、用戶體驗設計師。根據對這些新興崗位的具體知識要求,歸納了用人單位對求職者的要求:越來越多的招聘人員正在尋找那些具有較強的技術能力、領導能力,以及應對快速變化工作環(huán)境能力的人。具體而言,他們應當熟悉集成信息系統(tǒng);有能力完成數字化、數據轉移與管理、跟蹤與報告數據;提供數據與技術服務,如在線科研支持;支持遠程與虛擬用戶;能積極跟蹤與使用新興技術。
3.3適應市場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課程改革
信息領域的縱深發(fā)展不斷產生新興職業(yè),新興職業(yè)也對從業(yè)者的知識結構提出了新的要求。iSchool與非iSchool都應該注重課程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將課程設計與市場需求緊密結合起來,探索LIS課程在web與大數據環(huán)境下的新發(fā)展,增加數據庫開發(fā)、網站開發(fā)、數據管理、媒體管理、知識產權等新興主題的課程。
當然,主題分析也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如只能分析課程大綱與工作要求中明確提到的主題,不能分析隱含的、未提到的主題;本研
究也未考慮教學質量對學生學習的影響;而且廣告中提到的知識主題并不完全等同于企業(yè)實際招聘員工所擁有的知識。盡管存在著上述缺陷,本研究得出了iSchool課程大綱與工作要求的匹配度更高的結論,揭示了當前LIS工作的核心知識要求,總結了目前新興的工作職位及其特征,并對課程改革提供了建議。這些發(fā)現對LIS學院、求職者和雇主都很有參考價值:學院可以利用它們進行課程改革,從而使受教育者為就業(yè)做好準備。求職者也可以參考該結果評估自身知識結構的優(yōu)勢和劣勢,從而更有針對性地求職或優(yōu)化自身的知識結構。雇主則可以利用該結果更加深入地了解當前LIS領域工作實踐的發(fā)展方向。
[參考文獻]
[1]Stephanie L Maatta.Placements & Salaries 2013: The Emerging Databrarian[EB/OL].[2014-08-08]. http://lj.libraryjournal.com/2013/10/placements-and-sa laries/2013-survey/the-emerging-databrarian/.
[2]陳傳夫,于媛.美國iSchool的趨勢與啟示[J].圖書情報工作,2007(4):20-24,41.
[3]陳傳夫.iSchool運動與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變革[J].圖書情報工作,2007(4):5.
[4]U.S. News & World Report's 2014 Editionof America's Best Graduate Schools[EB/OL].[2014-08-08]. http://grad-schools.usnews.rankingsandreviews.com/best -graduate-schools/top-library-information-science-pr ograms?int=3.7e+60.
[5]iSchool.iSchools Directory[EB/OL].[2014-08- 08].http://ischools.org/directory/.
[6]ALISE.About ALISE[EB/OL].[2014-08-08]. http://www.alise.org/about-alise.
[7]NPéladeau-Provalis Research.WordStat:Content analysismodulefor SIMSTAT[EB/OL].[2014-08-10].http://www.provalisresearch.com/Documents/Word-Stat6.pdf.
[8]李東風.統(tǒng)計軟件教程:SAS系統(tǒng)與S語言[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101.
[9]馬費成.情報學發(fā)展的歷史回顧及前沿課題[J].圖書情報知識,2013(2):4-12.
[10]Varvel,et al.Education for Data Professionals:A Study of Current Courses and Programs[C]//iConference.Proceedings of the 2012 iConference. New York: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2012:527-529.
[11]Wedgeworth R.Certain characteristics of iSchools compared to other LIS programs[D].New Brunswick:Rutgers University-Graduate School-New Brunswick,2013.
[12]Wiggins A,Sawyer S.Intellectual Diversity and the Faculty Composition of iSchool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2,63(1):8-21.
[收稿日期]2014-08-26 [責任編輯]菊秋芳
[作者簡介]魏小飛(1990-),男,中國科學院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高峰(1965-),男,漢族,博士,研究員,中國科學院蘭州文獻情報中心副館長。
[文章編號]1005-8214(2015)02-0010-04
[文獻標志碼]A
[中圖分類號]G250.15;G423.07